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819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docx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盖板箱涵实施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编制范围及设计概况

一、编制依据

1.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一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设计的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

3.国家、铁道部、交通部颁布的现行铁路工程施工规范、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现场调查所掌握的有关资料以及现场实际情况。

5.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的有关要求。

6.我单位在以往铁路工程施工中获得的施工经验、积累的技术、科技成果、施工工艺方法等。

二、编制范围

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范围为滨绥铁路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一标段。

起始里程DK358+543.3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施工范围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基础、墙身、附属。

三、设计概况

(一)项目建议书批复情况:

铁道部发展计划司计长函〔2009〕9号转发《国家发改委发改基础〔2008〕3250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解决交通“卡脖子”路段有关问题的意见〉》安排立项。

(二)可行性研究审批情况:

2009年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以发改基础〔2009〕2735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予以批复。

(三)初步设计设审批情况:

2010年1月5日铁道部以铁建函〔2009〕1855号文件《关于滨绥线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予以批复。

(四)勘察设计单位:

铁道第三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第二章工程概况

一、线路概况

1、DK358+543.30新建1-5.0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地处哈尔滨铁路局管段内XX线路右侧,本涵位于爱河站外,线路法线与涵洞轴线之夹角θ=5°。

出入口为正出入口型式。

涵洞顶面总长17.18m,净宽5.0m,净高3.5m,基础总长23.38m,基础混凝土厚2.5m,中间节基础宽3m共5节,翼墙节基础宽4.1m出入口各一节。

工程量见下表:

工程项目

单位

数量

规格及说明

C35混凝土盖板

m3

49.6

N39A式盖板

钢筋

HRB335

T

3.35

HRB335

HPB235

T

1.69

HPB235

墙身

混凝土

m3

177.9

C30混凝土

基础

混凝土

m3

502.4

C30混凝土

挖基

基坑回填

弃土外运

土方

m3

1080.7

3m内有水

级配碎石

m3

477

弃土外运土方

m3

1080.7

基坑抽水

m3

1080.7

铺设路面

C20混凝土

m3

23.8

附属

浆砌片石

m3

62

M10砂浆

碎石垫层

m3

11

二、主要技术标准

线路级别:

正线为双线客货共线铁路,设计速度目标值200km/h,标准线间距4.40m。

结构采用《叁桥(2006)5202-B》通用图相应填土高的尺寸

防水层采用《叁桥通(2010)8066》图施工

出入口铺砌采用《叁桥(2007)8011》通用图

线路上游侧检查台阶采用《XX涵通-01》

翼墙外限高架采用《专桥设(05)8184》

涵内流水槽《XX涵通-02》

三、征地拆迁数量、类别,特殊拆迁项目情况

本涵设计永久性征地为346㎡,便道临时占地为1500㎡,临时建设驻地占地为600㎡。

征地范围内有旱田、蔬菜大棚、铁路既有路基。

涵位使用征地现已完成,各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要求已经建设完毕。

已经具备生产能力,可以正常开工使用。

第三章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一、自然特征

(一)地形地貌

本涵洞地势比较平坦,起伏不大。

本涵为交通涵和排水涵两用。

(二)气象水文

本涵洞位于牡丹江市铁岭河镇境内属于中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夏季湿热短暂,春季多风。

项目

牡丹江

历年年平均气温℃

5.0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

38.4

历年极端最低气温℃

-38.3

历年最冷月平均气温℃

-18.0

历年平均降水量mm

531.0

历年最大年降水量mm

624.4

历年平均相对湿度%

66

土壤最大冻结深度cm

191

最大风速及风向m/s

21.0SW

最大积雪深度cm

39

历年平均蒸发量mm

1223.3

二、交通运输情况

本涵洞处交通便利主要以与本线并行或交叉的高等级道路为主。

主要有哈绥高速路、G301等公路,及乡村公路。

绥满公路距离线位较近,偶有交叉,可作为本线运输主干道。

三、沿线水源、电源、燃料等可利用的情况

1、工程用水调查

桥位水资源较为丰富,含水层埋深较浅。

施工用水靠既有农户自由水井解决,生活用水为城市自来水。

2、工程用电调查

本涵沿线电力资源较为丰富,主电网基本形成,涵洞位于铁岭河镇东端靠近301国道附近,涵洞右侧有当地电力配套设施,状态良好,足够涵洞施工使用富裕量较大,可以满足施工用电。

