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69242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2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生物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物学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转运RNA只有三个碱基并且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有61种

B.控制紫茉莉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C.红螺菌的体内具有光合色素,能够在缺氧的情况下利用光能,以有机酸、醇等物质,使自身迅速增殖,故红螺菌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应属于分解者

D.有一种遗传病是由线粒体DNA基因突变所致,某女生的母亲患有此病,如果该女生结婚生育,则其子女是否患病须经基因检测才能确定

2.表示一个生态系统食物关系时,往往得到的是网状的复杂结构,这是由于()

A.生产者的数量最多B.消费者不只以一种食物为食

C.生态系统的物质流失D.能量在各级营养级中逐渐递减

3.汶川地震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媒体报道,地震前动物有些异常,如牛羊驴马不进圈,老鼠搬家往外逃;兔子竖耳蹦又撞,鸽子惊飞不回巢等。

这种生态系统的传递的信息属于

A.物理信息B.化学信息C.行为信息D.营养信息

4.江苏省农林厅于2004年12月9日向全省下达了紧急“剿杀令”《关于切实做好加拿大“一技黄花”防控工作的通知》。

“加拿大一技黄花”原产北美,最早于1935年作为观赏值物引进,上世纪80年代扩散蔓延到河滩、路边。

它的根系极为发达易连接成片,一棵“一技黄花”能结两万多粒种子,极易和其他作物争光、争肥,形成强大的生长优势,对绿化灌林乃至棉化、玉米、大豆等农作物产生严重影响,并能改变道路、宅旁、荒地的景观。

下列有关“一技黄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技黄花”属于外来物种,进入我国后可以增加我因生物多样性

B.“一技黄花”成灾最可能的原因是本地缺乏其天敌

C.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以再从原产地引进其天敌

D.为控制“一技黄花”可从原产地引进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

5.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

专家就此提出:

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后沙尘暴的新动向,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与人为的高强度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开垦

②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③要抑制破坏该地区植被的各种活动

④植树、种草,加大防护林的建设和加大西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是防沙的最好途径

⑤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A.①B.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6.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可导致多种等位基因的产生,从而提高遗传多样性

B.生物入侵可增加生物种类,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C.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D.就地保护可保护生物及其生境,是最有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7.当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小草履虫较大草履虫更容易获得有限的生活资源,结果造成大草履虫数量下降;当大鲈鱼和小鲈鱼生活在一起的时候,大鲈鱼往往以小鲈鱼为食,结果造成小鲈鱼数量剧减。

试问大草履虫和小草履虫,大鲈鱼和小鲈鱼的关系分别是()

A.种内斗争、捕食B.竞争、捕食

C.竞争、种内斗争D.种内斗争、种内斗争

8.在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B.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行为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

C.种内斗争,对于失败的个体来说是有害的,甚至会造成死亡,因此对于整个种群的生存也是有害的

D.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也就是保持有细胞全能性

9.某岛屿引入外来物种野兔,研究人员调查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并据此绘制了λ值变化曲线。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间野兔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5年起野兔种群数量开始下降

C.第15年至第2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D.第20年至第30年间野兔种群数量增长率为0

10.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

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

11.下图是依据我国3次人口普查数据绘制的人口年龄组成图,下面是对下述三幅图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图

(1)是增长型,从图(3)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B.图

(1)、图

(2)、图(3)都是衰退型

C.图

(2)是典型的稳定型,可看出计划生育政策初见成效

D.图

(1)、图

(2)、图(3)都是稳定型

12.有人推测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使水稻患恶苗病,患病植株比正常植株高50%以上。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据题分析可知,赤霉素属于植物激素

B.赤霉菌和其他微生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都相同

C.植物体内合成赤霉素的主要部位是根冠、叶片、成熟的种子

D.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受基因组调节控制,还受光照等因素的影响

13.一只正在发育的桃子被虫蛀了,结果桃子停止发育,虫蛀的部位最可能是()

A.种子B.果肉C.柱头D.子房壁

14.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15.(多选)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景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

