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气体ideal.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261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6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理想气体ideal.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理想气体ideal.docx

《理想气体ideal.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想气体ideal.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理想气体ideal.docx

理想气体ideal

理想气体ideal gas

   假想的、理想化的气体模型。

又称完全气体。

严格遵循气体实验定律,亦即严格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的近似和简化,是实际气体在压强趋于零时的极限。

理想气体把握住了气体的某些重要特征,使问题简化,得以研究。

实际气体,则应根据涉及的问题和条件,在理想气体的基础上,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在微观上,理想气体模型的特点是,分子的大小与分子间平均距离相比可以忽略不计;除碰撞外,分子间以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以及分子与器壁间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

换言之,理想气体的分子间除弹性碰撞外没有能量交换,这使得理想气体的内能严格地等于分子功能之和,只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或体积无关。

气体实验定律gas,experimental laws of

   关于气体热学行为的5个基本实验定律,也是建立理想气体概念的实验依据。

   ①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p和体积V的乘积等于常量,即

   pV=常量式中的常量由气体的性质、质量和温度确定。

   ②盖·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它的体积V随温度t线性地变化,即

   V=V0(1+avt)式中V0,V分别是0℃和t℃时气体的体积;av是压力不变时气体的体膨胀系数。

实验测定,各种气体的av≈1/273°。

   ③查理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力p随温度t线性地变化,即p=p0(1+apt)式中p0,p分别是0℃和t℃时气体的压强,ap 是体积不变的气体的压力温度系数。

实验测定,各种气体的ap≈1/273°。

   实验表明,对空气来说,在室温和大气压下,以上三条定律近似正确,温度越高,压力越低,准确度越高  ;反之,温度越低,压力越高,偏离越大。

(以空气为例,在0℃,若压强为1大气压时体积为1升,即pV等于1大气压·升,则当压力增为500和1000大气压时,pV乘积增为1.34和1.99大气压·升,有明显差别。

)另外,同种气体的av、ap都随温度变化,且稍有差别;不同气体的av、ap也略有不同。

温度越高,压力越低,这些差别就小,常温下在压力趋于零的极限情形,对于一切气体,av=ap=1/273.15°。

   ④阿伏伽德罗定律。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1摩尔任何气体都占有同样的体积。

在T0=273.15K和p0=1大气压的标准状态下,1摩尔任何气体所占体积为V0=22.41410×10-3米3/摩尔(m3·mol-1)。

它也可表述为:

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分子数(或摩尔数)相等。

在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气体的分子数即J.洛喜密脱常量为n0=2.686773×1025m-3,因此,1摩尔气体所含分子数为

   NA=6.0221367×1023 mol-1称为阿伏伽德罗常量。

根据摩尔的定义,组成物质系统的基本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也可以是离子,电子,其他粒子或这些粒子的特定组合。

因此,阿伏伽德罗定律也可推广为,1摩尔任何物质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都等于阿伏伽德罗常量。

   以上讨论限于化学纯气体。

   ⑤道耳顿定律。

混合气体的压力等于各成分的分压力之和。

某一成分的分压力是指该成分单独存在时(即在与混合气体的温度、体积相同,且与混合气体中所含该成分的摩尔数相等的条件下,以化学纯状态存在时)的压力。

   以上5个气体实验定律分别是1662年R.玻意耳,1802年盖·吕萨克,1785年J.A.C.查理,1811年A.阿伏伽德罗,1802年J.道耳顿提出的。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equation of state of

   描述理想气体状态变化规律的方程。

质量为M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参量压强p、体积V和绝对温度T之间的函数关系为

   

式中μ和v分别是理想气体的摩尔质量和摩尔数;R是气体常量。

对于混合理想气体,其压强p是各组成部分的分压强p1、 p2、……之和,故

   pV=( p1+ p2+……)V=(v1+v2+……)RT,式中v1、v2、……是各组成部分的摩尔数。

   以上两式是理想气体和混合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由理想气体严格遵循的气体实验定律得出,也可根据理想气体的微观模型,由气体动理论导出。

在压强为几个大气压以下时,各种实际气体近似遵循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压强越低,符合越好,在压强趋于零的极限下,严格遵循。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习题

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处于某一状态时温度为T,在下述各状态变化的过程中,可能使气体恢复原来的温度T的过程是()

A.先等压膨胀,再等容降压B.先等压压缩,再等容降压

C.先等容升压,再等压膨胀D.先等容降压,再等压膨胀

AD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图1所示的状态变化,这三个状态的温度之比T1:

T2:

T3为多少?

