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455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51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6页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6页
亲,该文档总共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docx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苏政办发31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苏政办发〔2012〕31号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十二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一二年三月二日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序言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全力构建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然要求。

《江苏省“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是省政府确定的重点专项规划之一。

本《规划》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与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相衔接。

《规划》立足率先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先基本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总体发展要求,阐明“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政策取向,是今后5年我省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确定交通网络空间布局、重大项目建设和安排政府投资的主要依据。

一、现状评价

“十一五”是我省交通史上投资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基础设施总量规模、运输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

交通运输业进入各种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大与效率提高并重、全面建设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新阶段。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我省认真贯彻落实“扩内需促增长”的政策措施,紧紧抓住实施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重大机遇,重点加大对铁路、水运和民航的投资力度,加快推进一批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和长远意义的交通骨干工程,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702亿元(原有统计口径,不含城市轨道和管道),是“十五”时期的2.2倍。

其中:

铁路、水运、民航和公路分别完成投资1209亿元、629亿元、74亿元和179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7.3倍、6.4倍、18.5倍和1.2倍。

城市轨道交通完成投资35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

建成了沪宁城际高速铁路、苏通大桥、南京三桥、沿海高速公路、连云港港30万吨级矿石码头、太仓港集装箱三期工程、长江口12.5米深水航道整治及延伸至太仓工程、淮安涟水机场等,开工建设了京沪高速铁路、宁杭城际铁路、泰州大桥、南京四桥、崇启大桥、临海高等级公路、连云港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二期工程、苏南运河三级航道整治工程等项目。

专栏1 “十一五”全省交通建设投资情况(单位:

亿元)

“十五”完成

“十一五”完成

5年增加值

投资

占比

投资

占比

绝对值

增长率

累计投资

1712

100%

3702

100%

1990

116%

铁路

70

4.1%

1209

32.7%

1139

1627%

公路

1539

89.9%

1790

48.3%

251

16%

航道

38

2.2%

155

4.2%

117

308%

港口

61

3.6%

474

12.8%

413

677%

民航

4

0.2%

74

2.0%

70

1750%

(二)区域城乡交通发展日趋协调

围绕跨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要求,加强与长江三角洲区域内其他省、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对接,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提高;着力构建跨江通道和南北运输通道,有效破除纵向交通瓶颈,进一步加强苏中、苏北与苏南地区的交通联系,苏中、苏北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城市大容量公共交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市轨道线网骨架全面启动构筑,运营里程由“十五”时期末的22公里增加到85公里,增加了近3倍,在建线路里程超过140公里;BRT(城市快速公交)建设实现“零”的突破,线路达到170公里。

农村交通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新改建农村公路4.2万公里,100%行政村实现灰黑化等级公路通达,提前3年实现国家提出的“到2010年东部沿海地区所有建制村通农村公路”的目标。

(三)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

综合交通网络规模大幅扩展,布局结构不断优化,基本形成由五种运输方式共同组成的“四纵四横”综合交通网络主骨架。

到2010年底,全省交通线网(不含海运、民航航线和管道)总里程达到17.6万公里,比“十五”时期末增加3.5万公里,增长25%。

公路基础设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新增3.5万公里,增长30%,其中,高速公路实现联网畅通,总里程突破4000公里,新增1173公里,增长41%。

铁路实现电气化铁路、高速铁路和铁路综合客运枢纽三大突破,进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营业里程达到1908公里,新增292公里,增长18%。

水运建设全面提速,基本形成以长江和京杭运河为“十字形”骨架的内河航道网,干线航道达标里程1352公里,新增593公里,增长78%。

沿江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新增152个,达到366个,居全国第一。

民航机场新增1个,达到8个,“7+2”规划布局基本形成。

输油气主干管道里程达到3614公里,新增2651公里,增长275%。

干线邮路总长度达到8.3万公里,新增2.6万公里,增长46%。

以港口、机场、铁路、公路站场为重点的综合客货运枢纽建设不断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综合交通网络衔接更加顺畅、方式间转换更加便捷。

 

