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402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1.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docx

北京地铁防水细部构造准施工细则

 

北京市工程建设企业技术标准QB

编号:

——

备案号:

——

 

轨道交通

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细则

BylawforDetailsConstructionofWaterproofing

EngineeringofRailTransportation

 

2006--发布2006--实施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细则的主要内容为:

总则、术语、材料复验、存储与保管、施工细则、安全文明施工、防水施工验收。

本细则的编写,贯彻了“防水工程过程控制”的指导思想。

细则中的黑体字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细则具体解释由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建防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负责。

细则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交北京京建防水施工有限责任公司(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东土城路9号,邮编:

100038),以供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和主要起草人:

主编单位:

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有限公司

北京京建防水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

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沈阳星辰化工有限公司

西安自力土工合成材料有限公司

常州丰盛塑料有限公司

上海鲁航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衡水中铁建土工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北京市永辰星建筑防水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朗巍时代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辰日株式会社

主要起草人:

罗富荣佟丽华赵斌陈曦潘秀明马昕郭德友杜博贺颖宋崇臣苏艺潘润奇赫世钢何巍黄正家郭守时金普法朱承先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材料复验、存储与保管

4施工细则

4.1聚氯乙烯中埋式注浆止水带

4.2合成树脂背贴式止水带

4.3遇水膨胀止水胶

4.4预埋注浆管

5安全文明施工

6防水施工验收

 

1总则

1.0.1为了保证细部构造的防水质量,加强防水施工过程控制,促进技术进步,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变形缝和施工缝等细部防水构造中,所采用的聚氯乙烯中埋式注浆止水带、合成树脂外贴式止水带、遇水膨胀止水胶、预埋注浆管等防水材料的施工,制定本细则。

1.0.2本细则适用于新建、改建轨道交通工程的防水施工。

1.0.3防水施工应以批准的设计文件为依据,如需修改,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并签署变更设计或洽商记录后方可实施。

1.0.4施工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图纸会审、设计交底,掌握工程的防水技术要求;必须依据本施工细则、设计文件,经现场调查后编制出防水工程施工方案,批准后组织并指导施工。

1.0.5细部构造的防水施工,应建立各道工序的自检、交接检和专职人员检查的“三检”制度,并有完整的检查记录。

未经监理单位对上道工序的检查确认,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1.0.6施工单位作为防水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体,应对细部构造防水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并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和设计单位等各方按有关规定的要求对施工阶段的防水工程质量进行控制。

1.0.7细部构造防水施工质量的检验、检测工作取得的数据应真实、全面、可靠,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1.0.8防水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所用防水材料的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细则的规定。

1.0.9细部构造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1.0.10对所用防水材料施工质量的验收要求必须符合本细则外,尚应符合国家、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0.11施工中有关安全、环保和劳动保护等,应符合国家和北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聚氯乙烯中埋式注浆止水带

指以聚氯乙烯(PVC)为主要材质,通过挤塑成型制成的中埋式止水带,止水带两侧带有与止水带等长的注浆管,管表面预留出浆孔。

2.0.2合成树脂外贴式止水带

指以合成树脂为主要材质,通过挤塑成型制成的外贴式止水带。

包括ECB、EVA、PVC等外贴式止水带。

2.0.3预埋注浆管

分为两大类,一类以硬质塑料、橡胶或螺纹管为骨架,单侧或四周设置出浆孔,出浆孔外侧覆盖泡沫橡胶层,泡沫橡胶层与骨架采用胶粘或尼龙丝网固定;另一类以不锈钢弹簧管为骨架,周边包裹一层特制无纺布滤布层,最外层用尼龙丝网包裹。

预埋注浆管包括一次性注浆管和可重复注浆的注浆管。

2.0.4注浆导管

具有一定柔性的加筋塑料管,与注浆管连接,起到导浆或排气的作用。

2.0.5遇水膨胀止水胶

粘稠胶状物,为非定型产品,挤出后粘贴在施工缝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后固化成型,具有遇水膨胀性能。

3材料进场复验、存储与保管

3.0.1防水材料运至现场,材料供应商应出具出厂合格证、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检测报告、产品说明等相关文件,对于进口材料,还应出具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

施工单位应指定专人验收、交接、入库,并办理签字手续和专人保管。

3.0.2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材料,还应按《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不合格的材料严禁在轨道交通工程中使用。

3.0.3材料接受人员在查验材料合格证和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检测报告的同时,应检查在出厂运输过程中是否损坏,如出现影响质量的问题,禁止接受入库。

