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345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9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月考卷

八年级物理月考卷

二、选择题

1.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5m/s

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

【答案】1.B

【解析】1.A、能自身发光的物体才是光源,太阳是光源,而月亮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故B正确;

C、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故C错误;

D、光从透明物质斜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总是大于入射角,故D错误.

故选B.

2.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凿隧道时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利用了光的反射

B.验钞机利用红外线辨别钞票的真伪

C.自行车的尾灯是靠光的折射来引起后方车辆司机注意的

D.漫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答案】2.D

【解析】2.A、开凿隧道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是利用光沿直线传播.故A错误;

B、紫外线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判别钞票的真伪,故B错误;

C、自行车的尾灯是利用了全反射的原理,使光线发生了180°偏折,这属于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根据不同反射面对光的反射效果不同,物体对光的反射可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两类,漫反射同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D.

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一些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在城市禁鸣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B.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耳罩,这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C.歌剧院内墙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来装饰是为了吸声

D.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3.A

【解析】3.A.在城市禁鸣汽车喇叭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A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歌剧院内墙采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吸声,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住宅安装双层玻璃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减弱噪声的方法:

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图所示情景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答案】4.B

【解析】4.试题分析:

AD都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B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成的小冰晶;C是固体变液体,是熔化现象。

故选B

5.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约为6m

B.一张试卷厚度的大约1mm

C.成年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1m/s

D.一支新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约为30cm

【答案】5.C

【解析】5.解:

A、一般教室的高度在3m左右,普通居民楼一层的高度与此差不多,在3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般纸张的厚度在75μm左右,试卷纸的厚度略大一些,在100μm=0.1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

m/s≈1m/s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中华牌2B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约为18cm.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C.

【考点精析】利用长度的估测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注意误差概念:

指测量值与被测物体的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在任何测量中都存在,误差的产生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有关,只能减小不可避免.通常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而错误是应该且可以避免的.

6.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

B.误差是难以避免的,所以减小误差是不可能的

C.在测量时,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能避免误差

【答案】6.C

【解析】6.解:

A、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这间的差异,误差是难以避免的,但是错误可以避免的,即测量时出现误差,并不是出了差错,故A错误;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采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都是可以减小误差的,故B错误;

C、求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是减小误差有效的方法之一,故C正确;

D、改进实验方法,采用精密仪器,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D.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

【答案】7.B

【解析】7.试题分析:

地膜覆盖农田减小了蒸发面积,控制了上方空气的流动,可使蒸发变慢,A不合题意;用笤帚将水泥地上的水扫开增大了蒸发面积,可使蒸发变快,B符合题意;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减小了蒸发面积,可使蒸发变慢,C不合题意;把新鲜的苹果装入塑料袋后减小了蒸发面积,同时控制了空气流动,可使蒸发变慢,D不合题意。

8.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太阳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为小铁球.若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则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运动的轨迹是()

A.圆形B.半圆形C.椭圆形D.直线

【答案】8.D

【解析】8.

试题分析:

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它在每一点的影子,都在这一点的正下方.

解:

虽然小球沿图中圆形虚线轨迹运动,但是在每一点的影子,都是从这一点向地面做垂线,影子都在地面上,由于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沿圆形轨迹运动,根据圆的对称性,所以影子的轨迹在地面上是一条线段,如下图所示.

故选:

D.

9.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甲、乙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v乙B.v甲

C.v甲=v乙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答案】9.A

【解析】9.

试题分析:

采用控制变量法,在s-t图象画一条竖线,控制时间相同,比较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大,表示速度越大.在s-t图象画一条竖线,控制时间t相同,如下图:

由图象可知,在相同时间t内,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所以甲的运动速度大于乙的运动速度,即v甲>v乙.故选A.

10.用小提琴和二胡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能分辨出它们发出的声音有所不同,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传播速度不同

【答案】10.C

【解析】10.解:

因为每种乐器发声的材料或结构都不相同,因此会发出不同音色的声音,所以可以通过音色辨别乐器是小提琴还是二胡;故选C.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音色(音色:

也叫音质、音品,它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震动方式等因素有关.人们通常通过辨别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发声体).

11.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小

B.比真实值偏大

C.和真实值一样

D.无法判断

【答案】11.A

【解析】11.解:

皮尺用力拉伸后,长度就会增加,而刻度线是不变的.举个例子来说明,原来1m的尺子被拉成了1.1m,测量1.1m的物体就会读成1m,测量值比真实值小.

故选A.

12.如图是北京地区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全天气温不会高于4℃

B.这天夜里的温度可达5℃

C.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D.雪的形成过程中放出热量

【答案】12.D

【解析】12.解:

AB、全天最高气温是5℃,夜里最低气温是﹣1℃,故AB错误;

C、雨是云层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雪是云层中的水蒸气凝华或水滴凝固形成的冰晶,形成过程会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温度的概念(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表示),还要掌握液化及液化现象(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13.在卫生间洗完热水澡后,发现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变得明亮起来,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是(  )

A.只有液化

B.只有汽化

C.先汽化,后液化

D.先液化,后汽化

【答案】13.D

【解析】13.解:

洗澡的时候,水大量蒸发,有许多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小水滴,过了一段时间后,小水滴又蒸发变为水蒸气,所以又变得明亮起来.故选D.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汽化:

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有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还要掌握液化及液化现象(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所有气体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放出热量)的相关知识才是答题的关键.

