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361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原理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化工原理 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原理 1.docx

《化工原理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原理 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原理 1.docx

化工原理1

1.米糠油在管中作层流流动,若流量不变,管径、管长不变,油温升高,粘度为原来的1/2,则摩擦阻力损失为原来的倍。

2.流体在圆形直管中作层流流动,如果流量等不变,只是将管径增大一倍,则阻力损失为原来的__1/16___。

3.当量直径的定义是de=_4×流通截面积/浸润周边_,对边长为a正方形风管当量直径de=a_。

4.当Re为已知时,流体在圆形管内呈层流时的摩擦系数λ=___64/Re____,在管内呈湍流时,摩擦系数λ与_____Re、ε/d有关

5.水由敞口恒液位的高位槽通过一管道流向压力恒定的反应器,

6.当管道上的阀门开度减小后,水流量将______减小____,摩擦系数_______增大_____,管道总阻力损失_____不变___(增大、减小、不变)。

7.当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管中心流速最大,滞流时的平均速度与管中心的最大流速的关系为(c)

A.um=3/2umax

B.um=umax

C.um=1/2umax

7化工生产中,物料衡算的理论依据是_质量守恒定律__,热量衡算的理论基础是__能量守恒定律_。

8流体在管路中作连续稳定流动时,任意两截面流速与管径的关系为_u1/u2=(d2/d1)2_,所以,流速随着管径的减小而_增大__。

9.在一般手册或资料中,粘度的单位常用_p___或_cp__表示,在SI制中,其单位则用表示。

10.实验测得某液体在流动系统中某点处的动压头为24mm液柱,则液体在该点处的流速为m/s__。

11.牛顿型流体与非牛顿型流体的主要的区别是__牛顿型流体符合牛顿粘性定律___。

12.什么叫化工单元操作?

常用的化工单元操作有哪些?

化工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具有共同物理变化,遵循共同的物理学定律的一些物理操作过程。

例如:

流体流动、流体输送、非均相分离、传热、蒸发、蒸馏、吸收、萃取、干燥等。

1.饱和空气在恒压下冷却,温度由t1降至t2,此时其相对湿度_不变_,湿度_下降_,湿球温度_下降_.露点_下降_。

2.

湿球温度是大量空气与少量水长期接触后水面的温度,对空气--水系统,当____被测气流温度不太高_,_流速大于5m/s_时,α/kH为一常数,其值约为___kJ·kg-1·K-1,故可写出tw的计算式tw=

3.空气的饱和湿度Hs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A)。

A.总压及干球温度;B.总压及湿球温度;

C.总压及露点;D.湿球温度及焓。

4.空气温度为td,湿度为Hd,相对湿度为?

d的湿空气,经一间接蒸汽加热的预热器后,空气的温度为t1,湿度为H1,相对湿度为?

1,则(B)

A.H1>HdB.?

d>?

1

C.H1<HdD.?

d<?

1

5.回答下列诸问题

(1)湿空气的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在什么情况下相等,什么情况下不等?

(2)湿空气在进入干燥器前,往往进行预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对于饱和空气t=tw=td

对于不饱和空气t>tw>td

(2)先预热,其t升高,H不变,而?

降低

使湿空气提高吸收水分能力

另外t升高,加快水分蒸发速率,提高干燥速率。

6.若维持不饱和空气的湿度H不变,提高空气的干球温度,则空气的湿球温度_变大_,露点_变小_,相对湿度_不变_。

(变大,变小,不变,不确定)

7.已知湿空气总压为·m-2,温度为40℃,相对湿度为50%,已查出4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ps为,则此湿空气的湿度H是__kg水·kg-1绝干气,其焓是_kJ·kg-1绝干气。

8.在测量湿球温度时,空气速度需大于5m·s-1,这是为了_减少辐射和热传导的影响,使测量结果较为精确。

9.已知在t=50℃、P=1atm时,空气中水蒸汽分压Pw=,则该空气的湿含量H=kg水·kg-1绝干气_;相对湿度?

=_;(5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

11.湿空气经预热,相对湿度?

_降低_,对易龟裂物料,常采用_废气部分循环_方法来控制进干燥器的?

