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1768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74.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docx

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石化工业开展现状与展望

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开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开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水平的提高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经形成具有20多个行业、能生产四万多种产品、

门类比较齐全、品种大体配套的工业体系。

目前,我国已有10多种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的产量居世界前列。

〔一〕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开展迅速,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

2004年,我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居世界前3位。

原油加工量达2.73亿吨,比上年增长13.7%,根本上可以满足国内市场对各类油品的需求;代表石油化工开展水平的乙烯产量到达626.6万吨,比上年增长2.4%,合成树脂及共聚物1791万吨,比上年增长10.1%,合成橡胶147.8万吨,比上年增长11.7%,均居世界第4位;合成纤维聚合物788万吨,比上年增长8.1%,居世界第1位〔见表1所示〕。

表12004年石油和局部石油加工品产品产量

产品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原油

16958.5

2.9*

原油加工量

27306.8

13.7

乙烯

626.6

2.4

合成树脂及共聚物

1791.0

10.1

合成橡胶

147.8

11.7

合成纤维聚合物

788

8.1

化学工业目前已形成化学矿山、化肥、农药、纯碱和无机化学品、氯碱、根本有机原材料、染料、涂料、新材料、新领域精细化工等20多个行业,产量根本上可以满足国内需要。

我国化肥、农药、纯碱、烧碱、甲醇、轮胎外胎等大宗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均居世界前列。

2004年化肥产量到达4519.8万吨,比上年增长16.2%;农药产量86.96万吨,比上年增长

12.6%;染料产量84.3万吨,比上年增长4.8%。

以上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2004年局部化学工业产品产量〔如表2所示〕。

表22004年局部化学工业产品产量

产品

单位

产量〔万吨〕

比上年增长〔%〕

硫铁矿〔折含S35%〕

万吨

1065.76

24.6

磷矿石〔折含P2O530%〕

万吨

2617.43

5.2

化肥总计〔折纯〕

万吨

4519.79

16.2

农药〔折100%〕

万吨

86.96

12.6

氢氧化钠〔烧碱〕〔折100%〕

万吨

1060.26

13.6

碳酸钠〔纯碱〕

万吨

1266.79

14.9

精甲醇

万吨

440.64

34.9

涂料

万吨

184.78

12.2

染料

万吨

84.26

4.8

轮胎外胎

万条

23926.31

18.7

由于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快速开展,使其经济总量大幅度增加,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

据国家统计局快报统计,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现价工业总产值24666.1亿元,比上年增长32.29%;工业增加值7646.5亿元,比上年增长32.29%;销售收入到达

24249.59亿元,比上年增长32.52%;实现利润2793.0亿元,比上年增长58.7%。

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工业的比例为:

现价工业总产值占13.2%、工业增加值占14.0%、销售收入占

12.9%、利润占24.6%。

2004年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如表3所示〕。

表32004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

名称

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全国工业比例(%)

现价工业总产值

24666.1

32.3

13.2

工业增加值

7646.5

32.3

14.0

销售收入

24249.6

32.5

12.9

实现利润

2793.0

58.7

24.6

石油和化学工业之所以能够如此快速的开展,汽车、电子、建材以及塑料包装行业开展的带动功不可没。

从汽车工业来看,由于每一万辆汽车要消耗塑料780吨,橡胶280吨,涂料363吨,胶粘剂188吨,因此汽车工业的迅猛开展对石油和化工行业形成巨大的带动作用。

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汽车产量到达519.65万辆,比上年增长14.0%,按此推算,2004年消耗塑料40.5万吨,消耗橡胶14.6万吨,消耗涂料18.9万吨,消耗胶粘剂9.8万吨。

如表4所示。

2004年,汽车工业继续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开展,对石油和化工产品需求继续增大。

表42004年汽车消耗的化工材料

名称

每一万辆汽车

消耗化工材料〔吨〕

2004年汽车行业

消耗的化工材料〔万吨〕

比上年增长%

塑料

780

40.5

15.4

橡胶

280

14.6

15.9

涂料

363

18.9

16.0

胶粘剂

188

9.8

15.3

从电子行业看,随着液晶显示器、彩色等离子显示器、光纤涂料、印刷电路板、塑料外壳及封装材料等大量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电子化学品的市场规模快速增大。

