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7553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22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docx

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重点:

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正确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掌握亿以内数的写法,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结构,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理解大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难点:

掌握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了解计数单位和数位的意义,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

●知识点整理

1、亿以内数的读法: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2、亿以内数的写法:

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3、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

先看数位,数位多的那个数较大。

如果数位相同,就看左起第一位数,如果左起第一位数相同,就看第二位数,以此类推。

4、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先找到万位,再把万位后面四个0去掉,在后面写上一个“万”字就可以了。

简单地说,就是用个级的四个0换成一个“万”字。

5、“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可以根据要求舍去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尾数。

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不满5(即0、1、2、3、4),就直接把尾数舍去,如果尾数的最高位满5(即5、6、7、8、9),舍去尾数以后,还要向它的前一位进一。

6、求亿以内的近似数的方法和步骤:

先找到要省略的尾数,再找到尾数的最高位,应用“四舍五入”法决定是舍去还是向前一位进1,最后写成约等式。

7、自然数: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都是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0也是自然数。

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8、十进制计数法:

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9、亿以上的数的读法:

先读亿级,再读万级,后读个级。

亿级和万级的数按个级的读法去读,只在后面加上一个“亿”或“万”字。

每级末尾的0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0,只读一个0。

10、亿以上的数的写法:

从高位起,按照数位顺序写。

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11、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1)、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时,去掉8个0,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等号;不是整亿的数改写时要从千万位上进行“四舍五入”,然后去掉亿位后面的尾数,添上“亿”字,与原数间用约等号。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6分)

1、6200500读作(),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2、在70358400中,7表示(),5表示()。

3、()是10个十万,一亿是()个一千万。

4、与最大的五位数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5、由3个千万,6个十万,5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这个数读作()。

6、一个数的百万位上是1,十万位上是3,千位上是6,其余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它是一个()位数。

7、要使139□800这个七位数最接近140万,□里应填()。

8、用3个2和3个0组成六位数,且要求三个零都不读,这个六位数可能是(),也可能是()。

二、判断题。

(12分)

1、60500305读作六千零五万零三百零五。

()

2、千万、百万、十万、万是万级的四个数位。

()

3、读3000300时,只读一个零。

()

4、比最大的8位数多1的数是最小的九位数。

()

5、一个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40万,这个数最小

是395000()

6、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第九位的计数单位是亿。

三、选择题。

(10分)

1、100个十万是()。

A.一百万B.一千万C.一亿

2、把40954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A.400万B.409万C.410万

3、47□368≈47万,□里可填入()。

A.0~4B.0~9C.5~9

4、下面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A.509800B.74000380C.405000

5、下面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507039B.507309C.507903D.507930

四、读出下面各数。

(8分)

357250读作:

20014300读作:

62000935读作:

30800701读作:

五、写出下面各数。

(8分)

三千五百零八万写作:

一千零三十万八千写作:

二百零七万零六百八十写作:

四千零六万三千零二十写作:

六、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6分)

365040○365039298050○3750030050○30万

477万○478000207548○2074480

七、在○里填上“≈”或“=”。

(9分)

3500000○350万2485000○249万

460000○46万28000000○2800万

八、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9分)

80000()3500000()2340000()640000()3020000()70050000()

九、把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近似数。

374000()506000()85000()237000()3095000()7486000()

十、按要求用四个2,三个0组成七位数。

(10分)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读出一个零:

3.读出两个零:

4.读出三个零:

十一、创新思维。

(奖10分)

一个三位数,末尾去掉一个0后,就比原来少342,这个三位数是多少?