3.0.4入库时,主材与配套材料应分类堆放,下部应设置垫布防潮层,上部应用毡布或塑料薄膜严密覆盖。

禁止与酸、碱、油及有机溶剂等接触,隔离热源。

 

4施工细则

4.1聚氯乙烯中埋式注浆止水带

4.1.1施工工序

聚氯乙烯中埋式注浆止水带施工应按以下工序进行。

 

4.1.2施工准备

1根据现场变形缝的设置位置,在变形缝中线位置放线定位,标出变形缝的正确位置。

2根据变形缝的长度需要对止水带进行裁剪时,切口应平直且与止水带表面垂直。

3卷曲状态的止水带现场展开后,应根据环境温度对止水带进行平展梳理,使止水带保持基本平整,避免出现大的扭曲、翘边等部位。

4按照设计要求在止水带两侧的注浆管内安装注浆导管,注浆导管应成对安装,一根做为导浆端,另一根作为排气端(见图4.1.2-4)。

排气端

注浆端

注浆导管

注浆管

图4.1.2-4注浆导管与注浆管的连接

5注浆导管插入止水带两侧的注浆管中长度宜为30mm~50mm。

连接应牢固、可靠;注浆导管外壁与注浆管内壁应密贴,并对连接部位进行密封处理。

6注浆导管沿止水带纵向设置间距宜为5m~6m,注浆导管应尽量避免设置在距止水带接缝的1m范围内(见图4.1.2-6)。

图4.1.2-6注浆导管设置方法

4.1.3安装止水带

1止水带的固定间距不大于400mm,固定应牢固、可靠。

2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与给出的标线对齐(见图4.1.3-2),止水带纵向轴线与变形缝中线间的偏差不得大于10mm。

止水带两侧混凝土的厚度偏差不得大于50mm;

3止水带水平设置时,宜采用盆式安装。

盆式开孔向上,与水平面夹角宜为20ο~25ο。

4止水带与变形缝内混凝土表面应垂直设置,偏差角度不得大于15ο。

5止水带安装时不得出现扭曲、翻转等影响止水带止水效果的部位。

6止水带采用现场热熔满焊对接,对接部位的拉伸强度不得小于母材强度的80%;对接部位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出现偏差时,对接两侧止水带轴线间距不得大于10mm,并应在接头两侧增设注浆导管。

图4.1.3-2注浆止水带安装示意图

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应固定在结构钢筋上,固定点不应少于1处,固定应牢固、可靠。

引出端口应进行临时封堵。

8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应振捣充分,不得出现过振、漏振部位,振捣时振捣棒严禁接触止水带。

9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时,应有专人看护,一旦止水带出现脱落、扭曲、变形时,应及时纠正。

4.1.4破损处的修补

止水带在现场搬运、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一旦出现破损部位,应采用同材质的厚度不小于1.5mm的片材进行修补,补丁与止水带应满焊,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距离不小于50mm。

4.1.5成品保护

1在止水带附近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止水带进行保护。

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止水带表面覆盖石棉布等材料,避免对止水带造成破坏。

2外露部分的止水带应进行临时覆盖保护,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

4.1.6注浆

1选择浆液:

优先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当选用有机注浆材料时,可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盐等注浆材料。

注浆应在混凝土浇筑28天后进行,也可在出现渗漏时进行注浆。

2使用合适的注浆泵将注浆管填满注浆材料,直到浆液从另一端的排气端流出。

在垂直设置的止水带注浆管内,最初的注浆应该从最低的注浆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

3将排气端封闭并继续注浆,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4注浆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维持压力至少2分钟;

5确保注浆操作在注浆材料允许使用时间或者固化时间之内;

6注浆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压力等应由施工、设计、监理单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并对整个注浆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注浆效果满足规范要求。

4.2合成树脂外贴式止水带

4.2.1施工工序

合成树脂外贴式止水带施工应按以下工序进行。

施工准备

基面处理

安装止水带

破损处的修补

成品保护

 

