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637857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2.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docx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

环境监测理论考试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空格中,单项或多项)(每1小题2分,共30分)

1、可持续发展原则的首要要求是(C)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在《里约宣言》中正式确立

A、保护改善生态环境B、协调社会经济发展

C、满足人民基本需要D、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2、环境权理论是由哪个国家的环境法教授提出的。

(B)

A、日本B、美国C、法国D、中国

3、“我们请求把每个人享有的健康和福利等不受侵害的环境权和当代人给后代的遗产应是一种富有自然美的自然资源的权利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提出这句话的文件是(B)

A、《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B、《东京宣言》

C、《里约热内卢宣言》D、《北京宣言》

4、提出“人类有权在能够过尊严和福利生活的环境中享有自由、平等和良好生活条件的基本权利”的国际环境宣言是B

A、1970年《东京宣言》B、1972《斯德可尔摩宣言》

C、1982年《内罗毕宣言》D、1992年《里约宣言》

5、基于环境问题自身的特点和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经验教训首先提出“预期的环境政策”、强调采取预防性措施的是B

A、《人类环境宣言》B、《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

C、《内罗毕宣言》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6、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具有代表性的政策转变的标志是由谁提出的建议“防重于治”(C)

A、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21世纪议程》

C、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宣言》D、经济与发展组织(OECD)第二次环境部长会议纪要

7、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采用的主要措施是C。

A、消极的限制手段B、单项治理C、综合防治D、全面调整人类与环境关系

8、全球性环境保护条约经常采用的模式是D

A、联合国决议+行动计划B、联合国决议+附件C、条约+附件D、条约+议定书+附件

9、现代外国环境法产生阶段的立法特征主要是B

A、针对环境污染实行控制立法B、加强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保护的立法C、针对野生动物保护立法D、针对国际环境问题立法

10、一般来说各国将环境保护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责是在(C)

A、19世纪50年代B、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11、环境法的完备时期为D。

A、一次世界大战后至今B、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C、20世纪60年代至今D、20世纪70年代至今

12、下列国际环境纠纷中发生在国际环境法萌芽时期的是A

A、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B、多瑙河大坝争议案C、加拿大金枪鱼案D、美国加工鲱鱼案

13、下列国际环境纠纷案例中发生在国际环境法框架基本形成期的是(C)。

A、多瑙河大坝争议案B、太平洋海豹仲裁案C、墨西哥金枪鱼案D、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

14、国际环境法基本框架形成的阶段是C

A、19世纪中叶到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时期B、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时期C、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时期D、1992年里约会议以后

15、在国际环境法历史上第一个因跨界污染引起环境责任的案例是(B)

A、太平洋海豹仲裁案B、特雷尔冶炼厂仲裁案C、核试验案D、加拿大金枪鱼案

16、第一个以保护环境为宗旨的国际组织是(C)

A、保护自然国际咨询委员会B、绿色和平组织C、国际自然保护同盟D、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17、《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订于(C)。

A、1956年B、1972年C、1982年D、1992年

18、对海洋环境保护做出全面规定的国际条约是C。

A、《伦敦公约B、《日内瓦海洋法公约》C、《联合国海洋法公约》D、《马波尔公约》

19、对保护海洋环境的责任作出最全面规定的是(D)

A、《日内瓦海洋法公约》B、《伦敦倾倒公约》C、《马波尔公约》D、《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把倾废需得到事先许可原则的适用扩大到专属经济区和(A)A、大陆架B、公海C、内海D、毗连区

21、在专属经济区内对沿海国的权利义务表述错误的是C

A、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承担国际义务B、沿海国对生物资源的养护和管理享有主权权利C、沿海国享有绝对的主权权利D、沿海国有义务确立有关生物资源的捕捞总量

22、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1987年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是(A)

A、《我们共同的未来》B、《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C、《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D、《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23、国际社会为贯彻执行《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制定的议定书是C