图1

3:

6:

5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变化过程如图2,则在该图中能表示同一过程的是().

图2

  a     b     c    d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BC

4.某同学用带有刻度的注射器做“验证玻--马定律”的实验,温度计表明整个过程是等温的.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图3关系曲线,则().

图3

A.如果实验是从E状态F状态,则表明有外界空气进入注射器内.

B.如果实验是从E状态F状态,则表明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

C.如果实验是从FE状态,则表示注射器内有部分空气漏了出来.

D.如果实验是从F状态E状态,则表示外界有空气进入注射器内.

AC

第四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Ⅱ)

第五节气体分子动理论

 

课内四基达标

 

图1

1.如图1所示,一端封闭的玻璃管的封闭端用弹簧秤悬挂,开口端没入水银槽中,平衡时弹簧秤的读数不为零.若弹簧秤读数变大,其原因可能是()

A.大气压变大B.大气压变小

C.气体温度升高D.气体度降低

2.关于理想气体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种气体,若它们温度、压强相同,则摩尔质量数大的那种气体的密度大

B.对于同种气体,若温度和压强都相同,则质量大的气体的密度大

C.对于同种气体,其密度和它的压强成正比

D.对于同种气体,若压强相同,则温度高的气体的密度小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后,其密度增大为原来的4倍,则气体的压强和热力学温度与原来的压强和热力学温度相比较,变化的情况是()

A.压强是原来的4倍,热力学温度是原来的2倍

B.压强和热力学温度都是原来的2倍

C.压强是原来的8倍,热力学温度是原来的2倍

D.压强不变,热力学温度是原来的1/4

4.一瓶内装有某种气体,瓶塞上有一小孔和外界相通.今将瓶内气体温度由原来的15℃加热到47℃,则瓶内气体的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是()

A.气体的质量是15℃时的9/10B.气体的质量是15℃时的8/9

C.气体的密度是15℃时的9/8D.气体的密度是15℃时的9/10

5.仅一端开口且朝上直立的细玻璃管中,有一段长24cm的水银柱将管中气体分成质量相等的两部分,外界大气压强为1.013×105Pa,当水银柱静止时,管中上下两气柱气体密度之比ρ上∶ρ下=.

6.长为1m、粗细均匀的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内,有一段长为25cm的水银柱封闭了一段气体.当外界大气压为1.0×105Pa,且玻璃管开口朝上时,气柱长40cm.现将玻璃管缓慢地倒转过来,使开口朝下,则此时气柱长cm.

图2

7.如图2所示,气缸被活塞B′封闭着,另一个活塞B刚好在气缸中点,两边气体的质量相等,温度都是27℃(不计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今缓慢地向左推活塞B′,使其移动L/4(L为气缸全长),并保持缸内右边部分气体的温度不变,同时,对左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升到177℃.当活塞B平衡时,缸内左右两部分气体的密度之比为.

图3

8.如图3所示,在粗细均匀的U形管两边灌有水银,底部有一气柱(尺寸如图).外界大气压p0=9.33×104Pa.当温度由0℃上升到273℃时,气柱长度为cm.

9.3mol理想气体,从体积V0=22.4L膨胀到3V0过程中,压强p随体积变化的规律为p=p0(2-[

].式中,p0=1.00×105Pa,是初始状态的压强.气体在这个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最高温度为K.

