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7639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6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 1.docx

20分钟中考化学真题练1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20分钟中考真题练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2015·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

【解析】选B。

湿法炼铜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铜和硫酸亚铁,制造轮胎中需生产合成材料——合成橡胶,葡萄酿酒中得到了酒精,以上都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雕琢玉石的过程中只是玉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2.(2015·娄底中考)下列描述中表达的是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

A.干冰能升华

B.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C.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

D.水蒸发产生水蒸气

【解析】选C。

干冰能升华、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水蒸发产生水蒸气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变质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造成的,属于化学性质。

3.(2014·随州中考)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用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

B.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

C.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

D.爆炸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对物质变化的区分。

干冰作制冷剂进行人工降雨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久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表面产生一层白膜,是氢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属于化学变化;伴随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4.(2015·广州中考)下列关于物质性质及用途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碳具有还原性,可冶炼金属

B.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作为燃料

C.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保护气

D.石灰石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生石灰

【解析】选B。

碳、氢气、一氧化碳均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都可以用来冶炼金属,A正确;氧气具有氧化性,可以作为助燃剂,但不能作为燃料,B错误;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作食品等的保护气,C正确;工业上用高温煅烧石灰石的方法来制备生石灰,D正确。

5.(2015·兰州中考)化学实验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结果和人身安全。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10mL量筒量取8.55mL水

B.称量固体药品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C.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沿烧杯内壁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D.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纯度

【解析】选D。

量筒只能准确到0.1mL,A不正确;称量固体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B不正确;浓硫酸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注入水中,C不正确;不纯的可燃性气体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前必须验纯,D正确。

6.(2015·株洲中考)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

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悬空垂直放在试管口上方,以免污染试剂和胶头滴管,B错误;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在实验桌上,D错误。

7.(2014·广安中考)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解析】选C。

应该先用水把长颈漏斗下端封住,故A错误;滴瓶中滴管专瓶专用,不能用水清洗,故B错误;给液体加热时:

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故C正确;振荡试管时,用腕力左右振荡试管,而不应该上下振荡,故D错误。

【知识归纳】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注意事项

(1)注意深浅:

使用胶头滴管时,滴管应竖直悬空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要伸进试管内,以免沾污滴管造成试剂的污染;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只需伸入集气瓶的瓶口;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应插入集气瓶的底部。

(2)注意高低:

反应需要加热时,仪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高度是由酒精灯及其外焰的高度决定的;过滤时,滤纸的边缘高于液面,低于漏斗口边缘。

(3)注意多少:

实验时,没有指明药品用量时应取最少量,即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的量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加热时,试管盛装液体的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时,滴加酸碱指示剂要少量。

(4)注意先后:

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时,先移游码至零刻度,再转平衡螺母;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药品;固体、液体混合时,先加固体,后加液体;连接玻璃管时,先润湿,后稍用力插入橡皮塞孔(或胶皮管)。

稀释浓硫酸时,应先在烧杯中加入水,然后沿烧杯壁小心加入浓硫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8.(2015·德州中考)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

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

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

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

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解析】选B。

自然界中现在发现的元素有100多种,其组成物质是无限的,A正确;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是不断运动的,B错误;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C正确;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D正确。

9.(2014·呼和浩特中考)下列是对氯气性质的描述:

①黄绿色;②有刺激性气味;③能与水发生反应;④常温下是一种气体;⑤能与强碱溶液发生反应;⑥能与金属发生反应。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用序号回答)。

【解析】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以上①②④描述的都是物理性质。

答案:

①②④

10.(2014·襄阳中考)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学好化学的基石。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 ,

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 ,

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损坏试管。

【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知识中的仪器连接。

(1)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2)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止损坏试管。

答案:

(1)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

(2)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

11.(2015·德州中考)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 ;

(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 

 ;

(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的溶液浓度比欲配制溶液    (选填“偏大”或“偏小”);

(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 

 (写出一条即可)。

【解析】

(1)A操作中试管口向上倾斜,会导致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2)B操作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生成的熔化物溅落到瓶底使瓶底炸裂。

(3)C操作中俯视量取水时,量取的水少,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

(4)D操作中可能造成后果:

试管破裂;导管断裂;扎伤手等。

答案:

(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或试管口高于试管底)

(2)集气瓶炸裂 (3)偏大

(4)导管断裂;试管破裂;扎伤手(写出一条即可)

12.(2015·衢州中考)甲为人体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成分对比图。

CO2含量变化真有这么大?