4.2.2施工准备

1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需要铺贴外贴式止水带的中线位置放线定位。

2根据外贴式止水带的实际需要长度对止水带进行裁剪时,切口应平直且与止水带表面垂直。

3卷曲状态的止水带现场展开后,应根据环境温度对止水带进行平展梳理,使止水带保持基本平整,避免出现大的扭曲、翘边等部位。

4.2.3基面处理

1当止水带设置在与止水带同材质的塑料防水板上时,要求防水板500mm宽的表面无灰尘、油污,并保持干燥。

2止水带与防水板焊接的焊缝,不得与防水板的同向焊缝叠合。

与防水板的焊缝形成交叉时,应将交叉范围内的防水板搭接缝外露边缘从根部裁剪干净。

4.2.4安装止水带

1外贴式止水带兼作为分区止水带时,止水带应采用专用焊接机热熔焊接在塑料防水板表面,焊缝宽度不得小于30mm。

焊接应牢固、可靠,不得有翘边、空鼓和漏焊(见图4.2.4-1)。

2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与基面上的标线对齐,止水带纵向轴线与定位线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

3止水带设置在膨润土防水毯表面上时,可采用水泥钉将止水带直接穿过防水毯固定,水泥钉距止水带边缘不大于20mm,纵向间距不大于500mm。

4止水带安装时不得出现扭曲、翻转等影响止水效果的部位。

5止水带采用现场热熔搭接焊接,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mm,搭接部位热熔满焊。

搭接部位止水带纵向轴线应位于同一直线上;当出现偏差时,接缝两侧止水带轴线间距不得大于10mm。

6止水带交叉连接时,连接部位应密实满焊。

止水带齿突应互相密贴、焊接牢固,形成封闭的挡水体系。

如齿突间出现缝隙,则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同材质防水板进行满焊修补。

7止水带转角部位应提供工厂预制件或现场对齿突进行切割后焊接,转角处的齿突不得出现倒伏。

图4.2.4-1止水带在塑料防水板表面的安装示意图

8浇筑结构混凝土前,止水带表面不得有碎石、砂浆等影响齿突与现浇混凝土咬合的杂物;止水带上严禁施做细石混凝土或水泥砂浆等永久保护层。

9止水带两侧的混凝土应振捣充分,不得出现过振、漏振部位,振捣时振捣棒严禁接触止水带。

10止水带部位的混凝土振捣时,应有专人看护,一旦止水带出现脱落、扭曲、变形时,应及时纠正。

4.2.5破损处的修补

止水带在现场搬运、安装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一旦出现破损部位,应采用同材质的厚度不小于1.5mm的片材进行修补,补丁与止水带应满粘密实焊接,补丁边缘距破损边缘距离不小于50mm。

4.2.6成品保护

1在止水带附近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止水带进行保护。

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止水带表面覆盖石棉布等材料。

2外露部分的止水带应进行临时覆盖保护,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

 

4.3遇水膨胀止水胶

4.3.1施工工序

遇水膨胀止水胶施工应按以下工序进行。

 

4.3.2基面处理

1基面必须牢固,表面应相对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起砂等现象,否则应予以清除。

必要时可用防水水泥砂浆修补。

2基面施工前可预留凹槽定位,也可采用弹线方式预先定位,定位偏差≤10mm,且距离混凝土外表面≥50mm。

4.3.3粘贴止水胶

1止水胶采用专用注胶器挤出,挤出宽度及高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挤出应连续、均匀、饱满、无气泡和孔洞。

2挤出成型后,固化期内(一般为24小时表干)需进行临时保护,避免提前遇水膨胀或施工破坏。

提前遇水膨胀部分需割除并重新设置。

止水胶固化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3不同位置的止水胶搭结时,搭接长度不小于10mm.。

接头上下结合牢固、严密。

4止水胶与其它防水工艺配套使用时可待其它防水措施定型后再施做(比如涂刷界面剂、固定注浆管等)。

4.3.4破损处的修补

止水胶一旦出现破损部位或提前膨胀的部位,应割除,并在割除部位重新粘贴止水胶,与两侧止水胶的搭接长度不小于10mm,搭接部位应粘贴牢固、紧密。

4.3.5成品保护

1在止水胶附近绑扎和焊接钢筋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对止水胶进行保护。

特别是焊接钢筋时,应在止水胶表面覆盖石棉布等材料,避免对止水胶造成破坏。

2外露部分的止水胶应进行临时覆盖保护,避免后续施工过程中造成破坏或遇水提前膨胀。

 

4.4预埋注浆管

4.4.1施工工序

预埋注浆管施工应按以下工序进行。

 

4.4.2施工准备

1在施工图纸上计算、标明注浆管的分配及安装位置。

将注浆管切割为需要的长度;注浆管的安装长度每段不超过6m。

2用连接管、强力胶水和伸缩套管将注浆导管连接在注浆管的两端,连接部位应牢固、严密;

3在注浆导管末端安装塞子,防止杂质进入注浆管。

4.4.3基层处理

1安装注浆管的基层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将基层表面的浮浆、油污、疏松、空洞、碎石团和凸起清除,浇筑混凝土时,先接浆或涂刷界面处理剂;

