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作业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7273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群塔作业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塔作业方案.docx

《群塔作业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作业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群塔作业方案.docx

群塔作业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北京丰科万达广场工程图纸

/

2

塔式起重机设计规范

GB/T13752-92

3

塔式起重机操作使用规程JG/T100-1999

ZBJ80012-89

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GB5144-2006

5

建筑机械技术试验规程

JGJ34-86

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

JGJ196-2010

7

塔式起重机使用、安拆说明书

8

塔式起重机技术条件

GB/T9462-1999

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0

塔式起重机检验规则

GB10057-88

2.工程概况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丰台区花乡四合庄,东至规划国际汽车博览中心西路,南至规划五圈南路,西至规划万寿路南延,北至规划五圈路。

项目用地面积3.54万平米,建筑面积23.16万平米,其中地上14.16万平米,地下9万平米,地上层数详见总平面图,地下暂定4层。

基坑设计开挖深度19.51~21.01m,售楼处开挖深度6.51m。

本工程结构施工阶段,为完成现场物料的运输采用7台塔式起重机配合施工。

塔吊由北京安泰顺昌商贸有限公司提供,塔吊型号为7台QTZ6018。

受北京安泰顺昌商贸有限公司委托北京力海源国际机械施工有限公司负责塔机的安装、拆除作业。

3.群塔布置方案

3.1塔吊的布置原则

塔吊现场的定位必须遵循的原则:

a)满足施工需要,尽可能不出现施工盲区。

b)塔吊安装完成后,塔吊的起重臂均不得与周围建筑物发生碰撞。

c)塔吊定位需考虑方便塔吊的附着和拆除。

d)根据现场合理布置(塔吊布置详见下图)。

 

3.2塔吊的布置及覆盖

塔吊初装明细

塔机编号

塔机型号

机械编号

基础形式

安装臂长

覆盖区域

自由

高度(米)

基顶

标高

初装高度(米)(标高)

顶升方向

1#

QTZ6018

京TZ-T38630

预埋螺栓

60米

乙写1#及售楼处

50

-0.5

44(43.5)

2#

QTZ6018

京TZ-T38690

预埋螺栓

60米

乙写2#级裙房

50

-0.5

50(49.5)

3#

QTZ6018

京TZ-T38691

预埋螺栓

60米

大商业西北部分

50

-19.1

36(16.9)

4#

QTZ6018

京TZ-T38692

预埋螺栓

60米

大商业北部

50

-0.5

44(28.5)

5#

QTZ6018

京TZ-T38693

预埋螺栓

45米

大商业东北部分及3#写字楼

50

-0.5

50(49.5)

6#

QTZ6018

京TZ-T38688

预埋螺栓

55米

大商业东南部分

50

-0.5

30(29.5)

西

7#

QTZ6018

京TZ-T38689

预埋螺栓

60米

大商业中心,采光顶区域

50

-19.1

40.3(28.5)

3.3相邻塔吊中心间距

见下表:

相邻塔吊

间距(m)

交叉覆盖区域

1#-2#

105

2#-3#

112

2#-4#

161

无交叉

2#-5#

200.5

无交叉

2#-7#

93

3#-4#

92.8

3#-6#

191

无交叉

4#-5#

91.5

4#-7#

100

5#-6#

96.5

6#-7#

77.5

比较塔身间距与臂长关系,无塔臂碰撞塔身情况发生。

(详见塔吊平面布置图),塔吊和各栋号位置详见施工现场塔吊平面布置图。

3.4塔吊垂直布置原则

按《建筑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196-2010群塔距离规定

1、低位塔式起重机的起重臂端部与另一台塔式起重机的塔身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m;

2、高位塔式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或吊钩升至最高点或平衡重的最低部位)与低位塔式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3.5群塔顶升安排

1)初装高度一览表

塔吊序号

基顶标高

初装高度(米)(标高)

备注

1#

-0.5

42(41.5)

2#

-0.5

48(47.5)

3#

-19.1

36(16.9)

4#

-0.5

42(41.5)

5#

-0.5

48(47.5)