值。

13.已知湿空气的下列哪两个参数,利用t-H图或H-I图,可以查得其他未知参数(A)。

A.(tw,t);B.(td,H);

C.(p,H);D.(I,tw)。

14.在测量湿球温度时,应注意空气速度u(C)。

A.u<;B.u<;

C.u>;D.u越小越好。

15.湿空气在温度308K和总压下,已知其湿度H为水.kg-1绝干空气,则其比体积υθ应为(单位均为绝干空气)(A)。

A.;B.;

C.;D.。

16.干燥器进口的温度计最小分度是℃,下面是同一温度时的几种记录,哪一种是正确的(D)。

A.75℃;B.℃;

C.℃;D.℃。

18.对于一定干球温度的空气,当其相对湿度愈低时,其湿球温度:

(B)。

A.愈高;B.愈低;C.不变;

D.不一定,尚与其它因素有关。

19.在湿球温度tw的计算式中,kH/α之比值:

(A)。

A.与空气的速度变化无关;

B.与空气速度u的次方成正比,即kH/α∝

C.kH/α∝;

D.不一定,与多种因素有关。

20.试说明为什么在干燥过程中,湿空气作为干燥介质时,一般都经过预热才进入干燥器。

简要说明对流干燥过程是一传热过程,又是一传质过程。

湿空气预热可提高载热载湿的能力(H不变,t增加,?

下降,传热传质推动力加大)。

热空气传热给湿物料是一个传热过程,湿物料中的湿分汽化扩散至气体主体是一个传质过程。

21.什么是湿空气的绝热饱和温度和湿球温度?

两者有何关系

绝热饱和温度:

空气和水系统在绝热条件下,空气降温增湿,至空气达饱和时的温度。

湿球温度:

当温包包有润湿沙布空气传给湿布的热量恰好等于水分气化的热量,此时温包中水分的温度为湿球温度。

对于空气-水系统,两者数值恰好相等。

1.对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当总压降低时,亨利系数E将不变,相平衡常数m将减小,溶解度系数H将不变。

2.亨利定律表达式p*=Ex,若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值很小,说明该气体为易溶气体。

3.在吸收过程中,KY和kY是以Y-Y*和Y-Yi为推动力的吸收系数,它们的单位是kmol/(m2·s).

5.在1atm、20oC下某低浓度气体被清水吸收,若气膜吸收系数kG=(m2·h·atm),液膜吸收系数kL=(m2·h·kmol/m3),溶质的溶解度系数H=150kmol/(m3·atm),则该溶质为易溶气体,气相总吸收系数KY=kmol/(m2·h)。

6.在吸收过程中,若降低吸收剂用量.对气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不变,对液膜控制物系,体积吸收总系数KYa值将减小。

7.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通过气膜和液膜两个膜层的分子扩散过程

8.吸收塔的操作线方程和操作线是通过物料衡算得到的,它们与系统的平衡关系、操作条件和设备结构型式等无关。

9.吸收因数A可表示为A=L/mV,它在Y—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操作线斜率与平衡线斜率的比值。

10.若分别以S1、S2,S3表示难溶、中等溶解度、易溶气体在吸收过程中的脱吸因数,吸收过程中操作条件相同,则应有S1>S2>S3。

11.吸收过程中,若减小吸收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减小,吸收推动力减小。

12.吸收过程中,物系平衡关系可用Y*=mX表示,最小液气比的计算关系式=13.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A。

已知进塔气相组成Y1为(摩尔比),液气比L/V为,气液平衡关系为Y=,则组分A的吸收率最大可达95%。

14.某吸收过程,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溶质组分A,混合气进塔组成为,出塔组成降至(均为摩尔比),已知吸收因数A为1,若该吸收过程所需理论板NT为4层.则需传质单元数NOG为4

15.在吸收操作中,吸收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气相组成表示)为(A)

A.Y-Y*B.Y*-YC.Y-YiD.Yi-Y

16.在双组分理想气体混合物中,组分A的扩散系数是(C)

