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428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0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docx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资料

高中地理必修三期中测试练习卷(四)

一、选择题

1.读乌鲁木齐市三大产业结构变化图,

判断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D.第一、二产业比重持续下降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

下图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2~3题。

2.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3.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读下图,回答4~6题。

4.关于图示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5.该地区是我国酸雨危害较严重的地区,其形成原因和

减轻酸雨危害的主要措施有(  )。

①气候湿润 ②地形以盆地为主 

③有色冶金工业发展 ④汽车尾气排放量大 

⑤限制使用汽车 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大力发展水电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④⑤D.①③⑤

6.造成该区域与青藏高原的农业类型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因素B.城市因素C.人口因素D.自然因素

近年来A、B两国加强了能源合作。

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据图判断A、B两国之间所调配的资源可能是(  )。

A.水资源

B.木材

C.石油

D.煤炭

8.对A、B两国进行能源合作的优势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国油气资源丰富

B.B国的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缺乏,对A国依赖性大

C.陆上邻国,可利用管道运输

D.是我国的建交国,有政治基础

目前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已经进入“跑道”,即将“起飞”。

在江苏省经济发展平稳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经济继续表现出强劲增长势头,经济运行呈现出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苏北乃至江苏省的地位都呈稳定上升之势。

读东陇海产业带在我国铁路交通要线中的位置图,回答9~10题。

9.东陇海线产业带已经成为苏南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带,其中从苏南转移来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

A.服装业B.电子信息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D.金属冶炼业

10.下列有关协调沿东陇海线区域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举措,可行的是(  )。

A.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注重以经济质量提高为终极目标的产业结构调整

B.大力开发各类自然资源,确保资源能够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C.注重科技投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排放

D.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重工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我国某地区2008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平均预期寿命81岁。

右图表示“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右图完成11~12题。

11.该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传统农业阶段

B.工业化起步阶段

C.工业化阶段

D.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12.下列有关该地区21世纪以来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一产业产值出现负增长B.第二产业比重下降最快

C.第三产业占主导D.以技术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

1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沿海许多乡镇从以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过渡到工业化阶段,其产业结构的转变模式是(  )。

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转变为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变为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转轨和市场化过程中,工业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企业步履维艰、经济效益严重下滑、转制困难等。

为此国务院多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问题。

据此完成14~15题。

14.东北原有工业体系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有悠久的农垦历史,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B.历史上是人口稠密的地区,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自然资源种类多、数量大,地区组合好,工业接近原料、燃料地

D.河网密布,有十分便利的水运条件

15.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目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变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全面改造提升加工制造业,使之成为高水平、高技术和高效益的工业基地

B.东北工业基地的工业特色是石化工业、大型机械制造、纺织工业、汽车制造、森林工业较为发达

C.东北工业基地的地理位置优势是与俄罗斯、蒙古接壤,又邻近韩国、日本

D.东北工业基地发展脱困的最主要障碍是政策问题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图1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2是“2002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读图完成16~17题。

图1

 

16.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17.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读下图,回答18~19题。

 

18.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

C.人口素质不同D.地形不同

19.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水田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⑤D.①③④

读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根据图示各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完成20~21题。

20.根据图中信息,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应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逐步转移到甲地带

B.甲地带地理区位闭塞,人们紧迫感、危机感较强

C.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主体分布于乙地带

D.丙地带应首先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21.下列国土整治项目中,属于乙地带的是(  )。

A.西气东输工程B.青藏铁路二期工程

C.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D.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解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

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22~23题。

22.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区位指数由东部向西部递减

B.我国东南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矿产资源丰富

C.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较恶劣

D.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23.甲地区区位指数大于40,其优势主要表现在(  )。

①交通便利②资源、能源丰富③老工业基地基础好④科技水平高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读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变化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24~25题。

24.关于西部地区的能源分布,正确的是(  )。

A.西北地区的风能资源丰富B.西南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

C.西部各省区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D.西部的煤炭资源只分布在中纬度省区

25.关于我国西部地区能源生产系统产出效益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出效益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B.改革开放后产出效益增长最快

C.能源生产系统的产出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进入21世纪西部能源开发存在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