2固定注浆管范围的基层应基本平整,确保注浆管与基层能够密贴。

4.4.4安装注浆管

1按照施工图要求设置注浆管的位置(见图4.4.4-1),使用专用塑料卡子将注浆管固定在平整的施工缝表面,固定间距为200mm~300mm;固定点沿注浆管两侧交错设置(见图4.4.4-2)。

图4.4.4-1注浆管的设置方法

图4.4.4-2注浆管的固定

2注浆管的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50mm,转弯部位应平缓,不得出现折角;

3注浆管必须与基层密贴设置,任何部位不得悬空;

4注浆管上覆盖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小于50mm;

5两个平行设置的注浆管之间的距离至少为50mm;。

6注浆管交叉设置时,相交部分必须与混凝土密贴;

7注浆导管埋入混凝土内的部分至少应有一处与结构钢筋绑扎牢固;注浆导管引出混凝土外部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注浆导管引出端应设置在方便的,易于接近的位置。

4.4.5破损处的修补

1注浆管安装完毕后,一旦出现破损部位,应及时修补。

2将破损部位割除,在割除部位末端重新安装注浆导管。

3在割除部位设置已经安装好注浆导管的注浆管,并与两端原有注浆管进行搭接,有效搭接长度不小于20~30mm(即出浆段长度),搭接段必须用卡子固定牢固。

4.4.6成品保护

1注浆管安装完毕后,后续工程中应注意对成品进行保护,避免对注浆管的破坏;

2在注浆管附近绑扎或焊接钢筋作业时,应采用临时遮挡措施对注浆管进行保护。

4.4.7注浆

1注浆应在结构施工完毕、停止降水后进行;所有预埋的注浆管均应进行注浆封堵。

2选择浆液:

优先选用自流平水泥、超细水泥等无机注浆材料;当选用有机注浆材料时,可采用环氧树脂、聚氨酯、丙烯酸盐等注浆材料;注浆管能否再次注浆由注浆管的构造和选用的树脂性能决定。

3注浆量应根据现场测试后确定;注浆压力宜控制在0.3~1.2MPa。

4使用注浆泵将注浆管填满注浆材料,直到浆液从另一端的导浆管端流出。

注浆材料的性能特点决定对注浆泵的要求。

在垂直设置的注浆管内,最初的注浆应该从最低的导浆管端开始,将材料向上挤压;

5将排气端封闭并继续注浆,为保证注浆效果宜使注浆液低压缓进;

6材料不再流入并且压力计显示没有或者几乎很少压力损失,维持压力至少2分钟;

7确保注浆操作在注浆材料允许的使用或者固化时间之内。

如果需要重复注浆的话,确保使用经过核准的注浆材料;任何留在注浆通道内的注浆材料必须在其固化之前清除干净;

8为了清洗注浆管和注浆导管,在注浆导管的一端使用真空泵,另一端放置在盛水容器内;

9对注浆导管进行保护以备将来注浆使用。

10注浆方案、注浆材料、注浆压力等应由施工、设计、监理单位根据现场具体情况共同制定,并对整个注浆过程进行检查分析,确保注浆效果满足规范要求。

5安全文明施工

5.0.1防水材料的简易吊装设备、台架,应经检算满足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5.0.2防水施工前,应进行安全施工交底;每班作业前,应对吊装设备、施工台架、电器设备等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施工人员交代安全注意事项。

5.0.3防水施工前,应制定安全紧急预案,以应对和处理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5.0.4防水施工过程应设专职人员负责施工安全,做到全过程文明安全施工。

 

6防水施工验收

6.0.1细部构造防水施工下列项目应进行中间检验,并符合《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本细则的有关规定:

1材料规格、品种及质量;

2基面的处理情况;

3防水材料的下料、安装质量;

4注浆效果。

6.0.2细部构造防水竣工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水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效果应符合《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和《轨道交通防水工程细部构造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有关规定。

6.0.3细部构造防水竣工验收应提供下列资料:

1材料出厂合格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检测报告、使用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证明(进口材料要求提供),以及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施工质量评定记录;

3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4图纸会审记录、变更设计或洽商记录。

 

本标准用词说明

1.为便于在执行本标准条文时区别对待,对要求严格程度不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反面词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反面词采用“不宜”;

表示有选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用词采用“可”。

2.细则中指定按其他有关细则、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时,写法为“应符合……的规定”或“应按……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