第二单元角的度量

●重点:

建立射线的概念,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的角的大小,认识角的分类,掌握直角、平角、周角和锐角、钝角的特征。

●难点:

理解角的边是两条射线,量角的方法,用量角器量角,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

●知识点整理

1、认识直线、线段与射线,用字母正确读出直线、线段和射线。

直线: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端点。

读作直线AB或直线BA。

线段:

不能向两端无限延伸;有两个端点。

读作:

线段AB或线段BA。

射线:

可以向一端无限延伸;有一个端点。

读作:

射线AB(只有一种读法,从端点读起。

2、画直线。

过一点可画无数条直线;

过两个点能画一条直线;

过三点,如果三点在一条线上,经过三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果这三点不在一条线上,那么经过三点不能画出直线。

3、明确两点之间的距离,线段比曲线、折线要短。

4、直线、射线可以无限延长(因为直线没有端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所以不可以测量,没有具体的长度);只有线段才能有具体的长度。

5、角的概念。

由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角。

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6、平角:

角的两边在同一直线上,(像一条直线),平角等于180°,等于两个直角。

7、周角:

角的两边重合,(像一条射线),周角等于360°,等于两个平角,四个直角。

8、角的分类:

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

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等于180度的角叫做平角;大于180度小于270度叫做优角(此为补充内容);

等于360度的角叫做周角。

9、认识度。

将圆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1份所对的角叫做1度,记作1°,通常用1°作为度量角的单位。

10、认识量角器。

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一份表示1度。

量角器上有中心点、0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

11、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两合一看”,“两合”是指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0刻度线与角的一边重合。

“一看”就是要看角的另一边所对的量角器的刻度。

12、看角的度数时要注意是看外刻度还是内刻度。

角的开口向左看外刻度线,角的开口向右看内刻度线。

13、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的方法:

画一条射线,中心点对准射线的端点,0刻度线对准射线(两合),对准量角器相应的刻度点一个点(一看),把点和射线端点连接,然后标出角的度数。

14、30度、60度、90度、45度、75度、105度、135度、120度和150度用三角板比较方便。

另外15度和165度也可以用三角板画出。

(注意:

这11个能用三角板画出的角度都是15的倍数。

第二单元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25分[6+4+4+2+9]

1、在下面射线的括号中画“√”

2、钟面上9时整,时针和分针成()角;钟面上()时整,时针和分针成平角。

3、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条直线。

4、1周角=()平角=()直角1平角=()直角

5、把下面这些角分别填入适当的圈里。

9203401150860150121013509006401600390

二、辨析真伪。

16分。

1、角的边越短,角就越长。

………………………(  )

2、射线比直线短,线段更短。

……………………(  )

3、直尺是测量线段长短的工具,量角器是度量角的大小的工具。

(  )

4、180度的角是平角,小于180度的角是钝角。

…(  )

5、从1:

00走到1:

01,分针转动了5度。

………(  )

6、9:

00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组成了直角。

……(  )

7、周角是一条射线,平角是一条直线。

…………(  )

8、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结对飞行时通常排成

“人”字形的角度一般保持110度。

………………(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

(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

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一条直线长6厘米。

②角的两边叉开的越大角越大。

③钟面上4时整,分针和时针成钝角。

2、我们用的三角板上有一个(),两个();我们戴的红领巾上有一个(),两个()。

①锐角 ②直角 ③钝角 ④平角 ⑤周角

3、()﹥()﹥()﹥()﹥()

①平角 ②钝角  ③锐角  ④周角  ⑤直角

4、从3∶00走到3∶15,分针转动了()度。

①15  ②60  ③90  ④120  ⑤180

5、下面各角中,()度的角能用一副三角板画出来。

①5  ②10  ③15  ④20  ⑤25

四、“实践操作”显身手。

32分。

1、过A点画一条射线,然后在这条射线上截取一段2厘米长的线段。

A.

2、下面有四个点,经过其中两点画直线,你能画几条?

画出来。

·

·

··

3、

(1)以A点为顶点,画一个55度的角。

(2)画一个130度的角。

 

4、下面的角是()度,以A为顶点,在这个角内画一个45度的角。

A

5、量出下面各角分别是多少度,并在图上标出来。

再写出它们各是什么角。

8分。

()()()()

6、左图中有()条射线,组成了()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4分。

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重点:

整数乘法的一般口算方法,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正确解答应用题,因数末尾有0的竖式的简便写法及计算方法,积的变化规律,乘法估算方法。

●难点:

理解有关数量关系。

●知识点整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末尾有0时,把两个因数0前面的数对齐,并将它们相乘,再在积的后面添上没有参加运算的几个0。

中间有0时,这个0要参加运算。

2、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3、因数是两、三位数的乘法的估算方法:

先把两个因数的最高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4、利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注意,第二步的乘积末尾写在十位上。

5、中间有0也要和因数分别相乘;末尾有0的,要将两个因数0前面数的末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乘完之后在落0,有几个0落几个0。

6、实际生活中估算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要将因数估成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

估算时注意,要符合实际,接近精确值。

第三单元

一、想一想,填一填。

1、最小的两位数与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2、200个18是(),125的40倍是()。

3、特快列车1小时约行160千米,6小时可行()千米.