人类的衣食住行深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为此,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饮食与地域文化关系课题研究,结合已取得的成果(见下表),回答第26题。

菜系

主要原料

饮食特色

①川菜

山珍野味,河产鱼鲜,多用三椒(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等

菜肴色鲜艳,口味麻辣浓重

②苏菜

特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鱼、虾、蟹、瓜果菜

浓中带淡,口味平和,咸中带甜

③粤菜

材料丰富,菜式多样,一般只用少量姜、葱、蒜头做“料头”,也不会大咸大甜

博采众长,善于变化,口味清淡

④蒙古菜

以牛羊肉为主,调味只用盐和少量香料,烹饪方法只有煮或烤

质朴自然

26.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①菜系麻辣与当地气温低有关

B.②菜系主要原料反映该区地势低平、河湖众多

C.③菜系清淡与当地气候湿热有关

D.④菜系调味少,是由于当地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对各地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刻的影响,使得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据此回答27~28题。

27.鄱阳湖平原种植水稻,长江三角洲种植花卉,造成两地不同种植结构的决定性因素是

A.气候B.土壤C.地形D.市场

28.我国东部多耕作业,西部多牧业,主要原因是(  )。

A.生产生活方式不同B.开发历史长短不同

C.光、热、水、土等条件不同D.地质作用影响不同

下图为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图1时期—图4时期的历史变化过程,(图1时期—图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

)据此回答29~30题。

29.图4时期图示河流断面处的河流年内径流量变化情况与图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B.年内径流量分配趋于均匀

C.洪峰流量和出现频率减少D.夏秋流量减少,冬春流量增大

30.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下降 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

能力降低 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 ④城市化面积扩大,

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和径流汇集的速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图甲是“我国南方某流域局部地形图”,图乙是“该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据图完成31~32题。

31.图乙中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现象有(  )。

①坡地垦田 ②围湖造田 ③林地利用 ④果园开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2.对于该地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有(  )。

①环境污染 ②湖泊淤积、湖面缩小,调蓄功能增强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 ④下游洪水

威胁增加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在决定建三峡工程之前,专家曾对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进行过研究:

阿斯旺大坝在获得灌溉、防洪、航运、发电等多方面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环境变化,主要是河口渔获量减少、下游农田因失去淤泥肥源而变得贫瘠、土地盐碱化、海水侵蚀加重等。

结合“阿斯旺工程与三峡工程对比图”,回答33~34题。

33.下列关于两个工程利弊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峡工程的首要目标是为华北地区供水

B.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主要在中下游

C.阿斯旺工程的首要目标是防洪

D.阿斯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在库区

34.从年泄洪量比较,三峡工程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原因是(  )。

A.三峡工程位于阶梯交汇处,河流落差大

B.三峡工程处于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丰富

C.阿斯旺工程地处热带沙漠气候区,降水稀少

D.阿斯旺工程上游人口稠密,用水量较大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黄河下游时常出现季节性断流,而且断流天数和河段长度逐年增加,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高达60亿元。

据此回答35~36题。

35.下列针对黄河下游断流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①制定法规,不允许沿岸取用黄河水 ②加大资金投入,实施全流域人工降雨 ③实施

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增强节水意识 ④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入黄河,补充黄河水量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6.综合开发治理黄河的有效措施是(  )。

①中游植树种草,控制水土流失 ②下游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实施水资源合理调配 

③开发中、下游水能资源 ④调整沿河地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读“我国某河流流域图”,完成37~38题。

37.造成流域内Ⅰ、Ⅱ两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B.气温C.降水D.植被

38.要合理开发利用该河流的优势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发Ⅰ区河流侧重修建大型水库以发展旅游业和航运

B.开发Ⅱ区河流侧重于水力发电和灌溉

C.Ⅱ区河流沿岸应广泛发展茶树种植

D.Ⅰ区河流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同时进行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39~40题。

39.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

A.a、b段

B.b、c段

C.a段

D.c段

40.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回答41~42题。

41.图中①~⑤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分别为(  )。

A.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

B.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生物资源

C.能源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D.矿产资源、水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能源资源

42.图中①⑤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荒漠化、水土流失B.空气污染、水土流失

C.地面塌陷、土壤盐碱化D.土壤盐碱化、空气污染

43.上述跨区域的资源调配(  )。

A.改善了调出区资源浪费状况

B.增强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C.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D.前提是市场需求