10.质量一定的某种气体,在体积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气体的温度由-13℃升高到17℃,则保持不变的是()

A.压强B.分子的平均速率

C.分子的平均动能D.气体密度

11.气体的压强是由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A.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吸引力B.气体分子对器壁的碰撞力

C.气体分子对器壁的排斥力D.气体的重力

12.一定质量的气体,在等温度化过程中,下列物理量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的平均速率B.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

C.气体的压强D.分子总数

13.在一定温度下,当气体的体积减小时,气体的压强增大,这是由于()

A.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变大,单位时间对容器碰撞的次数增多

B.气体分子密度变大,分子对器壁的吸引力变大

C.每个气体分子对器壁的平均撞击力变大

D.气体分子的密度变大,单位体积内分子的重量变大

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其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当气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分子的热运动加剧,因此:

①;②从而导致压强增大.

 

 

 

能力素质提高

 

1.氧气瓶内贮足氧气,在27℃时,其压强为1.2×107Pa.今用掉一部分氧气后,其压强变为9.0×106Pa,温度降低为15℃,则所用掉的氧气占原瓶内氧气的百分比为.

2.假定贮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温度是27℃,压强是4.0×106Pa.求:

从筒内放出一半气体,并使气体温度降低到12℃时,筒内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3.如图4所示,有一盛有空气的气缸,它的底面积是100cm2,气缸内有一个能上下移动的活塞,活塞上悬挂一劲度系数为100N/cm的弹簧.当空气温度为27℃时,缸内气体压强是1.0×105Pa,弹簧恰好无形变.

 

 

 

 

 

活塞与气缸底相距50cm.问:

当缸内气体冷却至-3℃时,活塞将下降多大距离?

此时,弹簧施于活塞的拉力是多少?

(活塞与气缸内壁间的摩擦V3及活塞重力忽略不计,取10N/cm2=1.00×105Pa)

图4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的条件下,体积增大,则()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D.条件不足,无法判定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情况

5.两容积相等的容器中,分别装有氢气和氧气,且两容器中的气体质量相等,温度相同,则此两容器中()

A.氧分子的平均速率与氢分子的平均速率相等

B.氧分子的平均速率比氢分子的平均速率小

C.氧分子的个数比氢分子的个数多

D.氧分子的个数和氢分子的个数相等

6.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可以从微观上来解释玻意耳定律: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保持不变,也就是分子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不变,即每个分子平均一次碰撞器壁的冲量_________________;在这种情况下,体积减小,分子_________________增大,单位时间内,碰撞到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分子个数_________________,从而导致压强增大.

综合实践创新

 

1.如图5(甲)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变化过程的P-T图线,状态变化的图线的顺序是1234.试在图(乙)所示的坐标上画出对应的P-v和V-T图线.

图5

2.如图6所示,活塞面积为S,缸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气体.静止时,活塞距缸底h,缸内气体温度为T1,压强等于大气压强P0,活塞质量不计,闭合阀门K.

(1)在活塞上放置质量为m的物体后,活塞下降到距缸底高度为h/2处.设温度不变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

(2)然后对压缩气体加热,当温度由T1升到T2时,要使活塞保持在原位置不上升,则应在活塞上加多少千克的重物?

图6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如图中AB线段所示,由图可知,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

A.不断增大B.不断减小

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温度升高,体积减小的变化过程后()

A.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内能增大B.气体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大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热D.气体有可能向外界放热

 

参考答案

 

第四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Ⅱ)

第五节气体分子动理论

基础知识运用

1.A、D2.ABC3.CD4.AD5.19:

256.777.2:

38.389.341.3

10.D11.B12.BC13.A14.①分子每次碰撞容器壁时给容器壁的冲量增大②分子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面积器壁碰撞次数增多

综合迁移训练

1.21.9%2.1.9×106pa3.0.85cm,85N

4.A5.B6.质量,热运动平均速率,不变,密度,增多

拓展探究学习

1.略2.

