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476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UML电子商城系统.docx

UML电子商城系统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

任课教师:

沈洪洲

专业:

电子商务

学号:

二○一五至二○一六年度第二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实验第一次实验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

初识UML语言

实验类型:

验证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内容及要求:

内容:

学会安装并使用RationalRose软件,了解工具栏中按钮的功能。

定义拟分析设计的信息系统。

要求:

(1)学生要掌握RationalRose软件的安装过程。

了解工具栏中各个按钮的功能,并能熟练应用主要的操作按钮。

(2)自选一个待分析与设计的目标信息系统,给出较详细的系统应用场景分析,并初步定义系统边界和拟分析设计的系统功能。

1.对RationalRose软件中关键功能按钮的说明和理解

1.环境简介

1.1RationalRose可视化环境组成

Rose界面的五大部分是浏览器、文档工具、工具栏、框图窗口和日志。

见图1-1。

图1-1:

Rose界面

●浏览器:

用于在模型中迅速漫游。

●文档工具:

用于查看或更新模型元素的文档。

●工具栏:

用于迅速访问常用命令。

●框图窗口:

用于显示和编辑一个或几个UML框图。

●日志:

用于查看错误信息和报告各个命令的结果。

1.2浏览器和视图

浏览器是层次结构,用于在Rose模型中迅速漫游。

在浏览器中显示了模型中增加的一切,如参与者、用例、类、组件等等。

Rose浏览器见图1-2。

浏览器中包含四个视图:

UseCase视图、Logical视图、Component视图和Deployment视图。

点击每个视图的右键,选择new就可以看到这个视图所包含的一些模型元素。

图1-2:

Rose浏览器

1.3框图窗口

在图1-3所示的框图窗口中,我们可以浏览模型中的一个或几个UML框图。

改变框图中的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浏览器。

同样用浏览器改变元素时,Rose自动更新相应框图。

这样,Rose就可以保证模型的一致性。

图1-3:

框图窗口

2.UML各类框图的建立

2.1建立用例图usecasediagram

从用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系统干什么,与谁交互。

用例是系统提供的功能,参与者是系统与谁交互,参与者可以是人、系统或其他实体。

一个系统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用例图。

●创建用例图(图2-1-1)

在浏览器内的UseCase视图中,双击Main,让新的用例图显示在框图窗口中。

也可以新建一个包(右击UseCase视图,选择new→package,并命名),然后右击这个新建包的,选择new→usecasediagram。

对系统总的用例一般画在UseCase视图中的Main里,如果一个系统可以创建多个用例图,则可以用包的形式来组织。

图2-1-1:

创建用例图

●创建参与者(图2-1-2)

(1)在工具栏中选择“Actor”,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2)在用例图中要放置参与者符号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键入新参与者的名称,如“客户”。

若要简要的说明参与者,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在用例图或浏览器中双击参与者符号,打开对话框,而且已将原型(stereotype)设置定义为“Actor”。

(2)打开“General”选项卡,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写入该参与者的简要说明。

(3)单击OK按钮,即可接受输入的简要说明并关闭对话框。

图2-1-2:

创建参与者

●创建用例(图2-1-3)

(1)在工具栏中选择“UseCase”,光标的形状变成加号。

(2)在用例图中要放置用例符号的地方单击鼠标左键,键入新用例的名称,如“存款”。

若要简要的说明用例,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在用例图或浏览器中双击用例符号,打开对话框,接着打开“General”选项卡。

(2)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写入该用例的简要说明。

(3)单击OK按钮,即可接受输入的简要说明并关闭对话框。

图2-1-3:

创建用例

●记录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图2-1-4)

(1)从工具栏中选择关联关系箭头。

(2)将光标定位在用例图中的参与者上,单击鼠标左键并将光标移动到用例符号上,然后释放鼠标左键。

若要简要的说明关系,可以执行以下步骤:

(1)在用例图中双击关联关系符号,打开对话框。

(2)在默认情况下,将显示对话框中的“General”选项卡。

(3)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写入简要说明。

(4)单击OK按钮,即可接受输入的简要说明并关闭对话框。

图2-1-4:

参与者和用例的关系

●增加泛化关系(图2-1-5)

(1)从工具栏中选择泛化关系箭头。

(2)从子用例拖向父用例,也可从子参与者拖向父参与者。

简要说明关系执行的步骤同上类似。

图2-1-5:

增加泛化关系

2.2建立活动图activitydiagram

活动图显示了从活动到活动的流。

活动图可以在分析系统业务时用来演示业务流,也可以在收集系统需求的时候显示一个用例中的事件流。

活动图显示了系统中某个业务或者某个用例中,要经历哪些活动,这些活动按什么顺序发生。

●创建活动图(图2-2-1)

(1)用于分析系统业务:

