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432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1.7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docx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资料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1

生物与环境和探究实验

一、生物生存的基本条件

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是: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①非生物因素:

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光:

深海中无植物的生长;水生植物的分层分布;山的阳面植物生长好;春兰秋菊

温度:

南方适宜香蕉、菠萝、柑桔生长,北方适宜梨、苹果生长;南橘北枳;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动物的形态(极地狐和沙漠狐)、生活习性(动物的冬眠和夏眠、迁徙)。

水:

仙人掌、松树呈针状叶,根系发达;在雨量充沛的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

空气:

青藏高原空气稀薄,红细胞增多;大雨过后,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②生物因素:

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包括同种生物和不同种生物,如草、细菌等都可能是生物因素。

2、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种内关系:

种内互助(合作)和种内斗争,如蜜蜂(种内互助),鸡群争食(种内斗争)

种间关系:

捕食,竞争,共生,寄生,如:

草盛豆苗稀(竞争),狼吃羊(捕食),大豆和大豆根瘤菌(共生),蛔虫与人(寄生)

三、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生物适应环境

如:

骆驼尿少,仙人掌针状叶,荒漠中的骆驼刺根很长,海豹皮下脂肪厚

2、生物对环境是有影响的

如:

蚯蚓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肥力。

沙地上栽种植物,防风固沙

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如:

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的作用。

四、探究实验

1、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作出假设:

要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做出假设

3、设计实验:

初中探究实验主要设计对照实验

对照实验:

①概念: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例如:

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设计(阴暗)、(明亮)两种环境,其他条件都相同,就是对照实验。

光是变量

②设计原则:

控制单一变量。

相对照的两组实验只有一个变量

③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

是针对实验目的,达到排除其他无关因素或非研究因素对研究对象的干扰而进行的操作

实验组:

针对实验目的来控制、干预研究对象而进行的实验操作,是用来证明实验假设的。

如: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馒头碎屑+咀嚼+唾液这一组为实验组,其它组为对照组

例: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

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萨克斯对这个实验的设计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具体体现在(D)

A.没有对照实验B.本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C.曝光处作为对照实验D.遮光处作为对照实验

④设计实验的一般步骤:

第一步:

将实验材料分组

注意:

取材的数量不能太少,因为不具有代表性,偶然性较大

第二步:

设置变量,观察情况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①如果实验有作出假设,结论是根据结果对假设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

②如果只有实验设计和结果,则根据下列步骤:

第一步:

找变量第二步:

找生理现象

第三步:

找变量与生理现象之间的关系(促进、抑制、有影响、有关等)

典型例题:

有一次小刚把从菜市场买回来的一袋“黄豆芽”放在光下,下午打开一看,惊奇地发现“黄豆芽”变成了“绿豆芽”。

请你和小刚一起来控究这个问题。

⑴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植物体内含叶绿素。

你提出的问题:

能影响叶绿素的产生吗?

⑵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对叶绿素的形成有影响。

⑶设计实验方案:

①取一定数量的新鲜黄豆芽分成二份,分别放在甲、乙两个容器内。

②甲放在下培养,乙放在下培养。

注意:

甲、乙仅有这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

这样甲、乙就是一组实验

⑷结果预期:

甲中的黄豆芽绿,乙中的黄豆芽绿。

(填“变”“不变”)

⑸得出结论:

能促进叶绿素的产生。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2

生态系统

一、生态系统

1、概念:

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

如:

一个湖泊(包括这个湖泊的所有生物与环境(如阳光、水分、空气等)),一块农田,一片草原,一条河流,一座城市,一片森林

2、组成:

非生物部分:

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等(必需成分)

植物:

生产者(必需成分,能固定太阳能)

生物部分动物:

消费者(非必需成分)

细菌和真菌:

分解者(必需成分)

3、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关系

生产者消费者

分解者

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生态系统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生产者

二、食物链

1、概念:

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

2、组成:

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3、表示方式:

生产者→消费者

如:

草→鼠→蛇→鹰

①每条食物链的开始都是生产者(植物)

②箭头表示物质和能量的流动方向,只能由生产者指向消费者

③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随食物链营养级依次为第二、三、四营养级

④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可根据此特点写食物链)

有毒物质最少的是生产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最高营养级生物(最长食物链中的最高营养级)

⑤营养级越高,生物个体数量越少。

第一营养级(生产者)个体数量最多

⑥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并逐级递减

三、食物网

1、概念:

一个生态系统中,由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2、食物链条数的计算:

①每一条的起点都是生产者,终点是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没有其它动物吃它)

