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9902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7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docx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

高等职业学校

毕业设计

 

姓名:

学号:

系部:

电气工程系

专业:

机电一体化

设计题目: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

职称:

助理讲师

2012年5月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

任务书

系部系专业年级学生姓名

任务下达日期:

2011年11月18日

毕业设计日期:

2011年12月5日至2012年5月13日

毕业设计题目:

PLC控制系统的设计

毕业设计专题题目:

基于PLC的电梯控制系统设计

毕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要求: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系主任签字:

指导教师签字: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

指导教师评阅书

指导教师评语(①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②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研究内容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工作态度及工作量;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

评阅教师评阅书

评阅教师评语(①选题的意义;②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的掌握;③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工作量的大小;④取得的主要成果及创新点;⑤写作的规范程度;⑥总体评价及建议成绩;⑦存在问题;⑧是否同意答辩等):

 

成绩:

评阅教师签字:

年月日

 

高等职业学校毕业设计

答辩及综合成绩

答辩情况

提出问题

回答问题

正确

基本

正确

有一般性错误

有原则性错误

没有

回答

 

答辩委员会评语及建议成绩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月日

系部领导小组综合评定成绩

 

系部领导小组负责人:

年月日

摘要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电梯已经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中,电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运输设备。

本设计将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应用于四层电梯模型进行逻辑控制,通过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使电梯达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

本文所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具有指层、厅召唤、选层选向、手动和自动等功能,具有集选控制的特点。

本文在介绍电梯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电梯的工作原理,阐述了PLC的优点及特点,重点分析了电梯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研究并提出了基于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实现方案。

关键词:

电梯;PLC;逻辑控制

1引言

1.1课题背景和电梯发展现状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不断增多,电梯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垂直运行的交通工具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实际上电梯是根据外部呼叫信号以及自身控制规律等运行的,而呼叫是随机的,电梯实际上是一个人机交互式的控制系统,单纯用顺序控制或逻辑控制是不能满足控制要求的,因此,电梯控制系统采用随机逻辑方式控制。

目前电梯的控制普遍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采用微机作为信号控制单元,完成电梯信号的采集、运行状态和功能的设定,实现电梯的自动调度和集选运行功能,拖动控制则由变频器来完成;第二种控制方式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取代微机实现信号集选控制。

从控制方式和性能上来说,这两种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国内厂家大多选择第二种方式,其原因在于生产规模较小,自己设计和制造微机控制装置成本较高;而PLC可靠性高,程序设计方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运行稳定可靠等特点,所以现在的电梯控制系统广泛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

1.2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设计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械手的控制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论证。

(1)电梯方向选择。

在课题中主要研究四层电梯上下行控制,开、关门控制、内外呼叫控制。

(2)电梯硬件系统的设计。

运用感应器的开关量信号输入给PLC来实现PLC对电梯的控制。

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电梯的经济实用、稳定的需要。

(3)电梯控制系统的软件的设计。

在本设计中选用了目前运用最多的PLC编程语言梯形图,梯形图的编程能直观明了的设计出机械手控制要求,梯形图的编写运用SWOPC-FX/WIN-C编程软件,此软件支持全部三菱系列的PLC,并且具有强大的诊断功能,能更快的查找出故障的原因,从而大大缩短了时间。

2电梯概述

2.1电梯的起源与发展

电梯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

建筑物中用电作动力的升降机,代替步行上下的楼梯。

说到电梯的起源要从公元前2600年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时使用了最原始的提升系统说起,但这一类起重机的能源均为人力。

到了1203年,法国的二修道院安装了一台起重机,所不同者只是该机器是利用驴作为动力,载荷由绕在一个大滚筒上的绳子进行起吊。

此种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直到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约在1800年,煤矿主才能利用起重机把矿井中的煤输送上来。

数百年来人们制造过各种类型的升降梯,它们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缺陷:

只要起吊绳突然断裂,升降梯便急速地坠落到底层。

1854年奥的斯设计了一种制动器:

在升降梯的平台顶部安装一个货车用的弹簧及一个制动杆与升降梯井道两侧的导轨相连结,起吊绳与货车弹簧连结,这样仅是起重平台的重量就足以拉开弹簧,避免与制动杆接触。

如果绳子断裂,货车弹簧会将拉力减弱,两端立该与制动杆咬合,即可将平台牢固地原地固定免继续下坠。

“安全的升降梯”发明成功了!