在浏览器中右击UseCase视图,选择new→activitydiagram。

(2)用于显示用例中的事件流:

在浏览器中选中某个用例,然后右击这个用例,选择new→activitydiagram。

图2-2-1:

创建活动图

●增加泳道(图2-2-2)

泳道是框图里的竖段,包含特定人员或组织要进行的所有活动。

可以把框图分为多个泳道,每个泳道对应每个人员或组织。

在工具栏选择swimlane按钮,然后单击框图增加泳道,最后用人员或组织给泳道命名。

图2-2-2:

增加泳道

●增加活动并设置活动的顺序(图2-2-3)

(1)在工具栏中选择Activity按钮,单击活动图增加活动,命名活动。

(2)在工具栏中选择Transition按钮,把箭头从一个活动拖向另一个活动。

图2-2-3:

增加活动

●增加同步(图2-2-4)

(1)选择synchronization工具栏按钮,单击框图来增加同步棒。

(2)画出从活动到同步棒的交接箭头,表示在这个活动之后开始并行处理。

(3)画出从同步棒到可以并行发生的活动之间的交接箭头。

(4)创建另一同步棒,表示并行处理结束。

(5)画出从同步活动到最后同步棒之间的交接箭头,表示完成所有这些活动之后,停止并行处理。

图2-2-4:

增加同步

●增加决策点(图2-2-5)

决策点表示可以采取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路径。

从决策到活动的交接箭头要给出保证条件,控制在决策之后采取什么路径。

保证条件应该是互斥的。

(1)选择decision工具栏按钮,单击框图增加决策点。

(2)拖动从决策到决策之后可能发生的活动之间的交接,双击交接,打开“detail”选项卡,在GuardCondition字段中写入保证条件。

图2-2-5:

增加决策点

2.3建立类图classdiagram

类图显示系统之中类和类之间的交互。

●创建类(图2-3-1)

在RationalRose中可以通过几种途径来创建类。

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模型的Logic视图中的类图标和绘图工具,在图中创建一个类。

或者,在浏览器中选择一个包并使用快捷菜单的new→class。

一旦创建了一个类,就可以通过双击打开它的对话框并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添加文本来对这个类进行说明。

图2-3-1:

创建类

●创建方法(图2-3-2)

(1)选择浏览器中或类图上的类。

(2)使用快捷菜单的new→Operation

(3)输入方法的名字,可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为该方法输入描述其目的的简要说明。

图2-3-2:

创建方法和属性

●创建属性(图2-3-2)

(1)选择浏览器中或类图上的类。

(2)使用快捷菜单的new→Attribute。

(3)输入属性的名字,可在Documentation字段中为该属性输入描述其目的的简要说明。

●创建类图(图2-3-3)

右击浏览器内的Logical视图,选择new→classdiagram。

把浏览器内的类拉到类图中即可。

图2-3-3:

创建类图

●创建类之间的关系

(1)类之间的关系在工具栏中显示。

(2)对于关联关系来说,双击关联关系,就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对关联的名称和角色进行编辑(图2-3-4)。

(3)编辑关联关系的多重性:

右单击所要编辑的关联的一端,从弹出的菜单中选择Multiplicity,然后选择所要的基数(图2-3-5)。

图2-3-4:

创建类之间关联的名称和角色

图2-3-5:

关联的多重性编辑

2.4建立交互图interactiondiagram

2.4.1序列图sequencediagram

序列图显示用例中的功能流程。

●创建序列图(图2-4-1)

在浏览器内的Logic视图中单击鼠标右键,选择new→sequencediagram就新建了一张序列图。

也可以在浏览器中usecase视图中选择某个用例,然后右击这个用例,选择new→sequencediagram。

图2-4-1:

创建序列图

●在序列图中放置参与者和对象(图2-4-2)

在序列图中的主要元素之一就是对象,相似的对象可以被抽象为一个类。

序列图中的每个对象代表了某个类的某一实例。

(1)把用例图中的该用例涉及的所有参与者拖到sequence图中。

(2)选择工具栏中的object按钮,单击框图增加对象。

可以选择创建已有类的对象,也可以在浏览器中新建一个类,再创建新的类的对象。

双击对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class”里确定该对象所属的类。

(3)对象命名:

对象可以命名也可没名字。

双击对象,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name”里给对象取名。

图2-4-2:

放置参与者和对象

●说明对象之间的消息(图2-4-3)

(1)选择message工具栏按钮。

(2)单击启动消息的参与者或对象,把消息拖到目标对象和参与者。

(3)命名消息。

双击消息,在对话框中“General”里的“name”中输入消息名称。

图2-4-3:

对象之间的消息

2.4.2协作图collaborationdiagram

协作图的创建,以及在协作图中放置参与者和对象和序列图类似。

只不过对象之间的链接有所不同。

●增加对象链接(图2-4-4)

