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0488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docx

生物化学考试重点

一、糖类化学

1、糖的概念与分类糖是多羟基的醛或酮与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单糖是最简单的糖,不能再被水解为更小的单位.寡糖是由2~10个分子单糖缩合而成,水解后产生单糖.低聚糖通常是指20以下的单糖缩合的聚合物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分子缩合而成.多糖中由一样的单糖基组成的称同多糖,不一样的单糖基组成的称杂多糖.按其分子中有无支链,如此有直链、支链多糖之分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结构多糖、贮存多糖、抗原多糖等按其分布来说,如此又有胞外多糖、胞内多糖、胞壁多糖之别如果糖类化合物某某含有非糖物质局部,如此称糖缀合物或复合糖类,例如糖肽、糖脂、糖蛋白等.

2、单糖的构型、结构、构象

1〕构型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中各原子特有的固定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所具有的特定的立体化学形式.当某一物质由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种构型时,要求共价键的断裂和重新形成.

★2〕单糖的D-、L-型:

以距羰基最远的不对称碳原子为准,羟基在左面的为L构型,羟基在右面为D构型.3〕环状结构——葡萄糖的某些性质不能用链式结构来解释:

葡萄糖不似醛发生NaHSO3和Schiff试剂的加成反响;葡萄糖不能和醛一样与两分子醇形成缩醛,只能与一分子醇反响;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

4〕一般规定半缩醛碳原子上的羟基<称为半缩醛羟基>与决定单糖构型的碳原子上的羟基在同一侧的称为α-葡萄糖,不在同一侧的称为β-葡萄糖.

5>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改变共价键结构,仅靠单键的旋转或扭曲而改变分子中基团在空间的排布位置,而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

3、寡糖

寡糖是少数单糖〔2-10个〕缩合的聚合物.

低聚糖通常是指20以下的单糖缩合的聚合物.

4、多糖

多糖是由多个单糖基以糖苷键相连而形成的高聚物.

多糖完全水解时,糖苷键裂断而成单糖.

4.1淀粉

1)直链淀粉:

葡萄糖分子以α〔1-4〕糖苷键缩合而成的多糖链.可溶于热水、250~300个糖分子、遇碘呈紫蓝色

2)支链淀粉:

由多个较短的1、4-苷键直链结合而成,不可溶于热水、可溶于冷水、>6000个糖分子、遇碘呈紫红色

3)淀粉的降解:

在酸或淀粉酶作用下被降解,终产物为葡萄糖:

淀粉→红色糊精→无色糊精→麦芽糖→葡萄糖

4.2糖原:

α-D-葡萄糖多聚物

1)结构:

同支链淀粉;区别在于分支频率与分子量为其二倍.

2)分布:

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肌肉中.

3)特点:

遇碘呈红色.

4)功能:

同淀粉,亦称动物淀粉.其合成与分解取决于血糖水平

4.3纤维素--植物细胞壁结构多糖

1〕结构:

由D-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无分支线形聚合物.

2〕性质:

游离-OH中的H可被其它基团取代,构成各种高分子化合物;纤维素酶水解成葡萄糖

4.4几丁质:

N-乙酰D-氨基葡萄糖以β〔1,4〕糖苷键缩合而成.结构与纤维素类似,但氢键比其多.藻类、昆虫与甲壳类动物的结构组分.根本单位是乙酰氨基葡萄糖

5、糖复合物——糖与非糖物质结合而成.

糖与蛋白质的复合物

1〕糖蛋白——主要性质接近蛋白质

种类多:

酶、激素、血浆糖蛋白、补体、粘液物质与膜蛋白.

特点:

高粘度

功能多:

润滑作用、保护作用、肽链加工、运输作用、分子识别、临床鉴定.

血浆糖蛋白:

除清蛋白外,其余均含糖.有运输功能、参与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

2〕蛋白多糖——性质以多糖为主

蛋白聚糖:

由糖胺聚糖与核心蛋白以共价键连接而成.有结缔组织的组分;抗凝血作用;

保护作用等功能.