A.组分A的物质属性B.组分B的物质属性

C.系统的物质属性D.仅取决于系统的状态

17.含低浓度溶质的气液平衡系统中,溶质在气相中的摩尔组成与其在液相中的摩尔组成的差值为(D)。

A.负值B.正值C.零D.不确定

18.某吸收过程,已知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液膜吸收系数kX为4kmol/(m2·h),由此可判断该过程为(C)。

A.气膜控制B.液膜控制C.不能确定D.双膜控制

19.在吸收塔某截面处,气相主体组成为(摩尔比,下同),液相主体组成为。

若气相总吸收系数KY为(m2·h),气膜吸收系数kY为2kmol/(m2·h),气液平衡关系为Y=,则该处气浓界面上的气相组成Yi为(B)。

A.B.C.;D.

20.含低浓度溶质的气体在逆流吸收塔中进行吸收操作,若进塔气体流量增大,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对于气膜控制系统,其出塔气相组成将(A)。

A.增加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21.在逆流操作的填料塔中,当吸收因数A<1,且填料层为无限高时,则气液相平衡出现在(C)。

A.塔顶B.塔上部C.塔底D.塔下部

22.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组分,其液气比L/V为,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Y、X为摩尔比),溶质的回收率为95%,则液气比与最小液气比之比值为(B)。

A.3B.2C.D.

23.在逆流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平衡关系符合亨利定律。

当进塔气体组成Y1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则出塔气体组成Y2(A)、吸收率(C)。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确定

1.蒸馏操作属于(B)

A.传热B.传热加传质C.传质

2.回流比的定义是__回流量(L)与采出量(D)之比_____。

3.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则该塔的回流比R=.馏出液组成xd=.

4.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xf=,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当xd=时,达到此分离要求的最小回流

比Rm=.

5.工业生产中的操作回流比一般是最小回流比的~2__倍。

6.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_沸点(或挥发度)__,利用__多次部分汽化___.____多次部分冷凝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7.按蒸馏操作方法不同,蒸馏可分为___简单蒸馏__、__平衡蒸馏、和___连续精馏_三大类。

8.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则该塔的回流比R=

__.馏出液组成xd=

9.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当xw=时(摩尔分率),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摩尔分率)

10.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_越小__,塔操作温度_越高__,对分离_越不利_

11.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__回流与塔顶产品量之比_最小回流比是指__塔板数为无限多时的回流比的极限值

12.设计某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塔时,如保持F,xf,xd,xw不变,则随进料热状况参数的增加,其最小回流比__减小__(增加、减小、不变)。

13.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且塔顶产品量为,则馏出液组成xd=,塔顶上升蒸气量V=____.

14.精馏操作的依据是_混合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差异__。

实现精馏操作的必要条件包括_塔顶液相回流__和___塔底上升气流___。

15.某二元混合物,其中A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a=相应的泡点为t1,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ya=,相应的露点为t2,则:

(a)。

A.t1=t2B.t1<t2

C.t1>t2D.不能判断

16.精馏设计时,若回流比R增加,并不意味产品D减小,精馏操作时也可能有类似情况;(√)

17.在一定压强下,液体混合物没有恒定的沸点。

(√)

18.连续精馏塔中,中间进料的目的是获得较纯的易挥发组分和较纯的难挥发组分。

(×)

19.随着R的减小,精馏段操作线愈接近平衡线,达到一定的分离要求所需理论板数越少。

(×)

20.理论板图解时与下列参数:

F,xf,q,R,α,xd,xw无关;(×)

21.为什么精馏操作需要塔顶回流?

答:

主要是为了保持塔内有下降的液流,使精馏塔保持稳定操作,实现部分蒸发与冷凝。

22.精馏塔在一定条件下操作时,试问将加料口向上移动两层塔板,此时塔顶和塔底产品组成将有何变化?

为什么?