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

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

D.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

二、实验题

16.稳态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其中内环境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人体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

为探究人体血浆中是否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1)实验材料用具:

家兔的适量血浆、蒸馏水、预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

模拟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___________。

此外,还必须以___________作实验用具。

(2)实验步骤:

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

②先向A组中的1~3号试管分别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依次滴入等量___________,测量pH并记录入表。

③对B组如何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预测:

A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胰高血糖素对小白鼠和人具有相同的生理作用。

为了验证“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请以小白鼠为实验对象设计实验步骤,预测和解释实验应出现的结果,并写出实验结论。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

正常实验小白鼠2只,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适宜浓度的胰高血糖素溶液,班氏糖定性试剂,注射器,试管,烧杯等。

(二)实验步骤:

(实验提示:

采用腹腔注射给药,给药剂量不作实验设计要求;给药1h后,用注射器在小鼠膀胱处穿刺取尿液。

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同学进行了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设计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1)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2)将试管分别放入25℃、60℃的水中和冰块中,在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淀粉酶溶液,两支试管中的pH=6.8,第三支试管中的pH=4,摇匀后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

(3)在三支试管中各滴一滴碘液,并摇匀。

观察并记录:

(略)

结论: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影响酶的活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能否得出上述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实验步骤中错误之处,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纠正或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某学生为了验证唾液的功能,做了如下一组实验:

取甲、乙两试管,分别加入2mL淀粉糊,甲试管内又加入了2mL唾液,两试管同时在37℃的温水中保温10min后取出,各加入了0.5mL碘液,发现只有乙试管内呈蓝色反应。

此学生的实验步骤中有一个错误,请你指出()

A.乙试管应置于低温或室温

B.乙试管应加胃液

C.乙试管应加与唾液等量的蒸馏水

D.应再加一支试管,内加2mL淀粉糊、2mL唾液,放在冰块中

20.恒温动物的体温恒定,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有人认为维持体温恒定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有人认为位于脊髓。

现给定4只大小相同健康生长的小白鼠做实验材料,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

(1)将4只小白鼠分别定为甲、乙、丙、丁。

甲鼠不做任何处理。

(2)乙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丁鼠既破坏下丘脑,又破坏脊髓。

(5)将4只鼠放在寒冷环境下,观察各自的体温是否恒定。

请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综合题

21.为了证实“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抑制剂对蝌蚪发育的影响”,某同学制定下列方案:

a.取两个玻璃缸分别编号为1号、2号

b.在两个玻璃缸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水和新鲜水草,然后在每个玻璃缸中分别放入10条同时孵化出的发育状况相同的蝌蚪

c.向1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激素的饲料,2号缸投放含甲状腺抑制剂的饲料

d.每天分别向两缸中投放一些饲料

e.每隔一段时间观察一次,观察时用小网将蝌蚪捞出放在培养皿中,再将培养皿放在坐标纸(1mm×1mm)上,观察并且测量蝌蚪的体长变化(前肢和后肢的生长情况,尾的变化等)。

上述实验设计方案中,有一些明显的设计缺陷或不足,请你修改并完善该设计方案。

(1)该设计方案的明显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a过程应该为(只需陈述修改内容,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过程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中存在着引起实验误差的不妥之处,d过程的不妥之处应该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及作用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及图中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表示该动物的器官,其中具有神经传导和激素分泌双重功能的器官是__________,该器官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结构称为_______________。

(2)若a、b过程表示激素①分泌的分级调节;c、d的调节过程是:

当激素①的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对甲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起__作用。

若激素①表示性激素,则物质b是__________,据图分析,激素①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

(3)激素①进入靶细胞内,通过I、II过程影响蛋白质的形成,这个过程主要说明了能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过程而调节生命活动。

(4)若结构乙表示胰岛B细胞,结构甲通过释放“某化学物质”可直接影响激素②的形成与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________________;激素②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丙器官中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那么该激素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图甲是IAA(吲哚乙酸)的浓度对某植物茎和根生长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IAA在植物体内主要的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IAA的作用是促进细胞的__________,生理功能特点是具有_________性。