近年来,我国电子工业持续以30%~40%左右的速度开展,对相关化工产品的需求也随之快速增加。

专家估计,信息产品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工业第一大产业,规模位居世界第三。

2004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21463.2亿元,比上年增长35.9%;实现利润821.9亿元,增长30.3%,产销率都在97%以上。

从建材行业看,2004年,工业增加值到达2041亿元,比上年增长23.57%;销售收入

5935亿元。

增长30.45%;实现利润352.66亿元。

增长33.8%。

可见,建材工业近几年来开展很快。

特别是我国化学建材保持快速开展,城市化的高速开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因而使得塑料建材面临着空前的开展机遇。

据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十五期间,各种建筑塑料管和塑料门窗全国平均市场占有率将分别达45%和20%,需要各种塑料管与门窗型材约100万吨,加上高分子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保温材料及其他建筑用塑料制品,总需求量超过400万吨。

近几年来,我国塑料建材行业加快了研发和推广应用步伐,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稳步提高,尤其是塑料型材、管材已经进入稳定成熟的增长时期,是塑料建材中最成熟的品种,目前产能仍在稳定增长中,并成为应用最好的塑料建材品种。

现在全国30%以上的地区应用了新型塑料管材,开展快的一些省市已经到达了90%。

东北三省内蒙古等地的一些城镇,40%以上的新建住宅都使用了塑料门窗,青岛、大连80%以上的新建住宅使用了塑料窗。

其它下游行业如轻工、纺织、冶金、农业等,其稳定开展也支撑了石油和化工经济的快速增长。

可以说,近年来宏观经济的全面增长,为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健康开展创造了不断增大的市场需求,从而拉动石油和化工行业不断开展。

据统计,从1998到2004年,全国GDP年均增长8%,而石油化工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到达18%,石油和化工行业以

GDP两倍以上的增速增长。

石油和化工行业的迅速开展对全国GDP的增长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列全国前八位省市的产值。

这些省市根本上分布于沿海地区,交通比较便利,有利于对外出口,同时靠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热点区域,内销市场有保障。

此外,这些地区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的政策比较宽松,为民营和外资企业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因此,这些地区的石化行业具有投资开展的巨大空间。

除了这些沿海的地区之外,正在开发建设中的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资源,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也是可以考虑投资开展的区域。

东北老工业基地石油化学工业根底比较雄厚,如假设放开机制,引进资金和技术,也能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表52004年局部省市石油和化学工业现价总产值

省市名称

总产值〔亿元〕

比上年增长〔%〕

占全行业比例(%)

山东

3462.6

36.24

14.04

江苏

2808.5

34.12

11.39

辽宁

2089.4

30.71

8.47

广东

1613.0

29.21

8.45

黑龙江

1629.9

19.04

6.61

浙江

1451.4

39.01

5.88

上海

1398.0

28.24

5.67

天津

893.3

21.15

3.62

〔二〕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经济总量的增加,也带动了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进出口总额1586.4亿美元,比上年净增453.4亿美元,增长40%,其中进口1177.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44.5%;出口409.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4%;进出口贸易逆差达768亿美元。

在这768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石油的贸易逆差为401.7亿美元,占52.3%;有机

化工原料的贸易逆差为173.6亿美元,占22.6%;合成材料的贸易逆差为193.6亿美元,占

25.2%〔见图1〕。

200.2万吨,占表观消费量的28.5%;进口合成橡胶109.5万吨,占国内表观消费量的44%。

2004年主要产品进口依存度见表6。

我国有机化工原料和合成材料的严重短缺,为投资建设这些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开展空间。

