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143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docx

通信系统技术规格书

第1章通信系统

10.1概述

1)对于本技术规格书要求,承包人应逐项做出实质性响应,对于功能要求条款,应给出简要的实现方式或解决方案,对于技术规格条款,应给出实际具体指标。

如有与标书指标不同之处要做出详细说明。

2)无论本技术要求书有无明确规定,承包人都有责任使本工程的系统功能与管理能力最大限度满足发包人对通信系统使用功能的需要,符合现行ITU标准。

3)承包人所推荐的各系统设备的性能及特性应符合信息产业部及国家无线电委员会的现行及最新标准及GMDSS及ITU-R标准。

4)承包人应分别列出各系统设备的主要项目清单,包括主设备、辅助设备、安装材料等。

5)承包人提供的各系统设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除了必要的主设备外,必须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相关的接口、各种软件、直流电源设备、配线设备、内部连接线缆及插接头单元、安装工具也应提供。

6)承包人所提供的主设备的处理能力计算应满足最终容量需求,将来扩容时可以不增加处理器的硬件。

7)承包人的责任:

承包人应负责系统设备的供货、安装指导、测试、开通、并负责机房及接地等辅助设施的施工,对发包人技术人员的培训。

8)承包人的技术建议书应包括下列内容(各单项设备分别单列)

(1)对技术规格书内容的逐项答复。

(2)各单项系统设备的详细介绍。

(3)设备计算及设备数量表。

(4)硬件描述,包括:

功能、指标、系统原理,系统结构、电路连接图、错误的判断和恢复等。

(5)软件描述,包括:

功能、开发工具、运行方法等。

(6)接口描述,包括:

接口类型、电气特性、信令、数据格式等。

(7)完整的系统装配图,包括设备尺寸、设备重量、相关接口、安装位置及空间、线缆走向等。

(8)机房设备布置图及联网方式图。

(9)辅助设备的介绍。

(10)其它技术资料。

(11)系统设备介绍和其它技术资料中至少应包括。

a.系统主体结构。

b.系统设备性能。

c.信号及信令方式。

d.软件系统。

e.操作与维护。

1

f.软硬件可靠性、MTBF及计算方法。

g.处理机的处理能力。

h.设备机械结构。

i.环境要求(温度、湿度、电源)。

j.接地要求。

l.技术规格书没有提到而承包人认为有必要说明的问题。

k.验收测试标准。

9)承包人单位资格要求:

(1)承包人需提供营业执照、银行资信及最近三年的审计报告。

(2)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能力。

(3)设备厂家必须在合同签定2年内在中国境内设有售后服务中心及相应的零配件库。

10)发包人保留对文件的解释和修改权。

11)签订合同时,发包人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增减设备。

12)依据的标准:

(1)《港口地区有线电话通信系统工程设计规范》JTJ/T434-96

(2)《甚高频海岸电台工程设计规范》JTJ/T434-99

(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GB50373-2006

CECS165:

2004)《城市地下通信塑料管道工程设计规范》4(10.2工程范围

港区通信分为港区通信、管理区管网、现有7万吨级码头改造通信线路和建筑物通信。

10.2.1港区通信范围

1)自动广播系统;

2)无线集群调度通信系统;

3)VHF无线电台系统;

4)自动电话系统;

5)闭路电视共用天线系统;

6)港区室外通信线路。

7)管理区通信管网

线路万吨级码头改造通信)8710.2.2建筑物通信范围

1)楼内综合布线系统;

2)多媒体视频会议系统(综合楼);

3)显示屏系统(综合楼);

4)楼内通信管线;

2

5)门禁系统;

6)电视用户分配系统

7)视频监控系统(联检楼)

各单体建筑物功能不同,采用的通信系统也不同。

上述通信系统中在括号内标有建筑物名称的,表示除设有未标建筑物名称的通信系统外,还设有标注建筑物名称的通信系统项。

10.2.3港区通信分界面

1)港区室外通信线路分界界面:

(1)与市政的分界界面:

以管理区以北、港区红线附近市话局接口井TR101为界,港区通信负责通信井TR101(含TR101井)至港区的管网,通信井TR101以外管线由电信公众网负责。

(2)港区通信负责为港区自动电话交换机用户通信配线,电信公众网负责将自动电话系统中继线连接至港区自动电话交换机中继端口。

(3)与港区铁路的分界界面:

以铁路区管理用房外的通信井TR117为界;港区通信负责港区至通信井TR117(含TR117)的管网,从通信井TR117至铁路的通信线路由铁路区负责。

港区通信负责将通信电缆配置到管理用房,铁路其它用户电缆均由铁路负责。

(4)港区室外通信线路与管理区的分界界面:

以通信井TR103和TR102为界,港区通信负责通信井TR103和TR102以西的通信线路;管理区负责管理区内和综合楼至通信井TR103和TR102(含TR103和TR102)的通信线路。

港区通信电缆引自通信机房电缆配线架。

(5)7万吨级码头改造工程分界界面:

以转运站M2为界,改造工程负责7万吨级码头至M2转运站的通信线路。

3)各单体建筑物内的通信系统及通信线路均由各单体建筑物负责。

4)闭路电视共用天线系统内容由相关建筑物负责,闭路电视共用天线系统由社会广电部门的负责。

5)由发包方负责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报港区无线集群对讲通信系统和VHF的频率等事宜。

10.3通信设备需满足的环境条件

室外温度:

-20℃~+50℃;

室内温度:

-10℃~+40℃;

相对湿度:

100%;

空气中含有较高盐雾和粉尘;

风速室外通信设备应满足55m/s10.4自动广播系统

10.4.1概述

为了在输煤卸船、转运等生产作业过程中,使输煤控制室与各作业点能保持通信联络,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作业效率,设计并提供一套流程作业广播系统。

该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配合,除完成各作业点及流动作业人员间的语音调度通信外,对码头前沿和廊道堆场的区域进行广播及PLC的流程自动广播。

本技术方案提供的通信广播系统设备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独立系统,即除了必要的主设备外,还包括3

了必须的辅助设备,包括各种相关的接口、各种软件、电源设备、配线设备、内部连接线缆及插接头单元等。

系统的各个构成单元以及各种安装件均采用模块化标准规格结构,可根据要求灵活组合,扩展容易,能很方便地适应各种不同场合需求。

10.4.2流程作业广播功能

广播系统实现装卸作业中操作流程自动播放,为装卸系统设置一套专用的自动广播系统。

主终端设在中央控制室的操作间,扬声器安装在各层转运站、变电所、泵房和皮带走道(每隔100米),室外安装号角式扬声器。

广播系统具有分区广播功能,可单独对码头前沿、堆场进行广播。

按照具体使用功能,设计流程作业广播分为6个独立的流程作业广播区域。

每区域可分别播送不同的管理广播服务信息;

根据控制系统选定的流程,实时对作业区域进行自动广播,CCR操作人员可以取消自动广播,可以人工对全区或者某一作业分区进行广播。

实现堆场每条皮带机都能分别与卸船线、装车线的自动流程语音广播。

流程作业广播系统应具有成熟、稳定、先进、可扩展的特点,能够满足24小时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10.4.3紧急广播功能

具有自动/手动强切功能:

一旦紧急广播被遥控话筒或其它外接设备(火灾报警系统)紧急启动,公共广播系统的其它功能(背景音乐、流程广播等)将被暂停。

系统仅执行预录的消防自动语音广播(警告和疏散广播)或消防话筒的手动广播,直到紧急广播状态解除。

紧急广播系统设备本身不应配置其它任何电源开关,以防止关闭设备电源,能确保系统于任何时间均可立即执行紧急广播。

紧急广播应具备系统检测功能且该功能为标准配置,通过该检测设备能使系统操作人员确保系统于任何时间均能运转正常。

本系统的号角线缆、通讯信号线缆和消防联动线缆均采用常规通用线缆。

10.4.4系统配置要求

1)系统软件要求

流程作业广播系统应具有独立管理计算机,在计算机上安装流程广播管理软件,通过管理软件方便的对流程、音频文件进行更改、配置;根据流程的更新定期不断推出新的控制及播放软件版本,免费为用户扩容及版本升级。