(2)图中显示当生长素浓度大于_________时,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3)在农业生产上,利用扦插技术繁殖某植物时,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插条的基部,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对单侧光照射下,植物组织不均等生长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

假说一: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假说二:

生长抑制物分布不均匀。

请据下列实验分析回答:

实验一用3H标记的生长素处理玉米完整胚芽鞘尖端的一侧,单侧光照射一段时间后,测得放射性百分率如图乙所示。

实验二用某种理化方法测得,经单侧光照射后,发生弯曲的向日葵下胚轴,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生长素分布(%)分别为50.5、49.5;黑暗中的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各为50。

①实验一的结果支持的是哪个假说?

______________。

②实验二中的“黑暗”处理,起____________作用。

24.阅读以下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生长的“酸生长假说”(如图所示):

生长素与受体结合,通过信号转导促进质子泵活化,把ATP水解,提供能量,同时把H+排到细胞壁,使细胞壁pH下降,多糖链被破坏而变得松弛柔软,纤维素的纤丝松开,细胞的渗透压下降,细胞失水,细胞因体积延长而发生不可逆转地增长。

回答下列问题:

(1)无论是植物激素还是动物激素,作用于细胞的首要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图可推测靶细胞上具有的能与激素分子结合的受体蛋白很可能就是________;由材料信息及图示推知,细胞吸收生长素的方式是________。

(4)又有学者提出了关于植物生长素(IAA)促进生长的“基因活化学说”:

生长素与质膜上的激素受体蛋白结合后,激活细胞内的信使,并将信息转导至细胞核内,使处于抑制状态的基因解除阻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用已学知识完善该理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答案】C

【解析】一个转运RNA含有很多个碱基,但只携带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有61种,A错误。

控制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

体内含有光合色素但利用的是有机物,应属于分解者,C正确。

细胞质基因控制的遗传病遵循母系遗传,只要母亲有病,其所有子女都有病,D错误。

2.

【答案】B

【解析】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越多,个体数量越庞大,其中的食物就越多,彼此间的联系也就越复杂.因为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草食动物的食物,而一种草食动物既可以吃多种植物,又可能成为多种肉食动物的捕食对象,从而使各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食物网.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的结构

【名师点睛】食物链: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食物网:

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结的复杂营养关系.食物链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一般有捕食关系;食物网中的不同种生物之间除了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

3.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可知这些动物的异常行为是因为地震前发出的人不能听到的次声波,而动物能感知到。

由声、光、电、声波传递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A正确。

化学信息是分泌的某种化学物质,B错误。

行为信息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具有的特殊行为,C错误。

营养信息是食物和资源状况之间的,D错误。

4.

【答案】B

【解析】由题意可知该黄花造成了物种入侵现象,所以是降低了我国生物多样性,A错误。

其能够成灾最主要是因为是引入本地后缺乏天敌,B正确。

再引入天敌或与其有竞争关系的生物都可能会造成新的物种入侵现象,C、D错误。

点睛:

在引种时一定要保证原来地区的生态平衡,如果破坏了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就造成了生物入侵,会降低当地物种多样性,所以我国在引种方面有严格的法律法规。

5.

【答案】D

【解析】略

6.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基因,故A错误;生物入侵可能造成本地生物的数量减少,甚至灭绝,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错误;森林能够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等,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故C错误;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及其生活的环境,这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故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生物的多样性的有关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

【答案】C

【解析】大小草履虫不是同一个物种,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A、D错误。

大鲈鱼和小鲈鱼是同种生物,它们之间是种内斗争,C正确,B错误。

点睛:

物种之间具有竞争、捕食、寄生和互利共生关系,同种生物之间有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的关系。

首先要区分这两个生物是同种生物还是不同的物种,然后再确定关系。

8.

【答案】C

【解析】生物物质,细胞器,全能性

9.

