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5376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7.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林县10000万亩有机水稻产业化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扶持方式:

项目类别:

种植项目(优质/有机水稻)

 

2万亩优质/有机稻谷产业化综合开发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5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5

1.1.1概况............................................5

1.1.2财务状况........................................6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6

1.2项目建设方案......................................6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6

1.2.2建设规模........................................6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主体工程)………………………7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10

1.4项目效益.........................................10

1.5综合评价.........................................10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

1.5.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14

2.1项目建设背景.....................................1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4

第三章建设条件.............................................16

3.1项目区概况.......................................16

3.1.1地理位置及区域范围.............................16

3.1.2社会经济状况...................................16

3.2项目建设条件优劣势分析...........................17

3.2.1政策环境.......................................17

3.2.2资源优势.......................................17

3.2.3市场优势.......................................17

3.2.4科研优势.......................................18

3.2.5基础设施条件...................................18

3.3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18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20

4.1市场分析.........................................20

4.2产品销售方案......................................20

第五章建设方案.............................................21

5.1建设范围与规模...................................21

5.2建设规划和布局...................................21

5.3工艺(技术)方案.................................21

5.4设备方案.........................................22

5.4.1设备选型.......................................22

5.4.2设备清单.......................................22

5.5建筑方案.........................................24

5.6实施进度安排.....................................24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26

6.1环境影响.........................................26

6.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26

6.3评价与审批.......................................26

第七章项目组织与管理.......................................27

7.1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27

7.2劳动定员.........................................27

7.3经营管理措施.....................................27

7.4技术培训.........................................28

7.5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28

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29

8.1投资估算依据.....................................29

8.2投资估算.........................................29

8.3资金使用和管理...................................29

8.3.1资金使用.......................................29

8.3.2资金管理.......................................34

第九章财务评价.............................................35

9.1财务评价依据.....................................35

9.2销售(营业)收入、销售(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35

9.3财务效益分析.....................................35

9.4清偿能力.........................................35

9.5投资加收期.......................................36

9.6不确定性分析.....................................36

第十章社会效益分析.........................................37

10.1社会评价基本结论................................37

10.2农业产业化经营..................................37

10.2.1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37

10.2.2建设现代农业,促进产业化发展等.................38

10.2.3辐射带动能力分析..............................38

10.3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3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广西凯正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广西首家注册的优质水稻及有机农业生产企业之一。

上林县凯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广西凯正农业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公司位于上林县巷贤镇,优质水稻生产基地远离乡村和工厂,无农药化肥残留及无重金属污染源,经相关部门有机检验检测中心检测符合有机农业生产,也是广西乃至国内的一个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近一年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广西大学农学院、香港有机检验检测认证中心、市县两级农业部门和科技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全程少用或不使用化肥农药,严格按照优质、有机农产品的标准生产健康环保农产品。

上林凯正的目标是:

争取2015—2016年上林优质、有机水稻生产基地力争获得香港有机检验检测中心认证为有机生产基地。

广西凯正农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那”牌系列优质、有机大米等产品于2012年被中国中轻产品质量保障中心评为“国家合格评定质量信得过产品”。

公司于2010年、2011年评为“南宁市农业龙头企业”201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评定为,“自治区级农业健康基地”,同时被南宁市科技局认定为“市级农业创新中心”。

公司生产的“那”牌(注册商标)优质稻谷、有机米等,已经成为本地重点农业品牌,生态经济效益初显。

2012年基地共种植优质、有机稻1200亩,有机米总产量396吨,产值达871.2万元。

此外,公司还以基地带动农户的方式,带动了1300户农户发展有机稻、有机甜蔗、有机玉米等种植,发展种植面积1000亩,达到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推进了新农村建设。

目前公司已成立一支由自治区、市、县农业部门、广西大学农学院、区昆虫研究所、区农科院、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等单位共15人(其中高级农艺师3人)组成的强有力的专家组队伍作为技术支撑,专门从事研究开发优质、有机农业。

包括开展有机稻新品种引进、试验,有机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种植生物农药施用技术、重金属残留控制技术、生产规程等技术。

1.1.2财务状况

公司近两年项目资产总额1492.1万元、固定资产543.3万元、流动资产546.1万元、净资产402.7万元、负债总额0万元、所有者权益225万元、销售(营业)收入619.6万元、净利润150万元、净资产收益率47.7%、投资报酬率10%、资产负债率0。

1.1.3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李亚宁:

男,1985年1月1日出生,大学文化程度,经济师、企业家,长期从事村镇及城市农贸市场综合开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北海、玉林等地均有业绩。

2012年带领全体股东及企业来到上林县落户,并积极倡导发展优质、生态、有机健康食品奉献社会。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项目名称:

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2万亩优质/有机稻谷产业化综合开发

建设性质:

新建种植基地

建设地点: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明亮镇(辐射范围:

巷贤镇、白圩镇)

1.2.2建设规模

公司目前已种植有机水稻1200亩,形成有一定的种植规模。

项目计划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扩建种植,形成2万亩有机水稻种植规模。

采用“农村土地流转”及“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

包括在上林县的巷贤、明亮基地周边形成10000亩的优质、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公司采用免费提供种子、种苗、技术支持和定向收购的方式和与农户签订合同,直接带动5300户农户发展优质、有机水稻种植面积20000亩以上。

1.2.3主体技术、设备、建筑物(工程)

主要包括采用以下技术:

1、土壤的农药和重金属残留检测。

引进实验分析设备,对土壤和产品进行重金属残留等问题进行检测,有效控制基地农药和重金属残留问题。

2、进行优质稻品种选种和试种技术。

选择品质及口味皆优良,抗病抗虫性均高,需要肥料少而稳定的未经化学处理的品种进行试种,看是否能够适应本地种植条件。

3、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按照北京、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的《有机耕种守则及注意事项》采用生物和物理防治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方法,包括定期使用生态农药和叶面肥。

从种子的消毒到秧田前期清理,用茶枯和石灰粉进行秧脚清理。

利用水渠堤驳套种白花臭草,起到除虫拒虫效果等。

4、土壤改良及增加土壤肥力技术。

大量种植绿肥,如紫云英,田青等,肥料主要利用猪粪与木糠加“EM”进行科学堆沤,另在沼气池溢出的沼水,有PVC管道引到田地合理淋施。

5、建立水源污染防范机制。

有机水稻基地为防止周边的牵涉地带受到外围的污染,全部采用在周边挖10米宽,2米深,筑堤1.8米高的水隔离带,保证不受外界污染。

6、基地杂草管理。

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除草剂,完全由机械和人工除草。

7、制定完善各类有机产品生产的操作规程。

对公司签约的农户进行定期的有机水稻种植技术和技能培训,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其他周边农户按优质、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去种植有机产品。

设备清单:

固定资产及投入清单

序号

项目

数量

(台、件、套)

单价

(元/台、件、套)

投资额

(万元)

其中:

财政补贴资金(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投入(万元)

1

生产设备

1.1

手扶拖拉机

10

2

20

1.2

收割机

10

20

200

1.3

插秧机

20

9

180

1.4

中型拖拉机

4

5

20

1.5

皮卡车

3

8

24

1.6

小汽车

2

10

20

2

产品加工设备

2.1

真空包装机

10

30

300

2.2

烘干机

2

240

480

2.3

碾米机生产线

1

300

300

3

检验检测设备

7

140

合计

1684

固定资产建筑物清单

序号

工程名称

建设性质

面积

(㎡)

单位造价

(元/㎡)

投资额

(万元)

其中:

财政无偿资金

(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投入

(万元)

1

种植管养房

新建

1000

280

28

2

谷物仓库

新建

4000

3000

1200

3

质量检验检测室

新建

100

800

8

4

包装车间

新建

1000

800

80

5

辅料仓

新建

1000

800

80

6

成品仓

新建

1000

800

80

7

烘干台及车间

新建

500

800

40

8

晒台

新建

10000

300

300

9

大米加工车间

新建

1000

800

80

10

综合办公楼

新建

2000

3000

600

……

合计

2496

项目建设期限:

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3990万元。

其中:

一期项目工程建设投资10000万元,其中:

企业自有资金7000万元,拟申请资金或贷款3000万元。

二期项目工程建设投资8000万元,其中:

企业自有资金6000万元,拟申请资金或贷款2000万元。

三期项目工程建设投资5990万元,全部企业自有资金。

1.4项目效益

本项目主要效益体现在:

可新增就业1500人,辐射带动5300户农户发展有机稻种植面积6500亩,户年均增收1500元以上,年新增收入1500万元,利润2150万元,税金500万元以上。

有效地解决农民脱贫奔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5综合评价

1.5.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我国优质水稻、有机食品产业发展需要。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农业生产历史的大国,传统农业从不使用化学物质,但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合成物质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投入品。

目前,除了保持传统农业生产的少数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以外,绝大多数地区在农业生产中不但普遍使用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合成物质,而且农业生产几乎完全取决于外界化学物质的投入水平,真正有意识地按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进行生产的地区极少。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国际间合作的深入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在国内外有机食品贸易机构的推动下,我国开始有少量地区按照优质、有机农业生产要求进行种植和管理。

1995年起,国内有一些单位向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国际有机作物改良协会等认证机构申请有机食品认证。

到目前为止,经认证的有机食品有水稻、茶叶、蜂蜜、奶粉、大豆、芝麻、荞麦、核桃、松子、向日葵籽、南瓜籽、八角等100多个品种。

我国的有机食品,生产规模小,基本上是面向国际市场,目前全国有机农作物种植面积仅有4467公顷,其中2/3处于转换期(土地全面停止施用化肥农药3年后,才能生产出有机农产品)。

