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39928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80 大小:8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0页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0页
亲,该文档总共8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8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docx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

江苏高考语文课外名句汇编

1.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龙蛇之蛰,以存身也。

《周易•辞下》

译文:

尺蠖这种小虫子身体弯曲起来,目的是为了伸长;龙蛇这样的事物,身体是要蛰伏起来的,为的是可以继续生存。

意思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不妨暂时委屈一下,顺便积蓄力量。

2.时止则止,时动则动,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周易•彖传》)

译文:

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

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译文: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注疏》)

译文:

同心协办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5.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

《周易•系辞上》

译文: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对于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就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到的答案也不同。

6.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周易•系辞下》)

译文:

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就会使失误的发展不受阻塞。

说明正站在面临不能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

译文: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

译文:

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道合的人相聚成群

9.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周易•丰》

译文: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10.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周书•周官》)

译文:

做善事,就会心气和平,而且一天天显示出美好;行欺诈,就会费尽心机,反而一天天显示出笨拙。

11.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

译文:

天降的灾害还可以躲避,自作的罪孽,逃也逃不了。

12.民为(惟)邦本,本固邦宁。

《尚书》

译文:

人们是立国之本,人们生活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

13.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尚书•盘庚上》)

译文:

火在原野上燃烧,不可靠近。

14.惟事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

《尚书•说命中》

译文:

什么事有应该有所准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15.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旅獒》)

译文:

堆九仞高的山,只缺一筐土而不能完成。

比喻做事情只差最后一点没能完成。

16.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译文: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17.歼厥渠魁,胁从罔治,旧染污俗,咸与维新。

(《尚书•胤征》)

译文:

消灭那些为恶的大首领,协从的人不要惩治;旧时染有污秽习俗的人,都允许更新。

18.诗言志,歌咏言。

(《尚书.舜典》)

译文:

诗是用来表达人的志意的,歌是延长诗的语言,以突出诗的意义。

19.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尚书•仲虺之诰》)

译文:

遇到疑难就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精深。

只凭自己的主观意图行事,不虚心向人求教。

主观武断,就办不成大事。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尚书•盘庚上》)

译文:

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

比喻小事可以酿成大变。

也比喻新生事物开始虽然弱小,但有广阔的发展前途。

2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译文:

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

22.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卫风•木瓜》)

译文:

你将木桃投赠我,我拿琼瑶作回报。

不是为了答谢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23.周虽旧邦,其命惟新,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诗经•大雅•文王》.

译文:

周国虽是古老之邦,它却受命变法,锐意创新。

2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小雅•十月之交》

译文:

太阳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满就要亏缺。

比喻事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25.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

译文:

事情都有个开头,但很少能到终了。

多用以告诫人们为人做事要善始善终。

26.他(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译文:

别的山上的石头,能够用来琢磨玉器。

原比喻别国的贤才可为本国效力。

后比喻能帮助自己改正缺点的人或意见。

27.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国风•卫风》)

译文:

做学问要不断切磋,不断琢磨。

28.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

译文:

了解我心情的人,认为我心中惆怅;不了解我心情的,还以为我呆在这儿有什么要求呢!

29.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小雅•北山》,

译文:

凡是天下的土地没有不是属于帝王的,凡是在天下水土上生活的人没有不是帝王的臣民。

3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

译文:

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1.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卫风•木瓜》)

译文:

人有赠送我木瓜的,我用美好的佩玉去酬报。

32.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节南山之什•巧言》)

译文:

别人有什麽心思,我能揣测出

33.

34.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诗经》)

译文:

像高山一般令人瞻仰,像大道一般让人遵循。

”虽然我不能达到这种境地,但是心里却向往着他。

35.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篇》)

译文:

夏代的灭亡,就是殷代的前车之鉴。

36.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诗经•小雅,伐木》)

译文:

鸟儿在嘤嘤地鸣叫,寻求同伴的应声。

比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37.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诗经•大雅•抑》)

译文: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形容徒费口舌。

38.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译文:

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

善良美丽的姑娘,好男儿的好配偶。

39.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译文:

你那青青的衣领啊,深深萦回在我的心灵。

40.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译文:

我那心上人儿,她远在水的另一方。

41.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译文:

作为人而没有礼仪,不死还能干什么呢?

...

42.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诗经•小雅•小旻》:

译文:

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样,如若在薄冰上行走一般。

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43.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周南•桃夭》

译文:

 茂盛桃树嫩枝枒,开着鲜艳粉红花。

这位姑娘要出嫁,定能使家庭和顺。

44.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第二十章》)

译文:

广泛地猎取知识,对不明之处追问到底,认真分析仔细考察,对所学加以区分取精华去糟粕,坚定地将真理付诸实践。

45.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文:

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

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46.凡事预(豫)则立,不预(豫)则废。

(《中庸》)

译文:

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春秋《礼记》)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

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

48.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大学》)

译文:

做人要从正心开始,心术放正了。

再提高自身的修养。

然后把家管理好,才能管理国家,这样天下就没有不服你的。

4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

译文:

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

50.