表62004年主要产品的进口量及对外依存度

产品

进口量〔万吨〕

对外依存度〔%〕

原油

12281.5

42.1

燃料油

3053.9

61.6

甲醇

135.9

23.7

合成树脂

2131.0

55.9

合成橡胶

109.5

44.0

聚乙烯

479.7

52.2

聚氯乙烯

200.2

28.5

〔三〕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新建工程发挥能力

2004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际完成投资3001.2亿元,比上年2230.3亿元增长34.6%,

施工工程6270个,比上年增加436个;新开工工程4500个,比上年增加309个;竣工工程

2735个,比上年增加50个。

2004年投资的热点是市场急需的行业,原油和天然气、石油加

工、有机化工原料、化肥、合成材料、专用化学品、轮胎等固定资产投资2580.7亿元,占全行业总投资的86%。

2004年投资工程中,到达经济规模建设工程增多,进一步提高了竞争能力。

惠州中海壳牌石油化工,建设80万吨/年乙烯、45万吨/年聚乙烯、25/50万吨/年环氧丙烷/苯乙烯等工程,总投资333亿元,2004年实际完成投资102亿元。

云南三环化工120万吨/年磷铵工程,总投资19.6亿元;中化山东肥业100万吨/

年复合肥工程,总投资11.6亿元;青海盐湖工业集团100万吨钾肥工程,总投资

25.9亿元;四川轮胎橡胶〔集团〕股份750万套一期工程〔220万套〕,总投资3.2

亿元,这些均到达经济规模的建设工程,建成后对行业有很大影响。

特别快乐的是,2004年,投资工程中科学技术含量高、技术水平先进的工程有了增加,如:

使用“子午线轮胎的工业化技术〞已形成了单线生产能力300多万套/年的生产线,产品质量到达或接近国外先进水平。

山东鲁北集团总公司的“15万吨磷胺、20万吨磷石膏制硫酸,联产30万吨水泥工程〞,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创技术,解决了磷胺生产过程中的磷石膏的处理,消除了环境污染,扩大了硫的资源利用,成功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

茂名石化利用自主开发的“200万吨/年含硫渣油的加氢技术〞,已建成了生产装置,实现了我国含硫原油加工技术的重大突破。

〔四〕化工园区建设初具规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迅速开展,各地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蓬勃兴起,化工园区也随之开展起来。

近十年间,一些沿江、沿海经济相对兴旺的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开展化工园区,形成产业集群,开展化学工业。

目前,沿长江的七省二市分布着几十个正在建设或规划将要建设的化工园区,上有四川泸州和重庆长寿,下有上海、江苏的南京、常州、泰州、泰兴、苏州、南通等各具特色的化工园区;广东的大亚湾、茂名均以大型石化企业为龙头设立园区,展现出广阔的开展前景;浙江的嘉兴、上虞和宁波正在建设以新型材料加工、精细化工为主的不同特色的化工园区。

这些园区都建设了良好的根底设施,招商引资效果显著。

进入2000年以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进一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极大地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开展。

化工园区的建设进一步向华北、东北和环渤海地区辐射,天津、大连、青岛、沧州、淄博等地根据资源优势和企业开展的需要,也相继规划建设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化工园区。

这些园区的建设多与老企业改造和搬迁相结合,不仅带动了老企业的优化升级,也促进了城市的开展。

如黑龙江省依托大庆的石化资源,逐步形成了哈大齐牡石化产业带,已有60%的工程开始实施,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化工园区的建设是近年来我国化学工业开展的一大趋势,也是开展地方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它对于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和产品升级、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提高行业技术水平有重要的窗口、辐射、示范和带动作用。

对整个化工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展望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趋势

由于世界经济的复苏,特别亚太地区经济的增长,给我国经济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各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了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尤其是轻工、电子、纺织、建材等行业的快速增长,拉动了市场需求,促进了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快速开展。

