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8547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2.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docx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8

(总分:

5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

50,分数:

50.00)

1.社会心理学是指

A.研究社会相互作用背景中人的社会行为及其心理根据的科学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的,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映,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

C.由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的行为,其发展取决于个体及其所处情景的状况

D.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E.个体对他人、群体以及自己的知觉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A是社会心理学的定义,B是社会心理的定义,C是社会行为的定义,D是社会化的定义,E是社会知觉的定义。

2.人格理论中很少强调结构的人格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罗杰斯C.斯金纳

D.凯利E.卡特尔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人格结构;罗杰斯提出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人格结构;凯利提出人格结构建构论;卡特尔提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人格结构。

3.符号互动论的基本假设包括

①个体对事物采取的行动是以该事物对其意义为基础

②事物的意义源于个体与他人的互动,而不是存在事物自身中

③个体在应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时,往往通过自身的解释去运用和修改事物对他的意义

A.③B.①②C.①③

D.②③E.①②③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4.与连续强化相比,部分强化对行为影响的特点是

A.习得行为保持时间较短

B.引起反应的速度较慢

C.习得行为保持时间较长,但引起反应的速度较慢

D.习得行为保持时间较短,但引起反应的速度较快

E.习得行为保持时间较长,引起反应的速度较快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5.使用社会角色来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可预见的互动行为模式的是

A.罗斯B.米德C.麦孤独

D.詹姆斯E.霍曼斯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6.观察学习包括四个过程,其先后顺序是

A.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保持过程

B.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持过程

C.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D.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E.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动机过程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7.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的两本著作是

A.《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科学》

B.《社会心理科学:

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C.《社会心理学:

大纲与资料集》和《社会心理科学》

D.《社会心理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E.《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导论》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8.下列关于班杜拉自我强化观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自我强化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行为准则和对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

B.自我强化与环境的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一起构成班杜拉扩展的强化概念

C.环境因素通过个体评价而影响行为,是自我强化标准的发展和认识过程

D.自我强化间接加快了人类形成满足延迟的能力

E.自我强化的发展和认识过程体现了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自我强化是指个体根据内在的行为标准和对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自我强化与环境的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一起构成班杜拉扩展的强化概念;不仅环境因素影响行为,行为本身的结果也会通过个体评价而影响行为,是自我强化标准的发展和认识过程;自我强化使人类能逐渐形成满足延迟的能力;自我强化的发展和认识过程体现了个体-情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9.最先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学者是

A.戈夫曼B.布鲁默C.米德

D.库利E.杜威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10.认为强化是一种简单而又法力无边的法则的心理学家是

A.斯金纳B.华生C.班杜拉

D.多拉德E.米勒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1.社会交换理论的创始人是

A.霍曼斯B.布劳C.埃莫森

D.多拉德E.詹姆斯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2.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化的类别

A.经济社会化B.道德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D.性别角色社会化

E.语言社会化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13.为社会心理学诞生做出杰出贡献的两位学者是

①美国社会学家罗斯

②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③英国社会心理学家麦孤独

④德国社会心理学家勒温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

D.②和④E.③和④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4.在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对人本主义观点有很大影响的概念是

A.社会兴趣B.生活风格

C.创造性自我D.追求卓越

E.自卑情结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阿德勒认为,人不是遗传作用和环境影响的消极接受者,人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可以创造性地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这与存在哲学达成共识,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

15.20世纪30年代,将“角色”一词引入社会心理学的是

A.弗洛伊德

B.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

C.美国芝加哥学派

D.人本主义E.行为主义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6.卡特尔认为,人格研究中最好的材料来源是

A.生活记录材料B.客观测验材料

C.问卷资料D.他人评价材料

E.梦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17.观察别人行为后所受到的强化,叫做

A.替代性强化B.直接强化

C.自我强化D.部分强化

E.负强化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直接强化是指在行为反应发生之后直接有强化物的跟随的强化;自我强化是指个体根据内在的行为标准和对环境强化的预期进行自我称赞或自我责备,以调整自己行为的过程;部分强化是指在行为反应发生之后有时给予强化有时不给予强化;负强化是指在行为反应发生之后导致厌恶刺激的撤离。

18.马斯洛划分的五个层次需要由低到高是

A.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B.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C.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D.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E.安全需要、生理需要、尊重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19.罗杰斯认为,在经验中能被觉知或意识的部分,加上个体对其赋予的意义,二者的总和称为

A.场B.能量场C.现象场

D.意义场E.心理场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场、能量场是物理学的概念;意义场和心理场是勒温提出的概念。

20.作为测量自我的Q分类技术的创立者是

A.马斯洛B.罗杰斯C.史蒂文森

D.卡特尔E.弗洛姆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罗杰斯试图将自我操作化,成为可以测量的变量,于是利用史蒂文森创立的Q分类技术对自我进行了测量。

