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348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25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 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docx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附答案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涂黑,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列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吃的水果要洗净

B.人的粪便可以直接作肥料使用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不喝不洁净的生水

 

2.直接吃生鱼片不安全,因为鱼体中可能有下列哪一动物寄生?

(  )

A.华枝睾吸虫B.涡虫C.蛔虫D.日本血吸虫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B.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4.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缢蛏、虾B.螃蟹、苍蝇C.青蛙、金龟子D.蜈蚣、水蛭

 

5.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肺

B.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腔肠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

D.环节动物﹣﹣运动器官是足

 

6.下列动物中,呼吸器官相同的一组是(  )

A.蚯蚓和蝗虫B.大象和鲸C.鲫鱼和野鸭D.青蛙和虾

 

7.蝗虫的外骨骼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功能,下列动物的结构功能与之相同的是(  )

A.鲫鱼的鳞片B.蚯蚓体表的黏液

C.啄木鸟的羽毛D.蜥蜴的角质鳞片

 

8.有些动物名称里都有“鱼”字,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B.鲨鱼C.墨鱼D.鱿鱼

 

9.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鸟的食道

B.图中②是鸟的气囊

C.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

D.鸟类的肺不发达,所以需要气囊辅助呼吸

 

10.家鸽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气囊和肺B.气囊C.肺D.细支气管

 

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猎豹B.企鹅C.蜥蜴D.大猩猩

 

12.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1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14.蚯蚓的运动称为蠕动,速度很慢,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没有肌肉B.有肌肉但没有骨骼

C.没有足,有体节D.体温不恒定

 

15.在用筷子把菜放到口中的过程中,上臂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态分别是(  )

A.图

(一),A收缩B舒张B.图

(二),A收缩,B舒张

C.图

(一),A舒张,B收缩D.图

(二),A舒张,B收缩

 

16.关于动物运动的相关知识,下列正确的是(  )

A.所有动物体内都有骨骼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D.骨骼肌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肌腹两部分

 

17.下列表示骨、关节和肌肉关系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8.自古以来就有“鸿雁传书”、“飞鸽传信”等通讯方式,这是利用了动物的(  )

A.迁徙行为B.先天性行为C.学习行为D.简单反射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划分,都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学习行为越复杂,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

D.动物界中,只有哺乳动物才有学习行为

 

20.下列几种动物行为中,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鸟类育雏

B.蜘蛛结网

C.大山雀偷饮牛奶

D.刚出生的小袋鼠爬进母袋鼠的育儿袋

 

21.对于动物的社会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性外激素是蝶蛾类昆虫的雌虫,体表的腺体分泌吸引雄虫的物质

B.利用提取的或人工合成的昆虫性外激素可以诱捕相应的农业害虫

C.蚂蚁的通讯方式之一是依靠气味,嗅觉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上

D.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中,往往是年长者为“首领”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这对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总是不利的

B.没有动物,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就无法进行

C.生态系统中,生产者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这些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D.生态系统中,只有分解者能把有机物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自然环境中

 

23.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①接种

②配制培养基

③培养基高温灭菌

④恒温培养.

A.②③①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④②D.②④③①

 

24.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上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D.潮湿的沙土地

 

25.制作泡菜是用乳酸菌使蔬菜中的有机物分解,生成乳酸.制作泡菜的泡菜坛不仅要加盖,而且要用水封口.这样做的最主要目的是(  )

A.防止泡菜坛中产生的乳酸的酸味挥发

B.防止外界空气中的其它细菌进入泡菜坛中

C.增加坛内空气湿度

D.不让空气进入坛内而保持坛内的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生长

 

26.在探究“手上有细菌或真菌”的活动中,把手指在培养基上轻轻按压,这步骤属于细菌、真菌培养过程中的(  )

A.制作培养基B.灭菌C.培养D.接种

 

27.关于芽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B.芽孢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C.芽孢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

D.所有细菌在环境恶劣时都能形成芽孢

 

28.下列描述中,属于真菌特征的是(  )

①个体微小,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②既有个体微小的种类,也有个体较大的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③能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④通过分裂的方式繁殖后代⑤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A.②③⑤B.①④⑤C.①③⑤D.②④⑤

 

29.香菇和牛奶通常的保存方法分别是(  )

A.脱水法和巴氏消毒法B.真空包装法和腌制法

C.罐藏法和脱水法D.脱水法和腌制法

 

30.人们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  )

A.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为植物提供有机物

B.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水和无机盐

C.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植物能吸收的含氮物质

D.豆科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土壤提供有机物、水和无机盐,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31.下列哪一疾病不是由细菌或真菌引起的(  )

