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258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docx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培养小学生群体适应的素质拓展训练方案

方案一大家一起玩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体验群体活动的愉悦情绪,增强群体活动

活动1捉鱼

活动准备:

在操场上画两个直径7米左右的大圆圈。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方法。

①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每组男女生各半,分别站入两个圈内。

②每组选两名同学手拉手做“鱼网”,其余同学在圈内做“鱼儿”,“鱼网”用空着的两只手去抓活动的“鱼儿”,被抓到的“鱼儿”就与“鱼网”手拉手再去抓其他“鱼儿”。

(2)讲解游戏规则。

①“鱼网”必须手拉手连成一列,松开时抓住的“鱼儿”不算,即使人数增加了,始终只有两边的两个同学的一只手才能捉“鱼”。

②“鱼儿”只能在圈内活动,游出圈外则算被捉,成为“鱼网”。

③游戏开始、结束听哨音,时间为四分钟。

④以在规定时间内抓住“鱼儿”的多少决定胜负,由老师做裁判。

(3)分组活动。

组织队形,开始活动;根据比赛结果,宣布优胜队。

(4)小组讨论。

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认为是站在旁边看开心,还是参加比赛开心?

为什么?

为什么两个人做“鱼网”时,反而容易抓住“小鱼”呢?

当“鱼网”的人多了、网大了时,你认为怎样才能又快又多地捉住“鱼儿”呢?

(5)按讨论结果,再玩一次。

(6)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知道了集体生活是很开心的,在集体中与别人团结合作,会感到非常快乐。

其实做事与做游戏一样,都要大家相互配合,尤其在人多时,大家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才能取得成功。

希望每个同学在学校与同伴相处或在家与长辈相处时,都要学会合作,互相关心,这样你一定会生活得很快乐。

活动2好朋友相册

(1)自由选择好朋友,并与好朋友互赠照片,制成“好朋友相册”。

(2)以8—10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好朋友相册”,并介绍好朋友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

(3)全班进行“好朋友相册”展示。

活动3他是谁

模拟一个好朋友的动作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

好朋友是谁?

模拟之前,请你先写下:

准备模拟哪一位好朋友?

模拟他的什么特点?

活动4“信任跌倒”

示例:

两人一前一后,相距一米,静静地站着。

主持者喊“倒下”,前者即向后垂直倒下,在该学生倒下一半时,后面的人很平稳地扶住他。

练习:

(1)两两一组,模仿示例,分别练习,并互换角色。

(2)团体练习:

大家围成圈,一人站在中间。

主持人喊“倒下”,中间的人可倒向任何一方,其他成员很平稳地扶住倒下的成员,再缓慢地把他推回中间位置。

如此在大家很柔和平稳地扶住和推回中,使大家从紧张到很放松。

(3)讨论:

第一次倒下时,想些什么?

感受如何?

第一次看到对方倒下,扶住对方时有何想法?

感受如何?

第一次倒下去,对方是否扶住,扶得如何?

带给你什么感受?

第二次再做这样的游戏,有什么感受?

与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彼此的信任是重要的吗?

为什么?

方案二“五个手指”的故事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在活动中领悟群体合作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适应群体的自觉性。

活动1心理剧:

五个手指

(1)读一读:

大拇指说:

“我最粗,干什么事都离不开我。

别的四个手指都没用。

食指说:

“大拇指太粗,中指太长,无名指太细,小拇指太短,他们都不行。

中指说:

“我的个子最高,只要我一个人,就能做很多事。

无名指说:

“真讨厌,大家都不给我一个名字,我真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

小拇指说:

“他们长那么长,那么粗,有什么用,我是小机灵。

我的作用最大。

想一想:

他们说得对吗?

为什么?

(2)以上述内容为题材,进行适当改编(小组合作改编),排演“五个手指”的小话剧。

(3)各组表演小话剧。

活动2五个手指的尝试

(1)拿球:

用一个手指去拿球;用两个手指去拿球;用三个手指去拿球;

用五个手指去拿球。

(2)开瓶盖子:

用一个手指开;用两个手指开;用三个手指开;用五个手指开。

(3)手指影子:

用一只手指进行影子表演;(如“小蛇”)

用两只手指进行影子表演;

用三只手指进行影子表演;

用两只手十个手指进行影子表演。

活动3站圈

(1)玩一玩:

在地上画四个同样大小的圆圈,圆圈只能站三四个人。

同学们分为四个小组,排队站在圆圈旁。

听哨音开始,每一小组的同学往自己的圆圈中站。

当站不下时,就要想办法:

怎样才能使全组同学都站进来?

(2)比一比,看哪一组站得最快。

再来第二轮、第三轮比赛。

评选优胜组。

(3)议一议:

怎样才能获胜?

(提示:

在群体中,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

方案三朋友树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逐步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同学之间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一个人的心中不仅要装有自己,而且要装有别人;要爱自己,也要学会爱别人。

活动1朋友树

活动准备:

(1)写一篇标题为“我有一个好朋友”的短文。

(2)物质准备:

贴在墙上的主体树干、剪好的“心形”绿色纸(学生每人一张)、自己和好朋友的照片、胶水、油画棒等。

活动过程:

(1)学生介绍自己的好朋友。

①每个人都有几个好朋友,谁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请你向全班同学介绍他的长相,让我们大家猜一猜他是谁?

好吗?

(请3-5名学生)

②大家猜出之后,请这一对好朋友拉拉手。

(2)述说朋友的长处,你为什么与他做好朋友,他有哪些优点让你学习呢?

(3)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短文“我有一个好朋友”,同座位互相交换阅读,以便大家更多地了解别人,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

(4)制作“朋友树”。

①介绍“朋友树”。

“我们把大树的树干假设为我们这个集体,那么小朋友就是这棵大树的什么呢?

