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39891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word课后作业

高中化学4-1原电池45分钟作业新人教版选修4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选项)

1.某原电池,将两金属X、Y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相应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现Y电极质量增加,则可能是下列情况中的(  )

A.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

B.X是负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C.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CuSO4溶液

D.X是正极,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溶液

解析:

Y电极质量增加,可能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而在Y极(正极)上析出金属形成的。

故只有A符合题意。

答案:

A

2.根据下列事实:

(1)A+B2+===A2++B;

(2)D+2H2O===D(OH)2+H2↑;(3)以B、E为电极与E的盐溶液组成原电池,电极反应为E2++2e-===E,B-2e-===B2+,由此可知A2+、B2+、D2+、E2+的氧化性强弱关系是(  )

A.D2+>A2+>B2+>E2+

B.A2+>B2+>D2+>E2+

C.D2+>E2+>A2+>B2+

D.E2+>B2+>A2+>D2+

解析:

由题意可判断金属的活泼性顺序是D>A>B>E,而金属单质的还原性越弱,其阳离子的氧化性越强,故D正确。

答案:

D

3.下图所示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  )

解析:

根据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

②电解质溶液(一般与活泼性强的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③形成闭合回路(或在溶液中接触)。

对装置逐一判断,不能仅凭装置的外形下结论。

答案:

A、D

4.有A、B、C、D四种金属,做如下实验:

①将A与B用导线连接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腐蚀;②将A、D分别投入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③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里,无明显变化,如果把铜浸入C的盐溶液里,有金属C析出。

据此判断它们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A>B>C>D    B.C>D>A>B

C.D>A>B>CD.A>B>D>C

解析:

①A与B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电解质溶液中会构成原电池,B不易腐蚀,说明B为原电池的正极,金属活动性A>B;②A、D与盐酸反应,D比A反应剧烈,可判断金属活动性D>A;③根据置换反应规律可判断,Cu不能置换出B,说明活动性B>Cu;Cu能置换出C,说明活动性Cu>C。

综合①②③可知四种金属活动性的排列顺序是D>A>B>C。

答案:

C

5.对于锌—铜—稀H2SO4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

①锌片溶解了32.5g ②锌片增重32.5g

③铜片上析出1gH2 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③B.①和④

C.②和③D.②和④

解析:

负极:

Zn-2e-===Zn2+,正极:

2H++2e-===H2↑,当有1mol电子通过时负极Zn溶解

×65g=32.5g,正极放出1gH2。

答案:

A

6.将锌片和银片接触放入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质量减轻的是(  )

A.氯化铝B.硫酸铜

C.硝酸银D.稀硫酸

解析:

当Zn、Ag和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时,Zn为负极:

Zn-2e-===Zn2+,溶液中的阳离子在正极Ag上得电子。

根据电子守恒原理,则:

A项:

1mol65gZn2+~2mol2gH+ 溶液质量+63g变化Δm

B项:

1mol65gZn2+~1mol64gCu2+ 溶液质量+1g变化Δm

C项:

1mol65gZn2+~2mol216gAg 溶液质量-151g变化Δm

D项:

1mol65gZn2+~2mol2gH+ 溶液质量变化Δm+63g

答案:

C

7.

如图所示装置中,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偏转;M棒变粗;N棒变细,由此判断表中所列M、N、P物质,其中可以成立的是(  )

M

N

P

A

Zn

Cu

稀H2SO4溶液

B

Cu

Fe

稀HCl溶液

C

Ag

Zn

AgNO3溶液

D

Zn

Fe

Fe(NO3)3溶液

答案:

C

8.镁条和铝片为电极,并用导线连接同时插入NaOH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镁条作负极,电极反应:

Mg-2e-===Mg2+

B.铝片作负极,电极反应:

Al+4OH--3e-===AlO

+2H2O

C.电子从Mg电极沿导线流向Al电极

D.镁条上有气泡产生

解析:

Mg、Al在NaOH溶液中的自发氧化还原反应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Al作负极,Mg作正极。

答案:

B、D

9.

