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437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7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03页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03页
亲,该文档总共10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docx

中药调剂员第三工种中医中药医药卫生专业资料

理论知识

1、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A)

(A)职业道德(B)职业纪律(C)道德(D)法律规范

2、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描述错误的是(B)

(A)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

(B)一般地反映社会道德和阶级道德的要求

(C)具体地反映职业或行业的特殊利益的要求

(D)多采用规章制度、守则、公约、承诺、条例等表现形式

3、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职业生活中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总和的是(C)

(A)道德(B)职业纪律(C)职业道德(D)职业习惯

4、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的描述是(D)

(A)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

(B)是本行业人员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C)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

(D是职业人员个体职业习惯的一种表现形式

5、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与行为准则的总和。

(X)

6、职业道德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7、下列不属于职业道德特征的描述是(C)

(A)具有一定的强制性(B)具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C)具有明显的流行性(D)具有鲜明的行业性

8、职业道德不具有的特征是(B)。

(A)明显的时代性(B)形式的单一性

(C)范围的有限性(D)鲜明的行业性

9、具有鲜明的行业性、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内容上稳定性和连续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等特征的是(C)。

(A)社会道德(B)职业习惯(C)职业道德(D)法律法规

10、职业道德的特征不包括(C)。

(A)行业特征鲜明(B)表现形式多样性

(C)具有自觉性(D)内容上具有稳定性和连续性

11、职业道德要求人们自觉遵守,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

12、职业道德具有表现形式的单一性和鲜明的行业性,并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征。

×

13、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C)。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的关系(B)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

(C)调节从业人员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4、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社会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B)。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促进全社会经济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15、职业道德规定了营销人员如何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等,体现了职业道德的哪项社会作用(A)。

(A)调节从业人员内部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B)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6、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不包括(A)。

(A)调节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B)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C)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D)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17、职业道德可以调节从业人员内部、与服务对象、与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

×

18、职业道德能促进本行业的发展,并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19、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是(D)。

(A)热爱集体(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全新全意为人民服务

20、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和主要内容不包括(D)。

(A)忠于职守、爱岗敬业(B)讲求信誉、诚实守信

(C)尽职尽责、服务群众(D)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22、关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说法有误的是(B)。

(A)爱岗敬业(B)救死扶伤(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

23、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中没有下列哪一项(C)。

(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质量第一(D)服务群众

24、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

25、爱岗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础。

26、不属于医药职业道德特点范畴的是(A)。

(A)经济性(B)全人类性(C)平等性(D)连续性

27、下列关于医药职业道德特点错误的说法是(A)。

(A)不连续性(B)严肃性(C)平等性(D)全人类性

28、下列属于医药职业道德特点的是(D)。

(A)不连续性(B)不稳定性(C)理论性(D)平等性

29、具有全人类性、平等性、严肃性、连续性等特点的是(D)。

(A)职业道德(B)社会公德(C)家庭美德(D)医药职业道德

30、医药职业道德具有全人类性、平等性、严肃性、连续性等特点。

31、经济性、平等性是医药职业道德的两个特点。

×

32、下列属于医药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是(C)。

(A)尊重患者(B)依法执业(C)救死扶伤(D)进德修业

33、医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不包括(B)。

(A)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B)诚实守信,依法执业(C)救死扶伤,防病治病

(D)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4、社会主义医药职业道德原则的根本目的是(C)。

(A)救死扶伤(B)防病治病(C)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

(D)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35、下列属于医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的是(A)。

(A)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B)继承发展中医中药(C)宣传医药知识

(D)谦虚谨慎,严谨治学

36、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身心健康服务,是医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37、爱岗敬业、尊重患者是医药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

38、中药调剂员按规定着装,举止文明,平等待人,体现了中药调剂员职业守则的哪项要求(B)。

(A)依法执业,质量第一(B)尊重患者,一视同仁

(C)进德修业,珍视声誉(D)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39、下列中药调剂员的做法,符合尊重患者,一视同仁职业守则要求的是(D)。