4、在○填上“>”、“<”或“=”。

180×5○160×647×100○470×10

5、光明小学有789人,大约是()人。

6、根据6×50=300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18×50=()42×50=()

7、一架飞机的速度可达每小时900千米,可以写作()。

二、选一选。

1、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0倍,积()。

A、不变B、扩大10倍C、缩小10倍

2、125×80的积的末尾有()个零。

A、2B、3C、4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A、四位数B、五位数C、四位数或五位数

4、美园小区有五栋楼房,每栋有120户人家,小区共有()户人家。

A、600B、500C、125

四、计算题要仔细。

1、估算。

603×21≈399×42≈538×48≈

2、先笔算,再验算。

138×16=407×35=930×22=

 

五、解决问题。

1、星月饭店平均每天要用掉258双一次性筷子。

这个饭店每个月大约要用掉多少双一次性筷子?

(按30天计算)

 

2、新华书店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买4套儿童百科送1套。

每套45元

 

3、星期天王华一家去郊游,去时用了3小时,返回时用了2小时。

(1)从王华家到郊游地有多远?

 

(2)返回时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品种

单价/元

14

23

18

卖出的盆数/盆

245

102

167

4、思雨花屋一部分花的价格和九月份卖出的盆数如下

(1)每种花卖了多少元?

(2)一共收入多少元?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至少提出一个并解答)

七、让我来解答:

(1)一店平均每天售出饮料350瓶,这个月(按31天计算)共售出饮料多少瓶?

 

(2)小东从家走到学校要20分钟,他步行的速度大约是55米/分,小东家离学校大约有多少米?

 

(3)小华跑步的速度是5米/秒,他2分钟能跑多少米?

 

(4)每排有118棵,共有32排,你估一下大约有多少棵?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1、根据75×40=30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50×40=75×200=25×40=

我发现了: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重点:

认识平行与垂直,画垂线的方法,画平行线、画长方形的方法,平行四边形的意义及特征,理解梯形的概念,认识梯形的底和高并会画梯形的高。

●难点:

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正方形的关系,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知识点整理

1、平行:

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线的画法。

(1)固定三角尺,沿一条直角边先画一条直线。

(2)用直尺紧靠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平移三角尺。

(3)沿一条直角边在画出另一条直线。

3、相交与垂直的概念。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4、

(1)过直线上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直角顶点是垂足,沿着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要让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给定的点重合。

(2)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的方法。

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这条直线重合,让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通过这个已知点,沿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直线,这条直线就是前一条直线的垂线。

注意,画图时一般左手持三角尺,右手画线。

过直线外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必须通过给定的这个点。

5、明确点到直线之间垂线段最短。

6、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7、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8、菱形:

四条边都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第四单元

一、“认真细致”填一填:

27分

1、在()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两组对边()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常见的四边形有()。

4、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

5、两条直线相交成()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6、()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7、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6厘米,在这两条平行线之间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的长是()厘米。

8、右图中有()个平行四边形,()个梯形。

二、判断:

8分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拼成平行四边形。

()

(2)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一定等底等高。

………()

(3)62=6×2=12。

………………………()

(4)4公顷<4平方千米。

……………()

三、“对号入座”选一选:

1、下面错误的是()。

①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互相垂直。

②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这两条直线相等。

③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④任意一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的和都是3600。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原长方形的周长()。

①大②小③一样大④无法比较

3、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距离,是指这一点到这条直线的()的长。

①线段②射线③直线④垂直线段

4、下面四边形中()不是对称图形。

①②③

5、在一个等腰梯形中画一条线段,可以将它分割成两个完全一样的()。

①梯形②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

三、“实践操作”显身手:

41分

1、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10分

2、画出下面图形的高、并测量底和高的长度。

 

3、画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5分

 

4、按要求在下面图形中画一条线段:

16分

⑴分成两个梯形。

⑵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

四、解决问题。

14分

1、一块平行四边形棉田,底400米,是高的2倍,共收籽棉8000千克,平均每公顷收籽棉多少克?