A.扁桃体炎B.登革热C.手足癣D.小麦叶锈病

 

32.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

B.细菌可以通过形成芽孢来繁殖后代

C.细菌和真菌都要生长在有氧的环境中

D.酵母菌与乳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3.下列其中一种细菌获得营养的方式与其他三种细菌不同的是(  )

A.用乳酸菌制作泡菜

B.甲烷菌利用有机物产生沼气

C.枯草杆菌使水果腐烂

D.根瘤菌长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

 

34.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生物,以下选项中说法错误的是(  )

A.该生物是由菌丝构成的B.①是产生孢子的地方

C.②是菌盖,③是菌柄D.该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5.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只要有细菌和真菌存在,人和其他动植物就会生病

B.绝大多数细菌和真菌能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C.一些细菌生活在牛、羊胃肠内,不但不引起牛、羊患病,还对牛、羊有好处

D.制作不同的发酵食品,所利用的真菌或细菌可能是不同的种类

 

36.细菌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一生理过程属于(  )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37.地衣是哪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的(  )

A.细菌和苔藓植物B.细菌和藻类植物

C.真菌和苔藓植物D.真菌和藻类植物

 

38.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一般方法是把合成胰岛素的基因转入到下列哪种生物(  )

A.乳酸菌B.酵母菌C.大肠杆菌D.青霉

 

39.下列关于抗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生素只能杀死致病细菌,不会杀死其他细菌

B.抗生素虽然能治病,但使用不当也对身体不利

C.生病时应早服抗生素,以便早日康复

D.抗生素能杀死细菌,因此抗生素药品不会腐败变质

 

40.病毒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病毒对人类都是有害的B.营养方式有寄生虫也有腐生

C.能通过分裂产生新的病毒D.MERS病毒属于动物病毒

 

 

二、非选择题:

(每空或每横线1分,共

20分)

4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由脊椎骨组成的      .

(2)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

(3)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叫作      .

(4)人们常利用酵母菌来酿酒和制作面包,原因是它在无氧条件下能把葡萄糖转化为      

(5)病毒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4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动物类别

特征

呼吸

环节动物

由许多彼此相似的      构成

靠湿润的      呼吸

软体动物

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大多具有贝壳

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交换

鱼类

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

用      呼吸

爬行动物

身体覆盖      ,在陆地上产卵

用肺呼吸

 

43.如图是蝗虫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①的结构名称是      ,②是      .

(2)蝗虫胸部长有两对翅和      对足,蝗虫腹部的气门的作用相当于植物叶表皮上的      .

(3)蝗虫在分类上属于      ,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

 

44.仔细观察下面四图所代表的生物,然后回答问题:

(1)图中标号②的结构名称是      ,⑤的结构名称是      .

(2)与其他生物相比,丙图所示生物的结构特点是      ,这样的生物称为      .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的生物是以上四图中的      .

 

 

2015-2016学年广东省中山市黄圃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涂黑,每小题2分,共80分)

1.下列预防蛔虫病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生吃的水果要洗净

B.人的粪便可以直接作肥料使用

C.饭前便后要洗手

D.不喝不洁净的生水

【考点】生物的基本常识.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分析】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病原体是能引起人和动植物传染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有细菌、病毒、真菌(如引起黄癣病的霉菌)、原虫(如疟原虫)、蠕虫(如蛔虫)以及螨类(如疥螨)等.

【解答】解:

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加强粪便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不用生粪便施肥等.使用无害化人粪做肥料,防止粪便污染环境是切断蛔虫传播途径的重要措施.综上所述,B的做法不正确.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蛔虫病属于消化道传染病,明确该病的传染途径.

 

2.直接吃生鱼片不安全,因为鱼体中可能有下列哪一动物寄生?

(  )

A.华枝睾吸虫B.涡虫C.蛔虫D.日本血吸虫

【考点】生物的基本常识.

【专题】演绎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分析】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体表或体外,并从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如蛔虫、蛲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绦虫等专门从寄主体内获得营养,属于寄生.

【解答】解:

华枝睾吸虫,又称肝吸虫,华肝蛭.华枝睾吸虫因为精巢发达、呈树枝状而得名,囊蚴是感染期,囊蚴寄生在鱼、虾内,人或动物吃了未煮熟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成虫寄生于人体的肝胆管内,可引起华枝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华枝睾吸虫雌雄同体,能自体受精,也能异体受精,有发达的生殖器官.