(1)选择ObjectLink工具栏按钮。

(2)单击要链接的参与者或对象。

(3)将对象链接拖动到要链接的参与者或对象。

图2-4-4:

增加对象链接

●加进消息(图2-4-5)

(1)选择LinkMessage或ReverseLinkMessage工具栏按钮。

(2)单击要放消息的对象链接。

(3)双击消息,可以在弹出的对话框里为消息命名

图2-4-5:

加进消息

●自反链接(图2-4-6)

(1)选择LinktoSelf工具栏按钮。

(2)单击要链接的对象,会增加一个消息的箭头。

(3)双击消息,命名自反链接。

图2-4-6:

建立自反链接

2.4.3序列图和协作图之间的转换

在序列图中按F5键就可以创建相应的协作图;同样,在协作图中按F5键就可以创建相应的序列图。

序列图和协作图是同构的,也就是说两张图之间的转换没有任何信息的损失。

2.5建立状态图statechartdiagram

状态图显示了对象的动作行为,显示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状态,对象创建时的状态,对象删除时的状态,对象如何从一种状态转移到另一种状态,对象在不同状态中干什么。

●创建状态图(图2-5-1)

(1)在浏览器中右击类。

(2)选择new→statechartdiagram,对该类创建一个状态图,并命名该图。

图2-5-1:

创建状态图

●在图中增加状态,初始和终止状态(图2-5-2)

(1)选择工具栏的state按钮,单击框图增加一个状态,双击状态命名。

(2)选择工具栏的startstate和endstate,单击框图增加初始状态和终止状态。

初始状态是对象首次实例化时的状态,状态图中只有一个初始状态。

终止状态表示对象在内存中被删除之前的状态,状态图中有0个、1个或多个终止状态。

图2-5-2:

增加状态

●状态之间增加交接

(1)选择statetransition工具栏按钮。

(2)从一种状态拖到另一种状态。

(3)双击交接弹出对话框,可以在“General”中增加事件(Event)(图2-5-3),在“Detail”中增加保证条件(GuardCondition)(图2-5-4)等交接的细节。

事件用来在交接中从一个对象发送给另一个对象,保证条件放在中括号里,控制是否发生交接。

图2-5-3:

增加事件

图2-5-4:

增加保证条件

●在状态中增加活动(图2-5-5)

(1)右击状态并选择openspecification。

(2)选择Action标签,右击空白处并选择Insert。

(3)双击新活动(清单中有“Entry/”)打开活动规范,在“name”中输入活动细节。

图2-5-5:

在状态中增加活动

*2.6建立构件图componentdiagram

构件图显示模型的物理视图,也显示系统中的软件构件及其相互关系。

模型中的每个类映射到源代码构件。

一旦创建构件,就加进构件图中,然后画出构件之间的相关性。

构件间的相关性包括编译相关性和运行相关性。

●创建构件图(图2-6-1)

(1)右单击浏览器中的Component视图。

(2)选择New→ComponentDiagram,并命名新的框图。

图2-6-1:

创建构件图

●把构件加入框图(图2-6-2)

(1)选择Component工具栏按钮,单击框图增加构件,并命名构件。

(2)右单击构件,选择OpenSpecification,在“stereotype”中设置构件版型。

图2-6-2:

设置构件版型

*2.7建立实施图deploymentdiagram

实施图显示网络的物理布局,系统中涉及的处理器、设备、连接和过程。

处理器是网络中处理功能所在的机器,包括服务器和工作站,不包括打印机扫描仪之类的设备。

处理器用来运行进程(执行代码)。

一个项目只有一个实施图。

●创建实施图(图2-7-1)

(1)双击Deployment视图。

(2)选择Processor工具栏按钮,单击框图增加处理器,并命名处理器。

(3)在Deployment视图中右击处理器并选择New→Process,命名进程。

(4)在框图中右击处理器,对“ShowProcesses”打勾,可以在框图中显示该处理器的进程。

图2-7-1:

创建实施图

●把设备加入到框图中(图2-7-2)

(1)选择Device工具栏按钮。

(2)单击框图增加设备,并命名。

图2-7-2:

加入设备

●把连接加进框图(图2-7-3)

(1)选择Connection工具栏按钮。

(2)单击要连接的一个处理器或设备,拖动到要连接的另一个处理器或设备。

(3)命名连接。

图2-7-3:

加入连接

2.拟分析设计的信息系统说明

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各行各业都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的原因。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是行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此举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快速操作、智能分析、海量存储和长期保存等等。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因为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利用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进行现代化图书馆信息管理而设计的。

本系统是一个针对大中专院校图书馆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着力于解决原来手工管理出现的问题,如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还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旨在实现现代化的信息管理。