主要有牡丹江变电站。

四、当地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

(一)砂料分布情况

本涵位于一标范围内,砂厂分布一般,多集中在两端和中间伊林地区,其余沿线分布稀少。

主要分布在牡丹江。

本涵利用主要有2个砂场:

牡丹江温村镇熬东砂厂、兴隆砂厂。

(二)石料分布情况

本涵位于牡丹江至伊林段,石场资源较为丰富。

主要有4处处采石场:

牡丹江铁路石河采石场、下崴子村石料厂、黑山石料厂、磨刀石镇水亭沟石厂。

(三)钢材分布情况

本涵钢材使用为甲控材料,钢材由项目部统一供给。

五、其他与施工有关的情况

涵洞施工作业人员进场后应注射育苗,防止山区昆虫叮咬。

本涵驻地四道村有朝鲜族居民施工时与当地的百姓相处好。

第四章施工组织安排

一、建设总体目标

(一)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

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一般事故;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二)安全目标

杜绝安全生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遏制一般安全生产事故。

杜绝因建设引起的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B类及以上铁路交通事故和一般C类及以上旅客列车事故;遏制因建设引起的一般B类以下铁路交通事故和一般C类以下旅客列车事故。

(三)工期目标

本涵计划2011年5月15开工,2010年的7月15日完成施工。

(四)环境保护目标

符合国家、铁道部及地方有关规划、环保及水土保持、节能和新技术应用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委批复的环保、水保方案实施,确保工程所处的环境不受污染。

(五)文明施工目标

环境整洁、纪律严明、设备完好、物流有序、信息准确、生产均衡,创部级文明施工样板及安全标准工地。

(六)技术创新目标

按照铁道部和铁路局的有关要求,大力推广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新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提高工程质量创优的科技含量,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用先进的工艺、先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确保工程质量。

(七)标准化管理目标

按照铁道部和铁路局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要求,建立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形成建设项目各项工作闭环管理、有序可控。

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信息化为支撑,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全面落实人员配备、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标准化要求,建成标准化指挥部、标准化项目部、标准化作业队和标准化工地。

二、建设组织机构和任务划分,施工组织机构、队伍部署和任务划分

中铁二十二局牡丹江至绥芬河扩能改造工程一标段一工区

 

关显仁

 

徐文世

 

肖继才

 

副队长

王洪文

会计员

白俊学

调度员

殷燕茹

试验员

王文泽

材料员

任长义

劳资员

耿海涛

安全员

王世龙

技术员

李洪波

第三作业队队长

杨树金

技术主管

孙洪波

王洪涛

作业队长:

负责盖板涵洞的全面工作,对工程质量、安全、环保、工期和成本控制负全责对外负责施工范围内各级政府的关系协调。

对内负责与项目部的协调并且要对项目部负责。

作业副队长:

主抓施工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和队伍管理,负责组织指挥施工生产。

完成队长交给的各项工作。

技术主管:

负责本桥的技术管理工作。

负责对项目分部的验工,配合项目部工作。

负责编制本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完成队长交给的各项工作。

安全员:

负责本桥的安全管理工作,协助队长做好各分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

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并进行日常工作检查及事故分析,制定安全方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程序。

完成项目部安置部交给的工作。

技术员:

负责现场的技术工作,完成技术主管交给的工作。

试验员:

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试验;负责采购物资的抽样和试验,提供正确、完整的试验资料。

三、总体施工安排和主要阶段工期

(一)、工期安排

本计划2011年05月15日开工,2011年07月15日完成施工

(二)、阶段性工期

阶段性工期表

序号

工程项目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备注

1

基坑开挖

2011.05.15

2011.05.22

2

基础施工

2011.05.23

2011.06.10

3

墙身施工

2011.06.11

2011.06.25

4

基础回填

2011.06.15

2011.06.18

5

盖板预制、安装施工

2011.05.28

2011.07.1

6

防水层、沉降缝

2011.07.2

2011.07.4

7

出入口、路面

2011.07.5

2011.07.10

8

附属工程

2011.07.11

2011.07.15

四、施工准备和建设协调方案

1、施工准备

⑴技术准备

a.设计图纸复核

接到设计图纸后,技术主管组织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参加图纸复核,认真阅读设计文件,了解设计意图,熟悉设计内容,结合前期施工调查,准确掌握设计要求,并形成纪要,对设计图纸有疑问时主动与设计部门联系,求得明确答复,据此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标准,为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奠定基础。

