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281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docx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格式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毕业论文格式

一、论文基本构件及装订顺序

1.汉语封皮

2.英语封皮

3.谢辞

4.英、中文论文摘要和英、中文关键词

5.正文,包括introduction,body,notes,conclusion,bibliography五部分。

6.如有附录,放在参考文献之后.

二、基本要求

1.长度约6000字左右(只计算正文长度,页码从论文正文即Introduction标起,一律标在正下方).

2.打印及纸张:

毕业论文统一在word2003格式下排版打印文本.使用A4规格的纸张,上下左右边距为A4纸标准边距,论文正文为双倍行距,小四号字,TimesNewRoman字体,文中小标题与正文字号和字体一致,并加粗.

3.论文经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定稿.论文打印1式5份,提交答辩小组。

答辩后,向学院提交修改稿(纸制和电子文档)存档.

三、具体要求

1.封皮

英、汉语封皮均可复制,但应认真填写及更改相关内容,如中、英文题目及你的姓名等。

填写汉语封皮中的内容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分类号分H和I两种,其中I代表文学类;H代表语言、文字类;

(2)单位代码:

104;(3)密级:

一般;(4)字体,字号与要求项目保持一致,均为宋体。

英语封皮上所有内容全部为TimesNewRoman字体,三号字,所有字母一律大写,但书名要斜体。

英、汉封皮格式详见附件.汉语封皮可从教务处网站下载。

2.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title)是用概括性强的语言恰当地反映论文的内容。

论文题目字数(或单词数)一般不应超过25个,用词组的形式表述.

3.谢辞

谢辞(Acknowledgements)应单独成页,置于英语封皮之后.谢辞是对论文写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帮助表示感谢,这些帮助可以是导师的指导和批阅、老师和同学的支持或是原著作者对引文的授权许可等等.致谢的顺序一般是由主要到次要,由个人到集体,主要针对那些提供过直接帮助的个人或机构。

此外致谢辞要真挚、简练、恰到好处。

既不要夸大其词,也不可轻描淡写。

4.摘要和关键词

论文摘要(Abstract)是对论文内容的简短概述,是一篇独立完整的短文。

它包括本论文所研究的问题、研究方法、意义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

通过阅读摘要,读者可不必浏览全文便可把握论文的主旨。

因此要求文字简洁,概括性强,应含概论文要点,时态用一般现在时,人称为第三人称,字数约150字左右.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保持一致。

排列顺序为:

英文摘要在前,中文摘要在后。

关键词(Keywords)是从论文中选出的最能表达全文主要内容、主要论点、结论的单词或词组,是论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同时也是论文论述的焦点.关键词大都选择名词形式,限制在3—-5个之内,词与词之间用分号分开,首字母不必大写(专有名词除外),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同时要有英、中文对照,分别附于英、中文摘要之后。

摘要与关键词书写格式:

摘要中Abstract一词置于居中位置,字号为小三并加粗;汉字“摘要”一词也居中且两字分开,之间应有4个空格的距离,字体为宋体,字号为小三并加粗,开头第一行缩进5个字符(或2个汉字)。

摘要结束后,空一行,不缩回,顶格书写Keywords(关键词),字号为小四,加粗。

注意:

Keywords这一词组中大写K,小写w,两词之间有一空格。

以上格式英、中文都适用。

5.论文的标题

各构件的标题,如Acknowledgements,Abstract,Introduction,Conclusion,Bibliography等均应置于居中位置,并单独成页,各标题只需大写第一个字母,字号为小三,字体为TimesNewRoman,并加粗。

文中小标题与正文字号和字体一致(小四号字,TimesNewRoman字体),加粗,一律顶左。

小标题用词组或短语表述,语法形式保持一致。

小标题只需大写第一个单词的第一个字母(专有名词除外)。

在正文中各层次标题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标识,并向左对齐,具体如下:

1。

XXXXXXXXXX

1.1XXXXXXXXXX

1.2XXXXXXXXXX

2。

XXXXXXXXXX

2。

1XXXXXXXXX

2.1.1XXXXXXXXX

2.1。

2XXXXXXXXX

2。

2XXXXXXXXX

3。

XXXXXXXXX

3。

1XXXXXXXXX

3.2XXXXXXXXX

…………

6.引文的格式

1)直接引用(DirectQuotation)

直接引文即一字不差地引用原始资料。

在需要再现某个权威的意见、保存原始说法,或强调所借用的原始资料的真实性时,使用直接引文。

对于有争议的观点,或需要专家意见时,也需要直接引用,因为直接引文能提供权威性.如果原始资料作者表达的思想观点很新颖独特,或表达得很有气势,也应该采用直接引用的方式,以增强论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直接引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引用要准确.引用不能改变引文中的内容、拼写、标点、格式等,引文要与原文保持完全一致。