51.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礼记•大学》

译文:

心思不端正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

虽然在看,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但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但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52.礼尚往来。

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译文:

礼仪重上你来我往,我对你有礼你却不对我有礼,这不符合礼仪的规范的;你对我礼仪有加我却没对你有礼,这也是不符合礼仪的规范的。

5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礼记•中庸》)

译文:

好学的人,离智者也就不远了;无论何事都竭尽所能去做的人,离仁者也就不远了;时时刻刻把“荣辱”二字记在心上的人,离勇者也就不远了。

54.瑕不掩瑜,瑜不掩瑕。

《礼记》

译文:

缺点不掩盖优点,优点不掩盖缺点,

55.

56.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

译文:

面对钱财,不随便求取;面临危难,不苟且偷生。

57.虽有佳(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礼记•学记》)

译文:

即使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不吃(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很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它),就不了解它的好处。

58.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礼记•学记》)

译文:

学习以后可以知道不足的地方,教别人以后可以发现理解不透的地方。

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以后能反过来要求自己;发现理解不透的地方,然后能使自己强剑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提高的。

59.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礼记•杂记下》)

译文:

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却是文王和武王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这才是文王.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60.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表记》)

译文:

空口答应给人好处而实际做不到,就会招致被怨恨的灾祸。

61.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礼记•学记》

译文:

古代的帝王建设国家和统治人民,都是把教育和学习放在首位。

62.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

译文:

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亨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

使死了妻子的丈夫,死了丈夫的寡妇,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子的独老,有残疾的人都能有所供养。

63.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礼记》

译文:

君子做人的道理,就像走远路必从近处起步,就像登高山必从低处开始。

64.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礼记•理运》)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有贤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崇尚和睦。

65.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谬以千里。

《礼记》

译文:

君子做事开始很谨慎,因为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66.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篇》)

译文:

水过于清澈,鱼难以生存;人太精明而过分苛察,就不能容人.

67.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春秋管仲《管子》)

译文:

治理国家的方法,必须首先使百姓富裕起来。

6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管子•权修》)

译文:

从小树到苍天大树,需要十年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才,则需要百年时间。

69.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

金玉满堂,你能守多久呢?

富贵而骄,是自取灾祸啊!

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这正是上天之道。

70.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

(春秋老子《老子》))

译文:

①若;乃,才。

②济:

成功。

一定要能忍耐,才能有成功。

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春秋•《老子》

译文: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72.将欲取之,必先与之。

(《老子》)

译文:

想要夺取它,必须想要夺取它,必须暂时给予它。

7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

译文:

天道公平,作恶就要受惩罚,它看起来似乎很不周密,但最终不会放过一个坏人。

比喻作恶的人逃脱不了国法的惩处。

74.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译文:

人民不害怕死亡时,怎么能用死亡来恐吓他们?

75.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译文:

罪孽没有再大于任情纵欲,祸患没有再大于不知满足,罪过没有再大于贪得无厌。

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76.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译文:

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

77.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译文:

合抱的大树,生长于细小的萌芽;九层的高台,筑起于每一堆泥土;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走出来的。

7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老子的《道德经》

译文:

明智的人不随便说话,随便说话的人没有真知灼见。

7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老子《道德经》)

译文:

自然的法则,是损减有余来补充不足。

人类社会世俗的作法却不然,而是损减贫穷不足来供奉富贵有余。

8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老子的《道德经》

译文:

真实的表述不见得漂亮,漂亮的表述不见得真实;善良的人不见得擅长道义之辩,擅长于道义之辩的不见得善良;明于道的人不见得博学,博学的不见得明于道。

8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有”与“无”是相对的,“难”和“易”也是相对的。

8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译文:

人的法则要尊地理。

地的法则要尊崇天。

天的法则要尊崇道。

道的法则是自然。

8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老子•三十三章》

译文:

了解他人的人,只能算是聪明。

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算是真正的有智慧。

能够战胜别人只能算是有力,能够战胜自己的弱点才能算是真正的强者。

8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道德经》

译文: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

85.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有道的圣人不但有自知之明,而且也不自我表现;有自爱之心也不自显高贵。

86.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道德经》)“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最白的好像污浊,最方正的没有棱角,最大的器具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没有音声,最大的形象没有形象。

8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

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

清静克服扰动,赛冷克服暑热。

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8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春秋老子《道德经》)

译文: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

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8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老子》)

译文:

罪孽没有再大于任情纵欲,祸患没有再大于不知满足,罪过没有再大于贪得无厌。

所以,知道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90.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译文:

吃着自己的想吃的粮食,穿着自己想穿的衣服,住在自己想住的房子,保持着自己祖辈传承的风俗习惯。

两个相邻的国家,即使对面就能看见,鸡犬的声音都能互相听见,但是两个国家的人们有了喜事或丧事都不会互相来往

9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老子《老子》)