专栏2 “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10年

5年增加值

绝对值

增长率

综合交通网总里程

万公里

14.1

17.6

3.5

25%

①铁路营业里程

公里

1616

1908

292

18%

#复线率

%

39

48

9

23%

电化率

%

0

48

48

/

②城市轨道交通营运里程

公里

22

85

63

286%

③公路通车里程

万公里

11.5

15

3.5

30%

#高速公路

公里

2886

4059

1173

41%

普通国省干线公路

公里

8427

8943

516

6%

④内河航道里程

公里

2.44

2.42

-0.02

-1%

#达标干线航道

公里

759

1352

593

78%

内河港口通过能力

亿吨

2.9

4.6

1.7

59%

⑤沿海沿江港口通过能力

亿吨

4.3

9.4

5.1

119%

#集装箱通过能力

万标箱

290

1144

854

294%

万吨级泊位数

214

366

152

71%

⑥民用运输机场数

7

8

1

14%

⑦输油气主干管道里程

公里

963

3614

2651

275%

⑧干线邮路里程

万公里

5.7

8.3

2.6

46%

(四)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技术装备实现跨越发展。

铁路电化率由“十五”时期末的空白迅速提升至“十一五”时期末的约50%,主要铁路干线客车平均时速由“十五”时期末约120公里提高到“十一五”时期末的200公里以上。

中高级汽车占客车比例由25%提高到70%,厢式货车和专用货车占货车比例由17%提高到38%。

内河专业化和标准化运输船舶吨位占内河船舶总吨位比例达30%以上。

沿海淤泥质海岸建港、深水航道建设等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高速公路、跨江大桥等建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交通服务覆盖面大幅拓展。

全省机场运营航线205条,比“十五”时期末增加72条,航线通达50个国内城市和26个国际(地区)城市,比“十五”时期末增加18个。

新增国际集装箱运输远洋航线8条、近洋航线32条,其中,太仓至美西航线的开通填补了我省直达航线远洋贸易的空白。

率先探索实践城乡客运一体化新模式,全省95%的行政村实现客运班车通达。

(五)综合交通运输效率全面提升

交通运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运输效率全面提升。

主要铁路干线客车开行动车组,极大提高了旅行速度和舒适度,沪宁城际高速铁路建成通车,南京至上海的在途时间由140分钟缩短为73分钟,沪宁城市带同城化效应大大增强。

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通至上海的行程由2小时缩短为1小时,将江苏沿海地区至上海的空间距离优势真正转化为时间距离优势。

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实现苏、沪、皖、赣三省一市联网运行,提前3年实现全省所有一、二级以及50个三、四级汽车客运站联网售票,为公众出行提供了更多便捷的服务。

航道等级提高使苏北运河航行时间由15-20天缩短至5-7天,航道系统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收费,一次性完成船队过闸流程,过闸时间由原来平均1-1.5天缩短至5小时。

(六)客货运输量持续快速增长

到“十一五”时期末,我省客货运输量再创新高,完成综合客运量23亿人、旅客周转量1646亿人公里、综合货运量18亿吨、货物周转量5582亿吨公里,分别是“十五”时期末的1.8倍、1.8倍、1.9倍和1.9倍。

全社会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5.9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达到1135万标箱,是“十五”时期末的2.1倍和3.7倍,形成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连云港港、江阴港和镇江港6个亿吨大港,数量居全国第一。

民航完成旅客吞吐量1730万人、货邮吞吐量31万吨,是“十五”时期末的2.6倍和1.9倍,禄口机场客运吞吐量突破1000万人次,跻身全国14个千万级大型机场行列。

邮政业完成业务总量188.3亿元,是“十五”时期末的2.4倍,快递业务量达到2.38亿件。

专栏3 “十一五”全省交通运输完成情况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10年

5年增长率

客运量

亿人

12.8

22.6

77%

铁路

万人

6658

9711

46%

公路

万人

120909

215850

79%

民航

万人

338

865

156%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933

1646

76%

铁路

亿人公里

245

351

43%

公路

亿人公里

644

1197

86%

民航

亿人公里

43

98

128%

货运量

亿吨

9.6

17.9

86%

铁路

万吨

5090

6374

25%

公路

万吨

66148

123500

87%

水运

万吨

25118

48702

94%

货运周转量

亿吨公里

2994

5582

86%

铁路

亿吨公里

480

337

-30%

公路

亿吨公里

562

1149

104%

水运

亿吨公里

1952

4096

110%

港口总吞吐量

亿吨

7.6

15.9

109%

集装箱吞吐量

万标箱

305

1135

272%

民航旅客吞吐量

万人

676

1730

156%

货邮吞吐量

万吨

15.8

31

96%

邮政业完成业务量

亿元

78.5

188.3

140%

“十一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

各种运输方式发展仍不平衡,铁路骨架网络有待完善,城际轨道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内河干线航道尚未成网,民航机场整体竞争能力亟待提升,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