【答案】D

【解析】1-5年λ>1,而且不变,种群增长速率=λ-1,A错误;第5年到10年之间λ>1,野兔种群数量持续增加,B错误;15年到20年之间λ<1,则种群数量越来越少,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错误;20~30年之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D正确。

【考点定位】种群的数量变化。

10.

【答案】ACD

【解析】略

11.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种群的基本特征,属应用层次。

(1)是典型的增长型,因为成年个体少,幼年个体特别多。

(2)也属于增长型,如果忽略掉0~5岁的一个人口高峰,则属于稳定型。

图(3)中可见幼年人数与成年相当,人口趋于稳定,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

考点:

年龄组成

点评:

一般为高考常考题,需要看清图。

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是通过直接调节出生率来控制人口数量,降低出生率。

1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不能推测出植物细胞也能产生赤霉素,A项错误;赤霉菌与其他不同的微生物对不同矿质元素的吸收量不同,B项错误;植物体内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主要有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芽,C项错误;植物体内赤霉素的合成受基因组调节控制,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赤霉素等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3.

【答案】A

【解析】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果实的发育需要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而桃子停止了发育最可能是种子被虫蛀了,无法产生生长素,A正确、B、C、D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生长素的作用和产生部位,在明确相关知识点情况下此题就比较简答。

14.

【答案】C

【解析】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是非特异性免疫。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是过敏反应,和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都是免疫过程。

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这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利用的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5.

【答案】ABD

【解析】试题分析:

由题意“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可知,其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A项正确;在该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为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肾上腺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B项正确;上述生理反应有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C项错误;此过程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D项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题

16.

【答案】

(1)Na2CO3、乳酸

(2)pH试纸、滴管(3)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4)乳酸(5)对B组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6)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7)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8)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解析】

(1)在人体血浆内导致pH变化的主要物质是乳酸和碳酸钠,要完成该实验还必须有测定pH的pH试纸和添加的滴管。

(2)在A组中每个组中分别添加等量的蒸馏水、缓冲液和家兔的血浆,然后滴加等量的乳酸,然后记录pH值的变化。

B组应该是对外来碱性物质的实验,应对B组3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种物质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

(3)滴加蒸馏水的是空白对照,滴加缓冲液的是标准对照,滴加家兔血浆的是实验组。

所以预测结果是A组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B组也是1号试管pH变化明显,2、3号试管pH变化不明显。

(4)由此可以得出蒸馏水不具有缓冲作用,为对照组;人工配制的缓冲液具有缓冲作用;动物血浆与缓冲液一样具有缓冲作用,说明其成分中含有缓冲物质。

点睛:

实验中有时可以有多个对照,如该题中有空白对照和标准对照,分析清楚实验目的后遵循单一变量就很好做答。

17.

【答案】

(1)

(1)确定1只鼠为实验鼠,腹腔注射胰高血糖素溶液;另一只鼠为对照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2)将两支试管分别编号为1号和2号,各加入等量的班氏糖定性试剂。

(3)给药1h后,对两只小白鼠采尿液,实验鼠尿液放入1号试管内,对照鼠尿液放入2号试管内。

(4)将两支试管摇匀后,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内加热煮沸,待冷却后,观察两支试管溶液颜色的变化

(2)实验结果的预测、解释和结论:

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

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这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2)根据分析的实验原理预测到的结果应该是1号试管中应该出现砖红色沉淀,表明实验鼠尿液中有葡萄糖;2号试管中仍为蓝色溶液,表明对照鼠尿液中无葡萄糖。

实验结论:

实验鼠血糖升高,超过一定数值而出现糖尿,这是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生理作用所引起的。

18.

【答案】

(1)不能得出以上实验结论

(2)错误之一是试管上没有标记,应用字母或数字标记,如三支试管应分别标记A、B、C;错误之二是步骤

(1)

(2)试管中加入的两种溶液没有量的描述,如步骤

(1)中应补充“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mL”;错误之三是实验组与对照组未遵循单一变量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