(A)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B)主动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水平

(C)加强与医护人员、患者的联系,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订

(D)平等对待患者,不分其年龄、性别、信仰

40、中药调剂员对待患者无论贫穷富贵、怨亲善友均要根据患者需要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体现了中药调剂员职业守则的哪项要求(B)。

(A)依法执业,质量第一(B)尊重患者,一视同仁(C)进德修业,珍视声誉(D)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41、职业守则中,尊重患者、一视同仁要求中药调剂员应当(A)。

(A)尊重患者或消费者的价值观、知情权、自主权、隐私权

(B)加强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水平

(C)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

(D)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职业道德

41、中药调剂员对从业过程中知晓的患者情况和隐私,必须保守秘密,不得无故泄露。

42、中药调剂员按规定着装,举止文明,平等待人,是职业守则中进德修业珍视声誉的要求。

×

43、依法执业,质量第一的职业守则要求中药调剂员不得夸大药品的疗效,也不能对可能出现的用药风险故意隐瞒或作虚假承诺,应当客观地告知患者使用药品可能出现的(B)。

(A)禁忌(B)不良反应(C)疗效(D)适应症

44、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科学指导用药,体现了中药调剂员守则中的(B)。

(A)尊重患者,一视同仁(B)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C)进德修业,珍视声誉(D)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45、依法执业,质量第一,要求中药调剂员应当(C)。

(A)按规定着装,举止文明,平等待人(B)加强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水平

(C)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D)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提高职业道德

46、中药调剂员向患者准确解释药品说明书,体现了中药调剂员守则中的(B)。

(A)尊重患者,一视同仁(B)依法执业,质量第一(C)进德修业,珍视声誉(D)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47、中药调剂员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科学指导用药,是职业守则依法执业质量第一的要求。

48、中药调剂员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科学指导用药,是职业守则进德修业珍视声誉的要求。

×

49、下列中药调剂员的做法,符合进德修业、珍视声誉职业守则要求的是(B)。

(A)言语举止文明礼貌、平等待人(B)主动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水平

(C)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订(D)尊重患者,公平销售

50、进德修业、珍视声誉的职业守则,要求中药调剂员应当(B)。

(A)按规定着装,举止文明,平等待人(B)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和道德水准

(C)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和药学服务质量(D)尊重患者,平等待人

51、中药调剂员主动进行继续教育,不断完善和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这体现了(C)。

(A)尊重患者,一视同仁(B)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C)进德修业,珍视声誉(D)救死扶伤,不辱使命

52、下列体现中药调剂员进德修业、珍视声誉职业守则要求的行为是(D)。

(A)私自收取回扣、礼物等不正当收入(B)利用新闻媒介夸大自己的专业能力

(C)在胸卡上印有各种学术、学历(D)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53、中药调剂员关注与执业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变化,提高专业水平和执业能力是进德修业、珍视声誉职业守则的要求。

54、进德修业、珍视声誉的职业守则要求中药调剂员遵守药品法规,确保药品质量,科学指导用药。

×

55、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修订实施,为患者治疗提供专业、负责的药学支持体现中药调剂员职业守则的哪项要求(A)。