据统计,我国有机食品出口贸易额已从2001年的1300万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2.2亿美元。

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已在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设立了有机食品开发分中心,自1995年以来,经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食品标志管理章程》、《有机食品生产和加工技术规范》等有机食品认证的技术性文件已在我国有机食品认证过程中实施。

目前,根据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的有机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的基本标准,参照欧盟有机农产品生产规定(EEC-N0.2092/91)、国际有机作物促进会(简称OCIA)以及其他国家(德国、瑞典、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有机农业协会和组织的标准和规定,结合我国农业生产和食品行业的有关标准,制定了《有机产品认证标准(试行)》。

这是我国有机(生态)食品生产和加工的主要参照标准,也是有机食品发展中心颁发有机(生态)食品证书的基本依据。

中国有机食品标志已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注册,对有机食品标志的使用要求也作了详细规定。

(2)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上林县凯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那”牌(注册商标)系列优质/有机产品,已经成为本地重点农业品牌,“那”牌有机米畅销内地及香港,产品供不应求,拥有较高的品牌价值。

但是随着国内外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不断发展,必须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以更加优质的产品去占领市场。

在确保质量关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扩大产量来满足市场需求,从而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因此公司对基地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改造扩建来适应市场需求,提供更优质的产品,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工艺技术和技术装备革新,并不断地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

1.5.2项目可行性:

(1)符合当前农业发展的产业政策。

目前以生态、环境有益技术为特征的优质、有机农业已经受到并继续受到重视。

国家从农村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出发制定鼓励政策,加大投资,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并利用世贸组织的相关政策对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开发实行补贴。

(2)具有开发有机水稻种植的生态环境。

公司基地周边土地辽阔,因地处偏僻,沿袭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自然资源未受破坏,很少或从未使用过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人工合成物质,呈现出自然生态优势和地方资源优势,为生产种植优质有机水稻提供了有利条件。

(3)具有较大的现有和潜在消费市场。

由于优质/有机水稻的安全性与优良品质,优质/有机稻米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

目前超市和大型连锁零售业等主流销售渠道涉入有机稻米销售,有机稻米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消费的增长将进一步刺激有机水稻生产和有机农业发展。

今后10年,有机食品世界市场将从现在的110亿美元增至1000亿美元,增长8倍。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对有机食品认知的不断加深,对有机农产品需求量将会不断增大,有机食品的消费将会逐步提高,市场前景广阔,这些都为优质有机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4)具有开发优质有机水稻基地的良好基础。

公司属南宁市农业龙头企业,已组建成一支由自治区、市、广西大学农学院、区农科院、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等单位共15人组成的强有力的专家组队伍作为技术支撑,专门从事研究开发有机农业。

是广西区级有机农业创新中心,专门成立有机水稻、有机甜蔗研发课题小组,并取得多个科研成果,其中有机水稻、有机甜蔗科研项目分获2010年2011年南宁市科技进步奖。

公司在上林县农村集约租赁、土地流转的1200亩土地,目前正在通过区级环境论证评估,正在北京、向香港有机认证中心申报为有机农业生产基地及无公害基地认证,并在国内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具有地籍标志的上林县“那”系列优质、有机品牌商标,形成水稻种植、检测、仓储、加工、销售、配送为一体的综合型优质、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同时公司领导十分重视技术创新,完善的技术转化、推广、示范与技术服务体系,为新产品的产业化,构建了完整的产业链,有信息、研发、中试、生产、销售等实体,为组建公司发展创造了最有利条件。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七部委在全国开展了50个生态农业试点县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全国100个地区开展生态示范区试点建设,并要求在有条件的点建立有机农业转换和示范基地。

目前,我国有机食品占全部食品的市场份额不到0.1%,远远低于2%的世界平均水平。

为此国家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通过5~10年的努力,力争使我国有机食品产量提高5~10倍,优先发展一批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有机水稻、蔬菜、畜禽、茶叶等。

要结合重要生态功能区域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县建设,将有机水稻种植产业发展与“菜篮子”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动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贯彻,积极推进有机水稻生产基地的建设,优先发展一批全国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加快有机食品产地和有机食品的认证步伐。

我国的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有机产品已经得到德国、英国等有关部门的认可,已进入欧盟市场销售。

为了进一步使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产品能顺利进入美国、日本、欧洲的有机食品市场,在德国GTZ的帮助下,已经与瑞典的GROLINK和英国的SOLLASSOCIATTON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顺利通过了欧盟有机食品认证评估专家对有机食品发展中心有机认证的初步评估。

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还正在申请通过IFOAM和IS065的认证。

这些有利条件是我国发展有机食品产业的基础和保障。

有机农业产业作为新兴经济发展体,将会享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项目的顺利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上林县有机农业健康基地的发展,从而为实现上林县绿色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