”“树叶”。

②制作树叶。

每个学生事先已分到一张心形的树叶纸片(绿色),教师请学生把这片树叶分成两半,一半贴上自己的照片,另一半贴上好朋友的照片(一位),如果没有好朋友的照片,可以为他画一张半身像,这样“树叶”就做好了。

③制作“朋友树”。

请大家将做好的树叶背面抹胶水,贴在大树上,这棵树就成了“朋友树”。

一组一组贴树叶,贴完后,请同学们欣赏。

④教师小结。

老师让一颗心里放两个小朋友,是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中不仅有自己,还想着别人,心心相印,互相关心。

大家再看,这棵树的叶子多么茂盛啊,风吹过,树叶会互相碰撞,可是树叶们一点儿也不生气,老师也希望小朋友们像树叶一样,在我们这个集体中,团结在一起,有了矛盾、纠纷要学会谅解,互相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活动2评选“小组明星”

(1)读一读:

新星学校二

(1)班最近评出了50位“小明星”,其中5位是:

“唱歌小明星”:

陈林

“画画小明星”:

伊元

“助人小明星”:

方成功

“勇敢小明星”:

袁龙

“英语小明星”:

贝贝

(2)写一写:

根据每位同学的长处,给他一个“XX明星”的称号。

请把全组同学一个一个地写下来。

(3)小组交流:

把自己评的“小明星”,讲给全组同学听。

(4)课外活动:

同学们评选你是什么小明星?

请记下来:

方案四我想对你说……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增强人际关系的融洽性

活动1纸条传情

(1)读一读,一位妈妈在女儿床头留下的纸条。

孩子:

妈妈上班去了。

今天是星期天,你多睡会儿,早饭已做好,放在微波炉中热一下即可。

记着,在家做作业。

妈妈

(2)想一想:

什么情况下,适宜于用纸条传情?

(3)写一张纸条向妈妈、向老师或者向你需要传递感情的人,表达你对他们的热爱。

注意,要写具体内容。

活动2打电话

(1)事先准备好写有各种需要打电话情境的纸条,每张纸条上写一项内容。

如:

向老师请假;与父母联系;与同学约定某事;火警;盗警;医院急救;查询电话号码;市长电话等等。

(2)讲台上放置一部道具电话。

(3)活动时,学生按指定的次序,依次走到讲台前,先抽一张纸条,展示所写的内容,然后公开征求一名接电话角色的扮演者,接着双方进行通话。

(4)同学评论:

打电话的方法、语言是否恰当。

如有较大问题,就请重新表演一次。

(5)开设“心理互助电话”活动。

每周一值班同学将自己家的电话公布给全班同学,如果谁有疑难问题、心理困扰等,就请打电话寻求心理帮助。

全班同学轮流做“电话咨询员”。

活动3暗语传递

(1)想一想:

①爸爸望着你笑,可能是什么意思?

②上课时,老师皱起眉头,可能是什么意思?

③在河边,你的同学向你摇手,这是什么意思?

④妈妈坐在床边不停地叹气,这是什么意思?

(2)课内活动:

分四小组开展竞赛。

老师或同学主持人将四张纸条交给第一位同学。

四张纸条上写的内容各不相同。

第一位同学用手势或其他动作把纸条上写的内容表达给第二位同学,第二位同学再表达给第三位同学,依次表达到最后一位同学。

整个过程,都不准讲话。

最后一位同学很快猜出纸条上的内容。

猜对的组为胜利组。

例如:

第一张纸条上写:

不要说话。

第二张纸条上写:

不要翻书。

第三张纸条上写:

不要拿铅笔。

第四张纸条上写:

不要看外面。

此类竞赛,可反复进行。

(3)课外活动:

与爸爸妈妈或其他亲友开展竞赛。

例如:

孩子:

竖起大拇指。

爸爸很快说出:

真了不起!

如果爸爸说错,就得0分。

如果爸爸说对,就得10分。

看谁得分高。

方案五送您一缕阳光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以恰当的方式称赞别人的长处。

活动1我真羡慕你

(1)每人用四张纸条,针对四个同学,以“我真羡慕你……”为题,写一句话,分别送给他们。

示例:

我真羡慕你,你背的儿歌真多!

(2)把其他同学写给你的内容,抄录在下面:

(3)悄悄地寻找全班收到纸条最少的同学,请你补写一张给他。

(4)晚上睡觉前,再大声读一读其他同学:

写给你的内容,体验自己的感受。

活动2真得感谢你

(1)回忆最需要感谢的人与事,(限于同学之间)记下最令人难忘的;

(2)打个电话,或者写个短信给他,向他表示感谢。

(3)把“真得感谢你”的内容用小品表演出来,让全班同学猜猜:

你感谢的是谁?

为什么要感谢他?

(4)请被感谢的同学谈谈自己的心情。

活动3令人高兴的话

(1)你讲的哪些话能使爸爸妈妈高兴,请选6条写下来;

同学们讲的哪些话会使你高兴?

请选6条写下来。

(2)请看下面两段对话,你觉得需要做哪些改进?

第一段对话:

甲:

你看你写的作文,老师叫你重抄;数学作业也是,错了好几题。

真笨!

乙:

你才笨哩!

自行车都不会骑!

第二段对话:

甲:

你怎么乱翻我的书?

乙:

我想借看一下老师布置的几题作业。

甲:

那天,我问你借直尺,你都不肯借。

乙:

不让看就算,我找别人的看。

小气鬼!

(3)友情提示:

一句话,可以使人跳起来;

一句话,可以令人笑起来。

要想成为受人欢迎的人,就应该学会讲一些令人高兴的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