6#

-0.5

36(35.5)

7#

-19.1

30(10.9)

说明:

1、根据建筑平面图、各栋号楼高高度、塔吊定位等确定初装高度。

2、其中3#、7#位于基坑内,根据筏板顶标高为18.5m(筏板厚600mm)等结构图纸,塔吊基础顶面低于筏板面600mm。

3、3#、7#塔吊初装36m、30m,塔吊位于基坑内18.6m,塔吊位于基坑顶面(冠梁算起)11.4m。

2)第一次附臂高度一览表

塔吊序号

基顶标高

第一次附臂塔吊

高度(米)(标高)

顶升高度

附臂标高

1#

-0.5

56.5(56.0)

15

30.5

2#

-0.5

62.5(61.0)

12

30.5

3#

-19.1

62.5(42.4)

18

11.9

4#

-0.5

47.5(47.0)最终高度

3

/

5#

-0.5

61.5(61.0)

9

30.5

6#

-0.5

47.5(47.0)最终高度

6

/

7#

-19.1

62.5(42.4)

18

11.9

3)第二次附臂高度一览表

塔吊序号

基顶标高

第二次附臂高度(米)(标高)

顶升高度

附臂标高

1#

-0.5

71.5(70.5)

15

45

2#

-0.5

77.5(77.0)

15

45

3#

-19.1

66(65.5)

9

27

5#

-0.5

77.5(77.0)

15

45

3)第三次附臂高度一览表

塔吊序号

基顶标高

第二次附臂高度(米)(标高)

顶升高度

附臂标高

5#

-0.5

92.5(92.0)

15

60

3.6塔吊的高度

综合考虑各塔吊所负责楼的主体结构标高,塔吊具体型号、臂长、基础标高、自由高度、最终立塔高度见下表:

塔吊号

塔机型号

安装臂长

自由高度(m)

首次安装高度

(标高)

最终高度

1#

QTZ6018

60米

50

44(41.5)

71.5

2#

QTZ6018

60米

50

50(48.5)

77.5

3#

QTZ6018

60米

50

36(-19.1)

66

4#

QTZ6018

60米

50

44(28.5)

47.5

5#

QTZ6018

45米

50

50(41.5)

92.5

6#

QTZ6018

55米

50

30(-19.1)

42.5

7#

QTZ60158

60米

50

30(29.5)

48

上述标高数据可保证每相邻2台塔吊之间至少有6m的高差。

以上措施仅保证了塔吊吊臂与吊臂、吊臂与平衡臂的碰撞。

塔吊在顶升时无特殊情况必须保持以上高差6m塔吊高度确认与顶升作业

a)如施工进度问题导致群塔高度差与方案不符,塔吊的实际高度可根据现场实际状况和施工进度进行调整,与监理协调并调整方案后实施,必须符合塔吊垂直布置

b)原则。

c)根据施工进度起吊高度必须变化,塔吊垂直高度顶升量必须由项目部确认,项目部确认塔吊顶升节数后方可施工。

d)关于塔吊顶升作业具体的安全技术措施及要求详见《塔吊安装施工方案》。

4.群塔作业要求

4.1塔升应同时进行,由于作业塔吊较多,各楼工程进度不一,如遇到不能同时顶升的情况,需要顶升塔吊的负责人首先报告项目部,由项目部相关人员组织所有能受到影响的塔吊负责人沟通、协商工作,经项目部批准后方可进行顶升,每次顶升高度由项目部下发指令后方可进行。

顶升过程中,先顶升高塔后顶升低塔,各塔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三个塔节高度,并且及时安装附着保证施工安全。

4.2塔吊安装、顶升、拆除均由厂家安排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人进行各项工作,由项目安全领导小组组长及副组长监护。

其他所有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行塔吊的按拆及顶升工作。

4.3塔吊作业时,各塔必须保证在其相应的楼号范围内旋转,不得随意旋转或进入其他塔吊作业范围内。

如相邻塔之间具有不可避免的交叉作业区域,相邻塔同时作业时,相邻塔的信号工必须进行沟通,密切配合,保持“低塔让高塔,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轻车让重车,客塔让主塔”的原则,且任何一塔的塔臂不得碰撞其他塔吊的塔身。