如上图所示,把A、B插入C的溶液中,闭合电键K后电流仪G的指针会发生偏转,且B上有气泡产生,则A、B、C可能是以下的(  )

A.A Ag;B Fe;C HCl

B.A Cu;B Zn;C CuSO4

C.A Zn;B 石墨;C H2SO4

D.A 石墨;B Zn;C H2SO4

答案:

C

10.将锌片、铜片、盐桥、导线、电流计和ZnSO4溶液、CuSO4溶液连接成右图装置,下列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构成原电池,锌片作正极

B.锌片上有铜析出,铜片上没有

C.铜片附近Cu2+离子浓度减小

D.导线中电流的方向是由锌片流向铜片

答案:

C

11.(2010·全国高考卷)下图是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示意图。

电池的一个电极由有机光敏染料(S)涂覆在TiO2纳米晶体表面制成,另一电极由导电玻璃镀铂构成,电池中发生的反应为:

TiO2/S

TiO2/S*(激发态)

TiO2/S*―→TiO2/S++e-

I

+2e-―→3I-

2TiO2/S++3I-―→2TiO2/S+I

下列关于该电池叙述错误的是(  )

A.电池工作时,I-离子在镀铂导电玻璃电极上放电

B.电池工作时,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中I-和I

的浓度不会减少

D.电池中镀铂导电玻璃为正极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利用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设计一个原电池装置。

(1)在下面左边方框中画出简易装置图,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2)上述简易装置的效率不高,电流在短时间内就会衰减。

为解决以上问题,常将原电池设计成带盐桥的装置,请在下面右边方框中画出该原电池装置,标明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

   简易装置图    

带盐桥的装置图

(3)在下面横线上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

(3)Cu-2e-===Cu2+ 2Fe3++2e-===2Fe2+

13.

上图是一个原电池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正极材料是____________,负极材料是____________;

(2)电流的方向是:

由____________经外电路流向__________;

(3)反应过程中,铁片质量________,铜片质量____________;

(4)写出电极反应式:

负极:

______________,正极____________;

(5)该原电池中发生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u Fe

(2)Cu Fe

(3)减小 增大

(4)Fe-2e-===Fe2+ Cu2++2e-===Cu

(5)Fe+Cu2+===Fe2++Cu

14.

如图是Cu-Zn原电池的示意图,试在图中标出电流的方向,并回答有关问题。

锌极是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发生________反应;铜极是____极,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发生____反应,电池的总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若锌电极质量变化了3.25g,则铜电极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________g,电路中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mol。

答案:

负 Zn-2e-===Zn2+ 氧化 正 Cu2++2e-===Cu 还原 Zn+Cu2+===Cu+Zn2+ 增加 3.2 0.1

15.如上图所示,烧杯内盛有浓HNO3,在烧杯中放入用铜线相连的铁、铅两个电极,甲、乙两同学为确定电池的正负极发生了争执。

甲认为Fe比Pb活泼应为负极;乙认为Fe在浓硝酸中钝化,Pb为负极;丙同学认为只要将浓HNO3换成另一种溶液,根据电流计指针的情况可判断甲与乙谁的观点对,则换成的另一种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若指针________________,则甲的观点对,若Pb都有剩余,观察到后来电流计指针反方向偏转,该现象也支持了____(填“甲”或“乙”)的观点,电流计指针反方向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此题需进行对比实验证明原电池的正、负极,先根据确定的正、负极原电池,判断出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方向,再将本装置与其对照。

答案:

稀硫酸或稀盐酸 与浓HNO3时偏转方向相同 乙 开始时,Pb是负极:

Pb-2e-=Pb2+(氧化反应);后来,浓HNO3变成稀硝酸Pb是正极:

2NO

+8H++6e-===2NO↑+4H2O(还原反应)

16.由铜片、锌片和100mL硫酸铜溶液组成的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加了12.8g,且溶液恰好变为无色。

假设锌片上没有铜析出,试计算:

(1)锌片质量减轻了多少克?

(2)共有多少个电子流过外电路?

(3)原硫酸铜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答案:

(1)13g 

(2)2.408×1023 (3)2mol·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