②计算从生产者到最高营养级的消费者有几条通路

③举例:

数出并写出右图有几条食物链(5条)

④生物种类越多的食物链越长,反之越短

3、食物网中生物与生物的关系:

捕食和竞争

捕食:

吃与被吃的关系。

例:

鼠与蛇,草与兔

竞争:

不同种生物之间具有相同的食物。

例:

鹰与狐,兔与鼠,狐与蛇

注意有些生物之间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例:

鹰与蛇

四、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如果外界干扰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如:

过度放牧

3、如果这个生态系统只是单条食物链,如:

草→鼠→蛇→鹰,如果蛇大量死亡,则鼠会大量繁殖,鹰会先减少后增多;如果草大量死亡,则鼠、蛇、鹰都会减少;如果鹰大量减少,则蛇先增多后减少。

4.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和数目越多,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越稳定;反之,生物种类和数量越少,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单调,自动调节能力越弱,生态系统越不稳定。

如:

热带雨林的自动调节能力最强,稳定性越强

五、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生态系统有:

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

2、各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

湿润地区,生物种类较多,具有涵养水源和保持水土作用,有“地球之肺”“绿色水库”之称,自动调节能力较强

草原生态系统:

干旱地区,生物种类较少,缺乏高大的植物

海洋生态系统:

由海洋和海洋生物组成(调节全球气候方面起巨大作用)

淡水生态系统:

由淡水和淡水生物组成

湿地生态系统:

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如沼泽,沿海,红树林,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农田生态系统:

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城市生态系统:

人类起支配作用,消费者主要是人类

典型例题:

如图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若要完全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则右图还

需要补充和。

2.请数一下图中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的

一条。

3.图中的生产者是,而且数量最。

4.生物之间都直接或者间接存在一定的关系,请分析一下老鼠和蛇是关系,兔子和老鼠是关系,鹰和蛇之间既是关系又是关系。

5.若大量捕杀鹰和蛇,则老鼠的数量变化是,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该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自动调节能力更。

6、如果该草场受到汞等重金属的污染,则体内有毒物质含量最多的生物是,有毒物质含量最少的生物是。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3

显微镜的构造与使用

一、显微镜的构造

目镜:

具有放大物像作用

标有10×(表示目镜放大10倍)、12.5×(表示目镜放大12.5倍)

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越短;放大倍数越小,目镜越长

物镜:

具有放大物像作用

标有4×(表示物镜放大4倍)、10×、40×、100×

其中4×和10×为低倍物镜,40×为高倍物镜,100×为高倍油镜

放大倍数越大,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物镜越短

物镜与玻片的距离越近,放大倍数越大。

粗准焦螺旋:

调节镜筒升降范围较大,换高倍物镜后禁用

细准焦螺旋:

调节镜筒升降范围较小,当物像由模糊到清晰时用

反光镜:

调节光线强弱的作用,有平面反光镜和凹面反光镜

遮光器:

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调节光线强弱

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平面反光镜;光线弱时,用大光圈,凹面反光镜

转换器:

转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载物台:

中央有通光孔,两边有压片夹

小结:

具有放大物像作用的:

目镜和物镜

具有调节光线强弱的:

反光镜和遮光器

具有调节镜筒升降作用:

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二、显微镜的使用

1、取镜和安放

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成功标准:

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③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④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左眼看镜右眼睁。

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

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

注意:

对光一定要用低倍物镜

3、观察(一定要先用低倍物镜找到物像后才能换高倍物镜)

⑤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⑥顺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注意:

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压碎玻片。

⑦一只眼向目镜内看,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整理及绘图。

注意:

擦拭镜头要用擦镜纸。

三、注意事项

1、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细胞的数量越多,细胞体积越小,视野越亮

2、显微镜看到的物像是倒像。

(上下倒立左右相反或转180)

如:

玻片中是P,看到的物像是dP→d

3、玻片移动的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

如:

向左移动玻片,物像向右移动

4、如果要把边缘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就朝物像所在的方向移动玻片。

P

 

物像(左上角)玻片(移动方向也是向左上角)

5、污物的判断:

怎样判断污物在目镜、物镜或玻片中呢?

污点可能在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上。

可以分别移动这些结构,若污物移动则说明污物在这个结构上;若污物不移动则说明污物不在这个结构上。

若移动目镜,污点不动,则不在目镜上;若移动物镜,污点不动,则不在物镜上;若移动玻片,污点不动,则不在玻片上。

6、怎样区别判断视野中的细胞和气泡?