如一塔停止作业,其塔臂必须停置在其他塔吊作业范围之外。

4.3当一台塔机作业时,在转臂之前应先观察另一台塔机的作业情况,然后再进入作业区。

4.4在两台塔吊大臂的工作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后进入该区域的塔要避开先进入该区域内的塔吊。

4.5在塔吊大臂交叉区域内作业时,在一塔臂无回转、吊钩无运动,而另一塔有回转或有变幅小车行走时,动塔要避开静塔。

4.6在两台塔吊同时运行时,无荷载塔机应避让有荷载塔机。

4.7当一塔机(客塔)大臂进入对方塔机(主塔)工作区域时,则客塔要主动避让主塔。

4.8信号指挥要充分考虑到多塔交叉作业的可能性,因此信号指挥人员应与机组相对固定,无特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换班时采用当面口头交接制。

信号人员指挥塔机作业时,遵守以上群塔使用原则,不得私自更改。

4.9信号指挥人员在指挥本塔工作时,还须环顾相邻塔机工作状态,必要时发出安全提示语言或旗语,以示告诫塔司,注意安全操作。

4.10因现场施工布置需要1#、2#、3#、4#、5#、6#塔吊装半径已经覆盖公共道路,以上五塔在吊有物资情况下小车外放范围不能超过道路边缘。

此六塔信号工必须加强管理,注意此处吊装。

5.多塔运行安全措施

5.1由于各栋楼立塔时间不统一,立塔及运行须遵守:

低塔让高塔,后塔让先塔,动塔让静塔,轻车让重车,客塔让主塔的原则。

5.2塔机长时间停止作业时,吊钩应起到最高处,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方向停置。

为了确保安全,各塔驾驶室内必须24小时有司机值班。

交班时,替换人员应当面交接,认真做好交接班记录。

5.3在两塔作业半径的重复区域吊运物品时,两方的信号指挥人员必须密切配合,防止碰撞。

5.4一方的塔吊停止作业后,大臂不得停放在另一台塔吊的回转半径范围之内。

5.5塔司要经常检查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敏有效,以及吊钩以上的钢丝绳滑丝现象,对钢丝绳滑丝严重的必须更新,同时要按“十不吊”的操作规程去操作。

5.6信号工必须穿着鲜艳服饰,指挥到位,指挥明确,不得私自离开工作岗位,同时要经常检查吊钩以下的吊装绳的滑丝现象,对钢丝绳滑丝严重的必须更新。

5.7其它挂钩人员,吊装绳必须从同一方向穿过,严禁对手穿,吊装物长短必须分开吊,严禁混吊,零散物必须装入容器内。

5.8大模板吊装时,严禁使用8#铅丝代替卡具,必须使用卡具吊装,大模板堆放要整齐,要堆放在距离基坑边坡1.5米以外的地方。

5.9夜施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大臂前面要设红色指示灯,塔顶上面也要设红色指示灯,标志明确。

另外围挡和围墙上要架设夜间红色警示灯。

5.10遇有4级及以上强风或大雨天气时,必须停止塔吊作业。

5.11塔吊司机必须持证上岗,严禁酒后和带病上岗;患有恐高症、高血压等不适宜此项作业的人员不允许上岗;塔司必须具有合格的体检报告,且每年体检一次。

5.12塔机下班或停机时,各塔须将塔勾升至距本塔动臂2-3米处。

小车拉到最近点,大臂按顺风方向停置。

5.13塔机与信号指挥人员必须配备对讲机,对讲机经统一确定频率后必须锁频,使用人员无权调改频率,应专机专用,不得转借他人。

5.14每个塔吊应与信号工固定配合作业,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

工作期间不得擅自离岗、换岗,遇有特殊情况需经项目安全员及现场负责人共同同意才可调换,交接应做好记录。

5.15现场信号工应与所配合的塔机司机在工作前提前熟悉,指挥语言应一律采用普通话,指挥语言应规范,防止发生指挥错误。

指挥过程中,严格执行信号指挥人员与塔机司机的应答制度,即:

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先呼叫被指挥的塔机编号,塔吊司机应答后,信号指挥人员方可发出塔吊动作指令。

5.16指挥过程中,要求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吊吊钩与被吊物且应环视相邻塔吊的工作状态,并发出安全提示语言。

安全提示语言必须明确、简短、完整、清晰。

5.17起重工要掌握被吊物品的重心,对被吊物要绑扎牢固,杜绝发生“天女散花”的现象。

起重工在作业前、作业中、交班时必须对钢丝绳、吊钩等主要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发现不合格的钢丝绳应及时更换。

5.18要加强塔吊顶升的管理。

塔吊应根据本栋号的实际需求,确定本塔吊的顶升高度和顶升时间,顶升前须事前提出申请报项目安全员及技术负责人。

且应与邻塔协调好,不得随意顶升。

5.19安全操作流程:

①缓慢提升重物,②收车至安全转动范围,③转动大臂至所吊位置,④调整车位至所需位置,⑤降落至安全位置摘钩。

5.20十不吊:

a)指挥信号不明确不准吊

b)不斜牵、斜吊

c)吊物重量不明或超载不准吊

d)散物或捆扎不牢或物料装放过满不准吊

e)吊物上有人不准吊

f)地埋物不准吊

g)机械安全装置失灵或带病不准吊

h)现场光线暗,看不清吊物起落点不准吊

i)棱刃物与钢丝绳直接接触无保护措施不准吊

j)4级以上强风或大风大雨大雪等恶劣天气不准吊

5.21塔吊臂不允许在围挡外旋转,以免对行人、车辆造成威胁。

6.多塔运行管理措施

6.1.管理目标

a)在施工中,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工作方针,认真执行国务院、建设部、北京市关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及职业安康的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理计划,使安全生产、职业保护工作与生产任务紧密结合,保证施工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以安全促生产。

b)强化安全生产管理,通过组织落实、责任到人、定期检查、认真整改,杜绝死亡事故,确保无重大工伤事故。

6.2组织管理

a)成立由项目经理为组长,生产经理、项目安全员为副组长,各作业层安全生产负责人、塔吊司机参加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织领导施工现场依据国家、北京市、公司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开展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b)项目经理与各劳务队负责人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安全生产工作责任目标分解到人,层层有人负责,人人有指标。

6.3管理制度

a)本工程半月召开一次“塔吊安全生产”工作例会,总结前一阶段的安全生产情况,布置下一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

b)各作业队(组)在组织施工中,必须保证在本单位施工人员施工作业时,有本单位领导在现场值班,不得空岗、失控。

c)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的技术方案和措施,在执行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汇报。

更改方案和措施时,应经原设计方案的技术主管部门领导审批签字后实施,否则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方案和措施。

d)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制度。

施工前必须有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安全技术交底必须具有针对性,并有交底人与被交底人签字。

e)建立并执行班前安全生产讲话制度,认真开展班组班前安全活动,项目经理部组织进行一周一次全体员工安全教育活动。

f)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由项目经理部每周六组织一次由各班组安全生产负责人参加的联合检查,对检查中所发现的事故隐患问题和违章现象,开出“隐患问题通知单”,各班组在收到“隐患问题通知单”后,应根据具体情况,定时间、定人、定措施予以解决,项目经理部安全员监督落实问题的解决情况。

若发现重大不安全隐患问题,检查组下达停工指令,待隐患全部排除,并经检查组批准后方可施工。

g)建立健全机械设备验收制度。

未经过验收和验收不合格的严禁使用。

6.4行为控制

a)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安全帽,并系好下颌带。

戴安全帽不系下颌带视同违章。

b)塔吊司机、信号指挥必须持证上岗,并将证件复印件报项目经理部备案。

c)操作人员在作业中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塔吊下方设成品防护栏,并上锁,钥匙由专人看管,非专业人员禁止入内。

施工现场各塔吊平面布置图

7.群塔运行高差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