b.CPI、CPII、控制网复核

成立测量小组,根据项目部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会同项目部人员赴现场进行线路控制桩点交接,形成交接记录;对整个线路进行复测;将完整的测量资料,按项目部及监理要求的时间上报测量资料,审查、批准后,据此完成施工放样定位工作,并进行测量资料交底。

c.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交底

技术主管组织技术室技术人员进行深入细致的施工调查,主要内容包括:

全面了解桥位线路位置,调查水文、气象、地形、地质、当地资源、建材、交通、水源、地面拆迁、临时工程条件等;根据调查结果和施工图纸的复核、会审情况,根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技术交底,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2)施工班组准备

安排5个班组完成本涵内的施工工作,分别为混凝土班组1个、木工班组1个、机械班组1个、力工班组1个和后勤班组1个。

根据计划工期进场。

(3)设备、材料准备

进场后急需的设备、仪器已经运至工地,其它设备根据施工进度要求,提前7天陆续进入工地,并保证设备状况良好,确保正常施工。

2、施工现场准备

队部拟于2011年5月15日前完成导线网布设及测量,高程测量、临时驻地、办公生活生产场地及设施、临时供水、临时供电、临时通讯、临时便道等。

(二)与建设单位协调方案

严格执行建设单位有关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的管理制度;严格按照建设单位同意的施工场地平面图布置施工场地,按时向建设单位报送有关报表。

积极参加建设单位组织的有关施工的会议,主动配合建设单位的各项检查工作,接受建设单位对施工提出的各项要求,按要求进行改进和落实。

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关于与地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的协作配合,积极主动为相关单位的检查、监督工作提供条件。

在相邻标段出现紧急情况时,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协助解决。

五、分项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一、征地拆迁2011年5月2日~2011年5月10日

二、驻地建设2011年5月10日~2011年5月15日

三、施工便道2011年5月12日~2010年5月15日

六、总体横道图

(见附图)

第五章临时工程

一、临时电力线路

采50KW发电机一台。

二、混凝土拌合站

混凝土用量项目部统一管理,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统一运输。

填报混凝土浇注申请书。

三、便道

施工便道结合地形布置,利用乡村道路和既有铁路路基进行改造,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

便道路基宽4.5m,路面宽3.5m,地形复杂地段和靠近涵洞处机械设备工作面适当加宽。

土质路基地段采用400mm厚碎石。

施工便道与既有道路相交处采用平面顺接方式过渡。

四、场地

本涵在线路附近小里程测设置1个小型设备堆放场地,大里程方向靠近涵洞设大型机械设备停放场地一个。

具体位置见平面图。

第六章施工方案

一、总体施工方案

本工程采用先地下后地上的流水施9工方法,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墙身混凝土—盖板预制安装—主体填土—制作防水层—附属工程的施工顺序。

基础采用机械大开挖施工,挖掘机、铲车配合进行基础回填,基础、墙身、翼墙混凝土采用标准钢模拼装,按照设计沉降缝分节、分段、间隔施工,钢筋混凝土盖板采用现场标准钢模预制,安装盖板使用汽车吊,主体侧面回填土采用立式电夯分层夯实,人工做放水层穿插进行,路基填筑完毕后人工进行附属工程施工。

二、基坑开挖

土方开挖前人工在基础的轮廓范围外,采用井字型开挖电缆探沟,深1.2m,将所探明电缆全部开挖敞开,并请设备单位现场确认后方可开始施工,电缆1.5m范围内禁止动用机械施工。

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基坑,放坡坡度1:

1,由既有线侧向外分层开挖,基坑边缘预留2.0m宽禁止放土。

开挖土方边挖边倒运。

开挖至设计标高后以上0.2m左右该有人工清理基地,并核对地质资料,若与设计不符及时通知监理和设计单位,清除基底浮土、杂物,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基底处理。