(1)

(2)

3.C4.ABD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三)

   一、计算题

   1.贮气筒容积为100L,贮有温度为27℃,压强为3×106Pa的氢气,使用后,温度降为20℃,压强降为2×106Pa.求用掉的氢气的质量.(氢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是0.09g/L)

 

   2.一内径均匀的

U型细玻璃管竖直倒立放置.A端封闭,D端为开口,如图4–8–1所示,当竖直管AB内空气温度为27℃时,管内封闭的空气柱长为40cm,U形管水平部分BC长5cm,充满水银,当AB管内的气温发生变化时,水平部分的水银柱将发生移动,设管外大气压强恒为75cm高水银柱,试求要使管内水银完全离开水平管BC、AB管内空气温度应是多少?

 

   3.如图4–8–2所示.在大气压为76厘米水银柱,温度为27℃时,金属容器中有一不漏气的活塞B,阀A关闭着,活塞不动.活塞左方封闭有2L空气,活塞右方封闭有4L氧气,问阀A打开后,从容器中放出的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4.如图4–8–3所示,用销钉固定的活塞把水平放置的容器分隔成A、B两部分,其体积之比VA:

VB=2:

1,A中空气温度为127℃,压强为1.8×105Pa,B中空气温度为27℃,压强为1.2×105Pa,拔出销钉,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不漏气),由于容器壁缓慢导热,最后气体温度都变为27℃,活塞也停止不动,求A中最后的压强.

   5.如图4–8–4所示,在一个两端封闭的抽空了的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的活塞,与固定在气缸上端的弹簧相连,并可无摩擦地上下移动.平衡时活塞在气缸的底部,这时弹簧有了伸长,但活塞与气缸底部并无相互作用.今在活塞的下面充入一定数量的气体后关闭阀门,从而使活塞升高到h处,并使弹簧有了缩短,如再把气体的温度从T加热到T1,活塞平衡位置的高度h1是多少?

       

       

   6.有容积为1L和2L的两个容器,内贮空气,用一根细管连通,如图4–8–5所示.先把两个容器浸在0℃的水中,此时两个容器中的气压都是

1atm.再把2L容器改浸在100℃的蒸汽中,而1L容器仍在0℃的水中.求:

最后气体的压强.设容器的热胀不计,细管的容积及热传导不计.

   7.如图4–8–6所示,为低温测量中常用的一种气体温度计,下端A为测温泡,上端B为压力计,两者通过导热性能很差的德银毛细管C相连.毛细管很细,其容积远小于A、B的容积VA、VB,测量时,先把温度计在室温T0下充气到压强P0,加以密封.然后浸入待测物质,设A内气体与待测物质达到热平衡时,B的读数为p,试求待测温度.(VA、VB、p0、T0为已知)

   8.一钢筒装有压强为100atm,温度为27℃的氢气,用来对一个固定容积为1.5m3的真空容器缓慢充气,当容器压强达到某一数值时停止充气,这时钢筒内氢气压强降到25atm,把充好气的容器放入-23℃的冷藏库内,它的内部气体压强恰好等于1atm.求:

①容器在刚充好气时的压强;②充入容器的氢气的质量;③钢筒的容积.

   9.宇宙飞船密封舱内有一水银气压计,起飞前舱内温度为0℃,气压计的示数是76cmHg,在匀加速竖直上升的过程中(此时飞船离地面不太高),船内温度为27.3℃,气压计的示数是41.8cmHg,求飞船上升的加速度.

 

同步题库九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四)

   一、选择题

   1.图4–9–1所示的图象中,表示查理定律的是().

   A.只有③      B.只有②

   C.只有①③    D.只有①②

   

   2.图4–9–2表示一定质量的同种气体,从四个不同的状态过渡到同一终态E,则它们的体积变化是().

   A.A→E体积增大

   B.B→E体积不变

   C.C→E体积减小

   D.D→E体积增大

   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如图4–9–3所示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则气体压强变化的情况是().

   A.增加到4倍    B.减小到1/4    C.增加到3倍    D.减小到1/3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V图象如图4–9–4所示.图中a、b、c三点所表示的状态,其温度分别为Ta、Tb、Tc,则().