14.如图所示,小赵同学手拿时钟站在平面镜前,则()

A.时钟指示的时间是10点正

B.时钟指示的时间是2点正

C.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大

D.小赵同学离平面镜越远,像越小

【答案】14.A

【解析】14.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

物体和像大小相等,可知不论小赵走近还是远离平面镜像大小都不变,C、D不符合题意;

根据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和物左右相反,可知时间10点所以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大小相等、左右相反,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由此分析解答.

15.小明同学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通过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7m/s,通过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4.2m/sB.5m/sC.4.8m/sD.4.5m/s

【答案】15.A

【解析】15.设总路程为s,则前、后一半路程均为s/2,

前一半路程用的时间:

t1=1/2s/v1=s/2v1,

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

t2=1/2s/v2=s/2v2,

物体全程时间:

t=t1+t2,

全程平均速度:

v=s/t=s/(t1+t2)=s/(s/2v1+s/2v2)=2v1v2/(v1+v2)=2×7m/s×3m/s/(7m/s+3m/s)=4.2m/s.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填空题(题型注释)

16.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   。

(填选“信息”或“能量”)

【答案】16.信息;能力

【解析】16.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海豚可以利用超声波相互交流,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用超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这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超声波与次声波的相关知识,掌握超声波:

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17.诗词“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是描述声音的   ;汽车上的倒车雷达是利用了声可以传递   .

【答案】17.响度;信息

【解析】17.解: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倒车雷达利用了回声定位的原理来探测障碍物与车之间距离,利用了声可以传递信息.所以答案是:

响度;信息.

18.小明同学身高1.65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m,像与他相距m。

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答案】18.1.65;4;不变

【解析】18.

试题分析:

小明同学身高1.65m,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他在镜中的像高为1.65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m,像与他像距4m,若他向平面镜靠近,像的大小将不变。

19.某人对着山崖大喊一声,经4.0s听到回声,则此人离山崖的距离大约是_________m(v声=340m/s);图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___________。

【答案】19.6805min37.5s或337.5s

【解析】19.解答:

(1)声音从从人传到山崖的时间:

t=

×4s=2s,因为v=s/t,所以此人与山崖之间的距离:

s=vt=340m/s×2s=680m.

(2)由图示秒表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中间有两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min,指针在“5”和“6”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5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2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0.5s,由于偏向“6”一侧,所以指针在37.5s处,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37.5s,即停表的读数为5min37.5s.

20.一束光垂直入射到镜面上,入射角是   °,若不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将镜面转过30°,则此时的反射角是   .

【答案】20.0;30°

【解析】20.解:

当一束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是0°,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若入射光线不动,镜面绕入射点转过30°,则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入射角为30°,所以反射角也为30°.

所以答案是:

0;30°.

21.每年到了这个季节,气温变化较大,儿童极易感冒发烧,为了降温常在额头贴上(如图)所示的退热贴,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请问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此过程需要   热(填“吸/放”).

【答案】21.升华;吸

【解析】21.退热贴内部是一种呈固态的胶状物,在使用过程中胶状物会逐渐消失,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所以在这过程中胶状物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升华,升华是吸热的过程.

​故答案为:

升华;吸.

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过程叫升华,,升华吸热.

22.人们用_____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响度,其影响因素不仅与振幅有关,还与_____和声能的分散程度有关.

【答案】22.分贝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解析】22.人们以分贝(符号是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声能的分散程度有关.

故答案为:

分贝;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23.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

【答案】23.孤帆;太阳

【解析】23.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必须事先选定一个标准的物体,这个事先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作者从不同参照物的角度来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需要从古诗句中体会作者的意思所在.“两岸青山相对出”描述的是青山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孤帆(行船),青山和孤帆(行船)之间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孤帆一片日边来”描述的是船是运动的,参照物选择的是太阳,船和太阳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是运动的.所以答案是:

孤帆(行船);太阳。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参照物及其选择的相关知识,掌握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24.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能传播声音.

【答案】24.振动;空气

【解析】24.解:

如图甲,用竖直的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如图乙,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还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所以答案是:

振动;空气.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的相关知识,掌握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发声的物体叫声源,以及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理解,了解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气体、液体、固体都是传声的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声源---→介质---→耳朵.

25.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的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   为参照物,飞机   风(填“顺”或“逆”)时更容易起飞.