(A)尊重同仁,密切协作(B)尊重患者,一视同仁

(C)依法执业,质量第一(D)进德修业,珍视声誉

56、下列哪项不属于中药调剂员职业守则的内容(A)。

(A)急人所难,救死扶伤(B)尊重患者,一视同仁(C)依法执业,质量第一

(D)进德修业,珍视声誉

57、下列中药调剂员的做法,符合尊重同仁、密切协作职业守则要求的是(C)。

(A)言语举止文明礼貌、平等待人(B)主动学习,不断完善专业知识水平

(C)加强与医护人员、患者的联系,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制订

(D)平等对待患者,不分其年龄、性别、信仰

58、不属于中药调剂员尊重同仁、密切协作要求的行为是(A)。

(A)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普及安全用药知识

(B)同业互助,公平竞争,共同提高服务水平

(C)加强与医护人员、患者之间的联系,不诋毁、损害其他同行的威信和声誉

(D)紧密配合医师对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提供专业、负责的药学支持

59、中药调剂员的主要职责是向患者提供合适的药品,指导患者用药,不必与医护人员合作参与用药方案的制订修订。

×

60、职业守则要求中药调剂员要加强与医护人员的沟通、交流与协作,积极参与患者用药方案的修订过程,提供专业、负责的药学支持。

61、中药饮片的极薄片厚度应符合(A)

(A)0,5mm以下(B)1-2mm(C)2-4mm(D)5-10mm

61、中药饮片的薄片厚度应符合(B)

(A)0,5mm以下(B)1-2mm(C)2-4mm(D)5-10mm

62、中药饮片的厚片厚度应符合(C)

(A)0,5mm以下(B)1-2mm(C)2-4mm(D)5-10mm

63、中药饮片的宽丝应符合宽(D)

(A)0,5mm以下(B)1-2mm(C)2-4mm(D)5-10mm

64、中药饮片的细丝应符合宽2-3mm。

65、中药饮片的段应符合长5-10m。

×

66、(D)不属于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A)形状(B)大小(C)颜色(D)石细胞

67、(B)不属于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A)质地(B)有效成分含量(C)颜色(D)气味

68、(B)不属于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A)折断面(B)导管种类(C)颜色(D)表面特征

69、观察中药饮片的形状,大小,颜色,折断面等特征的鉴定方法称作(A)

(A)性状鉴定(B)显微鉴定(C)基原鉴定(D)理化鉴定

70、饮片粉末中观察导管的种类和有无石细胞也属于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

×

71、中药饮片的性状鉴别主要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表面特征,质地,断面,气味等。

×

72、不宜切制的药材,根据医疗需要可进行粉碎,最粗粉是指(A)

(A)能全部通过1号筛,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B)能全部通过1号筛,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10%的粉末

(C)能全部通过2号筛,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D)能全部通过2号筛,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10%的粉末

73、不宜切制的药材,根据医疗需要可进行粉碎,极细粉是指(B)

(A)能全部通过8号筛,但含有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20%的粉末

(B)能全部通过8号筛,但含有能通过9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

(C)能全部通过9号筛,但混有能通过8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D)能全部通过9号筛,但混有能通过8号筛不超过10%的粉末

74、能全部通过4号筛,但混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C)的粉末属于中粉

(A)10%(B)20%(C)60%(D)40%

75、能全部通过6号筛,但混有能通过7号筛不少于95%的粉末属于(B)

(A)粗粉(B)最细粉(C)中粉(D)极细粉

76、不宜切制的药材,根据医疗需要可进行粉碎,最粗粉是指能全部通过1号筛

但混有能通过3号筛不超过20%的粉末√

77、能全部通过4号筛,但混有能通过5号筛不超过60%的粉末属于粗粉。

×

78、下列功效中,属于辛味药的是(B)

(A)收敛(B)发散(C)补益(D)利尿

79、下列功效中,属于辛味药的是(A)

(A)行气活血(B)通便(C)补益(D)缓急

80、下列功效与作用中,不属于辛味药的是(D)

(A)行气活血(B)发散(C)治疗表证(D)治疗虚证

81、下列功效与作用中,不属于辛味药的是(C)

(A)治疗气滞血瘀证(B)发散(C)治疗里热证(D)治疗表证

82、辛味药具有发散,行气活血,渗湿利尿的作用。

×

83、发散与行气活血属于辛味药的功效。

84、下列功效中,属于甘味药的是(C)

(A)收敛(B)泻下(C)补益(D)利尿

85、下列功效中,属于甘味药的是(A)

(A)缓急(B)发散(C)软坚散结(D)利尿

86、下列功效与作用中,不属于甘味药的是(B)