A、京都议定书B、卡塔赫纳议定书C、蒙特利尔议定书D、赫尔辛基议定书

24、针对臭氧层的保护第一个认识到有必要在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实际危害之前采取预防性的措施的公约是(B)

A、《人类环境宣言》B、《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C、《关于削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D、《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25、控制氟氯化合物排放的国际公约是B

A、《长程越境空气污染日内瓦公约》B、《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C、《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外层空间公约》

26、1969年的《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规定油污所造成的民事责任应当由(B)A、船舶承运人承担B、船舶所有人承担

C、货物所有人承担D、船长承担

27、《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责任公约》和《赔偿公约》适用于什么所产生的油污(C)A、客轮B、货轮C、油轮D、一切船舶

28、下列气体中属于国际公约管制的温室气体是A

A、二氧化碳B、哈龙C、甲烷D、乙醇

29、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控制的主要温室气体是(C)

A、一氧化碳B、氟利昂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30、将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依据是D

A、环境功能的不同B、环境范围的大小C、环境要素的不同D、环境要素的形成

3l、环境法所说的“环境”是指(A)

A、人类环境B、生境C、人工环境D、环境科学中所说的“环境”

32、下列不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B。

A、酸雨B、海啸C、核污染D、温室效应

33、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是指C

A、所有的生物B、所有的微生物C、所有的动物D、所有的植物

34、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有(D)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有机体35、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D)。

A、太阳B、人工培育的良种C、马戏团里的驯兽D、自然遗迹

36、太阳与人类的生存和生活有密切关系但在现有的科技条件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还不能把它作为保护对象这是因为B

A、它是人类共同财产B、人类不能对它产生影响C、它可以作为民法的保护对象D、它的价值无法计量

37、当社会规律、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等不一致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B)A、经济规律B、自然规律C、社会发展规律D、阶级意志和阶级利益

38、在环境学把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称为(D)A、生物富集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物量金字塔D、生物放大

39、“按自然法则处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关系就可使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这一观点最早出现在我国(A)A、先秦思想家荀况的《王制》B、秦朝的《田律》C、《唐律》D、西周的《伐崇令》

40、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对现行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C)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C、1994年的《中国21世纪议程》D、2000年的《立法法》

41、新中国成立后对防治工业污染作出规定的第一个法规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B、《工厂安全卫生规程》C、《关于防治煤烟型污染技术政策的规定》D、《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

42、国务院第一次向全国发出注意环境污染的警告是由下列哪一事件引发的C

A、海河流域污染B、淮河流域污染C、官厅水库与北京西郊污染D、滇池污染

43、我国首次规定环境保护内容“国家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宪法是C

A、1954年宪法B、1972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

44、我国第一次把重要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规定为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的法律是(B)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业暂行条例》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D、《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45、在我国取得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要方式是(B)

A、强制取得B、法定取得C、自然添附D、天然孳息

46、我国宪法规定自然资源和某些重要的环境要素属于(D)

A、开发者个人所有B、劳动群众集体所有C、谁开发谁所有D、全民所有

47、我国自然资源保护管理中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是B

A、自然保护区制度B、自然资源权属制度C、土地资源管理制度D、自然资源规划制度

48、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正确的是(B)。

A、确认取得B、强制取得C、授予取得D、转让取得

49、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C)年颁布的。

A、1979B、1982C、1989D、1990

50、1989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A

A、在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中占有核心的最高地位B、是在我国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健全的基础上制定的C、是其他单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的制定依据D、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完善的重要标志5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责任的主体具有怎样的特点(C)

A、针对性B、单一性C、广泛性D、特定性

5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即调整的社会关系是指在开发、利用、保护环境与资源活动中产生的D

A、人类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B、人类与环境要素之间的关系C、既包括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又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53、关于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B)。

A、环境保护范围大于自然资源保护范围B、环境保护范围小于自然资源保护范围C、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保护各有侧重D、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正趋向统一

54、广义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主要是指(C)

A、污染控制与资源利用相结合B、污染预防与治理相结合C、污染防治与自然保护相结合D、协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土地利用规划、生产力布局等的关系