【答案】25.飞机;逆

【解析】25.解:

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被研究的物体是指挥员,指挥员是运动的,一定要选择一个和指挥员之间发生位置改变的物体做参照物,并且选择一个与指挥员之间距离越来越大的物体为参照物.选择飞机或飞行员都可以.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飞机在长长的跑道上加速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慢.机翼上下方所受空气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当飞机滑行的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机翼所受的升力大于飞机自身的重力,飞机就起飞了.飞机逆风起飞时翼与空气相对速度较大产生的空气动力也较大,飞机就可相对空气有一个较大的相对速度,从而获得足够的升力.

所以答案是:

飞机;逆.

【考点精析】利用参照物及其选择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参照物:

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物,这个选中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流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

26.学了声音的知识后,宇昂和智文在郊外做了一个这样的实验:

智文在一根较长的空心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宇昂在钢管的另一端耳朵贴近管口会听到两次声音,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_______传来的,若他们到月球上去做这同样的实验,宇昂会听到_____次声音。

【答案】26.空气1

【解析】26.由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在钢材料中传播速度快,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慢,所以后一次听到的响声是经空气传来的,而如果到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所以只能听到一次响声。

答案:

(1).空气

(2).1

27.人正常步行时的步幅约为50_______,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2________(均填单位)

【答案】27.cmm/s

【解析】27.根据生活经验可知,人正常步行时的步幅约为50cm,正常步行时的速度约为1.2m/s。

28.小明在散步时,测得脉搏每分钟跳动75次,每走3步通过的路程是2m.现小明走了45步,脉搏正好跳动25次,则这段路程长为   m,他散步的平均速度为   m/s.

【答案】28.30;1.5

【解析】28.路程s=

×45步=30m,运动时间t=

×25次=20s,小明的速度v=

=

=1.5m/s;

所以答案是:

30;1.5.

29.毛泽东诗词“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绘了冬季中华大地的北国风光,诗中包含的两种物态变化分别   、   .

【答案】29.凝固;凝华

【解析】29.

(1)“千里冰封”水变成冰,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现象.

(2)“万里雪飘”,雪是水蒸气遇冷直接由气态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

所以答案是:

凝固;凝华.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和特点的相关知识,掌握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升华吸热.凝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凝华放热.像雪、霜等小冰晶都是凝华形成的.

30.三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速度是20m/s,乙车速度是600m/min,丙车速度是54km/h,则三辆车中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车,速度最小的是___________车。

【答案】30.甲乙

【解析】30.甲车速度是:

20m/s,

乙车速度是:

丙车速度是:

甲乙丙速度从大到小排序为甲、丙、乙。

故答案为:

(1).甲

(2).乙

31.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   m,若她远离平面镜,则镜中像的大小将   .

【答案】31.2;不变

【解析】31.解:

小芳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芳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1m,所以小芳和小芳的像之间的距离是2m.小芳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和小芳的大小有关,跟小芳到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的大小都没有关系,所以小芳原理平面镜时,小芳像的大小不变.

所以答案是:

2;不变.

【考点精析】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原理:

光的反射现象.所成的是虚像.

32.用同一把刻度尺四次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分别记录测量结果是:

L1=15.33cm、L2=15.34cm、L3=15.33cm、L4=15.47cm则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c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答案】32.15.33;1mm

【解析】32.4个数据进行比较,哪个偏差较大,哪个就是错误的;去掉偏差较大的,为了减小误差,求平均值;平均值求取的时候,小数的位数还应该保留到分度值的下一位.12.29cm与12.50cm、12.49cm、12.51cm这三个数相比,测量结果偏差大,所以其中错误的数据是12.29cm.

物体长度应记录为:

1/3(15.533cm+15.34cm+15.33cm)=15.33cm.

【考点精析】利用长度的测量对题目进行判断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熟知长度的测量,测量结果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

评卷人

得分

三、实验题(题型注释)

33.如图所示是一位同学在研究“某种合金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和“酒精沸腾”的图像,观察图像,并回答:

(1)在这两个图像中,______图是合金加热变成液态的图像,______图是酒精沸腾的图像.

(2)从图像判断,这种合金是_____(晶体/非晶体),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图像中判断,这种合金的熔点是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

(4)若这位同学测出这种合金的温度现在是220℃,这时这块合金是______态.

【答案】33.甲乙晶体它有一定的熔点21078液

【解析】33.解答:

(1)图温度是先升高然后不变,最后再升高,故应该是合金的熔化图象;乙图温度升高到78℃后一直保持不变,应该是酒精的沸腾图象。

(2)因为合金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合金是晶体。

(3)从图中看出合金的温度到达210℃保持不变,熔点是210℃。

酒精沸腾时温度到达78℃保持不变,沸点是78℃。

(4)如图,合金的初始温度是190℃,吸收热量,合金温度升高到210℃,不断吸收热量,合金开始熔化,温度保持210℃不变,超过210℃时变为液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又不断升高。

变为液体。

34.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李明小组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从数据上看,本次实验中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说明当地大气压   (选填:

“大于”、“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2)实验中所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根据实验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且温度   (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

(3)小明发现,本小组的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比其他组要长,其原因可能是:

   ;   。

(至少说出两条)

(4)小丽同学在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