②直接引文在正文中的摆放主要采用两种方式:

插入正文或单独排列。

具体为:

a。

如果引用的内容(包括对话)不超过40词(或汉字40字)时,直接将引用部分放在论文中,用双引号“……”引出,并在引号末尾处用夹注注明引文出处(夹注格式祥见下文“注释的格式")。

引文超过40词(或字)时,不用引号,另起一段,整段从第一行起逐行从左边缩进8个英文字符(汉语缩回3个汉字),段落右边不缩回,并在段落末尾处用夹注注明引文出处(具体请参下例).另外,有关中、英文翻译的论文中,在举例时,如果只是词语或一、两句话语时,就不必注明引文出处;所引内容超过40词(或字)或是段落时,必须注明引文来源,标注及引文摆放方法如前所述。

例如:

…Lorenzvoicedaverysimilarviewthatbecauseinwrittencommunication,coherencecannotbeexplicitlynegotiatedface-to—facebetweentextproducerandtextreceiver,

writersthereforehaveeveryreasonfortryingtobeunequivocalandtomaketheirideas,intentionsandargumentsunmistakablyclear.Onewayofdoingthisistocarefullysignallogicalrelationsandthereby‘signpost’thepathtocoherenceforthereader.Consequently,whenlookingatthefabricationofcoherenceinwrittendiscourse,weneedtopayspecialattentiontothoseexplicitsignpostsofcoherence,i。

e.thetext’scohesiveties。

(Lorenz,1999:

55)

b。

引文是诗歌中的一行或一部分,则可以在论文正文中直接用引号引出,诗行之间用“/”隔开,斜线前后要各空一格,并保留原诗中的大写,在引号末尾处用夹注的形式注明引文出处;引用的诗歌超过三行,需另起一段,从左边第一行起逐行一律缩进8个英文字符(汉语缩回3个汉字),不用引号引出,在段落末尾处用夹注的形式注明引文出处。

2)间接引用(IndirectQuotation)

论文中大多数的引文应是间接引用.间接引用主要包括借鉴别人的观点、结论和数据等。

请注意:

虽然引用部分是用论文作者自己的话来阐述或概述的,但观点或内容是借用别人的,而不是原创,因此必须要注明所引部分为引用,否则就会被认为是抄袭。

注明间接引用时不用引号,只须在正文中使用引文的地方用夹注的形式表明所引部分的确切出处。

另外,

特别要求:

1)直接引用总量不能超过论文总字数的10%—-15%(即600-—900字)

2)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总量不能超过论文总字数的40%。

3)无论是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都要在正文中使用引文的地方用夹注的形式注明引文的出处。

4)在用夹注的形式注明引文出处时,所有直接引用必须给出页码。

但是,在间接引用时,如所引内容属下列情况中的一种时,可不给出页码:

①所引内容为基础的、普及性的、人人皆知的知识时(i。

e.generalknowledge);

②所引内容为综合几个作者的观点且概括性强、横跨几页甚至几十页时。

5)引文部分需要解释、说明或补充时,都使用脚注的形式标出.

6)以上引文格式适用于中、英文引用。

7.注释的格式

注释采用夹注和脚注两种形式,夹注用于注明引文的出处,脚注用于解释、说明或补充所引内容。

1)夹注的格式

夹注,也称文中注或随文注,即在需要注释的文字后面直接加圆括号,引出所引用文字的出处。

这种注释形式清晰、准确、简便,但是圆括号中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必须与后面参考文献中所列信息一致。

夹注的基本构成:

左圆括号+作者的姓(中文作者用拼音)+逗号+空格+出版年代+冒号+空格+页码+右圆括号+点。

请在英文输入法下按此格式操作。

例如:

…Thefirstcriticismisthatthetext—basedresearcherschoosetostudythetextitselffor“methodologicalconvenience"(Givón,1995:

59)。

操作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① 夹注必须放置于句子结尾,而不是句子中间。

② 如果作者的姓(Familyname)作为句子的一部分(通常做主语)已出现,但仍然要在夹注中重新列出,例如:

Normanarguesthatwithoutthis,outcomessuchasthosefromimmersioneducationarelikelytooccur,withalackofsustaineddevelopment(Norman,1991:

8).

