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134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docx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重要知识点

-----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和公式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3,再进行判断。

4、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

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

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

)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

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

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

先用2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

,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的末尾有几个00。

、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3;=商

----

-----

1

----

-----

验算:

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

余数;=

除数余数)÷商=+余数=被除数(被除数-验算:

商×除数

、笔算除法顺序:

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

的笔算方法:

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商是两位数)1()一位数除两位数

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

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2

,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商1

;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01,就在这一位商

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

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

、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5占位。

(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1,就用0

位写商。

倍的数1、关于倍数的问题:

两数和÷倍数和=61倍的数两数差÷倍数差=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5例:

已知甲数是乙数的,求甲乙两数?

24

5这里把乙数看成1倍的数,那甲数就是倍的数。

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

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62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倍是24

5=20×,甲数为:

÷所以乙数为:

246=44

倍,甲乙两数之差是5同样:

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求甲乙两数?

24

倍了,4倍的数。

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倍的数,那甲数就是这里把乙数看成15,甲数而它们的差是2424倍是。

所以乙数为:

÷4=64。

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245=30×为:

6

、锯木头问题。

8

5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段用124分钟,锯成段需要多长时间?

----

-----

2

----

-----

锯成4段只用锯3次,也就是锯3次要12分钟,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

12÷3=4(分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

4×4=16(分钟)

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①余数最大应是除数减去1;余数最小是1;被除数最大应是商x除数+最大余数;最小应是商x除数+1;如()÷8=6?

?

(),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

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

再由公式: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6×8+7=55,最小应是6×8+1=49。

②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颜色?

?

?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

1+2+3=6(个),照这样下去,89÷6=14(组)?

?

5(个)第89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个一组14组,还多余5个;这5个再照1红,2黄,3绿排列下去,第5个就是绿色的了。

③进一法和去一法的问题。

例1:

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

条船,9+1=10条。

38÷4=9(条)?

?

2(人)余下的2人也要1

答:

一共要10条船。

例2:

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米布,现在有17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

17÷3=5(件)?

?

2(米)余下的2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

能做5件成人衣服。

第三单元统计

1、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

复式统计表。

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

析,回答问题。

----

-----

3

----

-----

3、复式统计表的优点是更有利于数据的观察、比较和分析。

、复式统计表的制作步骤:

①确定统计表的名称。

②确定统计表的行列内容和4

④填写数据并核对。

行数、列数。

③制作表头(一般分为三栏)

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1.。

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

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0。

尾添上一个

前面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口算乘法:

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先把0,两5=153×可以这样想,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

如:

30×500=15000500=15000×300个因数一共有3个,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

笔算乘法:

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2.

?

?

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

,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

→(可以把一个×22估算:

18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

、一般情况下,问题中有大约字样的要估算。

3

②比较等的题,都要三步:

①计算够不够,能不能4、凡是问算、③答题。

比、答)→别忘了比较这一步。

)位数,也可能是(5、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位数;三位数除

)位数,也可能是(以一位数,商可能是()位数

8=1000125×,×几个个特殊数:

6.254=100

另一个乘数=积÷乘数=相关公式:

乘数×乘数10.积

第五单元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周长。

1.

----

-----

4

----

-----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222

3.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dm)平方米(m)。

cm

①边长11平方厘米;约一个指甲盖的大小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②边长11平方分米;约一个手掌面的大小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

③边长1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约4张单人课桌的大小

4.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面积÷宽宽=面积÷长

宽=(长+宽)×2长=周长÷2-长方形的周长宽=周长÷2-长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已知周长求边长:

边长=周长÷4

求铺地的砖头块数:

大面积÷小面积

地砖的块数=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

每块地砖的面积=房间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房间的面积=每块地砖的面积×地砖的块数

5.每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的进率是100: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每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的进率是10:

(1米=100厘米1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米)千米=1000

归类:

6.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周长?

(缝花边、围栅栏、围栏杆、池塘或花坛周围小路长度、围操场跑步的长度等)

什么样的问题是求面积?

或与面积有关?

(课本等封面大小、刷墙、花坛周围小路面积、给餐桌配玻璃、给课桌配桌布、洒水车洒到的地面、某物品占地面积、买玻璃、买镜子、买布、买地毯、铺地、裁手帕

A.正确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并能正确运用上面的4个计算公式求周长和面积等)

----

-----

5

----

-----

B.长方形或正方形纸的剪或拼。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长方形或正方形拼成新的图形

后的面积与周长。

从一个图形中(通常是长方形)剪掉一个图形(最大的正方形

等)求剪掉部分的面积或周长、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或周长。

要求先画图,再标上

所用数据,最后列式计算。

C.刷墙的(有的中间有黑板、窗户等):

用大面积-小面积。

熟练运用进率进行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大换小,用乘法;小换大,用除法

300平方分米=3平方米5平方米=500平方分米

7、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

个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不同,无法比较。

第六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月1日元旦节。

3

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年当中1、3、5、7、8、10、12这7个月是31天,4、6、9、11这4个月

是30天。

歌谣记忆:

1、3、5、7、8、10、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

4、6、9、11,三十天不变卦,平年28,闰年29笑哈哈。

3、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上半年多少天(平年181天,闰年182天),下半年多少天(所有年份都是184天)。

(1)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一个季度)

1、2、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月是第二季度(有、64、5天),91

天),92月是第三季度(、78、9

月是第四季度(有、121110、天)。

92

----

-----

6

----

-----

(2)连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

7月和8月,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一年中连

续两个月共62天的是:

7月和8月。

(3)给出一个天数会计算有几个星期零几天。

如:

第三季度有(92)天,有(13)

个星期零

(1)天。

平年全年有(365)天,是(52)个星期零

(1)天。

(4)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

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年份除以4的方

1978÷法判断平年闰年。

年份除以4有余数是平年,没有余数是闰年。

如:

4=494?