55、与其他行政决策相比环境行政决策往往具有B

A、范围广泛性B、科学不确定性C、事后反应性D、手段多样性

56、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对本辖区环境质量负责的是(D)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B、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建设部门C、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57、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手段是A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58、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管理制度是(B)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B、许可证制度C、征收排污费和自然资源补偿费制度D、经济刺激制度

59、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哪类许可证(D)

A、规划许可证B、开发许可证C、建设许可证D、排污许可证

60、为弥补、恢复、更新自然资源的减少、流失或破坏而向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者收取的费用是D

A、开发使用费B、保护管理费C、惩罚性收费D、资源补偿费

61、可以起豉励和抑制正、反两方面作用的经济刺激措施是D

A、财政援助B、低息贷款C、财政补贴D、税收62、《城市规划法》规定直辖市、省政府所在地城市、l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及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的总体规划需要由(C)

A、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B、国务院备案C、省、自治区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D、报国务院审查同意

6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B)。

A、中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6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体现了生态学基本规律中的A

A、“物物相关”律B、“相生相克”律C、“协调稳定”律D、“时空有宜”律

65、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分析表D、环境影响登记表

66、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轻度影响的应当编制什么文件对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或者专项评价(B)

A、环境影响报告书B、环境影响报告表C、环境影响登记表D、环境现状评价书

67、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应在建设项目的哪一阶段报批(A)A、可行性研究阶段B、设计阶段C、施工阶段D、竣工投产阶段

68、我国《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突发环境事件责任单位等发现突发环境事件后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的时限是B

A、半小时内B、1小时内C、2小时内D、3小时内

69、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的规定有权在当地主要媒体上定期公布污染物超标排放或者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规定限额的污染严重企业名单的政府部门是(D)

A、省级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B、省级人民政府环保部门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综合部门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70、我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规定国家对浪费资源和严重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A)

A、限期淘汰B、强制拆除C、限期治理D、强制关闭

71、在我国有权颁布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的是(A)

A、省级人民政府B、省会城市人民政府C、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D、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72、谁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

A、国务院B、省级人民政府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D、各级人民政府的环保部门

73、省级人民政府依法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B

A、地方环境质量标准B、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C、地方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地方球境基准

74、关于我国环境标准的制定不正确的是(D)。

A、对于国家排放标准未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B、对于国家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地方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排放标准C、向已有地方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在我国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

75、与环境法其他规范相比环境标准最重要的特征是C。

A、规范性B、法律约束力C、技术性D、强制性

76、在一定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或生物没有任何不良影响的最大剂量或者对人体和生物产生不良影响的最小剂量称为(C)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境基准D、环境基础标准

77、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A、环境质量标准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D、环境基础标准

78、判断某环境区域是否已被污染的依据是A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C、环保基础和方法标准D、环境基准

79、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作用是什么(B)

A、确定环境是否被污染的依据B、确定应否让排污者承担相应法律义务和责任的根据C、确定某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D、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

80、环境方法标准的作用是什么(C)

A、确定环境标准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B、是认定排污行为是否合法的根据C、是确定环境监测数据以及环境纠纷中有关各方出示的证据是否合法有效的根据D、是标定环境监测仪器和检验环境保护设备性能的法定依据

81、我国首创的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是C。

A、土地利用规划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C、“三同时”制度D、许可证制度

82、“三同时”制度中的“三同时”不包括D。

A、同时设计B、同时施工C、同时投产D、同时淘汰

83、环境法中有关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的规定所依据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D)

A、“物物相关”律B、“协调稳定”律C、“相生相克”律D、“负载有额”律

84、在环境法中规定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依据的主要生态学规律是(A)

A、“负载定额”律B、“能流物复”律C、“相生相克”律D、“协调稳定”律

85、关于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国际上大多认为不包括(C)。

A、治理污染源费用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C、排污费D、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