新建涵洞左侧靠近既有线基础开挖施工,采用打木桩夹木板对既有路基进行支护,木桩打入深度超过涵洞基底50cm,在地面设置拉线桩。

与基础支护木桩用8号铁线拉紧。

待基础混凝土浇筑成型达到一定强度拆模后立即回填。

三、基础混凝土

设计基础采用C30混凝土,使用钢制标准模板进行支模,基础支模按沉降缝分段进行施工。

模板使用角模机抛光,涂刷优质机油为脱模剂,组装时模板侧立面粘贴白色双面海绵胶密封条,“U”型卡连接,水平方向每1.5m高备两道¢50mm双钢管进行加固,转角采用阳角连接。

模板加固采用内外对拉相结合,外侧横向使用¢50mm钢管水平1.5m,垂直1.0m进行支撑,并使用手板紧线器反向对拉模板,取保基础尺寸准确。

砼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制,用混凝土搅拌车统一水平运输砼,采用滑道流放至基坑内,人工拉锹找平,混凝土浇筑分层进行,每层厚度为30cm。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其要求如下:

插点按梅花型布置;振捣在浇筑点和新浇筑混凝土面上进行,振捣器插入混凝土或拔出时速度要慢,以免产生空洞;振捣器垂直地插入混凝土内,并要插入至前一层混凝土,以保证新浇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结合良好,插进深度一般为50~100mm;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得超过有效振动半径的1.5倍;插入式振捣器避免与钢筋和预埋构件相接触;模板角落以及振捣器不能达到的地方,辅以插钎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及其表面平滑;;混凝土振捣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冒气泡、泛浆、表面平坦;混凝土捣实后,不得受到振动。

基础顶面混凝土,行车道部分需找平铁拉毛,待后期做路面处理。

墙身范围内按规定预留接茬石。

混凝土初凝后,采用塑料布覆盖撒水养生,保证表面湿润。

混凝土达到设计70%强度时方可拆模,在支模浇注时沉降缝处使用3cm苯板进行隔离。

基础回填土分层进行,采用立式夯机夯实。

四、墙身混凝土

设计墙身、翼墙身采用C30土,墙身为直角梯形状,两端翼墙为“L”型,分段尺寸与基础相同,沉降缝宽度3cm,上部企口设置,有外向既有路基侧梯级下降。

模板施工加固方法与基础相同,混凝土的垂直运输采用汽车吊车,其它施工方法同上。

五、钢筋混凝土盖板安装

盖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方可安装。

盖板安装采用25T汽车吊垂直运输,水平运输使用汽车倒运。

使用干硬性砂浆铺平做浆,放置平稳,分段对准沉降缝安装。

六、防水层

混凝土基层表面处理完毕验收合格后,方可涂刷处理剂,铺贴防水卷材。

基层表面不得有水,严禁雨中施工。

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

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用长柄刷进行涂刷,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处理完毕铺设防水卷材。

防水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均不得小于100mm。

七、附属工程

附属工程包括:

护锥及检查台阶,护锥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检查台阶采用M5水泥砂浆砌片石。

洞内回填土及铺设路面。

护锥采用做浆法砌筑施工,挂线砌筑,表面平整,勾平缝。

盖板涵施工工艺框图

施工准备

基坑开挖

尺寸及承载力检查换填灰土

 

基础砼浇筑

测量放线

 

边墙翼墙砼浇筑

 

钢混盖板制作

钢混盖板安装

防水层施工

保护层施工

出入口端翼墙护锥等

洞内道路或铺砌

回填

结束

第七章资源配置方案

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采购供应方案

根据施工设计图纸、施工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认真制定各种材料、机械设备总计划和采购清单。

采购前,对材料、机械设备的供方进行调查评价。

选择时,认真查验供方的资质证明、营业执照、产品生产许可证、质量检验证明及顾客满意度相关资料,交付后服务的证据、支持能力等,严格选择有实力的供方。

对有特殊要求的材料、机械设备,严格组织实地考察,进行产品质量状况评价,确定合格供方。

对选择的所有合格供方,签订定购合同,建立评价记录,实行定期考核、动态管理、择优淘劣,保证选择合格和放心的供方。

严格各种材料、机械设备采购的质量过程控制。

对供方生产(制造)的各种材料、机械设备做好检验和验证。

对接收的每批材料,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进场检验和验证,确保其各项质量指标符合和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对各种机械、设备按照采购合同文件的要求,严格进行验证,确保其技术状态良好,运转正常,能够达到应有的施工能力和要求。