③出版年代与页码不能作为句子的一部分出现在句中,只能出现在夹注中。

④ 如果文献有两位作者,则必须把两位作者的姓都写出来,用&连接(不能用and),比如:

“Duringthe1970stherewereconsiderablemoveswithinlanguageteachingtoembracethecommunicativeapproach”(Brumfit&Johnson,1979:

78)。

⑤ 如果文献有三位或三位以上作者时,只需写出第一个作者的姓,再加上etal.,比如:

Theystudiedcoherencerelationsbasedonfourcriteria(Sandersetal.,1992:

45)。

⑥ 如果所引用的内容在原文献中跨页,则要标出页码范围,比如:

Hupointsoutthattextstudiesinthe1960sandearly1970saremoreorlessconcernedwith“textgrammar”and“textualgrammaticality”(Hu,1994:

5~6)。

2)转引的格式

所谓转引,是指论文作者并没有看到某个文献的原始出版物,而是在另外一个文献中看到的。

比如Chapelle在其1998年的某个文献中引用了Shepard在1993年发表的文章中的内容。

现在论文作者看到的是Chapelle的文献,而不是Shepard的原始文献。

如果论文作者希望引用Shepard的话,则应该用下面的格式:

“…Ifconstructvalidityisseenasanexhaustiveprocessthatcanbeaccomplishedovera50-yearperiod,testdevelopersmaybeinclinedtothinkthatanyvalidityinformationisgoodenoughintheshortrun”(Shepard,1993:

444,citedinChapelle,1998:

324).

上例中的citedin表示“转引自”。

3)脚注的格式

脚注,也称页末注或页下注。

有关的缩写、术语或其他解释或说明都使用脚注。

顾名思义,脚注出现在需要注释文字当页的底部,用一条横线隔开。

在电脑打字输入过程中,标注脚注可按如下操作过程进行:

将光标放在需要标明脚注的正文行文处,选择菜单栏中的“插入”栏,在打开的“插入”菜单栏中点击“引用”,然后选定并点击“脚注和尾注".一般情况下,在打开的脚注菜单栏中,不需要选择任何选项,直接点击“插入”,脚注格式操作完成,接下来就可以输入详细内容了。

注意:

在正文中需标脚注的地方注明脚注序号1、2、3……(数码置于词或句末右上方、标点外边,不留空格),在出现脚注的当页底部给出相应序号1、2、3……和详细内容(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号为小五).文中序号与脚注的序号保持一致。

以上格式电脑会自动完成,因此,请不要随意更改。

特别注意:

注释中所引书目(包括著作、文章及网络等非文字资料)在数量和多样性上应与参考文献中所列项目相照应,不应出现遗漏现象。

8.参考文献的格式

参考文献一词统一用Bibliography标识。

中、英文参考文献所列书目总量不能少于10项,其中英文文献不得少于2项.准备论文参考文献时,在论文中引用的所有资料的出处都必须用夹注的形式注明。

凡是没有被引用的书目都不应列入。

英文参考文献和中文参考文献分别归类排列,英文的排在前,中文的排在后.英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者的英文参考文献(如词典、辞书、百科全书)则按书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中文的参考文献按作者姓名的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无明显作者的中文参考文献按书名拼音字母顺序排列。

在每项所列书目中,不能出现半英半汉现象,而且学生不能自行翻译所引文献内容。

特别注意:

(1)在每一项所列英文参考文献中,作者姓名的书写顺序为:

姓在前,名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中文作者的姓名用拼音书写,标点与排列顺序同上。

(2)在每一条英、中参考文献中,第一行顶格,下一行或几行(如果有的话)都应从左向右缩回5个空格,但右边顶格、不缩回。

(3)中、英文参考文献都要标识文献类型。

1)参考文献类型与文献类型标识

按照国家标准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将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划分为11种类型,并用11个单字母分别标识;将电子文献载体参考文献划分为6种类型,并用6个单字母分别标识.

纸张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标识

M——专著C——论文集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D——学位论文R-—研究报告

S-—技术标准P——专利G--资料汇编

A——论文集中引出的文章(单篇论文)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如参考工具、检索工具、档案等。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

DB/OL—联机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广告

2)英文参考文献格式

(1)著作(Books)的基本格式

①一位作者的文献:

作者姓+逗号+空格+作者名的首字母+点+空格+专著名称(斜体)+空格+[M]+点+空格+出版地点+冒号+空格+出版公司+逗号+空格+出版年代+点.比如:

Connor,U.ContrastiveRhetoric:

Cross-culturalAspectsofSecondLanguageWriting[M].NewYork: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6.

注意:

书名一定要用斜体,书名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冠词、连词和介词除外,除非在句首)都要大写。

②同一作者两本以上同年出版的参考书:

格式与标点同上,但应在出版年代后标明a,b以表示出版的先后顺序。

Newmark,Peter。

Approachesto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Ltd.,1988a。

Newmark,Peter。

ATextbookofTranslation[M]。

London:

PrenticeHallInternationalLtd。

,1988b.