一时间,奥的斯成了众人注目的中心。

第一台升降机并非奥的斯所发明,但他却是第一台“安全”升降梯的发明者。

“安全”这一概念不仅开创了升降梯工业,而且也为那些想建造更高层建筑物以增加更多可利用空间的设计们打开了通途。

然而真正能够称为电梯(用电能驱动升降梯)的产品应该是在20世纪初才出现的。

2.2国外电梯的情况

国外电梯行业发展迅猛,不仅在节能上做了很大的功夫,现在在智能化,远程化,集成化,可视化也已有了先进的技术!

例如:

(1)集垂直运输与水平运输的复合运输系统。

该系统采用直线电机驱动,在一个井道内设置多台轿厢。

轿厢在计算机导航系统控制下,可以在轨道网络内交换各自运行路线。

该系统节省了井道占用的空间,解决了超高层建筑电梯钢丝绳和电缆重量太大的问题,尤其适合于具有同一底楼的多塔形高层建筑群中前往空中大厅的穿梭直驶电梯。

(2)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驱动的无机房电梯无机房电梯由于曳引机和控制柜置于井道中,省去了独立机房,节约了建筑成本,增加了大楼的有效面积,提高了大楼建筑美学的设计自由度。

而交流永磁同步无齿轮曳引机的特点是:

(A)结构简单紧凑,体积小,重量轻,形状可灵活多样;(B)配以变频控制可以实现更大限度的节能;(C)没有齿轮,于是没有齿轮振动和噪声,齿轮效率,齿轮磨损及油润滑问题,减少了维护工作,降低了油污染;(D)由于失电时旋转的电机处于发电制动状态,增加了曳引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3)彩色大屏幕液晶楼层显示器。

这类显示器可以以高分辨率的彩色平面或三维图像显示电梯的楼层信息(如位置、运行方向),还可以显示实时的载荷、故障状态等。

通过控制中心的设置还可以显示日期、时间、问候语、楼层指南、广告等,甚至还可以与远程计算机和寻呼系统联接发布天气预报、新闻等。

有的显示器又增加了触摸查询功能。

该装置缓解了陌生乘客在轿厢内面对面对视时的尴尬、无趣的局面,降低了乘客乘梯时心理等待焦虑感。

(4)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该系统是将控制柜中的信号处理计算机获得的电梯运行和故障信息通过公共电话网络或专用网络(都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传输到远程的能够提供可视界面的专业电梯服务中心的计算机,以便那里的服务人员掌握电梯运行情况,特别是故障情况。

该系统一般具有显示故障、分析故障、故障统计与预测等功能,还有的可实现远程调试与操作,便于维修人员迅速进行维修应答和采取维修措施。

这样缩短了故障处理时间,简化了人工故障检查的劳动,保证了大楼电梯安全高效地运行。

2.3国内电梯的情况

中国电梯行业从市场规模上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一些自主品牌也逐步提升了自己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我国政府提出的节约型社会正好让电梯行业中拥有节能电梯技术的企业有机会发展,另外,国外用户比以前更多地青睐中国产品也为中国电梯的崛起提供了机会。

目前我国节能电梯技术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但是节能电梯的普及率还很低,可节电30%以上的无齿轮电梯普及率不及10%,可以能源再生的造能电梯普及率不及2%。

因此专家预计,节能电梯市场会在“十一五”期间进入快速增长期。

节能电梯从2001年开始进入我国办公楼、住宅楼、酒店等场所,经过5年的发展,全国的无齿轮电梯市场从几千台增长到近6万台。

目前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最大的新装电梯市场。

由于房地产业、城市公共建设等产业发展迅速,预计未来10年,我国的电梯市场仍将保持每年20%的递增速度,年平均销售额至少500亿美元。

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对电梯的需求继续扩大。

专家估计未来50年我国新增住房面积将达到200亿平方米。

目前国家规定20米以上高楼就应安装电梯,因此未来电梯最大的市场就是住宅市场。

此外,机场、商场、地铁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对自动扶梯、观光电梯等电梯的需求量也十分可观。