严格材料、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针对本工程涉及领域新、新材料和新设备多的特点,认真执行和落实各种材料、机械设备使用和管理制度及办法,随时和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对各种材料的标识、搬运、储存、保管、发放等管理,严格执行企业的有关规定,从源头上控制好产品质量。

对机械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管理,落实安全使用、维护、保管和责任制度,严格执行维修、保养、小修、大修计划,保证各种机械设备工作正常,确保施工和工程质量不受影响。

二、分年度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本工程钢筋、水泥、中砂、碎石等材料甲控。

三、关键施工装备的数量及进场计划

本工程的主要施工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国别

产地

制造

年份

进场日期

用于施

工部位

备注

涵洞施工设备

1

挖掘机

PC400

1

日本

2007

2011、5、12

基坑

2

铲车

ZL50

1

2011、5、12

便道

3

推土机

220

1

2011、5、12

便道

4

电焊机

BX-300

2

河北

2005

2011、5、12

模板工程

5

污水泵

WQ65-35-50

6

上海

2008

2011、5、12

基坑

6

柴油发电机

50

1

上海

2005

2011、5、12

四、劳动力计划

根据本涵洞的工程特点,本桥分为一个主工作面和多个辅助工作面开展工作。

主要用于施工的3个班组共40人,待基础第一次浇注完成后不间断穿插作业。

第八章管理措施

一、质量目标及质量方针

1、质量目标

全部工程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现行的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设计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开通速度达到设计速度目标值,全线综合工程质量达到火车头优质工程一等奖标准。

杜绝工程质量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和较大事故;遏制工程质量一般事故;减少工程质量问题。

2、质量方针

以人为本,依靠科技,规范管理,以优良的工程质量、周到的服务实现顾客期望,奉献满意工程。

二、创优规划及创优措施

1、创优规划

本涵洞作为独立单位工程评定全部达到合格标准,确保省优,争创国优。

做到开工必优,一次成优。

2、创优措施

本工程针对主要工程量为混凝土工程。

因此我作业队主要从提高混凝土质量上进行重点控制,实现质量创优目标,主要的创优措施为:

(一)采用高质量的模板,确保结构物不变形

模板尺寸、分块、加工精度及刚度等必须令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满意。

模板设计原则是表面光洁,接缝严密。

模板要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进行设计和加工,经设计验算,要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二)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混凝土外观质量

重视混凝土的内在质量,加强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为保证清水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所有外露混凝土施工时采取以下工艺:

1、采取一次立模,整体灌筑成型的方法,减少施工接缝。

2、外露的墙体混凝土面板钢模板,使混凝土表面光洁如镜。

3、选派施工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混凝土工负责捣固工作,以振动棒捣固为主,同时避免欠捣与过捣。

(三)保证混凝土拌和质量

在混凝土供应单位设置专人联系、协调供应混凝土的标号、配合比、用量、运输时间等工作,同时对混凝土使用原材料、配合比、加工工艺等进行质量监督。

对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按规定频率、频度进行试验或检验,对于不合格的原材料或现场测定的坍落度不合格的混凝土不得用于本工程。

三、质量保证体系及组织机构

1、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完善的质量制度,系统的质量控制流程,根据我单位《质量手册》及《质量程序文件》的各项工作标准,及本工程的特点建立了完善的质量工作程序,作为全工程质量体系的子系统开展工作。

2、质量管理专职机构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机制,从组织上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成立以作业队长为首的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负责质量管理工作。

作业队部配备专职质检员,组建精干高效的试验和测量队伍,从原材料控制开始,实施施工全过程测量和试验控制。

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检查,在施工过程中自下而上按照“跟踪检测“、”复检“、”抽检“三个检测等级分别实施检测工作。

 

质量管理专职机构

安全员

王世龙石岩石

 

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实现质量目标

 

制度保证

标准保证

组织保证

思想保证

建立质量标准

明确质量责任

创优措施

质量法规

创优规划

质量目标

质量方针

质量领导小组

安质部/试验室

工程部/保障部

施工队QC小组

项目总工程师

质检工程师

专职质检员

兼职质检员

体系标准

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

贯标记录

施工规范

验收标准

质量目标责任制

开工报告审批制

设计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