?

2,1978年是平年。

1988÷4=497,1988年是闰年。

(5)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1900年是平年,2000

年是闰年。

5、经过的天数的计算:

公式: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

例如:

6月12到8月17日是多少天?

月12日~6月30日30-12+1=9(天)6

月有:

31(天)8月1日~8月17日有:

17(天)9+31+17=57(天)7

6、给出一个人出生的年份,会计算这个人多少周岁;给出一个人的年龄会计算

他是哪一年出生的。

如:

小华1994年6月出生,到今年6月(15岁)。

小华今年12岁,他是(1997

年)出生的。

7、通常每4年里有

(1)个闰年,(3)个平年。

(如果说某个人不是每年都能过到生日,8岁过两次生日,12岁过3次生日,那么他的生日就是2月29日。

)8、推算星期几的方法:

如:

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

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

?

1(天),知道50天

里有7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三往后数一天,即星期四。

9、会计算到今年经过的年份:

就用2019-给的年份

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到今年建国多少周年?

1949年10月1日;算式:

2019-1949=70(年)熟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时间是

----

-----

7

----

-----

(二)24时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加上“上午”、“下午”等前缀词。

(如凌晨3时、早上8时、上午10时、下午2时、晚上8时)

2、24时计时法:

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

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就是把

原来的时刻加上12。

如,下午3时→3+12=15时。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

的时刻变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

字在时刻前面。

如,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必须加前缀)

3、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年、月、日、时、分、秒。

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经过时间

比如10:

00开始营业,22:

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

22:

00—10:

00=12(小时)

★(计算经过时间时,一定把不同的计时法变成相同的计时法再计算)

比如:

某商品早上8:

00开始营业,下午6:

00停止营业,一天营业多少时间?

下午6:

00=18:

0018:

00-8:

00=10(小时)

5、认识时间与时刻的区别:

(时间是一段,时刻是一个点)

如:

火车11:

00出发,21时30分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0时30分),

注意不要写成(10:

30)。

正确的列式格式为:

21时30分-11时=10时30分,不能用电子表的形式相减。

再如:

火车19时出发,第二天8时到达,火车运行时间是(13小时)。

像这

种跨越两天的,可以先计算第一天行驶了多长时间:

(时),再加上第二24-19=5

天行驶的8个小时:

5+8=13(时)

如:

一场球赛从1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55分钟,比赛什么时候结束?

先换算,

155分=2时35分,再计算。

----

-----

8

----

-----

19时30分+2时35分=21时65分

65分=1时5分

分5分=22时21时+1时5

日是星期二,制作月16、会根据给出的信息制作月历和年历。

如:

某年8月8

份的月历。

再如:

某年4月30日是星期四,制作5月份月历。

如制作年历步骤:

第一:

确定1月1日是星期几;

第二:

确定12个月怎样排列,

第三:

把休息日用另外的颜色标出来。

7、时间单位:

1世纪=100年年=12个月天(日)=24小时11

周=7天分钟=60秒小时=60分111

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1、小数的意义:

像3.45,0.85,2.60,36.6,1.2和1.5这样的数叫做小数。

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小数的认、读、写:

限于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的小数。

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

法(几百几十几)。

小数部分每一位都要读,按读电话号码的方法读,有几个0就

读几个零。

如:

127.005读作:

一百二十七点零零五。

3、小数由三部分组成,中间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前面是整数部分,小数

点后面是小数部分。

4、用小数表示商品的价钱时,整数部分表示几元,小数点后面第一位小数表示

几角,小数点后面第二位小数表示几分。

5、小数与分数的关系、互换。

小数不同表示的分数就不同。

如:

0.5=0.50=5

10

份,每份是它的十分之一,也就是6、把“”平均分成1010.1

0.01把“1”平均分成份,每份是它的百分之一,也就是100

7、分母是10的分数写成一位小数(0.1),分母是100的分数写成两位小数

(0.01)。

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就叫几位小数

----

-----

9

----

-----

8、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

先比较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如果

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小数的小数部分,小数部分要从小数点后最高位比起。

(若

小数的个数很多,可以把它们小数点对齐排排队)

9、比大小的两种情况:

跑步是数越少越好;跳远、跳高是数越大越好。

10、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相加、减。

(注

意:

加减整数时,要把它变成小数再相加减;如:

4.12+3=4.12+3.0=7.12)

11、小数不一定比整数小。

(如:

5.1>5;1.3>1等)

第八单元搭配

*搭配时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要有序地思考问题,这样搭配的时候就不会出现重复和遗漏。

*数字排列,先用一个数开头排出种数,再乘以数字的个数(0除外)。

物品搭配用不同种类的数量相乘就等于搭配的种数。

*

1开始加,加到比人数小1的数。

*每两个人或两个队比赛一场,比赛的场数从

(注意不要重复)

简单的排列:

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简单的组合:

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

组合与排列的区别:

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

----

-----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