21.一般认为西方社会心理学开始于

A.1936年B.1928年C.1926年

D.1908年E.1918年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22.罗杰斯认为适宜的治疗气氛包括三个要求

A.真诚、共情、无条件积极关注

B.开放、自愿、有条件积极关注

C.热心、负责、有条件积极关注

D.坦诚、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

E.真诚、热心、无条件积极关注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23.行为主义人格理论强调

A.追求卓越是人格发展的首要动力

B.情境对行为的决定作用

C.环境与人格的交互作用决定了人的行为

D.特质是人格结构的基本单位

E.人格的差异源于认知结构的差异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行为主义基本的理论观点是环境决定论,忽视内在的心理结构和过程,其人格理论也不例外。

选项A是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观点,选项C是交互作用论者的观点,也是目前多数心理学家所认同的主张,选项D是阿尔伯特、卡特尔等特质论者的观点,选项E是认知论者的观点。

对此题的解答,如果不清楚各人格理论的具体观点,但只要掌握了行为主义基本的理论观点,理解“追求卓越”、“特质”、“认知”都属于主观的、内在的心理,也能正确解答。

24.成为罗杰斯人格理论的基础概念是

A.本我B.自我C.超我

D.理想自我E.现实自我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25.功能自主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B.高登伯格

C.阿尔波特D.米歇尔

E.艾普斯坦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26.认为“环境是决定行为的唯一重要因素”的人格理论是

A.人本主义理论B.特质论

C.交互作用论D.认知论

E.行为主义理论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27.卡特尔从特质的层次上将人格特质划分为

A.个人特质、一般特质

B.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C.个别特质、共同特质

D.表面特质、根源特质

E.能、外能、辅助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A、B选项是阿尔伯特对人格特质的分类;选项C是卡特尔从个体与群体角度对特质的分类;选项E是卡特尔对人格动力特质的分类。

28.“异常行为是由于不适当的学习所造成的”观点属于

A.精神分析观点B.特质论观点

C.交互作用观点D.行为主义观点

E.人本主义观点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题干中的观点反映的是异常行为的环境决定论,是行为主义的基本论调。

而精神分析、特质论和人本主义的心理病理观都是强调主体内在因素决定论观点,交互作用论则认为异常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29.在阿尔波特特质理论中,“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的特质是

A.个人特质B.一般特质

C.枢纽特质D.核心特质

E.次要特质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阿尔波特根据对一个人人格的影响和意义,将个人特质区分为枢纽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

枢纽特质是极其弥漫、渗透的,能够影响到这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面;核心特质指对一个人有一般意义的倾向;次要特质是指那些在一个人身上体现不明显的、缺乏一般性和一致性的特质,其渗透性极少。

30.罗杰斯对健康人格的描述,不包括

A.自我经验的开放态度

B.自我的协调C.机体估价过程

D.无条件积极关注E.真诚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1.下列属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中重要概念的是

A.力比多B.集体无意识

C.基本焦虑D.追求卓越

E.存在感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这几个概念都是精神分析学家提出的重要概念,力比多是弗洛伊德理论的重要概念,集体无意识是荣格理论的重要概念,基本焦虑是霍妮理论的重要概念,存在感是罗洛·梅理论的重要概念。

32.罗杰斯认为,心理顺应不良的原因在于自我和经验间的不协调,而不协调的根源在于

A.同一性混乱

B.存在感的丧失

C.价值条件的作用

D.本我和自我的矛盾

E.人的异化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同一性混乱是艾里克森的心理病理观;存在感的丧失是罗洛·梅的心理病理观;本我和自我的矛盾是弗洛伊德的心理病理观;人的异化是弗洛姆的心理病理观。

33.塑造程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A.维持强化标准不变

B.突然提高强化标准

C.逐渐提高强化标准

D.逐渐降低强化标准

E.突然降低强化标准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塑造法也被称为“渐次接近法”,其实质是使个体行为不断接近目标行为并最终做出目标行为的差别强化过程,也就是通过差别强化达到行为分化的过程。

34.具有“按固定规则行事,客观而冷静,积极思考问题,武断,感情压抑”特征的人格类型是

A.外倾感觉型B.外倾思维型

C.内倾感觉型D.内倾思维型

E.外倾直觉型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35.社会角色理论认为,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

A.角色不清B.角色领悟

C.角色采择D.角色扮演

E.角色期望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6.勒温最为著名的群体动力研究是

A.组织内的人际关系B.人际吸引

C.组织压力D.群体决策

E.领导方式与群体心理气氛的相互关系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37.下列关于阿尔波特对特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致性

