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70819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 18页.docx

优质新闻采访礼仪精选word文档1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新闻采访礼仪

篇一:

采访礼仪

采访礼仪

新闻一直有“三七开”的说法,就是三分写作,七分采访,你的文章的深度取决于你采访的故事的多少和故事的细节和深度。

而采访礼仪则是贯穿了采访前、采访中、采访后等各个过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你的礼仪也决定了你的采访是否能顺利进行。

我们开始讲采访。

采访肯定进行前期的准备,简单一些的也要进行思考自己采访思路,采访步骤以及需要采访的对象,绝对不能冒冒失失的就冲过去!

具体怎么准备呢?

采访前准备:

第一、准备好的心态。

作为校园记者,采访对象上至学院领导、老师,下至身边的同学和食堂后勤大妈。

对领导要不卑不亢,对同学则要循循善诱、礼貌尊重。

第二、详细的采访提纲

一份基本的采访提纲包括你的采访目的、采访主题、采访时间、采访地点、采访步骤、问题列表。

但是一般我们落实在书面的部分都是最后的问题列表。

还有解决突发情况的机智。

第三、联系采访对象

联系采访对象做什么?

第一,确定你的采访时间和地点;第二、把你的采访提纲用电子邮件或书面的形式给对方,以便使对方有充足的准备。

另外,有时候你还需要花时间去说服对方接受采访。

第四、合适的仪表。

大家都是学生,你在学校做新闻接触到的大部分也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学生,那你的样子就不能太夸张了,就得有个学生样!

我看大家现在的样子就挺好,记住哈,男生不能穿球服、短裤、背心、拖鞋去,女生不能穿低胸露背的夏装去。

采访中礼仪:

第一、敲门频率,举止大方不局促。

第二、时间观念,不可迟到也不可来的太早,提前10分钟内即可。

第三、自报家门。

宣传策划处、记者站。

第四、称呼。

老师领导什么的不必多说了都懂,与同学交流注意的。

第五、采访对象与他人交谈时切勿打断,在旁静等并流露出十分恳切的表情。

第六、采访老者时注意音量,声音要大而清晰。

第七、遇不直接回答问题者,随机应变,引回主题。

采访中切忌的几点:

1、越位式采访

2、极限式采访

3、求真式采访

4、逆向式采访(揭人伤疤)5、装傻式采访(明知故问)

第八、电话采访注意事项

1、基本原则:

尽量在白天,和作息时间一致。

2、对老师、领导,尽量打办公室电话。

3、自我介绍自报家门后,问是否方便通话,然后就直入主题。

4、采访结束时留下对方联系邮箱或QQ,告知对方大概成稿时间,审稿。

5、电话采访中最忌讳突然中断与他人讲话,还要注意周围环境的安静。

6、最后很重要的是,“有可能我们会补充采访,希望不会打扰到您”给采访留些后路。

第九、采访时的肢体动作。

不要一直盯着被访者,也不要一直看别的地方,更不要眼神飘忽。

谈话时要看着对方的眼睛或者额头中下方,是不是点头、嗯一声、思索的样子,表示你在很认真的听,用心的记下采访内容。

第十、被访者多次电话联系不到时,短信或QQ留言。

采访后礼仪:

第一、致谢。

“感谢您抽空接受我的采访?

?

第二、在稿子成稿的早期,要把初稿送被采访人审阅,签字。

第三、告知被采访人确切的发表时间、期数、发表栏目,电话、信件、邮件都可以,最好

是可保留的。

第四、在稿件发表后,买份刊物或报纸亲自给被访者,并再次致谢!

接待记者礼仪

篇二:

新闻采访类型及其特殊要求

新闻采访类型及其特殊要求

一、新闻采访对象的专业归属分类

1.时事政治类新闻的采访

指对有关国家、政党、社团以及人民群众日常政治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政治新闻,外事新闻,会议新闻,军事新闻特点:

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讲究“时机”,注重“宣传”效果。

采访的面十分宽泛,但重点又很明确。

政治新闻,即指以党政机关为采访领域、以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过程和领导层的重要公务活动为报道范围的新闻体裁。

立场坚定,头脑冷静;实事求是,保证真实;作风踏实,深入实际;宏观选题,微观选材;知识广博,善于社交。

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是坚持社会主义的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建设;三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外事新闻:

指在中国或外国发生的涉及中外关系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或事件的报道。

即以中外关系和中外交往领域方面的新闻,它既包括外宾来访,也包括向国外报道本国各方面情况,还包括在国外发生的有关事实或事件,如我国领导人出访等。

1.与对外报道、国际报道的交叉和区别。

外事报道的主要受众在国内。

对外报道:

首先是把发生在中国境内具有新闻价值的重要事实或重要事件向外国报道,还包括把发生在中国大陆的重要新闻向港、澳、台地区传播。

国际报道:

是指对国外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或事实的报道。

2.特点:

政策性强:

外事新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形象化和具体化,只有很强的政策性。

我国与不同国家交往,有着不同的政策。

因此,在报道与各国的交往时要区别对待,报道的规格、报道篇幅的长短、用词的感情色彩的浓淡,都应有所不同。

专业性强:

外事新闻报道往往涉及到许多外文知识和国际外交惯例、礼节,具有比较强的专业性。

如果不懂这些知识、惯例和礼节,就(来自:

WWw.:

新闻采访礼仪)有可能在报道中出洋相。

外事新闻还经常涉及一些外交活动程序.这些活动程序也直接涉及到国际惯例。

我国外交部在安排各国外交官员一起活动时,名单排列也有惯例。

如排国家的顺序,按与我同建交的先后顺序排列;如将使节排序,则按递交国书的先后顺序排,最早递交国书的,就是各国外交使闭团长。

有时,也按使节的官衔排序,即大使、公使、代办、临别代办和各外交官员等。

竞争激烈:

中国每次随领导出访的记者团,一般来说,除了《人民日报》以外,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新社、《中国日报》都会派记者随访。

此外,还有一些香港记者也会参加一线的采访。

很多外国领导人出访的时候都会带随团记者。

3.内容分布:

1)我国对外政策:

对外政策是我国外事工作和进行对外交往的指导方针和理论依据。

外交政策既是我们外事报道的基本指导思想,又是外事报道的基本内容。

2)我国领导人接见外宾的活动:

是十分重要的外事活动,会谈、宴请、记者见面会、演讲、游览等内容,

选择有价值的予以报道。

3)我国领导人的出访活动:

外事报道的重要内容。

报道我国领导人的出访活动,必然涉及到被访问国领导人和人民群众热情欢迎我国领导人的情况,必然涉及到被访国舆论对我国的评价等。

4)中外民间交往:

民间外交是我国外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交往往往更深入、更持久,更能增加彼此了解。

因此,中外民间的交往活动更值得新闻界关注和报道。

4.采访:

1)要充分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了解所要采访的外国领导入或外宾的相关情况,如年龄、工作经历、政绩、对国际重大问题的看法、对中国的态度。

制订出比较周密的采访提纲。

了解外国领导人或外宾此次来访的目的和行程安排,并依此调整自己的采访提纲。

熟悉我国与到访外国领导人、外宾所在国家的外交关系状况。

2)要学会与外国人士交谈

采访外国人士时应注意:

要直接而明确地向采访对象说明采访意图和采访的问题,以争取对方的支持和配合。

注意采访中的礼貌,有礼大方,不该问的问题不问,不该说的话不说。

认真倾听采访对象的谈话,不要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

避免忌讳话题。

3)态度不卑不亢,充满自信。

记者在采访外国人士时,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记者本人,还应代表所有有民族自豪感的中国人。

在与外国人士交谈时,记者应充满自信,不卑不亢,既热情好客,又充满自尊,不能结人以怯场的印象;更不能自惭形秽,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4)遵守国际礼节和国家习俗。

各国人民在互相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国际通用的礼节。

了解这些礼节,对于正确地与外国人士打交道,十分必要。

5.外事记者的素质:

熟悉中国外交史、中外关系史;懂得我国外交政策;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要有强烈的新闻敏感;要遵守外事纪律;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应重视自己的形象。

总之:

依靠组织,熟悉情况;抓住战机,迅速成篇;亲临现场,捕捉细节;注重礼仪,遵守纪律

会议新闻,即指以各种政治性、专业性会议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

摸清会议宗旨,亲临现场采访;跳出会议程序,着眼新闻事实;突破陈旧套式,形式不拘一格;坚持报道原则,讲究机动灵活

1.基本要素:

会议的目的、时间、地点;会议日程;会议的主要活动,如投票、决定、通过的决议、公报;讨论和辩论、会期;与会者和权威人士的评论,以及受会议决定影响的人士的反应;背景;不同于会议日程的活动或言论;下次会议的安排。

2.采访的内容:

会议采取的主要行动或关键人物的主旨发言;会议的目的;对会议主题或主旨的放大,包括谈论会议主题的直接引语;会议背景;会议的相关行动

3.避免落入会议报道的俗套。

如写某时某地某些人召开或出席某会,然后是会议讨论、会议认为、会议要求或某人强调、某人呼吁、某人重申。

有人戏称这是给会议“穿衣戴帽”,只要改了时间、地点,就可成为下一次会议的新闻。

4.如何在会议中发现新闻

1)会场踩点,了解会议的筹备情况。

记者抵达会议所在地后应尽快进入角色,到会场和新闻中心了解情况,及时与大会新闻联络处和新闻官取得联系,并迅速建立尽可能多的信息渠道。

同时着手对会议相关的情况,如周围气氛、安全措施、居民心态、城市、街道环境等进行采访,采访这些情况并不一定马上发稿,但在日后稿件中这些材料用上的可能性很大。

2)除听发言外,记者须同时注意其他事情。

讲话人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而这些有时比讲话本身还重要。

细节。

3)仅仅记录讲话者的话并不能表示其音量和声调,以及他和与会者之间的相互反应。

记者应当注意讲话者的表情、动作,或许可以从他的声音中听出某种弦外之音。

与此同时,记者也应该注意听众的反应。

4)有时报道讲话人比报道他的话更重要。

他讲话的内容可能是新闻也可能不是新闻,而他本人的到场或在会上发言这件事却是新闻。

5)在会议现场采访时还应该注意会场内外发生的事。

比如,会议讨论时争论是否激烈,某人发言时有无掌声、笑声,还是有嘘声。

有没有人抗议或退场。

6)有时新闻会发生在会场外,这就要看记者能否抓到和有没有判断力。

5.报道要求:

突出实质性内容;突出关键人物;用直接引语;要有现场感;要有综合分析

新闻发布会:

由各单位新闻发言人主持,先由新闻发言人发言介绍发布会内容,然后回答记者提问。

一般情况,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发布新闻,往往以记者招待会的名义;新闻发言人发布新闻,则用新闻发布会的名义。

区别是记者招待会可以发布新闻,也可以不发布新闻,纯属礼节性的招待记者,新闻发布会则必须发布新闻。

1.采访特点:

1)“新闻源”(即举办方)经过充分准备,主动向记者发布新闻的一种形式,是“新闻源”主动邀请记者。

2)“新闻源”不是向个别记者发布新闻,而是面向一个记者群体发布新闻。

3)“新闻源”在一个限定的时间内发布新闻。

2.采访难点:

1)提问机会有限,对问题无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记者与发言人无法建立起融洽的关系,敌意、紧张和对峙是经常出现的状态。

3)难以采用追问的方式。

4)记者提问得到的回答对其他记者是公开的信息,难以实现对独家新闻视角。

3.采访要求:

事先了解主办方背景和发布会主题。

记者要尽量设法坐在引起主持人注意的位置,准备好要提的问题。

记者的问题一定要简洁明了,切中要害。

记者要善于对别人提的问题进行追问,争取了解到更深层的材料。

此外,切莫在自己的问题得到回答后便掉以轻心。

记者也一定要注意听别人提的问题,而且要能够识别有新闻价值的材料,并跟踪听下去。

注意观察现场,寻找新线索。

在现场发现的新线索需要隐藏,并避免引起其他记者的注意。

跳出会场寻找新闻。

很多时候,最好的新闻发布会新闻是在会场之外得到的。

比如其

他记者对发布会的评价,对发布内容的看法等等。

改进会议新闻的现实意义:

长期以来,因为受“文山会海”的影响,在我国的报纸版面上和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会议新闻不仅所占比例甚大,而且所占位置也甚好。

许多“黄金时间”被占,“寸金之地”被挤,削弱了新闻报道应有的指导性、群众性、可读(听、视)性,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形式极不相符。

军事新闻:

即指军事和战争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

1.明确“平时”与“战时”的概念。

“平时”军事新闻的采访:

主要采访单位以国防部为主;记者应当具备丰富的军事常识;对于军事动向的敏锐捕捉。

“战时”军事新闻的采访:

限制严格;保密问题思考:

记者在“公众知情权”与“军事机密”问题上能否取得平衡?

如何做?

