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0450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213课语文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备课组成员:

戴丽霞方吉泰李昭韩明辉备课组长:

方吉泰

主备人:

韩明辉

课题:

21与朱元思书 

总第五课时

教材解读:

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呈现给我们的旅途情态,如同他笔下的富春江山水令人退想.本文尝试通过对文本的进一步探讨,得出异于常态的一个结论:

作者赏景的地点并不仅仅拘于船上,而是在乘船之前、乘船之中和登岸之后的所见所闻,"奇山""异水"相伴作者度过了整个行程.

教学

目标

A类:

进一步掌握积累一些常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理解文意,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

 

B类:

指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重视朗读训练,逐步提高文言文的朗读和翻译能力。

C类:

体会感悟作者沉醉于山水的生活情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重点

品味文章描写山水的巧妙手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难点

正确理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务者,窥谷忘反”的内涵,理解作者流露出来的思想感情。

  

预习

作业

 

请学生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富春江的图景入手导入新课。

()

激发兴趣

二、揭示目标:

(口述)()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读准课文  

(1)、对于这样出色的写景美文,需要我们好好品读吟诵,就让我们一起来边欣赏美景边聆听朗读示范,同学们仔细听,认真品味。

  

(播放朗读录音,大屏幕播放图文)  

(2)、面对如许美文,不亲自品读品读,岂不遗憾?

还是让同学们也来享受享受吧!

一起来读一遍,读时一定要注意重音、节奏、语速、情感等方面的处理。

  

朗读要求:

a.重音——如“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重音应落在“箭”“奔”二字上。

  

b.节奏——以“二二”节拍为主(多为四字句),如“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对于整散相间的句子,应读得抑扬顿挫。

  

c.语速——应慢一些,慢一些才有时间去品味文中的意境。

  

d.情感——流露出对富春山水的由衷赞叹、无比向往之情。

  

2、读懂课文  

听着你们动听的朗读,享受着如此优美的文章,老师都有点陶醉了,但还是别忙,学习古文不仅要求会读文章,还要能读懂文章。

下面我们还是先来疏通文意。

  

要求:

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老师愿意帮助你们。

  

(1)、学生分组活动后提出问题。

  

(2)、教师点拨释疑

 自主学习

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

合作探究,赏析文“美”:

  

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合作探究,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意境、情趣等内容。

  

1、吟诵体会——语言美  

学生以自己喜爱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注意体会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提问:

请谈谈朗读本文时感觉文章的语言有何特点,并举例加以说明。

  

学生讨论、明确:

  

①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节奏感极强。

(泉水激石,冷冷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②整散相间,别具一番参差错落的韵致。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③形象生动,写景文字精当凝练,有一种独特的美。

如: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比喻、夸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拟人)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对偶)

2、赏析品味——意境美  

学生自由默读课文,重点揣摩课文第二小节写“水”写“山”的语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天公作美,导游吴均给我们选择了一个天朗气清的日子,去富春江游山玩水。

这一去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了——奇山异水  

a.请找出文中描写“水”的语句,思考: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水之“异”的?

  

提示:

文中写“异水”的部分,先抓住其“缥碧”的特点,写江水之色,“千丈”写江水之深,“见底”写江水之清,“游鱼”写江水之净。

然后以比喻夸张的手法,勾勒其急湍猛浪的激越美。

这样描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显示出富春江水的秀丽之美和壮观之美,突出地表现了一个“异”字。

(课件展示“异水”画面,帮助理解。

)  

b.请找出文中描写“山”的语句,思考: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写山之“奇”的?

  

提示:

文中写“奇山”部分,首先从视觉的角度写山势本身之奇,奇在“负势竞上”“争高直指”,仿佛有无穷的奋发向上的生命力,它们仿佛要挣脱大地,直上青天,欲上不能,便“千百成峰”,层峦迭嶂;其次从听觉的角度写空山天籁之奇,泉声、鸟声、蝉声、猿声,这些声音汇成了一曲对生命的颂歌,把这寂静的山谷,变成一个热闹、和谐、欢乐、详和的世界——山包容了这些生命,这些生命给这山以无限生气;最后从视觉的角度写山林中“在昼犹昏”以及“有时见日”的神奇景象。

这一段写山之形之声之色,都紧扣一个“奇”字。

(课件展示“奇山”画面,帮助理解。

)  

合作探究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5、当堂训练:

()

作者欣赏了富春江的奇山异水后,发了什么感叹?

你是如何理解作者这种感叹的?