B.特质具有动力性

C.特质可以直接被观察到

D.特质是人存在的真实的重要部分

E.特质都有独特的和普遍的两个方面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特质被看做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不是具体可见的,但可以由个体的外显行为推知其存在。

38.常见的角色失调有四种:

角色冲突、角色不清、角色失败和

A.角色转换B.角色危机

C.角色混乱D.角色中断

E.角色无能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39.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大多数行为理论的区别在于

A.承认潜意识的作用

B.承认内部认知过程

C.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

D.承认自我潜能的作用

E.承认人格的特质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社会学习理论与其他人格理论相比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其整合的程度比较高。

面对特质论和情境论的分歧,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不必争论是内部因素还是外部环境决定了人格,行为是有机体内部过程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其次,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心理学最有生命力的新兴认知学派的一些观点,从而克服了激进行为主义理论中过分简化行为,忽略内部过程的弊端;另外,社会学习理论涉及的计划、目标、潜能这类概念,及其对人类尊严所提供的证据,说明社会学习理论也整合了人本主义的一些观点。

40.符号互动论现代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库恩B.米德C.戈夫曼

D.布鲁默E.威因斯坦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41.关于马斯洛对高层次需要与较低层次需要间差异的描述,错误的是

A.越高级的需要,在种族进化中出现越迟

B.越高级的需要,在个体发展中出现相对晚一些

C.越低级的需要,强度越高

D.高级需要与生存没有直接关系,对高级需要的追求能产生更深刻的幸福体验

E.需要层次的满足顺序是固定不变的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需要满足的顺序一般是从低级到高级,但并非一成不变,满足的顺序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倒转。

42.自我的特点是知觉模式的

A.组织性、整体性、一致性

B.现实性、目的性、和谐性

C.理想性、相似性、顺应性

D.现实性、相似性、一致性

E.现实性、整体性、相似性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43.下列关于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器官缺陷与补偿是人格的首要动力

B.自卑感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

C.自卑感只起积极作用

D.在后期理论中,力求优越是人格的原初动力

E.力求优越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阿德勒认为,器官缺陷与补偿是人格的原初动力,自卑感是所有个人成就背后的主要推动力,可以促进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可能起消极作用,使人产生神经症。

44.观察学习的四个环节依次是

A.强化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存过程

B.强化和动机过程、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现过程

C.注意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存过程

D.注意过程、保存过程、动作再现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E.注意过程、动作再现过程、保存过程、强化和动机过程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5.斯金纳认为,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是

A.连续强化B.部分强化

C.负强化D.惩罚

E.忽视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连续强化、部分强化和负强化都是增强期望行为发生概率的程序。

忽视(消退)和惩罚是降低非期望行为发生概率的程序,忽视(消退)和惩罚的区别在于:

忽视是“没有结果”,也就是从此不再有强化物的出现,并不涉及结果的去除或呈现;惩罚则是反应之后随之发生厌恶刺激的呈现或积极刺激的撤离。

忽视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肯定会导致原有反应发生概率的降低,但是惩罚的后果较难预测,一般导致行为概率的降低,但有时也会巩固期望消除的行为。

因此,斯金纳认为,忽视(消退)是处理非期望行为的合适方式。

46.在社会交换理论者看来,某种行为的结果对个体越有价值,他重复这种行为的可能性越高,这属于

A.成功命题B.刺激命题

C.价值命题D.剥夺与满足命题

E.侵犯与赞同命题

(分数:

1.00)

 A.

 B.

 C. √

 D.

 E.

解析:

47.在当代人格心理学中,特质概念的提出者是

A.卡特尔B.阿尔波特

C.高登伯格D.米歇尔

E.艾普斯坦

(分数:

1.00)

 A.

 B. √

 C.

 D.

 E.

解析:

阿尔波特是特质论的首倡者,卡特尔、高登伯格和艾普斯坦都是特质论的支持者和代表人物,米歇尔是特质论的反对者。

48.心理学家勒温认为,构成心理动力场的是

A.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

B.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C.外部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D.外部环境、心理环境和内部个人区域

E.以上都不是

(分数:

1.00)

 A.

 B.

 C.

 D. √

 E.

解析:

49.在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中,最重要的原型是

A.人格面具B.阴影C.阿尼玛

D.阿妮姆斯E.自身

(分数:

1.00)

 A.

 B.

 C.

 D.

 E. √

解析:

自我之所以是最重要的原型,因为它是精神中协调其他各部分的结构,处于构成人格的许多截然对立的组成部分的中间位置,其作用是为了达到人格的均衡、协调和整合,引导个体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50.最严重的角色失调是

A.角色失败B.角色不清

C.角色间冲突D.角色中断

E.角色内冲突

(分数:

1.00)

 A. √

 B.

 C.

 D.

 E.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