透明质酸:

葡萄糖醛酸和N-乙酰氨基葡萄糖以β-1,3和β-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在皮肤、眼玻璃体、脐带等组织与卵子外表,起保护作用

硫酸软骨素:

由N-乙酰半乳糖胺硫酸酯与葡糖醛酸组成.是软骨、腱和骨的主要结构成分.

肝素:

由2-硫酸艾杜糖醛酸与二硫酸氨基葡糖以β-1,4和α-1,4糖苷键交替连接而成.

抗血凝剂.

3〕糖脂类——脂类与糖的缩合物

种类:

脑苷脂、神经节苷脂、脂多糖、

功能:

主要在细胞膜外表,是细胞识别的分子根底.

糖代谢

糖的生理功能:

结构物质、能量物质、为其它物质合成提供碳骨架、功能物质

结构物质:

1〕糖脂、糖蛋白构成生物膜;2〕核糖构成核酸;3〕抗体、酶、激素、受体均有糖

功能物质:

保持水分、防止震动、信息传递、细胞识别、防止血液凝固

1、多糖和低聚糖的酶促降解:

糖类中多糖和低聚糖,由于分子大,不能透过细胞膜,所以在被生物利用之前必须水解成单糖,其水解均依靠酶的催化.1>淀粉〔或糖原〕的酶水解

α-淀粉酶:

内切酶,随机水解链内α-1,4糖苷键,产生α-构型的复原末端

β-淀粉酶:

外切酶,作用于非复原端,水解α-1,4糖苷键,放出β-麦芽糖.

α-,β-淀粉酶不能水解α-1,6糖苷键

α-1,6糖苷键酶水解淀粉中的α-1,6糖苷键

淀粉酶水解:

淀粉→糊精→麦芽糖

2>纤维素的酶促水解:

不少微生物如细菌、真菌、放线菌、原生动物等能产生纤维素酶与纤维二糖酶,它们能催化纤维素完全水解成葡萄糖.

3>双糖的酶水解:

有麦芽糖酶、纤维二糖酶、蔗糖酶、乳糖酶等.食物中的双糖类经肠道消化为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单糖.

4>糖的吸收:

D-葡萄糖、半乳糖和果糖可被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不能消化的二糖、寡糖与多糖不能吸收,由肠细菌分解,以CO2、甲烷、酸与H2形式放出或参加代谢

2、糖的分解代谢

★糖酵解:

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着生成ATP的过程.

a、与酵解有关的物质:

1〕磷酸〔磷酸酯〕;2〕辅酶〔NAD+〕;3〕ADP、ATP与金属离子;4〕抑制剂〔碘乙酸、氟化物〕

b、糖酵解中的变化:

1〕碳骨架的变化:

6C糖变为2个3C糖;葡萄糖变为2乳酸或葡萄糖变为2乙醇+2CO2;

2〕能量的变化:

酵解〔产生乳酸〕2ATP

发酵〔产生酒精〕2ATP

物质代谢ADP+PiATP

放能过程吸能过程

c、酵解途径:

1〕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反响是不可逆的,已糖激酶是一个限速酶.2〕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F-6-P〕是一个同分异构化反响,由磷酸葡萄糖异构酶所催化.3〕F-6-P磷酸化成1,6-二磷酸果糖〔F-1,6-2P〕F-6-P被磷酸果糖激酶所催化.反响是不可逆的,酵解中的关键反响步骤.因此磷酸果糖激酶是重要的限速酶.

4)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在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的催化下进展.5〕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在磷酸丙糖同分异构酶的催化下进展6〕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1,3-二磷酸甘油酸,在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催化下进展,此反响既是氧化反响又是磷酸化反响.7〕3-磷酸甘油酸磷酸将酰基转给ADP形成了磷酸甘油酸和ATP,在磷酸甘油激酶催化下进展,第一次产生ATP,也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响.8〕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但凡在催化分子内化学功能基团的位置移动的酶都称为变位酶.Mg2+在催化反响中是必须的.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催化下进展.9〕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Mg2+或Mn2+存在下,经烯醇化酶催化下进展.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将磷酰基转移给ADP形成ATP和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反响需K+,Mg2+或Mn2+参加.