2)系统设备配置要求

调度广播系统应设置广播控制主机两台(主备),具体品牌和型号须经发包人认可。

广播控制主机与生产相关系统连接,接收自动流程广播发出的信号;广播控制主机上安装流程自动广播软件,方便对广播流程的配置、更改;分区矩阵要求能改达到分区10个以上,对功放设备进行管理;扬声器要求布置在码头、堆场、皮带沿线、转接机房内外、变电所室外等,在适当位置单体内设置功率放大器用于本4

区域的扬声器的输出。

皮带机沿线要求每条皮带两侧指向堆场方向布置扬声器;扬声器的防护等级为IP66,须选用DNH或其它等同产品,具体品牌及数量需经发包人认可。

3)主要技术规格

自动广播输出通道数量:

单主机最大可支持10通道音频输出;

分区矩阵规格:

分区数≥10;

频响:

20Hz~20kHz+1/-3dB;

立体声通道隔离:

>80dB@1kHz;

共态抑制比:

>75dB@20Hz-20KHz;

误差:

±0.1;

扬声器功率:

15W/30W;

SPL/1W/1m:

110dB;

有效频率范围:

310-8000Hz;

防护等级:

IP66。

功放采用定压输出功放。

10.4.5设备配置

表10.4.5-1自动广播系统设备配置表

序号产品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智能化主机11套

2功放6套套31遥控寻呼模块

套4遥控寻呼话筒1

话筒5套1

606扬声器个

3套7机柜

1

项8

仪器、仪表及附件

10.4.6检验及试验

出厂时应对提供的设备进行检测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机柜、机箱在出厂时应保证内部设备安装齐全、接线正确、布线整齐、安装牢固,系统调试完成时应保证系统功能满足使用要求。

10.5无线集群对讲通信系统

10.5.1内容描述

1)为码头、堆场以及其他相关作业场所提供专业的无线集群对讲移动通信服务。

新建1套400~530MHz数字无线集群对讲单基站通信系统(具体频率由建设单位向当地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申请报批确定),覆盖半径3~4km。

并配置调度台1套,22套车载台;30套手台。

2)开放4个信道,用于语音和数据的中继转发。

分为管理区1~2个通话组、堆场区1~2个通话组、码头前方区域1个通话组、港区铁路区1个通话组,并为远期发展预留1-2个通话组。

5

3)400~530MHz无线集群对讲系统为数字通信系统。

4)以数字端口与港区自动电话交换机联网,实现港区有、无线通信的无缝联接。

5)基站设备设在港区综合楼与VHF同机房布置,调度台可设在调度中心,与基站连接。

调度控制室应为集群对讲系统预留1个坐席。

基站天线设备安装在综合楼顶。

室外天线设施应能承受各个风向风速55m/s的风。

10.5.2基站技术要求

1)数字收发信机:

(1)模块化结构,适应港区发展扩容。

全频段覆盖、高性能、高可靠性。

(2)TDMA(时分多址)2时隙工作。

(3)具有网络接口和USB接口支持第三方软件供应商开发调度软件实现数据、短信等应用。

(4)支持双机热备份:

当主机出现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机工作。

(5)支持远程诊断和控制软件RDAC,可以实现收发信机远程监控。

2)数字集群通信基站系统应具有单呼、组呼、全呼功能。

单呼或组呼时,不得干扰其它信道用户通话。

3)限时通话

为保证信道的有效利用,缩短等待时间避免某一对讲机长时间占用信道,系统可对通话时间加以限制。

4)呼叫强插功能

授权对讲机用户具有组呼强插功能,可打断现有组呼通话并发起新的组呼呼叫,以保障高级别用户在日常生产和紧急情况时优先强插讲话。

5)拨打外线电话功能

系统应具有无线、有线互通的功能;也可增加电话互联网关,实现无线、有线互通的功能。

6)综合数据业务

支持数据通信,包含短信、数字信令等。

7)数字紧急呼叫

对讲机允许处于危急状况的对讲机用户,向系统中的主管对讲机发送经确认的紧急报警消息和紧急呼叫。

紧急报警消息包含了发起方的对讲机ID。

8)远程监控

远端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功能,在一段时间内激活已开机但无响应的目标对讲机的麦克风和发射机,从而在目标对讲机上建立呼叫。