③两位作者的文献:

第一作者姓+逗号+空格+第一作者名的首字母+点+空格+&+第二作者的姓+逗号+空格+第二作者名的首字母+点+空格+专著名称(斜体)+空格+[M]+点+空格+出版地点+冒号+空格+出版公司+逗号+空格+出版年代+点.比如:

Brown,G.&Yule,G。

DiscourseAnalysis[M].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3。

④三位作者及三位以上的文献:

只需要写出第一位作者的姓名,其余用etal。

表示。

比如:

Butt,D。

etal。

UsingFunctionalGrammar:

AnExplorer’sGuide[M]。

MacquarieUniversity:

NationalCentreforEnglish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1995。

⑤没有作者姓名的著作

a.以单位名称开始

UnitedStatesCapitolSociety。

We,thePeople:

TheStoryoftheUnitedStatesCapitol[M].WashingtonD。

C.:

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1964.

b。

以标题开始

We,thePeople:

TheStoryoftheUnitedStatesCapitol[M].BytheUnitedStatesCapitolSociety.WashingtonD。

C。

:

NationalGeographicSociety,1964.

⑥一卷以上的著作

Graves,Robert。

TheGreekMyths[M]。

2vols。

Baltimore,Md.:

Penguin,1955。

如果引用的资料分别来自著作的两卷,可采用这种办法,如果只来自其中一卷,则把卷数列在该书目的末尾。

如:

Graves,Robert。

TheGreekMyths[M]。

Baltimore,Md.:

Penguin,1955,Vol。

II.

⑦翻译著作

Freud,Sigmund。

TotemandTaboo[M]。

Trans.JamesStrachey。

NewYork:

Norton,1950.

如果译者的内容(引言等)在论文中被引用,译者的姓名则放在目录条的开始:

Strachey,James,trans.TotemandTaboo[M]。

BySigmundFreud.NewYork:

Norton,1950。

⑧选集或编著:

主编用ed.表示

Warner,Alan,ed。

AdvancedEnglish[M]。

Shanghai:

FudanUniversityPress,2002。

⑨再版

Orstein,RobertE.ThePsychologyofConsciousness[M]。

2nded.NewYork:

Harcourt,1977。

⑩重印

Weston,JessieL.FromRitualtoRomance[M].London:

1920;rpt。

GardenCity,N.Y.:

Anchor-Doubleday,1957.

(2)学术论文或期刊文章Articles

学术期刊的格式与专著基本相同(但大、小写不同),依次提供以下信息:

作者、文章名称(正体,文章名的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为小写,专有名词除外)、期刊名称或论文集名称或编著名称(斜体,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卷号(每年的若干期为一卷)、期号、出版年代、文献起始页码。

例如:

Bateman,J.A.&Rondhuis,K。

J.Coherencerelations:

Towardsageneralspecification[J]。

DiscourseProcesses。

24

(1),1997:

3-49。

注意:

如果所引用期刊的整卷统一编排页码(即一卷中的若干期连续编排页码),那么在参考文献中不需要提供期号(issuenumber),只需提供卷号(volumenumber)和页码。

如果每一期单独编排页码(即每期从第1页开始),那么则需要提供期号,如上例.

①期刊文章

Fulwiler,T.Howwelldoeswritingacrossteachingwork?

[J]。

CollegeEnglish.46,1984:

13-25.

②报纸上署名的一篇文章

Strout,RichardL.Anotherbicentennial[N]。

ChristianScienceMonitor。

10Nov.Col。

1.1978:

27。

③编著或选集中的一篇文章

Halliday,Michael。

Linguisticfunctionandliterarystyle:

AninquiryintothelanguageofWilliamGolding’sTheInheritors[A],S.Chatman,ed.LiteraryStyle:

ASymposium[C]。

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71:

45—47。

(3)论文集

①论文集全书:

格式与著作的格式基本相同,只是在编者后面要加上(Ed.)或(Eds.)如果只有一个编者,用Ed.;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编者,则用Eds。

.如:

Couture,B。

(Ed.).FunctionalApproachestoWriting:

Researchperspectives[C].Norwood,NJ.:

Ablex,1986。

Bublitz,W。

,Lenk,U.,&Ventola,E。

(Eds.),CoherenceinSpokenandWrittenDiscourse[C]。

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BenjaminsPublicationCompany,1986.

②论文集中的文章:

引用论文集中的文章时,参考书目要提供以下信息:

作者,文章名称(正体,只有第一单词的首字母大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