因此,直接吃生鱼片不安全,因为鱼体中可能有华枝睾吸虫寄生.

故选:

A.

【点评】知道华枝睾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鱼、虾体内,成虫寄生在人体内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关于动物的生活环境及获取食物的方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节肢动物生活在陆地上,利用口器获取食物

B.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靠入水管和出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

C.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D.腔肠动物生活在水中,利用刺细胞帮助捕获猎物

【考点】动物的分类.

【分析】

(1)昆虫的口器有多种,有刺吸式口器、肛吸式口器、舔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等,但并不是所有的节肢动物都生活在陆地上.

(2)软体动物不能主动捕食,靠水流带入微小的有机颗粒、小形动物和藻类为食物食.

(3)寄生虫终生生活在寄主体表或体内靠获取寄主体内的养料生存.

(4)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体壁由内、外胚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腔肠动物的触手十分敏感,上面生有成组的被称为刺丝囊的刺细胞,如果触手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末端带毒的细线就会从刺丝囊中伸出,刺入猎物体内,麻痹或杀死猎物.

【解答】解:

A、生活在陆地上的节肢动物利用口器获取食物,虾也属于节肢动物,但不生活在陆地上,A错误;

B、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不能主动捕食,靠入水管获取水里的食物颗粒,B错误;

C、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的体表或体内,并且在这种生物体上摄取养料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寄生,不一定是寄主体内的养料,C错误;

D、腔肠动物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D正确.

故选:

D.

【点评】明确各种动物的生活环境和捕获食物的方式即能正确答题.

 

4.下列动物中,都属于节肢动物的是(  )

A.缢蛏、虾B.螃蟹、苍蝇C.青蛙、金龟子D.蜈蚣、水蛭

【考点】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节肢动物的特征:

身体有许多

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解答】解:

A、缢蛏属于软体动物,虾属于节肢动物;

B、螃蟹、苍蝇都属于节肢动物;

C、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金龟子属于节肢动物;

D、蜈蚣属于节肢动物,水蛭属于环节动物.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节肢动物的特征.

 

5.下列动物类群与对应特征正确的是(  )

A.软体动物﹣﹣呼吸器官是肺

B.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C.腔肠动物﹣﹣身体呈左右对称

D.环节动物﹣﹣运动器官是足

【考点】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分析】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其进行分类,思考解答.

【解答】解:

A、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用鳃呼吸.故错误.

B、节肢动物,身体由体节构成,有外骨骼,故正确.

C、腔肠动物的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故错误.

D、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刚毛辅助运动,无专门的运动器官.故错误.

故选:

B.

【点评】熟练掌握动物各类群的主要特征,即可正确解答.

 

6.下列动物中,呼吸器官相同的一组是(  )

A.蚯蚓和蝗虫B.大象和鲸C.鲫鱼和野鸭D.青蛙和虾

【考点】动物的分类.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根据不同类型的动物有不同呼吸器官分析解答.

【解答】解:

A、蝗虫的呼吸器官是气管,蚯蚓的呼吸是通过体壁完成的;

B、大象和鲸都属于哺乳动物,用肺呼吸;

C、鲫鱼用鳃呼吸,野鸭用肺呼吸;

D、青蛙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虾用鳃呼吸;

故选:

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几种类群的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了解其呼吸的特点.

 

7.蝗虫的外骨骼有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功能,下列动物的结构功能与之相同的是(  )

A.鲫鱼的鳞片B.蚯蚓体表的黏液

C.啄木鸟的羽毛D.蜥蜴的角质鳞片

【考点】动物的分类;节肢动物蝗虫的主要特征.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

【分析】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

【解答】解:

A、鲫鱼的鳞片有保护作用;

B、蚯蚓体表的黏液是为了保持体壁湿润,完成呼吸;

C、啄木鸟的羽毛具有保护和保温作用;

D、蜥蜴等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由于陆地环境相对比较干燥,陆地生活的动物体表具有角质的鳞片或甲,这些结构不仅保护了身体,还能够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有利于适应陆地生活;

故选:

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点.

 

8.有些动物名称里都有“鱼”字,属于鱼类的是(  )

A.章鱼B.鲨鱼C.墨鱼D.鱿鱼

【考点】鱼类的主要特征.

【分析】

(1)类的特征有:

生活在水中,鱼体表大都覆盖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

(2)体动物的身体柔软,身体外面包着外套膜,一般具有贝壳,有的贝壳退化,身体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足的形状各具特色,如河蚌的斧足,蜗牛的腹足,乌贼的腕足等.