(1)利用图乙所示       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取一个同样装有空气的集气瓶,标上B。

将两根同样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

这个实验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mL人体呼出气体压入20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同样的方法将100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

【解析】

(1)根据气体的性质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木条先熄灭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仅约为0.03%,含量较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1)排水集气 不能

(2)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虽然有二氧化碳,但是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mL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极少,因此不会变浑浊

【备选习题】

1.(2014·济南中考)物质世界充满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解析】选D。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

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新物质有机物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钢铁生锈生成氧化铁,有新物质生成;酸雨侵蚀也有新物质生成。

2.(2014·江西中考)下列属于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  )

A.可燃性        B.导电性

C.酸碱性D.还原性

【解析】选B。

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2014·绵阳中考)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化学物质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物质的应用是由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

A.石墨用于制铅笔芯B.金属铜作导线

C.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D.金刚石作钻探机的钻头

【解析】选C。

石墨制铅笔芯利用其颜色为黑色和质软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铜用作导线利用其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氮气用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利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化学性质;金刚石作钻头是利用其硬度大,属于物理性质。

4.(2014·滨州中考)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或用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托盘天平:

称量时把称量物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

B.胶头滴管: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应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C.酒精灯:

熄灭酒精灯时可用嘴吹灭

D.试管:

加热时所盛液体体积不得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解析】选D。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边放称量物,右边放砝码;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和接触试管内壁;熄灭酒精灯时用灯帽盖灭。

5.(2014·泰州中考)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  )

【解析】选D。

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A错误;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将浓硫酸沿着容器壁慢慢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B错误;点燃酒精灯应该用火柴,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C错误。

6.(2014·东营中考)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

C.用刀切西瓜的过程中,个别原子被分成了更小的微粒

D.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

【解析】选C。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原子不发生改变,所以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A正确;化学以实验为基础,当个人实验结果与多数人不同时,应查找原因,重复实验,B正确;用刀切西瓜属于物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把原子分成更小的微粒,C错误;化学反应的过程是生成新物质的过程,并伴随能量的变化,吸收或释放能量,化学不仅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还研究变化过程中伴随的能量变化,D正确。

7.(2014·枣庄中考)今年我市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有三道考题,①探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②CO2的制取和收集;③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考试的方法是由考生抽签确定考题。

某同学抽签后完成实验的主要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该同学操作有误的是    (填序号)。

(3)在第①步操作中,当观察到 

 (填现象),说明气密性良好。

(4)该同学抽到的是第    题。

【解析】

(1)仪器a的名称为集气瓶;

(2)由题给的操作示意图可知该实验内容为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在操作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到实验操作台上;操作③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该伸入集气瓶的底部;(3)装置气密性良好时应当观察到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气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4)该同学抽到的是CO2的制取和收集。

答案:

(1)集气瓶 

(2)②③

(3)导气管口处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气管中的液面高于烧杯中的液面

(4)②

8.(2014·酒泉中考)有一种神奇的蜡烛,点燃后任你怎么吹也吹不灭,而且看上去和普通的蜡烛一模一样,那么到底是什么玄机能让蜡烛持续燃烧?

请你一起参与探究。

查阅资料:

普通蜡烛由石蜡和蜡烛芯制成,而吹不灭的蜡烛是在蜡烛芯上包裹一层打火石的粉末。

打火石是由某种金属掺入少量稀土元素制成的合金,它的着火点只有150℃。

当蜡烛燃烧时,金属并不燃烧;但当蜡烛吹灭后,未冷却的金属接触到氧气就发生燃烧,从而使蜡烛复燃。

老师告诉同学们,蜡烛芯内打火石中的某种金属可能是镁、铁或铜中的一种,为确定该金属的成分,大家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填空和回答有关问题(注:

不考虑打火石中稀土元素对探究金属性质的影响)。

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切开蜡烛,取出打火石,用砂纸打磨

打火石呈银白色

该金属一定不是    

2

取少量打磨后的打火石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产生, 

该金属一定不是铁,而是镁

反思交流:

(1)实验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这种蜡烛燃烧时,蜡烛芯里的金属为什么不燃烧?

 

 。

(3)这种“吹不灭”的蜡烛实际上也可以熄灭,你采用的方法是 

 

 。

【解析】打火石是银白色,而铜是紫红色的,所以该金属一定不是铜;由于氯化亚铁的溶液是浅绿色的,所以采用打火石与盐酸的反应对反应后的溶液进行识别,溶液无色一定不是氯化亚铁的溶液,该金属一定不是铁;稀盐酸与镁的反应方程式为Mg+2HCl

MgCl2+H2↑;利用燃烧的条件可知灯芯内金属不燃烧是因为石蜡蒸气起到了隔绝空气的作用,要想使其熄灭可通过控制燃烧的条件完成。

答案:

铜 溶液为无色

(1)Mg+2HCl

MgCl2+H2↑

(2)蜡烛烛芯被石蜡蒸气包围着,缺少氧气,里面的金属难以燃烧

(3)隔绝氧气(或剪除灯芯或用湿抹布盖灭等)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