(鳶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

富春山水能使吴均产生退隐之心,假如你身处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提示:

感受因人而异,面对如此美丽的山水风光,我们这些朝气蓬勃的青少年更应该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产生积极进取之心。

  

师生共解

七、布置作业:

()

1、其实在古代像吴均这样寄情山水,表达志向的人很多,下面请大家回忆所知道的这些人物,完成所给对联的下联。

(文化内涵)  

上联:

吴均绝赞富春江水抒归隐之心

下联:

  

2、背诵全文并运用从第一单元学习到的写景散文的写作思路和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游记散文。

课外训练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备课组成员:

戴丽霞方吉泰李昭韩明辉备课组长:

方吉泰

主备人:

韩明辉

课题:

21与朱元思书 

总第六课时

学习要点:

再现写景画面,感受富春江独特的自然美景。

品味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志趣美,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逐步提高鉴赏水平。

  

预习

作业

 

1、解释加线的词。

互相轩邈任意东西水皆缥碧经纶世务者鳶飞戾天一许百里从流飘荡窥谷忘反

2.解释下面的短句。

(1)望峰息心

(2)负势竟上

(3)窥谷忘返(4)直视无碍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从本文的情趣美入手导入。

()

激发兴趣

二、揭示目标:

(口述)()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

要求:

结合课下注释,四人一小组合作交流,如有困难词句,可随时提出来,老师愿意帮助你们。

  

(1)、学生分组活动后提出问题。

  

(2)、教师点拨释疑

 自主学习

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

1、体会感受——情趣美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历来优秀的诗文都讲究情景相生,水乳交融。

  

a.学生反复品味课文,思考:

作者面对这“天下独绝”的“奇山异水”时流  

露出一种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加以简要的分析。

  

提示:

向往自然、厌弃尘俗的情趣。

  

作者在描绘“奇山异水”的景色时,插入了两句观感: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返。

”这几句话不仅从侧面衬托出“奇山异水”夺人心魄的魅力,更是传达出作者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

  

2、望景生文  

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已经深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富春江的美景好象就在我们眼前。

欣赏图片,提问:

此图此景使你联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句子?

  

3、分组齐读  

带着对作者的情感,分组齐读课文第二节,感受文中山水之美。

  

(男生读写山部分,女生读写水部分,齐读抒情部分。

) 

合作探究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五、当堂训练:

把课文改成现代文,介绍富春江的景色。

要求:

不要局限于课文本身,不必像翻译那样,可以加入一些富春江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人文背景等方面的材料,将文章写得生动、形象。

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与朱元思书》描山绘水精妙无比,让我们流连忘返,其实在我们古代诗词里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你能写出几句来吗?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师生共解

七、布置作业:

如果你是一位广告策划人,当你面对富春江的美景,你会创作出怎样的广告词来向人们宣传富春江。

课外训练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备课组成员:

戴丽霞方吉泰李昭韩明辉备课组长:

方吉泰

主备人:

韩明辉

课题:

3.我的第一本书

总第七课时

教材解读:

本文充满了作者来自对于苦难生活的深刻体验和独特的感受,作者不仅要表现得是作者关于童年生活中关于第一本书的感人故事,而是与书有关的或由书引发的父子之间、同学之间那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是上个世纪二三年代遥远乡村荒寒、苍凉的生活境况和作者对生活那份独特的感受。

教学

目标

A类:

识记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B类:

抓住重点语句把握人物心情。

C类:

了解第一本书的深刻含义,感悟作者的内心情感。

重点

把握人物思想感情,围绕第一本书的故事,体会在特定条件下人物的精神世界。

难点

引导学生从人物思想中受到启示。

预习

作业

 简介《死魂灵》(体会果戈理独特的幽默风格,感受讽刺文学的魅力)

识记重点字词:

(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由《我的第一本书》的悬念导入,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看完题目,我们会想到些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文章的题目)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设疑:

作者为什么要饱含深情的描绘自己求学来用过的第一本书?

作者创作的目的在于什么?

激发兴趣

二、揭示目标:

(口述)()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

组织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3、情感丰沛是本文的主要的特色,本文除了赞美了父子之间的深情,还赞美了哪些人间真情?

请加以概括,并进行简要的分析。

父子情、师生情、同学情、生活趣味。

 自主学习

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

1、完成研讨与练习二

  2、朗读文中描写父亲为“我”抄写、装订课本的段落(3-8自然段)

  问题探究:

  父亲看见我的课本,为什么会显得那样的愁苦?

  父亲听见“我”的解释,为什么只是“深深叹着气”,而且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合作探究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五、当堂训练:

()

1、阅读训练:

  要求学生快速朗读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1》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请你用简明的话语加以概括。

  2》请你猜一猜,父亲为什么没有揍我?

其中蕴含着父亲的什么感情?

  3》文中的“居然”去掉好不好?

为什么?

  4》请你想象一下,“我”把“父亲补全的装订好的课本”送给元贞的时候,两个人可能会有怎样的对话?

请你用“我”的口吻写一段话,表现出我当时的感受。

  5》选文中最后写道“还应当回过头来说说我的第一本书,我真应当为它写一本比它还厚的书,还值得我们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请联系上下文谈谈:

为什么说“它值得我用崇敬的心灵去赞美”?