译文:

圣人不为自己积攒什么:

既然一切都是为了世人,自己就愈发拥有了;既然一切都已给了世人,自己就愈发丰富了。

92.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道德经》

译文:

踮起脚尖想站得更高一些,反而站不稳;迈着大步想走得更快一些,反而走不远;经常自我表现反而名声大不起来,经常自我夸耀反而没有功劳,自以为自高自大反而不能被认可并获得尊重。

93.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道德经》

译文:

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

宇宙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

94.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第六十七章》

译文:

我有三件宝贝,需要保持:

一是慈爱,二是俭朴,三是不敢参与你争我夺的纷争。

9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老子》第七十四章

译文:

老百姓不怕死,为什么要用死来吓唬他们呢?

假如让百姓真怕死,那么把作乱的人,抓起来杀掉,谁还敢捣乱呢?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章

译文:

治理大国就像烹调美味的小菜一样。

9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养生主》)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边界的。

97.惠子曰: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庄子.秋水》

译文:

惠子说:

“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庄子说:

“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儿的快乐?

98.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庄子》)

译文:

君子也就是正直的人,他们交朋友呢,平淡如水,也就是轻轻地问候,默默地帮助;小人交朋友呢,彼此整天黏在一起,也就是一些酒肉朋友

99.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庄子.大宗师》,

译文:

泉水干了,鱼搁浅在陆地上,相互呼湿气,互相吐沫湿润对方,倒不如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

100.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

译文:

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

101.人生天地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庄子•知北游》

译文:

人生在世,就像白色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人生忽然就过去了

102.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庄子•让王》

译文:

太阳升起时就下地干活儿,太阳下山了就返家安息,无拘无束地生活在天地之间而心中的快意只有我自身能够领受。

103.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庄子杂篇•渔父》

译文:

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

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

104.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庄子•田子方》

译文:

最悲哀的莫过于人的没有思想或失去自由的思想,这比人死了还悲哀。

10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

《庄子•秋水》

译文:

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即是说的我呀。

106.“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

译文:

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

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所以,有人站出来反对名利。

107.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译文:

庄子发现了无用之用,就是远离官场.名利,崇高自我,同时也放弃社会责任,任由暴政横行。

108.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春秋左丘明《国语》)

译文:

同朋友交往,说话要诚实.恪守信用。

109.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

译文:

顺从好的就像登高一样,顺从坏的就像山崩一样。

11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春秋左丘明《国语•周语上》:

译文:

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

指不让人民说话,必有大害。

111.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春秋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

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

形容创业的艰苦。

112.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春秋左丘明《左传》)

译文:

节俭,是所以的品德共有的;奢侈是最大的坏习惯。

113.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左传•隐公元年》)

译文:

干多了不仁义的事情,必定会自取灭亡,您暂且等着看吧。

114.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左传》)

译文:

不杀掉庆父,鲁国的灾难不会停止。

比喻不清除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就得不到安宁。

115.善不可失,恶不可长。

(春秋左丘明《左传》)

译文:

一个人不可以失去善良的本性,不可以增长恶习。

116.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左传》)

译文:

爱儿子就要教他正道,不让他走上邪路。

骄傲.奢侈.淫乐.放荡,都是邪恶的根源。

这四者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太受宠爱。

117.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庄公十年》)

译文:

作战是靠勇气的。

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消失了。

118.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春秋左丘明《左传》)

译文:

为人处事,首先要做的是树立自己的道德风范,并且感染给其他人,使所有的人都跟着你向善。

然后才是立功,救国家民族于危难,挽狂澜于即倒。

最后才是写书立言,讲自己的言行,自己对事情的理解积累写成书流传下去。

119.政如农功,日夜思之,思其始而成其终。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译文:

为政好象务农,要日夜思考它,思考它的开始又思考怎样使它取得圆满的结果。

1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

译文:

指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

用来比喻双方关系密切...

121.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

译文:

皮都没有了,毛往哪里依附呢?

122.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左传•僖公十年》

译文:

要想加罪于人,不愁找不到罪名。

指随心所欲地诬陷人。

12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12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文:

人不是圣贤,都会犯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错,如果犯错了能改正,就是最好的了。

125.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文:

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126.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襄公十一年》

译文:

处在安全时期也要考虑危险可能存在,考虑到这个就会去准备,有了准备就免去了危险的祸患。

12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春秋《晏子春秋》)

译文:

(做)一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种植庄稼的;(做)十年的打算,没有赶得上栽种树木的;(做)一生的打算,没有比得上培养人才的。

128.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

译文:

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称为橘,生长于淮河以北就称为枳。

129.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译文:

不断实践的人一定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一定可以达到目的地。

130.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春秋曾参《大学》)

译文:

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13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尽数》

译文:

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

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