〔一〕石油资源供需形势

受国际行情在剧烈振荡中大幅上涨,以及国内消费需求随着天气转暖明显上升,促使资源逐步趋紧等因素影响,我国成品油市场价格又呈现新一轮的上涨。

尤其在国家发改委大幅上调航煤价格后,市场预期调价心理增强,从3月下旬开始出现明显攀升。

估计,不管最终

调价与否,5、6月份继续上行的走势无法阻挡;全年总体走势也以货紧价扬、高位坚挺为主旋律。

一是消费需求稳步攀升

今年一季度,尤其是3月份随着两会的陆续召开,明确了稳步、协调、较快开展仍是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和宏观调控的目标,加上天气转暖,各地农业、基建等项经济工作的陆续展开,使3、4月份成品油消费需求明显上升,促进了市场需求进一步趋旺。

其中,3月中下旬开始一直到4、5月份都将是柴油的需求旺季,柴油需求将保持较高水平,同比增长到达15%左右;汽油和煤油需求也将有所转旺,特别是4月下旬和5月上旬因“五一〞长假节日旅游而到达一个顶峰,同比分别增长10%左右;燃料油需求也将因为各项经济工作的全面展开和电力需求的增加而有所转旺,同比增长也在10%左右。

柴油1.15亿吨、燃料油5750万吨,增长均在11%左右。

二是资源增势减弱,供应趋紧

今年一季度我国原油及成品油资源增势明显回落。

其中原油的新增资源量〔本期国内生产+进口,下同〕为2707万吨,比去年同期仅增长2.2%,同比增幅回落11.8个百分点;主

要成品油的新增资源量为5781万吨,也仅增长7.1%,回落了13.4个百分点。

一季度石油资源增势减弱主要来自两方面因素:

一是国际市场需求攀升,价格又持续走高到达历史最高位,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进口的积极性,使进口资源有所减少,而出口那么大幅攀升。

如一季度原油进口2964万吨,同比下降1.7%;成品油进口831万吨,比去年同期略降0.2个百分点,而出口到达340万吨,增幅高达45.7%。

二是受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炼油企业生产越多可能亏损就越大或盈利有限而影响了增产的积极性,以及个别企业设备检修等因素影响,使生产量增长大幅回落。

如一季度,我国原油加工量完成7187万吨,同比

增长8.1%,增速比去年同期回落达9个百分点;主要成品油产量完成4950万吨,同比仅增长8.5%,同比增速也回落9.1个百分点。

〔详见下表〕

2005年3月份主要石油品种资源情况

品种

时期

国内生产

同比±%

进口

同比±%

出口

同比±%

新增资源

同比±%

净增资源

同比±%

原油

本月

1560

8.3

1147

23.1

71

38.1

2707.2

14.1

2636

13.6

累计

4473

5.0

2964

-1.7

130

-22.2

7437.1

2.2

7307

2.8

汽油

本月

450.6

4.7

0

77

50.4

450.6

4.7

373.6

-1.5

累计

1354

4.9

0

161

57.2

1353.8

4.9

1192.8

0.4

煤油

本月

93.3

22.9

19

14.8

20

153.2

112.3

21.5

92.3

9.1

累计

253.4

7.9

62

-5.1

55

45.1

315.4

5.1

260.4

-0.7

柴油

本月

925.2

14.4

3

-81.4

14

112.1

928.17

12.5

914.2

11.7

累计

2656

11.1

14

-63.7

22

66.2

2670.3

9.9

2648.3

9.6

燃料油

本月

193.6

4.9

236

-7.5

20

-36.9

429.6

-2.3

409.6

0.4

累计

573.3

6.6

722

5.8

45

-9.4

1295.3

6.2

1250.3

6.8

成品油

本月

1709

10.8

270

-11.3

158

49.5

1979

7.1

1821

4.6

累计

4950

8.5

831

-0.2

340

45.7

5781

7.1

5441

5.4

进入4月份以来,随着农业春耕及基建工程全面开工和柴油运输车的大量增加,柴油资源紧缺局势更加明显。

近几年受资源限制,我国原油生产一直保持低速平稳增长。

估计今年通过积极开发新油田扩大产量,原油生产增速略会有所加快,如果按照5%的增长速度计算,全年产量可到达

1.83亿吨。

在这样产能条件下,要保障3.2亿吨的市场需求规模,仍大约需要1.37亿吨进口资源。

也就是说,2005年中国原油的进口依存度将超过2004年42.1%的水平。

因此,进口资源能否持续稳定供应是保障市场稳定的关键。

2004年全球原油供应量为8240万桶/日,是1976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根本保证了市场需求。