西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速度加快。

东部地区城市化经过20年的发展,有些发达地区城市化水平已达到80%,基本饱和,甚至出现了逆城市化的趋势。

而近年来西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已经与电梯需求高速发展所需的GDP水平相吻合。

电梯更新进入高峰期。

虽然国家对电梯寿命目前没有提出强制标准,但是按国外电梯使用寿命的惯例,一般日本系列电梯设计寿命为15年,欧美电梯设计寿命为25年。

根据我国电梯选购的实际情况,采用日本系列产品或技术的比例大约有60%以上,国内在1990年前安装的日系电梯已经全部到了更新期。

而且1990年以前的电梯生产技术相对比较落后,电梯的耗电水平是现在节能电梯的三到四倍。

按电梯使用寿命及15年前电梯安装数量看,预计2007年将有15000至20000台电梯需要更新。

电梯节能潜力巨大,电梯和空调被认为大型建筑两大耗能大户。

据了解,目前我国星级酒店每平方米平均年耗电量为150千瓦时,一座3万~5万平方米的星级酒店,其年总能耗大约相当于3000至4000吨标准煤,其中将近一半用于电梯供电。

电梯行业协会统计,2005年在我国所有使用的电梯中如果有80%采用节能电梯,全年可以节约耗电122亿千瓦时。

如果2015年全部采用节能电梯,将节电800亿千瓦时,几乎等于三峡大坝一年的发电量。

2.4电梯技术发展趋势

(1)环保:

绿色理念是电梯发展总趋势。

有专家预言“谁最先推出绿色产品并抢占市场,谁就掌握市场竞争主动权”。

发展趋势主要有:

不断改进产品的设计,生产环保型低能耗、低噪声、无漏油、无漏水、无电磁干扰、无井道导轨油渍污染的电梯。

电梯曳引采用尼龙合成纤维曳引绳,钢皮带等无润滑油污染曳引方式。

电梯装璜将采用无(少)环境污染材料。

电梯空载上升和满载下行电机再生发电回收技术。

安装电梯将无需安装手脚架。

电梯零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没有影响(如刹车皮一定不能使用石棉)并且材料是可以回收的。

(2)蓝牙技术在电梯上应用。

安装过电梯的人都知道放线、对线是费时、费力、极容易错的工作。

如果控制屏与召唤系统通过蓝牙技术连接起来实现无线召唤将会是电梯控制的另一场革命同时为我们带来巨大好处。

A安装期将减少30%以上,其直接好处是降低安装成本,客户也因从订梯到使用电梯周期费用减少和提高现金周转率。

B在电梯上使用蓝牙技术一定会使电梯控制系统大量使用最新最快微机,这将会进一步提高电梯整机可靠性,故障率大大降低,控制精度也进一步提高,带来的结果是电梯更加舒适,平层更加准确。

C很好地解决了电梯控制与外围设备的兼容和联系。

特别是可以把电梯和扶梯归纳到大楼管理系统或智能化管理小区系统中。

2.5电梯的类型

按使用性质分:

①客梯;②货梯;③消防电梯

按电梯行驶速度分:

①高速电梯。

速度大于2m/s。

②中速电梯。

速度在2m/s之内。

③低速电梯。

运送食物电梯常用低速,速度在1.5m/s以内。

观光电梯:

观光电梯是把竖向交通工具和登高流动观景相结合的电梯。

2.6电梯的主要参数

(1)额定载重量(kg):

制造和设计规定的电梯载重量。

(2)轿厢尺寸(mm):

宽×深×高。

(3)轿厢形式:

有单或双面开门及其它特殊要求等,以及对轿顶、轿底、轿壁的处理,颜色的选择,对电风扇、电话的要求等。

(4)轿门形式:

有栅栏门、封闭式中分门、封闭式双拆门、封闭式双拆中分门等。

(5)开门宽度(mm):

轿厢门和厅门完全开启的净宽度。

(6)开门方向:

人在厅外面对厅门,门向左方向的为左开门,门向右方向开启的为右开门,两扇门分别向左右两边开启者为中开门,也称为中分门。

(7)曳引方式:

常用的有半绕1:

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的运行速度。

半绕2:

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运行速度的一半。

全绕1:

1吊索法,轿厢的运行速度等于钢丝的运行速度。

(8)额定速度(m/s):

制造和设计所规定的电梯运行速度。

(9)电气控制系统:

包括控制方式、拖动系统的形式等。

如交流电机拖动或直流电机拖动,轿内按钮控制或集选控制等。

(10)停层站数(站):

凡在建筑物内各层楼用于出入轿厢的地点均称为站。

(11)提升高度(mm):

由底层端站楼面至层顶端站楼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2)顶层高度(mm):

由顶层端站楼面至机房楼板或隔音层楼板下最突出构件之的垂直距离。

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顶层高度一般越高。

(13)底坑深度(mm):

由层底端站楼面至井道底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电梯的运行速度越快,底坑一般越深。

(14)井道深度(mm):

由井道底面至机房楼房或隔音层楼房板下最突出构件之间的垂直距离。

2.7电梯模型

电梯模型正面面板如图2-1所示,装置有底座、立柱及面板、主电路板等组成。

底座背面设有电源插座及保险管座,保险管规格为250V1A.电源开关设置在底座上面。

本装置电源为交流220V50HZ。

轿厢在模型的左侧,由小型直流电机来控制它的上升和下降,轿厢门模拟在装置的右上方,可进行关门和开门控制。

面板上的输入信号端子有内选按钮信号、外选按钮信号、平层、限位信号、箱门限位信号及公共端I等共计24个,控制时应分别与PLC主机输入端连接,公共端I与主机输入COM点连接。

面板上的输出信号端子有外呼指示灯、轿厢上升下降控制、内选指示灯、箱门控制,公共端II等共计18个,控制时应分别与PLC主机输出端连接,公共端II与主机输出COM点连接。

使用时首先将模型与PLC主机输入、输出端口的连接好,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模型处于待机状态,启动PLC运行程序,按动模型选层的内呼按钮,若PLC运行程序编制正确的话,电梯模型将按内、外呼按钮指令正常运行。

图2-1电梯模型正面图

3PLC概述

3.1PLC的定义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系统,专为在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的。

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

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外部设备,都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联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充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总之,可编程控制器是一台计算机,它是专为工业环境应用而设计制造的计算机。

它具有丰富的输入/输出接口,并且具有较强的驱动能力。

但可编程控制器产品并不针对某一具体工业应用,在实际应用时,其硬件需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用配置,其软件需根据控制要求进行设计编制。

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高可靠性是电气控制设备的关键性能

PLC由于采用现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采用严格的生产工艺制造,内部电路采取了先进的抗干扰技术,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例如三菱公司生产的F系列PLC平均无故障时间高达30万小时。

一些使用冗余CPU的PLC的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则更长。

从PLC的机外电路来说,使用PLC构成控制系统,和同等规模的继电接触器系统相比,电气接线及开关接点已减少到数百甚至数千分之一,故障也就大大降低。

此外,PLC带有硬件故障自我检测功能,出现故障时可及时发出警报信息。

在应用软件中,应用者还可以编入外围器件的故障自诊断程序,使系统中除PLC以外的电路及设备也获得故障自诊断保护。

这样,整个系统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也就不奇怪了。

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

适用性强PLC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大、中、小各种规模的系列化产品。

可以用于各种规模的工业控制场合。

除了逻辑处理功能以外,现代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数据运算能力,可用于各种数字控制领域。

近年来PLC的功能单元大量涌现,使PLC渗透到了位置控制、温度控制、CNC等各种工业控制中。

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强及人机界面技术的发展,使用PLC组成各种控制系统变得非常容易。

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

它接口容易,编程语言易于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梯形图语言的图形符号与表达方式和继电器电路图相当接近,只用PLC的少量开关量逻辑控制指令就可以方便地实现继电器电路的功能。

为不熟悉电子电路、不懂计算机原理和汇编语言的人使用计算机从事工业控制打开了方便之门。

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PLC用存储逻辑代替接线逻辑,大大减少了控制设备外部的接线,使控制系统设计及建造的周期大为缩短,同时维护也变得容易起来。

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设备经过改变程序改变生产过程成为可能。

这很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场合。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以超小型PLC为例,新近出产的品种底部尺寸小于100mm,重量小于150g,功耗仅数瓦。