【解答】解:

ACD、章鱼、墨鱼、鱿鱼,身体柔软,哟哟外套膜,都属于软体动物不属于鱼类,ACD不正确;

B、鲨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B正确.

故选:

B

【点评】关键是知道鱼类的主要特征,即:

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9.根据如图所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鸟的食道

B.图中②是鸟的气囊

C.气囊与肺相通,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

D.鸟类的肺不发达,所以需要气囊辅助呼吸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专题】结构模式图;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由我们所学的知识可以知道:

鸟与其飞行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为:

前肢变成翼;体表被覆羽毛,具有保温作用;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气囊辅助肺呼吸,双重呼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是气管,不是食道,②是肺不是气囊,③气囊.

【解答】解:

根据分析可知:

图中所示的结构①气管,②肺,③气囊.鸟类的肺来自支气管,支气管多次分支,形成大量细小的微气管,微气管又彼此相连而成网状的气管系统,就形成了鸟类的肺,鸟类的肺比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复杂.鸟类的体内有许多③气囊,这些气囊与②肺相通,主要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鸟类具有特殊的双重呼吸方式,它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并不是鸟类的肺不发达,故选项C正确.

故选:

C.

【点评】知道鸟的呼吸方式是双重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肺,气囊辅助呼吸.

 

10.家鸽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A.气囊和肺B.气囊C.肺D.细支气管

【考点】鸟类的主要特征及其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家鸽与空中生活相适应的呼吸特点.

【解答】解:

家鸽能够在空中飞行,飞行时需要大量的能量,因此它能够进行双重呼吸.家鸽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当两翼举起时,气囊张开,空气进入肺,一部分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一部分进入气囊;当两翼下垂时,气囊收缩,气体又一次经过肺,在肺内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叫双重呼吸.可见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气囊只能贮存气体.

故选:

C

【点评】要注意:

气囊能贮存气体,不能进行气体交换.

 

11.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猎豹B.企鹅C.蜥蜴D.大猩猩

【考点】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概念及其区别.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分析】

(1)体温不因外界环境温度而改变,始终保持相对稳定的动物,叫做恒温动物,如绝大多数鸟类和哺乳动物.

(2)体温随着外界温度改变而改变的动物,叫做变温动物,如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3)鸟类和哺乳动物,它们的体表大都被毛(羽毛),循环路线有体循环和肺循环,体内有良好的产热和散热的结构,所以能维持正常的体温,为恒温动物.

【解答】解:

ABD、猎豹是哺乳类、企鹅是鸟类、大猩猩是哺乳类,都属于恒温动物;

C、蜥蜴是爬行类,属于变温动物.所以,不属于恒温动物的是“蜥蜴”.

故选:

C.

【点评】关键知道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是恒温动物.

 

12.下列关于胎生、哺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以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

B.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

C.胎生、哺乳大大降低了幼仔的死亡率

D.哺乳为幼仔成长提供优越的营养条件

【考点】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分析】乳动物的生殖方式为胎生,幼崽出生时已经基本发育完整,所以不易受到天敌的攻击,能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据此解答.

【解答】解:

哺乳动物在繁殖期间哺乳动物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进入雌性的体内,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在雌性动物的子宫内发育形成胚胎,胚胎在母体的子宫内,通过胎盘和母体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发育成胎儿,胎儿从母体生出来,这种生殖方式叫胎生,刚出生的幼体身上无毛,眼睛没有睁开,不能行走,只能靠母体的乳汁生活,叫哺乳,所以称为哺乳动物,这大大提高了后代的成活率,增强了对陆上生活的适应能力.与胎生提高了哺乳动物的产仔率无关,故选项B说法错误.

故选:

B

【点评】关键知道胎生可以提高提高后代的成活率,增加对陆地生活的适应能力.

 

13.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鲫鱼身体呈流线形是其对水生生活的适应

B.具有角质的鳞是蛇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

C.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是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D.身体由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是蚯蚓和沙蚕的共同特点

【考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陆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分析】此题考查昆虫纲、鱼、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据此答题.

【解答】解:

A、鲫鱼的身体呈梭形,可减小游泳时的阻力,适于在水中生活,不符合题意.

B、蛇具有角质的鳞,这是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特征,不符合题意.

C、节肢动物的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有的分为头、胸、腹,如昆虫;有的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如蜘蛛等,有的分为头部和躯干部,身体有许多体节是节肢动物共同的特征,符合题意.

D、蚯蚓和沙蚕具有许多体节,属于环节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动物的结构和功能,此类知识需细心记忆.

 

14.蚯蚓的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