〔1〕〔2〕

〔3〕〔4〕

〔5〕〔6〕

〔7〕〔8〕

d、葡萄糖酵解总反响式为:

葡萄糖+2Pi+2ADP+NAD+→2丙酮酸+2ATP+NADH+2H++2H2O

2、糖的有氧氧化

a、分三个阶段:

糖酵解途径:

葡萄糖→丙酮酸

丙酮酸→乙酰CoA

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三羧酸循环

1、亦称柠檬酸循环.此名称源于其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一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大多数动、植物和微生物,在有氧的情况下将酵解产生的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乙酰CoA经一系列氧化、脱羧,最终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2、循环历程:

①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成柠檬酸;②经顺乌头酸生成异柠檬酸③异柠檬酸氧化形成α酮戊二酸.

NAD为辅酶,需Mg2+〔线粒体〕

异柠檬酸脱氢酶

NADP为辅酶〔胞质也有〕

④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形成琥珀酰-CoA;

⑤琥珀酰-CoA转化为琥珀酸

哺乳动物—GTP/ATP三羧酸循环中唯一底物水平磷酸化

植物、微生物—ATP直接产生高能磷酸的步骤

⑥琥珀酸脱氢形成延胡索酸

FAD与酶共价连接,丙二酸为竞争性抑制剂,这是三羧酸循环中第三步氧化复原反响,由琥珀酸脱氢酶催化,氢的受体是酶的辅基FAD.

⑦延胡索酸水合生成L-苹果酸,由延胡索酸酶催化.此酶具有立体异构特异性

⑧L-苹果酸脱氢形成草酰乙酸,被草酰乙酸与乙酰CoA缩合〔高度放能〕反响所推动.这是三羧酸循环中第4次氧化复原反响,也是最后一步.

3、三羧酸循环所生成的ATP:

每分子葡萄糖经酵解,三羧酸循环与氧化磷酸化3个阶段共产生32个ATP分子.

4、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动物、植物与微生物,都普遍存在着三羧酸循环途径,因此它具有普遍的生物学意义.三羧酸循环为完成糖代谢、产生大量能量供机体生命活动之用的重要反响,他不仅是糖代谢所需的重要反响,而且亦是脂质和氨基酸分解代谢的共同必须的重要反响.

5、三羧酸循环的重要性:

①是机体利用糖或其他物质氧化而获得能量的最有效方式.②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的枢纽;③中间产物,是其他化合物的生物合成的起点.

★磷酸戊糖途径〔磷酸己糖支路〕

1、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在组织中添加酵解抑制剂如碘乙酸或氟化物等葡萄糖仍可以被消耗,证明葡萄糖还有其它代谢途径.

2、磷酸戊糖途径的全过程

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响式为:

注:

是位于细胞质的代谢途径.合成5分子6-磷酸葡萄糖并非是开始反响时的分子骨架

3、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1〕NADPH的生成与其功能特点.是生物体内NADPH来源的主要途径①在许多物质〔如:

脂肪酸,胆固醇,类固醇〕的生成合成中作为H和电子供体.②NADPH是生物体内一些酶的辅酶.

〔2〕在磷酸戊糖途径中,5-磷酸核糖是重要的中间产物.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ATP、ADP、核酸的原料.

〔3〕磷酸戊糖途径中4-磷酸赤藓糖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产物.4-磷酸赤藓糖是合成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的原料,因而磷酸戊糖途径与蛋白质代谢关系密切.

〔4〕磷酸戊糖途径与糖酵解有着共同的中间产物,因而两条途径是可以互相转变的、互相协调的

糖的其他代谢途径

★葡萄糖异生

——以非糖物质为前体合成葡萄糖

机体先消耗葡萄糖

然后消耗糖原

糖异生维持血糖稳定

1、糖异生途径

部位:

肝脏〔线粒体、细胞质〕

克制糖酵解中3个不可逆步骤

动物可以将丙酮酸、甘油、乳酸与某些氨基酸等非糖物质转化成糖.