   A.Ta=Tb    B.Tb=Tc

   C.Ta=Tc    D.Ta

       

   5.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4–9–5所示的过程1→2→3变化,这三个状态的温度之比T1:

T2:

T3是().

   A.1:

3:

5    B.3:

2:

1    C.5:

6:

3    D.3:

6:

5

   6.如图4–9–6是某一定质量理想气体p–T图,A、B、C三个状态体积分别为VA、VB、VC,压强分别为pA、pB、pC,温度分别为TA、TB、TC,则().

   A.pA>pB>pC    B.TA=TB=TC  C.VB=VC>VA    D.VA=VC

          

   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状态变化的p–T图,如图4–9–7所示,图象上a、b、c三种状态的气体密度为ρa,ρb,ρc,则().

   A.ρa>ρb>ρc    B.ρa<ρb=ρc

   C.ρa=ρb>ρc    D.ρa>ρb=ρc

   8.图4–9–8表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1出发经过状态2和3,最终又回到状态1.由3→1的图线为双曲线.那么,在图4–9–9的p–T或V–T四个图象中,反映了上述循环过程的是().

       

   

9.如图4–9–10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A状态变为B状态

的过程中,温度变化情况为().

   A.可能温度一直下降    B.可能温度一直上升

   C.可能先降温再升温    D.可能先升温再降温

   二、填空题

   10.如图4–9–11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与温度T的变化曲线,图中ab、bc分别平行于p坐标轴和T坐标轴,则这种气体在abc三状态时的密度ρa,ρb,ρc按大小顺序排列为       .

       

   

   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与绝对温度的关系分别由图4–9–12中A、B、C三图所示.由图判定气体体积变化的情况是().

   A.图中气体体积     ;B.图中气体体积      ;C.图中气体体积      .

   12.一定的理想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的p–V图线如图4–9–13所示,1→2→3→4,则气体在这四个状态的温度之比为T1:

T2:

T3:

T4=  :

  :

  :

   .

   

   13.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先后在三个不同的容器中经历等容变化,得出如图4–9–14所示的三条等容线1、2、3.则这三个容器的容积之比V1:

V2:

V3=  :

  :

  .

   14.如图4–9–15所示,是质量相等的A、B两部分同种气体的等压线.根据图中所给的条件,当t=273℃时,气体A的体积比B的体积大   m3,它们的压强之比pA:

pB=  .

       

   15.如图4–9–16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自温度为T1的状态1变化到温度为T2的状态2,然后变化到温度为T3的状态3再回到状态1,T1、T2为已知,则T3=  .

   16.一摩尔的理想气体,其状态变化的p–V图线如图4–9–17(a)所示.请在p–T图、V–T图4–9–17(b)中画出对应的状态变化图线.

       

   三、计算题

   17.图4–9–18中,直线AB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等容过程的p–t图线,原点o处的压强p=0,温度t=0℃.现先使该气体从状态A出发,经过一等温膨胀过程,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然后保持体积不变,缓慢加热气体,使之到达某一状态F,此时其压强等于状态B的压强.试用作图法,在所给的p–t图上(见图4–9–19)画出F的位置,并计算气体在F状态的温度.

       

参考答案

同步题库八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三)

   一、1.Δm=77.98g    2.T≤280K或T≥315K    3.Δm=7.8g    4.p′A=1.3×105Pa    

5.h1=h

    6.p=1.22大气压    7.T=

    8.①p=1.2大气压 ②m=146g

③V=24L    9.a=9.8m·s–2

同步题库九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四)

   一、1.D2.A、B、C3.A4.B、D5.D6.A、C7.D8.B、D9.A、B、D

   二、10ρa>ρb>ρc    11.不变增大减小    12.7:

10:

9:

4    13.25:

80:

192    14.0.41:

3    15.T

/T116.如下图所示(图答–4)

   

 

   三、17.tF=546℃作图如下图所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