由于体积小很容易装入机械内部,是实现机电一体化的理想控制设备。

 

3.2PLC的发展阶段

虽然PLC问世时间不长,但是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PLC也迅速发展,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阶段:

1、早期的PLC(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

早期的PLC一般称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这时的PLC多少有点继电器控制装置的替代物的含义,其主要功能只是执行原先由继电器完成的顺序控制,定时等。

它在硬件上以准计算机的形式出现,在I/O接口电路上作了改进以适应工业控制现场的要求。

装置中的器件主要采用分立元件和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器采用磁芯存储器。

另外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在软件编程上,采用广大电气工程技术人员所熟悉的继电器控制线路的方式—梯形图。

因此,早期的PLC的性能要优于继电器控制装置,其优点包括简单易懂,便于安装,体积小,能耗低,有故障指使,能重复使用等。

其中PLC特有的编程语言—梯形图一直沿用至今。

2、中期的PLC(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

在70年代,微处理器的出现使PLC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日本,德国等一些厂家先后开始采用微处理器作为PLC的中央处理单元(CPU)。

这样,使PLC得功能大大增强。

在软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逻辑运算、计时、计数等功能以外,还增加了算术运算、数据处理和传送、通讯、自诊断等功能。

在硬件方面,除了保持其原有的开关模块以外,还增加了模拟量模块、远程I/O模块、各种特殊功能模块。

并扩大了存储器的容量,使各种逻辑线圈的数量增加,还提供了一定数量的数据寄存器,使PLC得应用范围得以扩大。

3、近期的PLC(8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80年代中、后期,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处理器的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使得各种类型的PLC所采用的微处理器的当次普遍提高。

而且,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处理速度,各制造厂商还纷纷研制开发了专用逻辑处理芯片。

这样使得PLC软、硬件功能发生了巨大变化.

3.3PLC发展趋势

1.向高速度、大容量方向发展

为了提高PLC的处理能力,要求PLC具有更好的响应速度和更大的存储容量。

目前,有的PLC的扫描速度可达0.1ms/k步左右。

PLC的扫描速度已成为很重要的一个性能指标。

2.向超大型、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当前中小型PLC比较多,为了适应市场的多种需要,今后PLC要向多品种方向发展,特别是向超大型和超小型两个方向发展。

现已有I/O点数达14336点的超大型PLC,其使用32位微处理器,多CPU并行工作和大容量存储器,功能强。

3.PLC大力开发智能模块,加强联网通信能力

为满足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要求,近年来不断开发出许多功能模块,如高速计数模块、温度控制模块、远程I/O模块、通信和人机接口模块等。

这些带CPU和存储器的智能I/O模块,既扩展了PLC功能,又使用灵活方便,扩大了PLC应用范围。

4.增强外部故障的检测与处理能力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

在PLC控制系统的故障中,CPU占5%,I/O接口占15%,输入设备占45%,输出设备占30%,线路占5%。

前二项共20%故障属于PLC的内部故障,它可通过PLC本身的软、硬件实现检测、处理;而其余80%的故障属于PLC的外部故障。

因此,PLC生产厂家都致力于研制、发展用于检测外部故障的专用智能模块,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5.编程语言多样化

在PLC系统结构不断发展的同时,PLC的编程语言也越来越丰富,功能也不断提高。

除了大多数PLC使用的梯形图语言外,为了适应各种控制要求,出现了面向顺序控制的步进编程语言、面向过程控制的流程图语言、与计算机兼容的高级语言(BASIC、C语言等)等。

多种编程语言的并存、互补与发展是PLC进步的一种趋势。

3.4PLC的基本结构

PLC的基本结构如图3-1所示。

图3-1PLC的基本结构

PLC的基本结构:

1、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

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

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用户程序,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

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

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

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

2、存储器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

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

PLC常用的存储器类型:

(1)RAM(RandomAssessMemory)这是一种读/写存储器(随机存储器),其存取速度最快,由锂电池支持。

(2)EPROM(ErasableProgrammableReadOnlyMemory)这是一种可擦除的只读存储器。

在断电情况下,存储器内的所有内容保持不变。

(在紫外线连续照射下可擦除存储器内容)。

(3)EEPROM(ElectricalErasableProgramm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