2.经济类新闻采访:

指对有关国民经济、生产建设、流通领域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经济生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在采访报道的指导思想上,涉及到的具体政策和规定繁杂多样,其内在关系又错综复杂。

在采访对象上,涉及到具体业务工作、活动等往往呈程序性、重复性。

在采访内容上,涉及到的具体数字多,数量性强。

对记者的要求:

1.学习、掌握经济的理论和政策2.熟悉经济领域的基本知识与情况3.善于从业务技术堆里跳出来(抓事实。

用事实说话,避开了程序性、术语性之类等的业务技术。

抓角度。

经济报道角度很重要,只有抓住了这条新闻群众真正关心的,才能做出更生动、最切要害的报道。

抓趣味。

经济新闻能不能吸引人,关键在于采访,是看记者能否收集到有趣的细节与事实。

抓通俗。

这是搞好经济报道的最关键的一环:

形象比喻;解释说明;数字换算说明)市场条件下经济类采访报道的运作方式:

新闻价值的取向定位,应由“指令传递型”转变为“信息传导型”。

采访报道的范围,应由“生产封闭型”转变为“市场开放型”。

采访报道的时态,应由“报道滞后型”转变为“报道及时型”。

采访报道的事实选择,应由“焦点透视型”转变为“散点透视型”。

3.文化类新闻采访:

泛指报道有关文化艺术、教育、卫生、科技、体育等方面内容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选题有具有较强的“可受”性。

采访对象的文化层次高。

内容有较强的专业性。

4.社会新闻采访:

指与上述各专业新闻采访相区别,报道重点反映社会上个人的品德、行为和日常生活的那部分社会活动、社会事件、社会问题以及人们关心的自然现象等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采访报道的对象无行业、专业归属的限制。

采访报道的题材和内容“传通性”强。

采访报道的事实材料,情况复杂,性质多元。

特殊要求:

要改变常规的采访方式与手段,学会在社会的“底层”发现新闻,并善于在采访手段上“变通”。

采访的题材与内容既要讲究“情趣性”,又要坚持“不忘导向性”原则。

采访报道时态与方法上,要注意准确客观,还要“适度有节”。

二、新闻采访内容的形态特征分类

1.事件性新闻采访:

指报道那些有一个明显的起止时间,有一个有形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界限的相对独立的事件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采访对象信息量集中、清晰,易传通。

采访的内容直观性强,可受度高。

2.非事件性新闻采访:

指报道那些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也不是一个相对完整、有形的事件的新闻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特点:

采访对象的新闻价值,在于其对社会的启迪与警世意义上。

采访的内容繁杂,时间跨度大。

三、新闻采访主体的行为方式分类

1.座谈会采访与记者招待会采访

座谈会采访:

指记者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就同一话题,向多个采访对象进行采访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记者招待会采访:

指记者参加政府有关部门或者社会、群众团体召开的记者招待会(或程新闻发布会)所进行的采访活动。

2.专门采访与交叉采访

专门采访:

专门采访也叫“专访”,指记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对有关人士所进行的专题性的采访活动。

交叉采访:

指记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同时采访两条以上的新闻线索的采访活动。

3.机动采访与驻地采访

机动采访:

指新闻传媒的编辑部里,没有固定的活动领域的专职记者所从事的采访活动。

驻地采访:

指新闻传媒派驻各地(国家、地区)的记者所从事的采访活动。

4.隐性采访与体验式采访

隐形采访:

也叫“暗访”,指记者不公开自己的职业活动身份,或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的采访意图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特殊要求:

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要严格掌握采访范围,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

在具体运作中,隐性采访最好与显性采访结合使用。

体验式采访:

也叫参与式采访,指记者参与到被采访的事实之中,用亲身体验和感受来了解和掌握新闻事实的一种新闻采访样式。

四、新闻采访的中介工具属性分类

1.广播录音采访:

指借助录音机采制录音报道的一种广播媒介采访形式。

特点:

有更高的可信度。

有鲜明的现场感。

有强烈的感染力。

特殊要求:

要认真做好采访报道的题材选择;要精心采录现场实况音响;要注意搞好访问过程的采录要注

篇三: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第一章新闻采访

1.1新闻采访[P2]:

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1.2新闻采访的特点[P3]:

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④需要的广泛性;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P6]:

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1.4新闻采访的方式[P6]:

从形式上分:

①个别访问②开座谈会③现场观察④参加会议⑤蹲点

⑥查阅资料⑦改写⑧问卷⑨电话采访⑩网络采访

第二章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2.1新闻策划的基础和前提是[P14]:

充分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阶段工作计划,清晰明了和切实掌握当前社会实际中先进的人和事、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的想法、愿望和关注的热点。

2.2新闻敏感[P15]:

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

2.3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P16]:

①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较多受众;

③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④迅速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⑤迅速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

2.4新闻价值所包含的因素[P22]:

①重要性②显著性:

A.平常人﹢平常事=0﹛张三或李四都是平常人,加上下水游泳,也属平常事,就等于零﹜

B.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例如毛泽东畅游长江﹜

C.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上海青年女工陈燕飞怀孕近6个月还奋不顾身下水救人﹜③时新性④接近性⑤趣味性

2.5新闻线索[P30]:

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

2.6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P31]:

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③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④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

2.7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P34]:

①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②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③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④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

2.8知识的准备的功效(好处)[P38]:

第一,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第二,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第三,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第四,有助于避免犯知识性错误。

第三章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创造哪些良好的访问条件[P48]:

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1、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2、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1、见了领导、名人等人物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2、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不要盛气凌人。

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1、面部表情2、体态表情3、手势);

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1、强调采访意义2、约束神情语态3、排除外来干扰4变换活动方式)

3.2提问的注意事项[P62]:

①提问宜简洁;②提问宜具体;③提问宜间接;

④提问宜深刻;⑤提问宜自然;⑥提问宜节制。

3.3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P68]:

①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②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③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④能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⑤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第四章深入与收尾(采访后期)

4.1记者应当怎样抓取事物的特点?

[P84]

一是看准形势抓特点

二是通过比较抓特点﹛纵断面比较与横断面比较﹜

三是选择角度抓特点

4.2在选择角度时,应当抓住的三个字[P85]:

比、小、异

4.3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思想障碍具体有[P87]:

1、盲目自满;2、追求数量,忽略质量;3、怕苦畏难,不愿下基层;

4、先入为主;5、重实践,轻理论

4.4新闻主题[94],

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

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第五章人物与时间类新闻采访

5.1避免雷同,突出个性。

采访写作中必须体现的“三个一”[104]:

?

一人有一人的精神(思想)

?

一人有一人的典型事件

?

一人有一人的性格化语言

5.2人物专访特点与作用[108]:

①针对性;②代表性;③适合性。

5.3事件通讯采访中应注意的事项[113]:

①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②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③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④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⑤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⑥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第六章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6.1政治新闻采访具体要求[117]:

①立场坚定,头脑冷静;②实事求是,保证真实;

③作风踏实,深入实际;④宏观选题,微观选材;⑤知识广播,善于社交。

6.2军事新闻采访的新要求[123]:

①时代转变,题材转移;②明确原则,突出重点;

③讲究效应,注重节制;④谨慎从事,严守机密;⑤作风踏实,雷厉风行。

6.3外事新闻采访注意事项[126]:

①依靠组织,熟悉情况;②抓住战机,迅速成篇;

③亲临现场,捕捉细节;④注重礼仪,遵守纪律。

第七章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7.1科技新闻采访须注意[138]:

①深入采访,力求真实;②虚心求教,正确认识;

③长期积累,密切联系;④慎重评价,切忌溢美;

⑤讲求效应,掌握时机;⑥突出个人,兼顾群体;

⑦注重解释,巧用修辞;⑧善于结合,提升品位。

第八章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8.1文艺新闻的采写要求[143]:

①体现特点,明确职责;②亲临现场,认真观察;

③实事求是,准确评价;④穿插背景,增强深度;

⑤常来常往,成为知音;⑥严格核实,杜绝失实。

8.2体育新闻的采写要求[147]:

①以快制快,分秒必争;②熟悉情况,深刻准确;

③强化观察,待机提问;④掌握分寸,切忌偏激;

⑤提高认识,开阔视野;⑥控制情感,迅速发稿。

8.3教育新闻的采访注意[152]:

①知识广博,见多识广;②密切联系,善交朋友。

③视野开阔,面向社会。

8.4卫生新闻的采访注意[154]:

①作风踏实,虚心求教;②微观细察,力求通俗;③客观公正,求真求实。

第九章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9.1社会新闻特点[157]:

①广泛性;②知识性;③趣味性;④突发性;⑤思想性。

篇四:

礼仪讲座新闻稿汇编

1展礼仪风采,拓青年视野——讲座总结

3月18日下午2点10分,主题为“展礼仪风采,拓青年视野”的讲座在5208举行。

本次讲座由青年视野协会举办,由经济系党总支书记高幸乐老师主讲。

本次讲座主要介绍了正装穿着规范、站姿禁忌、优雅坐姿变化及禁忌、餐桌礼仪等丰富的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