估计2005年全球原油供应仍可根本得到保证。

一是欧佩克主要产油国还将充分利用仍处在高价区的时期积极生产;二是伊拉克生产逐步恢复;三是俄罗斯等非欧佩克产油国将继续扩大产能,以占领市场赚取更多的外汇。

另外,我国积极与哈萨克斯坦等周边国家建立能源贸易伙伴关系,加紧输油管道的建设。

因此,国际资源应该能够根本满足中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市场供需形势可保持根本平衡。

但是,受国际市场需求增加、行情高位坚挺,以有些不可预测的突发事件,比方战争、暴乱、罢工、自然灾害等等;以及国内运输条件及季节性需求变化等因素制约,总体石油资源供应不宽松,市场仍会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和结构性的紧缺状况。

三是价格明显上涨,全年走势高位上扬

国际油价大幅飙升,对国内油品价格形成巨大的压力。

今年3月份,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到达每桶51.84美元,比2月份平均上涨15.9%,比年初平均上涨高达25.2%;主要成品油价格:

95#无铅汽油为59.42美元,比上月平均上涨10.5%;柴油为66.87美元,上涨达21.1%;航空煤油为65.76美元,上涨达21.37%。

受国际价格强劲攀升的拉动,国内油价也明显上扬。

尤其是3月中下旬以来,由于国际油价持续攀升,最高突破60美元的历史高价

90#汽油平均每吨攀升222元,上涨4.96%;93#汽油平均每吨攀升277元,上涨5.87%;20#燃料油平均每吨攀升269元,上涨11.1%。

估计,近期汽油及燃料油价格可能会趋于平稳,但柴油价格可能会继续攀升,航空油受国家调价影响,也会有明显上升。

从全年价格走势来看,一方面国内能源及运输紧张状况仍未完全得到缓解,区域性、结构性的资源紧缺现象依然存在;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在一季度就持续攀升至历史高位,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一些机构及专家估计,2005年世界原油平均价格仍可到达50美元/桶的高价位。

据此估计,今年我国成品油价格总水平将会呈现明显攀升高位坚挺态势。

〔二〕200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开展形势

2005年以来,由于国内宏观经济环境继续向好,世界经济加速复苏,石油和化工行业作为根底原材料行业,在相关产业领域的带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开展,生产和需求稳定增长,产品价格整体上扬,进出口贸易持续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大为提高。

2005年石油和化工行业形势开展仍然朝着好的方向开展,经济效益将再创历史最好水平。

2005年1-3月全行业累计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6903.27亿元,同比增长32.83%;工业增加值1896.86亿元,增长27.52%;产品销售收入6685.31亿元,同比增长34.18%;利润总额826.57亿元,同比增长44.08%;利税总额1227.86亿元,同比增长35.55%〔见表7〕。

表72005年1-3月石油和化学工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单位:

亿元

经济指标

2005年1-3月实际

上半年预计

数值

同比(±%)

数值

同比(±%)

现价总产值

6903.27

32.83

13960

24.90

工业增加值

1896.86

27.52

3835

10.68

销售收入

6685.31

34.18

13520

24.40

利润总额

826.57

44.08

1670

34.68

利税总额

1227.86

35.55

2480

29.26

从主要产品产量来看,今年1-3月累计生产原油4473.1万吨,同比增长5.0%;原油加

表82005年1-3月主要石油和化工产品产量及上半年预测

单位:

万吨、万条

名称

2005年1-3实际

上半年预测

产量

同比〔%〕

产量

同比〔%〕

原油

4473.1

5.0

9040

5.47

原油加工量

7187.05

8.1

14530

8.51

汽油

1353.78

4.9

2735

6.23

柴油

2656.34

11.1

5370

8.92

化肥〔折纯〕

1106.02

8.1

2235

0.83

纯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