答:

当加料板从适宜位置向上移两层板时,精馏段理论板层数减少,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分离能力下降,xD下降,易挥发组分收率降低。

23.精馏和蒸馏的区别在于__多级与单级分离______。

24.理想溶液的t-x(y)相图上有两条曲线,下面一条为__泡点__线,上面一条为___露点__线。

25.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反映溶液蒸馏分离的__难易__程度,相对挥发度越大,表明该溶液越____容易____分离。

26.在某塔板上,离开该板的蒸汽组成与离开该板的液体组成呈平衡状态,则称该板为___理论_板。

27.在___泡点__进料状况下,提馏段上升蒸气流量等于精馏段上升蒸气流量。

28.精馏塔在全回流操作时,精馏段操作线、提馏段操作线与_对角线_重合,回流比R=____无穷大

___,相应的理论板数为___最少_____。

29.精馏塔分离某二元物系,当操作压强降低,系统有相对挥发度___增大____,溶液的泡点_降低__,塔顶蒸气冷凝温度_____下降_____。

30.连续精馏操作,原工况为泡点进料,现由于某种原因原料温度降低,使q>1,若保持F,xF,回流比R和提馏段上升蒸气量不变,则此时D__变小___,W___变大__。

31.将相对挥发度为的某二元混合物在全回流操作的塔中进行精馏,现测得全凝器中冷凝液组成为,塔顶第二层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为,则塔顶第一层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为_61%_____。

32.板式塔内理想的流体流动情况为总体上呈_逆流_,板上呈_错流_______。

实际上塔内存在与流体运动方向相反的流动(返混)使分离效率__下降___。

3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B)。

A.冷液进料:

q=1B.气液混合进料:

0

C.过热蒸气进料:

q>0

34.若要求双组分混合液分离成两个较纯的组分,则应采用_____c___

A.平衡蒸馏B.简单蒸馏C.精馏

35.一操作中精馏塔,若保持F、xF、q、(塔釜上升蒸汽量)不变,而增大回流比R,则______b_______。

A.xD增大、xW增大B.xD增大、xW减小

C.xD减小、xW增大D.xD减小、xW减小

36.精馏计算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___c_________。

A.再沸器算一块理论板

B.分凝器算一块理论板

C.全凝器算一块理论板

37.在溶液的t-x-y相图上,存在着_____三个___区,精馏过程应处于______气液共存________区。

1.液体输送设备有:

离心泵,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旋涡泵

2.产品样本上离心泵的性能曲线是在一定的_转速__下,输送__20℃的水_时的性能曲线。

3.泵的扬程的单位是_m_,其物理意义是__泵提供给单位重量流体的能量。

___

4.离心泵铭牌上标明的扬程是指(D)

A.功率最大时的扬程B.最大流量时的扬程

C.泵的最大扬程D.效率最高时的扬程

5.已知流体经过泵后,压力增大ΔpN·m-2,则单位重量流体静压能的增加为(C)

A.ΔpB.Δp/ρ

C.Δp/(ρg)D.Δp/(2g)

6.离心泵的扬程,是指单位重量流体经过泵后,以下能量的增加值(B)

A.包括内能在内的总能量B.机械能

C.压能D.位能(即实际的升扬高度)

7.往复泵在操作中(A)

A.不开旁路阀时,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B.允许的安装高度与流量无关

C.流量与转速无关

D.开启旁路阀后,输入的液体流量与出口阀的开度无关

8.一台试验用离心泵,开动不久,泵入口处的真空度逐渐降低为零,泵出口处的压力表也逐渐降低为零,此时离心泵完全打不出水。

发生故障的原因是(D)

A.忘了灌水B.吸入管路堵塞

C.压出管路堵塞D.吸入管路漏气

9.离心泵的特性曲线H-Q与管路的特性曲线He-Qe有何不同?

二者的交点意味着什么?

答:

将离心泵的基本性能参数之间的关系描绘成图线称为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这里讨论的是其中的一条H-Q曲线。

它表明转速一定时,离心泵的流量和该流量下泵的能提供的压头即做功本领之间的对应关系。

该曲线由生产厂家测定并提供,是泵本身固有的特性,它只与泵自身的结构(如叶片弯曲情况、叶轮直径等)、转速有关,而与其所在的管路及其他外界条件无关。

所以离心泵的特性曲线图只须注明型号、转速即可。

二者的交点M称为泵在该管路上的工作点。

意味着它所对应的流量和压头,既能满足管路系统的要求,又能为离

心泵所提供,即换言之,M点反映了某离心泵与某一特定管路相连接时的运转情况。

离心泵只能在这一点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