中国石油新闻中心2012年10月10 盘点过去十年我国的重点工程,无论从投资规模、地域跨度,还是惠及人口,西气东输工程都堪称之最。

西气东输一线和二线工程,累计投资超过2900亿元,长度达到15000多公里,这不仅是国内也是全世界距离最长的管道工程。

惠及人口超过4亿人,是惠及人口最多的基础设施工程。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回答44~45题。

44.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A.中亚B.俄罗斯C.西亚D.乌克兰

45.继西气东输一线、川气东送工程之后,再建设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目的有(  )

①优化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②促进沿线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升级

③加强东部地区供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④利用广州港的优势扩大我国天然气的出口能力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46.与西气东输一线管道干线相比,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具有的优点是(  )。

①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 ②供气来源多元化,供气更稳定 ③覆盖区域更广 ④

从根本上解决了珠三角的能源短缺状况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南水北调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战略性工程,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

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

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烟台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

烟台人不久就能畅饮长江黄河水。

结合下图,回答47~48题。

47.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量最丰富的区域属于鲁中南低山丘陵区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因为降水西多东少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渍)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48.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在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C.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的补充作用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分布较广、受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40多亿元,平均每天近1.5亿元。

据此回答49~50题。

49.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是(  )。

A.土地生产力日益丧失B.全球变暖C.臭氧空洞D.砍伐森林

50.草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固定沙丘B.消减风力C.吸收地下水D.增加降水

二、非选择题

51、2011年6月8日,西安、重庆、成都三市现场签订“共同搭建西三角”的合作协议。

促进三地交流合作,“西三角”城市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读下列材料,完成要求。

材料一 “西三角经济圈”将西部较具潜力和实力的重庆、成都、西安三大城市整合起来,突破秦岭屏障,使成渝经济带和关中经济带贯通。

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中心,科技力量雄厚,研发能力较强。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研发具有明显优势。

重庆是全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

它们是西部三个具有跨省域影响力的中心城市。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部分区域图。

(1)完成下表,比较西安、成都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区域差异

西安所在地区

成都所在地区

地形区

渭河平原

气候类型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

所属流域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自然带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农业生产

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主要粮食作物为____

52.(创新性研究)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材料 根据中央安排,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

“民生为主,惠及百姓”成为新一轮对口援疆的首要原则。

下表是部分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地区和援疆计划、思路。

省市

对口支援地区

援疆计划、思路

北京

和田地区的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洛浦县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十四师农场

五大示范项目:

和田市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和田县抗震安居房暨新农村建设工程、墨玉县设施农业建设工程、洛浦县人民医院病房楼建设工程、兵团农十四师红枣加工基地建设工程

山东

喀什地区疏勒县、英吉沙县、麦盖提县、岳普湖县

着力支持民生保障项目建设;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智力帮扶为重点,着力强化人才援疆工作;着力推进农村基层政权和基层组织建设

广东

喀什地区疏附县、伽师县、兵团农三师、图木舒克市

未来五年,广东省(含深圳市)将安排资金96亿元对口援建喀什地区“两市三县”;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对口支援总体规划及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各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业

(1)在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中,东部沿海地区和新疆各自的优势条件是什么?

(4分)

 

(2)目前,新疆已形成南疆长绒棉、吐鲁番葡萄、哈密大枣、精河枸杞等主导特色农业产

业区。

对于新疆特色农业的发展有人主张应大力发展,有人主张应限制其生产规模,你

赞成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

(4分)

 

5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中国新的十大“天府”,它们分别是:

成都平原、台湾嘉南平原、伊犁河谷、山东半岛、闽南丘陵、三江平原、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呼伦贝尔、苏北平原、宁夏平原。

新天府的评选更注重入选地区人地协调发展。

材料二 

 

(1)山东半岛和台南地区均盛产海盐,原因有何不同?

 

(2)山东半岛在十大“天府”中排第四位,在接受国外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你认为应注意哪

些问题?

 

(3)嘉南平原是台湾省重要的热带水果产区,两岸“三通”以后对当地水果业有何积极意

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