二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衔接有待加强。

同一运输方式内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区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交通体系仍然衔接不畅,综合客运枢纽换乘不便捷,大型现代物流中心和货运场站较为缺乏,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是技术装备和管理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自主创新及其产业化发展能力仍显不足,综合交通运输协调机制尚不完善,物流成本依然偏高,普遍公共交通服务尚未得到有效满足。

四是资源、环境等刚性约束不断加大。

土地、能源和污染控制等对交通发展的制约越来越强,交通建设成本不断提高。

五是交通筹融资能力有待加强。

投融资机制仍不健全,公共财政的保障仍显不足,各类资本进入交通建设领域的渠道和途径有待拓展。

二、形势需求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全面实现小康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加快交通资源整合、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由分散发展向一体化发展转变、全力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

交通运输要适应新的发展形势,充分发挥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

1.坚持“两个率先”,要求交通运输在更高水平上给予支撑

“十二五”期间,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约10%,预计到2015年总量将达到6.58万亿元(2010年价,下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将跨上1万美元新台阶。

这一时期,客货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稳步增长,集装箱和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旅客运输需求呈现多样性特征,城际和城市客运需求迅速增长,并对运输的安全性、舒适性、时效性提出更高要求。

实现“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要求,交通运输保持适度超前,进一步扩大供给能力,提高服务效率,在更高水平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2.实施两大国家战略,要求构建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长江三角洲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全面实施,极大地拓展了我省的发展空间。

我省将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着力推动沿海地区发展,加快苏北振兴、苏中崛起、苏南提升,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要求打破行政区划的束缚,加快交通一体化进程,构建一个对内联系更为紧密、对外更加开放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

强化大通道、大枢纽建设,优化网络布局,提高通道综合运输能力,增强港口、机场和铁路客运站等综合枢纽功能,扩大辐射范围,提高衔接效率。

通过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区域发展动力,提升发展层次,促进区域联动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

3.建设“两型社会”,要求切实转变交通发展方式

“十二五”时期,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依然存在,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节约、环保、文明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把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之上。

“两型社会”的建设任务要求在谋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调整运输结构、提高技术水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着力打造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发展占地少、能耗低、运能大、环境友好的交通运输方式,不断提高运输服务的多样性、便捷性、舒适性和时效性。

4.推进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优化交通资源配置

“十二五”时期,城镇化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关键阶段,需要优化调整交通运输系统空间布局,合理、优化配置交通发展资源。

首先,要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具备更加充足的客货运输保障能力,满足城际间、城乡间、城市内部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其次,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城镇化水平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要求切实加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体系的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特别是城市轨道交通,有效防治“城市病”;第三,要提升城乡交通一体化水平,缩小城乡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实现基本交通服务均等化。

(二)运输需求

“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客运需求较为旺盛,货运需求稳步增长。

预计到2015年,全社会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将达到37亿人和3050亿人公里,年均增长约10%和13%。

其中,高标准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使铁路客运比重大幅提升;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航空出行需求增加,将使航空客运量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铁路、航空、公路的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担比例分别为7%、1%、92%和27%、9%、64%。

区域客运呈现新的特点,苏南地区短途城际交通、通勤交通需求旺盛,对出行时效性和舒适性要求提高;苏中地区出行强度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但跨江出行需求强烈;苏北地区与苏南和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联系将进一步增强。

预计到2015年,全社会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将达到29亿吨和1.08万亿吨公里,年均增长约10%和14%。

其中,铁路发展力度加大,运输能力有所释放;国家和我省加快水运发展政策全面实施,水运在大宗物资运输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公路将更多承担“价高量轻”货物的运输。

铁路、水路、公路的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分担比例分别为5%、28%、67%和8%、75%、17%。

区域货运呈现不同特征,苏南地区高附加值货物运输比重上升而总体运输量增速放缓,产业升级对运输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苏中地区得益于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以及江海联运、江河联运的发展,货运需求旺盛,呈现大进大出特征;苏北地区大宗物资运输比重加大,农副产品及加工产品运量增大。

机场、港口等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将发挥更为突出的作用。

预计到2015年,全省机场旅客和货邮吞吐量分别为4120万人次和92万吨,年均增长约19%和25%;港口吞吐量达到20亿吨以上,煤炭、原油、铁矿石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4亿吨、3900万吨、2.6亿吨和2050万标箱。