2、糖异生的生理功能:

〔1〕重要的生物合成葡萄糖的途径.〔2〕在饥饿、剧烈运动造成糖原下降后,糖异生使酵解产生的乳酸,脂肪分解产生的甘油与生糖氨酸等中间产物重新生成糖.

3、糖异生途径

a、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1)丙酮酸生成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的羧化作用需要ATP和二价离子,如Mg2+,Mn2+等参加.此酶需要生物素为辅酶.由于动物体中的丙酮酸羧化酶存在线粒体中,因此存在胞液中的丙酮酸经运载系统进入线粒体中再羧化为草酰乙酸.

丙酮酸羧化酶联系着三羧酸循环和糖的异生作用.

(2)草酰乙酸转变成苹果酸才能穿过线粒体转移至细胞质中,NADH是氢的供体.

苹果酸通过线粒体膜的二羧酸转运系统与其他二羧酸或磷酸盐交换而离开线粒体.

〔3〕细胞质中的苹果酸又被细胞质中的苹果酸脱氢酶再氧化形成草酰乙酸.NAD+是受氢体

〔4〕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化激酶催化草酰乙酸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反响需GTP供应磷酰基.

从丙酮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的总反响式是: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沿酵解途径逆向反响转变成1,6-二磷酸果糖

C、1,6-二磷酸果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

经果糖二磷酸酶的催化使1,6-二磷酸果糖的磷酸酯水解.

果糖二磷酸酶是异构酶:

负效应物:

AMP,2,6-二磷酸果糖;

正效应物:

ATP,柠檬酸,3-磷酸甘油酸;

这是糖异生作用的关键反响

d、6-磷酸果糖至葡萄糖

高浓度的G-6-P可抑制己糖激酶,活化葡糖-6-磷酸酶从而抑制酵解,促进了糖异生.

糖异生总的反响:

注:

从丙酮酸形成葡萄糖共消耗6个ATP的高能磷酸键.

4、糖异生途径的前体

1〕但凡能生成的草酰乙酸物质都可以变成葡萄糖.

说明:

在动物体中乙酰CoA不能作为糖异生的前体,它不能转化成丙酮酸,因为丙酮酸脱氢酶反响是不可逆的.

2〕大多数氨基酸是生糖氨基酸,它们可转变成丙酮酸,α-酮戊二酸、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参加糖异生途径.

3〕肌肉剧烈运动后产生大量乳酸,可以迅速穿过质膜经血液运送至肝脏,乳酸氧化成丙酮酸参加糖异生途径变成葡萄糖,再进入血液运送到肌肉中去,这过程称Cori循环

4、牛胃细菌可将纤维素分解为乙酸、丙酸、丁酸等,其中奇数脂肪酸可转变为琥珀酰CoA〔见脂类代谢〕,然后异生成葡萄糖.

★代谢

1、新陈代谢∶是指活细胞中所有化学变化的总称.

狭义的代谢概念∶是指物质在细胞中的合成与分解作用;是细胞内所发生的、有组织的、一系列酶促反响过程.

广义的代谢概念∶泛指生物体与外界不断交换物质的过程.它包括消化、吸收、中间代谢以与排泄等过程.

2、分解代谢∶有机物在细胞内发生分解的过程.它释放化学能,并转化成生物能

3、合成代谢∶活细胞从内、外环境取得原料,合成自身的结构物质、储存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的过程是合成代谢.它需要供应能量.

脂代谢

一、脂类的吸收、转运和储存

〔一〕消化:

主要在十二指肠,胰脂肪酶有三种:

甘油三酯脂肪酶:

水解生成2-单脂酰甘油需胆汁和共脂肪酶激活;

胆固醇酯酶:

生成胆固醇和脂肪酸;

磷脂酶A2:

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

食物中的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与胆汁结合生成胆汁酸盐微团,其中的甘油三酯70%被胰脂肪酶水解,20%被肠脂肪酶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微团逐渐变小,95%的胆汁酸盐被回肠重吸收.