(A)补益(B)发散(C)治疗挛急疼痛(D)治疗虚证

87、下列功效与作用中,不属于甘味药的是(A)

(A)治疗气滞血瘀证(B)补益(C)治疗虚证(D)缓急

88、补益和缓急都属于甘味药的功效。

89、甘味药具有补益,缓急作用,常用于治疗虚证和挛急疼痛证。

90、蜜炙和油炙饮片含药屑杂质量是(D)

(A)1%(B)2%(C)5%(D)0.5%

91、醋炙和姜汁炙饮片含药屑杂质量是(A)

(A)1%(B)2%(C)5%(D)0.5%

92、果实和种子饮片含药屑杂质量是(C)

(A)1%(B)2%(C)3%(D)0.5%

93、根与根茎饮片含药屑杂质量是(B)

(A)1%(B)2%(C)5%(D)0.5%

94、根与根茎饮片含药屑杂质量是2%.√

95、饮片净度是指饮片中所含杂质和药屑的限度。

96、“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C)关系

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

97、“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D)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转化

98、“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B)关系

(A)阴阳消长(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转化

99、健康人体的阴阳关系可以概括为:

(D)

A、阴阳相互制约B、阴阳互根C、阴阳相互转化D、阴平阳秘

100、阴损及阳可用阴阳对立制约解释。

×

101、阴偏衰可导致阴阳失调中的虚热证。

102、五行中“金”的特性是(D)

(A)炎上(B)润下(C)稼穑(D)从革

103、五行中具有“润下”特性的是(B)

(A)木(B)水(C)土(D)金

104、五行中,“水”的“子”行是(B)

金(B)木(C)水(D)火

105、属于“母病及子”的脏病传变是(A)

(A)心病及脾(B)心病及肾(C)心病及肺(D)心病及肝

106、根据五行学说,火是水的所不胜。

×

107、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立的治法是益火补土。

108、藏象的基本涵义是(D)

(A)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B)内脏的解剖形象

(C)脏腑的生理功能(D)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109、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 (C)

(A)传化物(B)实而不能满(C)藏精气(D)泻而不藏

110、六腑共同的生理特点是(D)

(A)化生精气(B)贮藏精气(C)满而不能实(D)以上均非

111、五脏阴阳的根本(D)

(A)心阴与心阳(B)脾阴与脾阳(C)肝阴与肝阳(D)肾阴与肾阳

112、藏象的基本涵义是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

113、所谓藏象,就是指内脏的解剖形象。

×

114、气血生化之源是:

(C)

心(B)肝(C)脾(D)肺

115、心为“君主之官”的理论基础是(B)

(A)心主血脉(B)心主神明(C)心在五行属火(D)心开窍于舌

116、肾为气之根与肾的哪项功能有关(C)

(A)藏精(B)主水(C)主纳气(D)化生元气

117、“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B)

心(B)肺(C)脾(D)肾

118、藏象学说的整体观认为,五脏各有外候,与形体诸窍之间各有特定的联系。

119、藏象学说具有许多特点,但其主要特点则是以阴阳学说为中心的系统整体观。

×

120、其性凝滞者为(B)

(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

121、最易伤肺的邪气是(A)

(A)燥邪(B)风邪(C)暑邪(D)湿邪

122、寒邪的致病特点(C)

(A)易于动血(B)其性升散,易耗气伤津(C)易伤阳气(D)为病缠绵维愈

123、“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D)关系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转化

124、病因,即是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

它包括六淫、疠气、七情、饮食、劳逸、外伤等。

125、痰饮、瘀血等,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因此不会成为某些疾病的致病因素。

×

126、气强弱主要取决于(D)

(A)气候因素(B)地域因素(C)饮食习惯(D)体质与精神状态

127、疾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是(A)

(A)正气不足(B)邪气强盛(C)邪胜正负(D)正胜邪衰

128、阳邪致病,导致阳偏盛为(B)