 

3、小亮要从下面的长方形纸上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剩下部分是什么图形?

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过点A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5、从小明家修一条到河边的小路,怎么修距离最短?

想一想,把它画出来。

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重点:

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巩固估算的方法,试商方法和调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难点:

“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知识点整理

1、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

2、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方法,试商时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3、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关系。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可以进行验算除法)

4、笔算除法的方法:

(1)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除数有几位,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被除数比除数小,就要多看前一位。

(2)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在哪一位的上面写0。

(4)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5、体验改商的过程,掌握改商的方法。

在试商的时候,当所得的余数大于等于除数时,商小了,需要调大;当试的商与除数的乘积大于被除数的时候,则商大了,要调小。

6、单价×数量=总价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

7、确定商是几位数的方法:

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如果前两位够商1,商则是两位数;如果前两位不够商1,商则是一位数。

8、被除数不变,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随着除以或乘相同的数。

9、除数不变,被除数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随着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10、商不变的规律:

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一、填空

1、被除数与除数都是16,商是( );除数与商都是16,被除数是(    )。

2、374÷34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34看作( )来试商;

264÷28的商是()位数,试商可以把28看作(  )来试商,这时商会偏(    )。

3、(    )除以23,商与余数都是12。

4、()÷34=21……(),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 )。

5、(   )个14是112,368是23的(   )倍。

6、从522里连续减去(    )个29,结果是0。

7、49 4   3 ,当   内填(   )时商的末尾有0。

8、360分=( )时 780秒=( )分

624时=( )天  60分=(   )秒          

9、已知78÷3=26,把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10倍,商是()。

10、  72÷29,要使商是一位数,  内最大填(   ),要使商是两位数,  内最小填(   )。

11、已知  ÷  =   ,

  × +  =150。

  =     。

 

12、被除数与除数的和是750,商是24,被除数是     。

13、      最大填几?

÷18<27

14、      最小填几?

÷6>15

二、判断。

1、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可能是两位数,也可能是一位数。

()

2、 ÷24=10…… ,被除数最大是249。

()

3、如果被除数的末尾有0,商的末尾也一定有0。

()

4、A÷16的商一定比A÷24的商大(A是一个非零的自然数) ()

5、140人乘座40座的大客车去参观,至少需要4辆这样的大客车。

()

三、选择

1、把除数54看作50来试商,商(   )

A可能偏大B可能偏小C一定偏大 

2、900÷30的商的末尾有(   )个0。

A、0  B、1 C、2   

3、除法试商时,如果余数比除数大,应把商(   )。

  

A、改小    B、改大    C、不变

4、A÷B=5……2,如果A、B都扩大10倍,那么商,余数。

A、扩大10倍   B、不变   C、缩小10倍   

四、计算。

1、口算

420÷2=

280÷40=

23×5=

48+24=

360÷3=

48÷12=

54÷18=

540÷90=

72÷36=

91÷13=

14×7=

40-15=

90÷30=

300÷60=

70÷14=

400÷5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96÷28=         ☆696÷16= 

 

281÷14=686÷54= 

 

742÷24=          ☆3468÷34=

 

 

 五、解决问题

1、张大爷家养了64只鸡,一个星期共生蛋512只,平均每只鸡一个星期可生蛋多少只?

 

2、如图,小明从家到公园要15分钟,如果他用同样的速度从家到学校要多长时间?

 

 

 

3、一个工程队要修一条长980米的公路,已经修了15天还剩下50米没修,平均每天修多少米?

 

 4、妈妈买了3箱苹果,每箱13千克,一共用了104元,平均每千克多少元?

 

 

第六单元统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