本系统包含读者登记、添加新书、读者借书、读者还书、图书注销、查询读者、查询图书等等功能。

●读者登记时要为读者编制读者卡号,包括读者的具体信息(包括读者编号、姓名、性别、类别、有效证件、联系电话、联系地址等),写入读者文件中。

●添加新书时要为该书编制图书卡片(包括分类图书编号、图书书名、作者、类别、图书单价和入库日期等信息),写入图书文件中。

●读者借书时,先检查该读者是否为有效的读者,若无效则拒绝借书,然后检查该读者所借图书是否超过最大限制数,若超过则拒绝借书,再检查有尚未归还的过期图书,若有则拒绝借书,最后查找要借的图书是否还有,如果有则办理借出手续,登记图书分类号、读者号和借阅日期等。

●读者还书时,根据书号,从借书文件中读出有关记录,标明还书日期,如果图书过期,则处以罚款。

●系统还应提供图书清理的功能,对无价值的和过时的图书可以进行注销。

●查询要求分为查询某位读者、某种图书和全局图书三种情况。

注:

如有需要请用图片辅助说明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实验第二次实验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

静态建模

实验类型:

验证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内容及要求:

内容:

静态建模

要求:

掌握用例图以及类图的构建。

根据自己所拟定的系统功能进行需求分析。

绘制出系统的主要用例图以及类图。

要求正确定义用例、类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语法错误,尽可能减少冗余数据,逻辑关系清楚,考虑详尽,布局合理美观,具有可操作性。

1.系统需求及用例图

1.图书管理系统的需求分析

图书馆是为读者提供丰富文献资源的大型机构。

对于高校图书馆而言,它面对的核心服务群体是广大的学生(也可以称之为借阅者或读者),因此,图书馆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提供更加多元化的服务。

图书管理系统是对书籍的借阅及读者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的系统,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功能:

(1)对于读者而言,他们对系统的要求主要有:

􀂾能够按各种方式(例如书名、编号、作者、出版社、年份等)浏览图书馆的藏书情况;

􀂾能够按各种方式(例如年级、专业、书名、编号、作者、出版社、年份等)查询所

需参考书籍;

􀂾能够方便地借阅图书、续借图书、预约图书、归还图书;

􀂾能够及时获知有关图书馆的最新动态信息,如新书通报、最新公告、借阅时间调

整情况等等;

􀂾能够及时获知所借阅的书籍到期的消息;

􀂾能够查询和修改自己的基本资料、借阅书籍的情况;

(2)对于图书管理员来说,他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主要有:

􀂾能够方便地对借阅者的信息进行查询;

􀂾能够方便地处理借书和还书操作;

􀂾能够方便地处理书籍的预约和取消预约的操作;

􀂾将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及时发布一些重要信息,例如学生借阅的书籍到

期的通知、馆内新到书籍的信息等等,以便学生能够随时获知书籍的借阅情况和

图书馆的最新藏书情况;

(3)对于系统管理员来说,他们对图书管理系统的要求主要有:

􀂾能够方便地对书籍进行录入、修改、注销等等;

􀂾能够方便地录入、修改、注销借阅者的账户信息;

􀂾能够方便地查询借阅者的借阅信息和书籍信息;

􀂾将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相结合,随时发布一些重要消息,例如学生借阅的书籍到

期的通知、馆内新到的书籍信息等等,并且能够随时获知学生或教职工的借书信

息。

2.系统类图

注:

请结合文字和图片详细说明分析结果。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实验第三次实验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

动态建模

实验类型:

验证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内容及要求:

内容:

动态建模

要求:

掌握顺序图/协作图、活动图以及状态图的构建。

根据自己所拟定的系统功能进行分析。

绘制出系统的主要顺序图/协作图、活动图以及状态图。

要求正确定义对象、活动、状态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无语法错误,尽可能减少冗余数据,逻辑关系清楚,考虑详尽,布局合理美观,具有可操作性。

1.顺序图/协作图

2.活动图

3.状态图

注:

请结合文字和图片详细说明分析和设计结果。

《系统分析与设计(双语)》课程实验第四次实验

实验内容及基本要求:

实验项目名称:

系统结构设计

实验类型:

综合

每组人数:

1人

实验内容及要求:

内容:

设计系统结构并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小结

要求:

掌握组件图和部属图的构建。

根据自己所拟定的系统功能进行结构设计。

绘制出系统的组件图和部属图。

综合之前的静态建模与动态建模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小结。

1.组件图

2.部署图

3.系统分析与设计小结、心得

注:

请结合文字和图片详细说明分析和设计结果。

成绩评定:

该生对待本次实验的态度□认真□良好□一般□比较差。

本次实验的过程情况□很好□较好□一般□比较差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很好□良好□一般□比较差

文档书写符合规范程度□很好□良好□一般□比较差

综合意见:

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沈洪洲

日期

2016/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