一般来说,气泡在显微镜视野中显现为边缘较宽、较黑中间很亮很白的图像,形状为圆形或者椭圆形,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和移动;而细胞的边界不是很明显

7、观察材料:

必须是薄而透明的

8、常用的玻片标本:

切片:

切取生物体的薄片

涂片:

用液体的生物材料涂抹制成

装片:

撕取或者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根据保存时间可分为临时和永久装片

附:

显微镜的结构图: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4

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病毒外)

新陈代谢的场所是细胞

一、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壁:

最外层,具有保护、支持作用

细胞膜: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很薄而且紧贴细胞壁,普通显微镜难以观察到此结构

细胞质: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内有叶绿体、线粒体、液泡等细胞器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信息库。

内含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颜色较深

叶绿体:

植物细胞特有,光合作用的场所(根细胞和叶的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

液泡:

植物细胞特有,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色素、酸性物质、辣性物质等)

线粒体:

所有的细胞都有,呼吸作用的场所(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

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细胞质:

内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液泡。

细胞核:

细胞的控制中心和遗传信息库。

内含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三、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相同点:

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不同点: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而动物细胞没有

(这是区别动植物细胞的主要特点)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最根本区别是细胞壁

四、临时装片的制作

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擦、滴、撕、展、盖、染、吸

动物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过程:

擦、滴、刮、涂、盖、染、吸

擦: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滴:

植物细胞滴一滴清水,目的是使细胞更好地展开,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

动物细胞滴一滴0.9%的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因为这与人体体液的浓度相似。

撕:

撕取洋葱鳞片叶的透明薄膜内表皮

刮:

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漱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地刮几下

展:

将材料展开,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涂:

将材料涂均匀,防止细胞重叠影响观察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染:

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甲:

出现气泡,盖盖玻片操作不当

乙:

操作正确,细胞清淅

丙:

出现污物,刮或撕的材料不干净

丁:

细胞重叠,展或涂不均匀操作不当

()()()

在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为什么要将观察材料染色?

 植物细胞内的多种结构颜色浅淡,不易观察,染色可以让细胞内的结构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

 

中考知识点总复习5

细胞的生活

一:

细胞的生活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的进出,并具有选择透过性。

2.能量转换器

名称

分布

功能

叶绿体

植物细胞特有

光合作用的场所,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

线粒体

动、植物细胞都有

呼吸作用的场所,“动力车间”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提供给细胞维持生活。

植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叶绿体和线粒体(根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

动物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线粒体

3.能量的转换过程:

太阳(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经过叶绿体的光合作用转化)→动、植物细胞所需的能量(经过线粒体的呼吸作用转化)

4.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克隆羊多莉说明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克隆生物的性状和基因组成与供核生物相同

5.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6.细胞分裂

⑴分裂规律:

一个细胞分裂n次,产生的细胞数为2n个。

⑵分裂过程:

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先变化)→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新的细胞膜→形成两个新细胞。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植物细胞分裂过程

⑶染色体的变化:

在细胞核即将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最明显,染色体加倍,随后又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所以产生的新细胞和原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是相同的,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相同。

7.细胞生长

刚分裂所形成的新细胞,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从而使细胞体积增大,但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便不再生长

二: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1.细胞分化:

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只有一小部分细胞保持了分裂能力,大部分细胞失去了分裂能力,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都发生了变化。

但细胞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能再分裂和分化。

2.细胞分裂、分化和组织的形成图

细胞分化是形成组织的根本原因

3.人体(动物体)的组织类型和功能

上皮组织:

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分布在体表,体内管腔的内表面(胃壁等),唾液腺

肌肉组织:

具有收缩和舒张功能,分布在骨骼上、心脏、胃、肠壁上

神经组织:

具有产生和传导兴奋功能,分布在神经系统

结缔组织:

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的功能,遍布全身,分布最广,如血液

4.植物体的组织类型和功能

分生组织: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例如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芽等

保护组织:

保护内部柔韧组织,例如位于各器官的表面

营养组织:

储存营养物质,例如果肉、叶肉、幼嫩茎

输导组织:

运输营养物质,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例如导管和筛管

5.器官:

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如:

心脏、肝脏、眼、鼻、肾脏等是人(动物)器官,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是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组织和器官的区别):

如果一个结构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组织构成,则是器官。

(如:

心脏、肾脏等)如果只有一个组织构成,则是组织。

例如:

血液是组织(结缔组织),一块骨骼肌是器官(结缔组织和肌肉组织)

6.系统: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者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只有人和动物体才有,植物体没有。

7.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动物体、植物体的关系

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②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和动物体

区别:

植物体没有系统,人和动物体有系统

三:

单细胞生物

1.单细胞生物:

草履虫、变形虫(单细胞动物)、衣藻(单细胞植物)、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细菌等

2.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的会引起人患病,但也能为人类所用

四: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形态:

个体微小,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的形态结构。

2.病毒的结构: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遗传物质有DNA也有RNA)

3.病毒的生活:

不能独立生活,只能靠寄生在活细胞体内生活,靠自己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繁殖。

4.病毒与人类的关系:

①有害:

使生物患病②有利:

制造疫苗预防疾病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6

种子的结构和萌发

一、种子的结构

1、菜豆种子(花生、大豆、莲子)

种皮:

保护幼嫩的胚

子叶:

两片,肥厚,贮藏营养物质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胚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包括子叶、胚根、胚芽和胚轴

2、玉米种子(水稻、小麦)

种皮:

保护幼嫩的胚,外面紧贴果皮

子叶:

1片,不贮藏营养物质,转运营养物质

胚根:

将来发育成根

胚胚芽:

将来发育成茎和叶

胚轴:

将来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位

胚乳:

贮藏营养物质

3、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异同点

异同点

菜豆种子

玉米种子

相同点

都有种皮和胚,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组成。

不同点

子叶数

2片

1片

胚乳

没有胚乳

有胚乳

贮藏营养物质部分

子叶

胚乳

子叶功能

贮藏营养物质

将胚乳内的有机物转运给胚芽、胚根、胚轴

二、种子的萌发条件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探究实验:

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提出问题:

在哪种环境条件下种子才能萌发呢?

作出假设:

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

如:

作物在春天播种,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适宜的温度

播种后要覆盖地膜----适宜的温度

播种前要在地里浇一些水,或下过一场小雨后,使土壤潮湿----一定的水分

播种前要松土,使土壤疏松----充足的空气

制定计划:

瓶号

实验方案

现象

1号瓶

10粒种子+无水+有空气+室温

种子不萌发

对照组

2号瓶

10粒种子+少量水+有空气+室温

种子萌发

实验组

3号瓶

10粒种子+少量水+有空气+低温

种子不萌发

对照组

4号瓶

10粒种子+大量水+无空气+室温

种子不萌发

对照组

得出结论:

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

胚是活的完整的,种子已过休眠期

3、测定种子的发芽率

①抽样检测:

从检测对象总体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对样本进行检测的结果能够反映总体的情况

②抽样检测是应随机抽样,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

③不同种类的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不同,如:

适宜温度不同

④发芽率=发芽的种子数/供检测的种子数×100%

取几次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

三、种子萌发的过程

 

首先要吸收水分。

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随后,胚根发育,突破种皮,形成根。

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子叶脱落,胚轴发育成连接根与茎的部分)

A~D过程种子只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来自子叶或胚乳)减少;

E~F过程种子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机物(来自光合作用制造)增多。

只有2号种子萌发,满足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1号缺少一定的水分;

3号缺少充足的空气;

5号缺少适宜的温度

 

生物中考知识点复习7

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一、幼根的生长

1、根的结构

根冠:

起保护作用,属于保护组织

分生区:

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属于分生组织

伸长区:

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伸长区细胞来自分生区,通过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成熟区:

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表面有大量的根毛,可以大大增加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面积。

2、根的生长:

一方面要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另一方面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二、枝条是芽发育成的

枝条是芽发育成的,芽中有分生组织,芽在发育时,分生组织的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枝条,它是由幼嫩的茎、叶和芽组成的,枝条上的芽又能发育成新的枝条。

芽可分为叶芽(发育成茎和叶)、花芽(发育成花)、混合芽(发育成花和叶)。

三、植株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

1、植株的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水和无机盐:

由根尖成熟区从土壤中吸收,通过导管运输

有机物:

由叶片的光合作用制造,通过筛管运输

2、无机盐:

需要量较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含氮无机盐:

促进枝叶的生长;

含磷无机盐:

促进果实的生成;

含钾无机盐:

促进茎的生长

施肥(化肥、农家肥、有机肥)应注意的事项:

施肥的作用主要是给植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盐

①一次施肥过多会出现“烧苗”现象(细胞失水过多),甚至导致植株死亡。

②过度施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造成湖泊或池塘富营养化,水域中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大量繁殖,将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氧,造成水中缺氧,鱼虾死亡。

3、无土栽培

①概念:

根据植物生活所需要无机盐的种类和数量,按照一定的比例配成营养液来栽培植物

②要及时向营养液中通气,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③环境条件:

温暖向阳,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