  2、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

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

请你在课文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故事》)

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教师补充总结)()

师生共解

七、布置作业:

()

要求学生将课堂拓展口头练习整理一下,写成短文。

课外训练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白马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

备课组成员:

戴丽霞方吉泰李昭韩明辉备课组长:

方吉泰

主备人:

韩明辉

课题:

3.我的第一本书

总第八课时

学习要点:

在进行《我的第一本书》的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到学生的思想渗透,抓住文章中渗透出的“情”来安排教学。

其次,在学习文章的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读促写,学习写

预习

作业

1.认读字词:

幽默凄惨奥秘酷似掺和磨磨蹭蹭翻来覆去

2.交流有关牛汉的材料。

 

教学板块

个体学习清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之间交流拿到第一本书时的心情,听读学生的小习作。

师:

听了同学们的感受,老师也仿佛回到了那个时候,心中也有许多的感慨,但我却无法表达出来,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牛汉的第一本书,有什么与众不同吧!

激发兴趣

二、揭示目标:

(口述)()

明确目标 

三、指导自学:

()

1.生默读课文,或快速浏览全文,讲述“第一本书”的故事。

(提示:

语言简洁,条理清楚,交代明白)

2.再次快速浏览,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文中的第一本书值不值得写?

这仅仅是一本书吗?

它有什么含义?

(2)和我们比起来,文中“我”的生活境遇有什么不同?

你通过读文有何感受?

你在文中找出描写作者境遇的语句。

明确:

(1)“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

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2)描写“我”的境遇的句子如“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希奇东西。

”从这些语句可以看出“我”的童年是贫苦而枯燥的,从而更显出书的珍贵,是书给了我人生的启迪。

 自主学习

四、点拨、交流与探究:

()

深入探讨

师:

在大体上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大家交流一下,在读文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哪些问题?

大家一起探究解决。

通过学生的发现大体有以下较典型的问题:

(1)作者当时是怀着一种什么心情写这一本书的呢?

通过一本书你还想到什么?

(2)一篇好的文章不仅要以文字感人,更应以情打动人,本文情感的抒发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通读全文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感有哪些,各是什么?

小组讨论,组员作好讨论记录

明确:

(1)作者当时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感情复杂,心情沉重,通过一本书,反映出深藏的苦难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更反映出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2)首先是父子之情。

父亲关心“我”的学习,学期结束,父亲问“我”考了第几名,“我说:

‘第二名。

’”父亲非常高兴,又是抚摸,又是夸奖。

“我”把那半本“凄惨的课本”拿给父亲,父亲“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

当问清原委后,父亲并没有批评和指责,只是深深叹着气。

作者笔下的父亲,确是一个知书识礼的人,这深深的叹息,既包含着对儿子做法的默许,也为儿子同学家的生活贫困而深表同情。

晚上,父亲在昏黄的油灯下,为“我们两个的半本书修修补补,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

新的学期开始,父亲便带“我‘到条件相对好一些的外村上学去了。

作则对父亲着墨不多,但父亲的性格跃然纸上,他温和、善良,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友情,对孩子负责,同时也人。

第二是同学、朋友之情。

因为同学乔元贞家太穷,买不起书,“我“边把这唯一的一本书分为两半,一人半本。

当父亲得知孩子半本书分给别人的时候,便深深地叹气,叹气之后便修补成两本书。

父亲对孩子之间友情的理解,也许来自自己少年时代与朋友相处的那一份友谊的体验,况且,父亲和乔元贞的父亲恰恰“自小是好朋友”,当我“和狗引得哄堂大笑”,“弄不成”把“我”狠狠训斥一顿之后说:

“看在你那知书识礼的父亲的面子上,我今天不打你手板了。

”这句话虽失教师身份,却透露出当时乡间村邻的友好淳厚的情义。

尽管家家都非常困难,但贫困生活境遇中淳厚的友情却弥足珍贵,温暖人心,也深深感动着今天的读者。

第三是人与狗的默契和情趣。

这一点是作者念念不忘的,在文中单独来一段补叙。

文中写道:

“课本上的第一个字就是‘狗’,我有意把狗带上。

两条狗像小学生一般规规矩矩地在教室的窗户外面等我。

我早已把狗调教好了,我说‘大狗叫’,大狗就汪汪叫几声,我说‘小狗叫’,小狗也立即叫几声。

”──这出人狗合演的“双簧戏”,应是最好的情境教学吧。

确实,当我们读到此处,忍俊不禁,深深被儿童时代那一份童趣所感动,何况,这是在学习条件多么恶劣、生活处境何等窘迫的情形下获得的一点乐趣啊!

这,也就是作者“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吧。

当然,“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也来自人间的温暖和友情。

 

合作探究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

五、当堂训练:

()

1.联系全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大括号里的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

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

“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2.本文在思路上不落俗套,你在作者的写作方面有哪些发现?

学生小组探讨,做好记录,班上交流(提示:

结构,内容安排,情感的抒发)

巩固知识 

六、课堂小结:

()

作者从第一本书中,不仅得到了知识,而且从中感悟到了人生的价值,上了不同寻常的人生第一课。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深刻的体会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

师生共解

七、布置作业:

()

请你以“人生第一课”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课外训练独立完成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初中作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