〔二〕吸收:

水解产物经胆汁乳化,被动扩散进入肠粘膜细胞,在光滑内质网重新酯化,形成前乳糜微粒,进入高尔基体糖化,加磷脂和胆固醇外壳,形成乳糜微粒,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甘油和小分子脂肪酸〔12个碳以下〕可直接进入门静脉血液.

★〔三〕转运: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酯由脂蛋白转运.在脂蛋白中,疏水脂类构成核心,外面围绕着极性脂和载脂蛋白,以增加溶解度.脂蛋白主要有7种,由肝脏和小肠合成,可使疏水脂类溶解,定向转运到特异组织.

二、脂酸的分解代谢

饱和偶碳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

Knoop发现动物体在进展脂肪酸降解时,是逐步将碳原子成对地从脂肪酸链上切下,而不是一个一个地拆除,因此提出脂肪酸的β-氧化学说.

〔一〕脂肪酸的活化

1、两类活化脂肪酸的酶:

〔1〕内质网脂酰辅酶A合成酶〔硫激酶〕,可活化具有12个碳原子以上的长链脂肪酸.

〔2〕线粒体脂酰辅酶A合成酶,可活化具有4-10个碳原子的中链或短链脂肪酸.催化的反响需ATP参加,总反响式是:

该反响实际上分两步进展:

形成一个高能硫酯键需消耗二个高能磷酸键.

2、脂肪酸经线粒体膜外至膜内的转运

脂肪酸的β-氧化作用是在肝脏与其他组织的线粒体中进展的.

短碳链脂肪酸可以直接穿过线粒体膜进入线粒体内膜.

10碳以上的脂酰CoA不能透过线粒体内膜

肉碱是载体可将长链脂肪酸以脂酰基形式从线粒体膜外转移到膜内.

(二)★脂酰CoA转运入线粒体

动物体内催化β-氧化的酶分布于线粒体基质中,而长链脂酸的激活在线粒体外进展;

线粒体外产生的脂酰辅酶A不能进入线粒体内部.可通过肉毒碱通过线粒体内膜.

三、脂肪酸的β氧化

★脂酰CoA在线粒体基质中进展β氧化

反响历程:

脱氢、水化、再脱氢和硫解

反响产物:

释放出1分子乙酰CoA比原脂酰CoA少2个碳脂酰CoA

①脂酰CoA脱氢氧化:

在脂酰CoA脱氢酶的催化下,在ɑ-和β-碳原子上各脱去一个氢原子,生成反式ɑ,β-烯脂酰CoA,氢受体是FAD.

②水化:

在烯脂酰CoA水合酶催化下,ɑ,β烯脂酰CoA水化,生成L<+>-β-羟脂酰CoA.

③再脱氢:

在β-羟脂酰CoA脱氢酶催化下,脱氢生成β-酮脂酰CoA.反响的氢受体为NAD+.

此脱氢酶具有立体专一性,只催化L<+>-β-羟脂酰CoA的脱氢.

④硫解:

在β-酮脂酰CoA硫解酶催化下,生成乙酰CoA和比原来少两个碳原子的脂酰CoA.

脂肪酸β-氧化后形成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最后形成CO2和H2O.以软脂酰CoA〔C15H31COSCoA〕为例,经过7次上述的β-氧化循环,即可将软脂酰CoA转变为8个分子的乙酰CoA.软脂酸完全氧化成乙酰辅酶A共经过7次β-氧化生成7个FADH2、7个NADH和8个乙酰辅酶A,后者又可参加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7molFADH2和7molNADH可提供:

2×7+3×7=35molATP.8mol乙酰辅酶A彻底氧化如此可生成:

12×8=96molATP.

由于软脂酸转化为软脂酰CoA消耗1分子ATP中的两个高能磷酸键:

每摩尔软脂酸完全氧化,在理论上至少可净合成35+96-2=129molATP.

脂肪酸β-氧化的生理意义:

1〕为机体提供比糖氧化更多的能量;2〕乙酰CoA还可作为脂肪酸和某些AA的合成原料;3〕产生大量的水可供陆生动物对水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