邮政业业务总量年均增长19%,快递业务量达到7.6亿件,年均增长26%。

专栏4 “十二五”末全省客货运量预测值

指标

全社会客运量(亿人)

全社会旅客周转量(亿人公里)

全社会货运量(亿吨)

全社会货物周转量(亿吨公里)

2005年

12.8

933

9.6

2994

2010年

22.6

1646

17.9

5582

2015年

36.9

3050

28.9

10800

“十一”增速

12.1%

12.0%

13.1%

13.3%

“十二五”增速

10.3%

13.1%

10.1%

14.1%

专栏5 “十二五”末全省分方式客货运量预测值

指标

客运量(万人)

货运量(万吨)

铁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公路

2005年

6658

338

120909

5090

25118

66148

2010年

9711

865

215850

6374

48702

123500

2015年

27000

2060

340000

15000

82000

192000

“十一五”增速

7.8%

20.7%

12.3%

4.6%

14.2%

13.3%

“十二五”增速

22.7%

19.0%

9.5%

18.7%

11.0%

9.2%

“十一五”末结构

4.3%

0.4%

95.3%

3.6%

27.3%

69.1%

“十二五”末结构

7.3%

0.6%

92.1%

5.2%

28.4%

66.4%

 

专栏6 “十二五”末全省分方式客货运周转量预测值

指标

客运周转量(亿人公里)

货运周转量(亿吨公里)

铁路

航空

公路

铁路

水运

公路

2005年

245

43

644

480

1952

562

2010年

351

98

1197

337

4096

1149

2015年

837

278

1938

810

8118

1882

“十一五”增速

7.4%

17.8%

13.2%

-6.8%

16.0%

15.4%

“十二五”增速

19.0%

23.2%

10.1%

19.2%

14.7%

10.4%

“十一五”末结构

21.3%

6.0%

72.7%

6.0%

73.4%

20.6%

“十二五”末结构

27.4%

9.1%

63.5%

7.5%

75.1%

17.4%

三、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引领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着力推进交通协调发展,着力提升技术装备和管理服务水平,着力推行交通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强化运输大通道,完善综合大枢纽,优化交通大网络,率先基本建成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适度超前,引领发展。

坚持适度超前,保持交通较快发展步伐,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大空间提高我省综合交通运输能力,促进交通由支撑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转变。

合理布局,协调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城镇格局和国土资源开发等不同要求,合理布局交通基础设施。

推动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和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协调发展,统筹兼顾发展的效益、质量和速度。

提升完善,集约发展。

以结构优化、衔接顺畅、服务升级为重点,加强综合交通通道、枢纽、网络的有机对接,不断提升全省交通发展水平。

着力加快交通自身的转型升级,节约利用土地、岸线等交通发展资源,实现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集约发展。

服务民生,共享发展。

交通是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民生问题。

坚持交通发展“以人为本”,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和不同收入群体之间均衡配置,实现基本公共交通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群众共享交通发展成果。

环境友好,安全发展。

根据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求,制订落实绿色交通发展方案,走交通与生态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强化安全监督管理,增强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交通运输安全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衔接畅通、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客运系统公交优先、选择多样,货运系统便捷衔接、经济合理,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区域协调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引领作用,整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实现江苏经济社会基本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综合交通通道布局完善,枢纽转换便捷,网络覆盖全面,实现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运营智能化、节能环保最优化,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综合交通的整体效益,适应江苏经济社会基本现代化要求。

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稳步扩大。

“十二五”期间,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4400亿元(原有统计口径,不含城际轨道、城市轨道和管道),达到“十一五”时期投资的1.2倍。

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铁路、水运、航空、公路的投资比例由“十一五”时期的33∶17∶2∶48调整为28∶23∶4∶45。

继续加大对苏北和沿海地区投资力度,苏中、苏北地区投资比重由42%提升到60%,沿海地区投资比重由24%提升到38%。

优先发展大容量、高频次公共交通,城市轨道交通投资1500亿元左右,为“十一五”时期的4.3倍。

专栏7 “十二五”交通建设投资、投资分区域和城市轨道

交通建设投资情况

交通建设投资情况(单位:

亿元)

 

“十一五”完成

“十二五”预计完成

5年增加值

投资

占比

投资

占比

绝对值

增长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