(A)阴胜则寒(B)阳胜则热(C)阴虚则热(D)阳虚则寒

129、阳偏盛所导致的证候是(C)

(A)虚热证(B)实寒证(C)实热证(D)虚寒证

130、病机,是指能够涵盖各类疾病的病机变化,主要是指阴阳失调。

×

131、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结局的机理。

132、八纲各证候之间的关系,错误的是:

(C)

互相联系的(B)有中间状态(C)彼此孤立的(D)可以变化的

133、八纲辨证是(B)

各种辨证的综合(B)各种辨证的总纲

(C)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

134、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D)

外邪直中(B)劳倦所伤(C)里邪表出(D)六淫初袭

135、关于表证与里证的区别点,错误的是(A)

表证恶寒为主,里证发热为主(B)表证一般脉浮,里证一般脉沉

(C)表证病程较短,里证病程较长(D)表证病情较轻,里证病情较重

136、八纲辨证是中医各种辨证的总纲。

137、辨证和论治,是中医理、法、方、药在临床上具体重要的两个环节,但以辩证为主。

×

138、表证最主要的症状是(A)

恶寒(B)头身痛(C)脉浮数(D)腹痛

139、下述哪种情况少见于虚证:

(B)

(A)病程长久(B)饮食所伤(C)耗损过多(D)病势较缓

140、下列哪项不属于表证的症状:

(D)

(A)恶寒发热(B)鼻塞喷嚏(C)脉浮苔薄(D)咳嗽咳痰

141、形成寒证的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项:

(C)

(A)阳气亏虚(B)阴邪致病(C)阴液不足(D)阴寒内盛

142、表证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

143、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

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里证。

×

144、虚人感冒应选用的方法是:

(C)

急则治其标(B)缓则治其本(C)标本同治(D)先扶正后法邪

145、“实则泻之属于:

(A)

(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

146、扶正法则适用于:

(B)关系

(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

147、寒因寒用属于:

(D)关系

(A)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

148、养生以增强正气,包括顺应自然、养性调神、护肾保精、体魄锻炼、调摄饮食(注意饮食宜忌、药膳保健),以及运用针灸、推拿、药物调养等方面。

149、正治,指采用与其疾病证候性质相反的方药进行治疗的原则。

又称“从治”×

150、“热因热用属于:

(D)

正治(B)治本(C)标本兼治(D)反治

151、祛邪法则适用于:

(A)

(A)实证(B)虚证(C)虚实夹杂(D)虚中夹实

152、治病时考虑年龄属:

(B)

(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治末病

153、用寒远寒,用热远热属于(C)

(A)因时制宜(B)因人制宜(C)因地制宜(D)治末病

154、三因制宜,即指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而制定其适宜的治法和方药。

155、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虚实夹杂病证。

但在具体应用时,还是以祛邪为主。

×

156、以下哪项不是中成药处方来源(D)

(A)历代医药文献(B)经验方(C)新研方(D)祖传秘方

157、以下中成药处方来源于经验方的是(B)

九味羌活汤(B)橘红丸(C)羚羊感冒胶囊(D)六一散

158、以下中成药处方来源于历代医药文献的是(A)

(A)九味羌活汤(B)橘红丸(C)羚羊感冒胶囊(D)木香顺气丸

159、以下中成药处方来源于新研方的是(C)

(A)九味羌活汤(B)橘红丸(C)羚羊感冒胶囊(D)木香顺气丸

160、中成药处方来源可归纳为历代医药文献、经验方和新研方。

161、经验方全部出自民间医生之手。

×

162、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中可按(A)组方

(A)配伍原则(B)临床经验(C)药物功效(D)阴阳五行

163、按现代科学组方的特点是(D)

(A)专一性不足(B)面面俱到(C)适用范围广(D)针对性强

164、药物组成较多的药物,由于针对性不强主要用于疾病的(A)

初起阶段(B)中期(C)后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