86、关于排污费的性质正确的是D。

A、排污费是污染者对污染损失的一种补偿B、排污费是国家税收的一种形式C、排污费是企业间的互助金D、排污费是运用法律手段使污染者承担一定经济责任目的在于促进污染治理

87、排污者可以申请减半缴纳排污费或者免缴排污费的情形是(C)

 

A、企业经营亏损、濒临破产的B、因治理污染取得明显成效的C、因不可抗力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的D、企业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

88、目前专门规范我国排污费征收、使用和管理的规范性文件是BA、《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B、《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C、《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D、《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89、2003年7月1日起施行的《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排污者应当自接到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之日到指定的商业银行缴纳排污费的期限是(A)A、7天内B、10天内C、15天内D、20天内

90、在发放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管理程序中最为核心的工作环节是(B)A、排污申报登记B、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C、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发放D、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91、判断排污者是否应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C)

A、环保基础标准B、环境质量标准C、污染物排放标准D、环境基准

92、除法律规定免责的情形外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行为人(A)A、无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承担赔偿责任B、若主观上没有过错可以免除赔偿责任C、若主观上没有过错不承担赔偿责任D、只有从事了违法排污行为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9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在追究环境损害引起的民事责任时只需具备什么要件即可追究民事责任(C)A、故意B、过失C、实施了危害行为并造成危害结果D、违法行为

94、关于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不正确的是B。

A、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B、要求行为的违法性C、存在损害后果D、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95、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原则为(B)

A、谁主张谁举证B、举证责任倒置C、共同举证D、一般的诉讼举证规则

96、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规定的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是A

A、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恢复原状B、排除危害、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C、具结悔过、赔偿损失、恢复原状D、排除危害、赔礼道歉、恢复原状

97、某工厂超标排污致使下游的河水变色幸发现及时采取了有效措施未产生重大后果。

对该工厂的环境违法行为应追究(A)

A、行政责任B、民事责任C、刑事责任D、民事责任或刑事责任

98、根据《环境保护法》的规定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A)A、15天B、30天C、2个月D、3个月

99、我国《环境保护法》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为(C)A、1年B、2年C、3年D、20年100、下列不属于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有(D)。

A、非法占用耕地罪B、非法采伐森林罪C、非法捕捞水产品罪D、擅自进口固体废弃物罪

101、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的是D

A、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B、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C、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D、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以及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

102、2000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物排放浓度不得超过(D)

A、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B、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C、行业性排放标准D、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

103、《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省级政府制定严于国家排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大气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必须经A

A、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B、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C、国务院备案D、国务院批准

104、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应当定期发布大气环境质量状况公报的是(D)A、大、中城市人民政府B、大、中城市人民政府气象部门C、大、中城市人民政府卫生部门D、大、中城市人民政府环保部门

105、针对焚烧沥青、油毡、橡胶、塑料、皮革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的行为我国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D。

A、一律禁止在任何地区焚烧

B、特殊情况下允许焚烧无需征得主管部门同意C、一律禁止在人口集中地焚烧D、特殊情况下允许焚烧但须报当地环保部门同意

106、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部门对在用机动车的污染物排放状况进行监督抽测的场所是(A)

A、机动车停放地B、高速公路收费站C、机动车行驶的道路D、公共停车场

107、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划实现全国机动车都必须使用无铅汽油的目标年是BA、1999年B、2000年C、2001年D、2002年

108、违反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其污染物排放浓度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应当(D)

A、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B、缴纳超标排污费C、停产整顿D、限期治理并由环保部门处以罚款

109、某建筑公司在城市市区进行建设施工时未采取扬尘防治措施致使周围大气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应当由下列哪个部门处理A

A、环保部门B、建设部门C、卫生部门D、规划部门

110、某村办皮革厂的职工历来有节俭的传统常常将厂里的边角料皮革带回家做燃料废物利用致使村里经常弥漫着一种怪味。

该行为违反了(B)

A、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B、大气污染防治法C、水污染防治法D、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11、下列不属于大气层外层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