并远程控制其PTT功能。

9)PTTID和别名

通过客户端软件(CPS)或前面板进行编程时,屏幕将显示一个简单明了的“名称”。

这样,目标对讲机就可以识别呼叫发起方。

10)遥毙对讲机

6

系统须能够对丢失的数字移动终端进行遥毙、复活。

11)系统的同步

系统要求采用主从同步方式,即系统中有主参考时钟,系统中的其它时钟都同步于主时钟。

主时钟要求有两种情况:

(1)在无外部同步时钟源时:

-8。

包括基站在内的所有其它网络元素都同步于10要求TETRA交换机提供主时钟,时钟精度要求交换机。

TETRA)在具有外同步时钟时:

(2交换机的时钟与之同步。

要求能够支持多级外部时钟,系统操作员可TETRA外部时钟提供主时钟,以定义外部时钟的优先级,确保当前时钟出现问题时,系统会自动同步于下一级时钟,从而保证网络正常运行。

)系统中的用户编码12用户编码用于为呼叫提供正确的用户寻址。

用户编码要求采用连续编码。

所有无线用户、用户组和各种服务的编码必须设有号码段限制。

用户权限管理方案和系统采用的编码体制应是相对独立的。

调度台技术要求10.5.3

)调度台主要由无线调度软件和硬件组成。

11)无线调度软件系统分为:

(---在前台执行调度、监控功能;调度与监控软件---在后台负责系统的管理、配置、信息查询等功能。

配置与管理软件计算机。

)无线调度台硬件分为:

无线调度基地台和(2PC)无线调度台功能2)基本功能:

单呼、组呼、全呼、收发短信息、远程监听、远程检查、呼叫提示、遥闭、激活、1(定位等。

GPS)操作简便、功能实用、产品专业。

(23)提供接口:

集成管理和操作系统的接口。

()调度台信号与基站互联,对系统内的终端用户进行集中管理和监控(用户管理、系统配置、数3据库管理、无线语音调度、通话录音等,并为其它应用提供系统接口)。

用户终端设备要求10.5.4

)具有语音和数据功能全彩大显示屏。

按白天或夜间模式运行,即使在明亮的阳光下也能清晰显1示。

)对讲机配备全键盘,可手动拨号和拨打有线电话,也可利用键盘和对讲机内置的中文输入法编2辑中文短消息。

,对讲机语音更清晰准确。

V0.193)应具有优异的接收灵敏度(μ)7

4)采用智能音频技术,可根据环境状况自动调节对讲机音量;采用MIC自动增益技术,不论距离对讲机远近、讲话声音大小,都可以保障对讲机输出的音频质量;适用于不同的环境。

5)具有语音提示功能,可预先录制提示音频文件,用声音确认信道、功能等对讲机状态,适用于一些不能时时查看对讲机屏幕的场合。

6)具有坚固的防震防撞特性。

7)具有优秀的防尘防水特性,满足IP66防护标准。

10.5.5其它要求

1)承包人所提供的系统设备(包括软、硬件)应采用公开信令即TETRA信令标准。

承包人所提供设备及系统的每项性能及指标应能满足或优于发包人在本标书中提出的标准,标书中没有规定的,应满足TETRA标准。

2)系统体制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SJ/T11228-2000)标准中的A体制。

3)系统无线信道呼损率应不大于5%;业务比例为调度80%,双工电话10%,数据10%;各用户忙时话务量0.01Erl。

4)覆盖区域内TETRA移动用户话音通信质量不低于CCITT主观评价标准的3级,通信概率不小于95%。

5)呼叫接入:

系统的呼叫建立时间不大于500ms。

6)系统的成熟性

提供的系统必须在结构或设计中具备足够的可靠性(要求系统冗余配置),承包人对此进行详细说明。

7)系统的安全性

系统须支持鉴权,空中接口加密和端对端加密。

系统须支持干扰检测功能;自动检测恶意干扰,产生告警,并可根据需求进行基站频率远端调整。

8)系统的维护便利性

基站应采用自动调谐合路器,以实现从控制中心远程修改基站收发信机工作频率。

基站应提供远端软件下载功能,以实现从控制中心远程升级基站软件。

9)基站、调度台、用户终端设备须同品牌,符合基站频率响应,能够顺畅的配套使用。

10)承包人提供的产品不低于国际知名品牌。

10.5.6无线集群对讲系统技术参数

1)数字发信机的指标及参数

表10.5.6-1数字发信机的指标及参数表

频率403-470MHz

12.5kHz/25kHz信道间隔频率稳定度+/-0.5ppm

C)、°、°(-30C+60C+25°8

25-40W

功率输出+/-2.5kHz@12.5kHz调制限制+/-5.0kHz@25kHz

-40dB@12.5kHz交流声与噪声FM-45dB@25kHz

-36dBm<1GHz辐射发射传导/-30dBm>1GHz

-60dB@12.5kHz邻近信道发射-70dB@25kHz

音频响应+1、-3dB3%

音频失11K0F3E12.5kHF调制方16K0F3E25kH7K60FXD仅数据12.5kH4FS数字调7K60FXE

数据和语音25kH数字声码器类AMBE+

数字协ETSI-TS102361-1

2)数字收信机的指标及参数10.5.6-2数字收信机的指标及参数表表

403-470MHz频

12.5kHz/25kHz

信道间)+/-0.5ppm

+2频率稳定(-3+60.3uV(12dBSINAD)

0.4uV(20dBSINAD)模拟灵敏(典型0.22u0.3uV

5%BE数字灵敏互

75dBTIA603C

70dB

ETS

60dB@12.5kHz邻近信道选择性70dB@25kHz

杂散抑制75dBTIA603C

70dBETS

@3%额定音频(典型)频失真-40dB@12.5kHz交流声与噪声-45dB@25kHz

-3dB、+1音频响应-57dBm

传导杂散发射设备配置10.5.7

10.5.7-1无线集群对讲系统设备配置,详见表。

数字400~530MHz无线集群对讲系统设备配置表530MHz数字400~10.5.7-1表序号备注产品名称单位数量

2数字无线集群信道机(不低于信道)台12

9

1台IP2网络交换机(不低于D-LINK16口)系统管理终端机软件31套

1天线,天线共、分路器等标准配置4套

机、显示器、键盘、天线、电源台式调度台(含调度台、PC1套5等标准配置)套1806调度台软件(不低于个用户)

套71天线避雷器同轴馈线电缆8150米9多信道录音机套1

10小时断电配置)8套1UPS电源(按600*800*2000mm19′标准机柜(11)1个IP66部22512车载台(输出功率~10WIP66305彩屏全键盘手持台(输出功13

备品备141

检验及试验10.5.8

)设备出厂时应对提供的设备进行检测并保证设备的完好,机柜、机箱在出厂时应保证内部设备1安装齐全、接线正确、布线整齐、安装牢固。

)系统调试完成时应保证系统功能满足发包人的要求。

承包人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保障设备正2常运行后方可交付使用。

提供的资料10.5.9

)提供装箱单;1)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产品出厂试验报告、原产地证明书、产品合格证书及完整的安装、使用和维2修说明书、检测报告;3)设计原理图纸;4)提供培训指导文件;5)对使用方进行培训,使用维护人员达到能够自如地使用维护设备。

10.6VHF无线电台系统内容描述10.6.1本系统用于国投煤码头的进出港水域、临近水域及停泊在锚地的船与岸之间的语音通信,本系1)

通信系统业务主要包括港口船舶调度通信、VHF使用水上VHF频段。

统为常规固定岸台甚高频通信系统。

以内水域。

引航作业通信等。

港口日常值班通信覆盖范围为距岸约20nmile

VHF2信道的VHF新建单站单中心结构,即在港区综合楼设置钦州港VHF调度中心,配置一个2)

基站。

中心设备配置3)

套收发信机的控制和套录音设备,实现对2套操作终端、系统在中心配置1套转接控制设备、112套收发信机无线电话与条有线电话线路的人工转接。

2使用,并实现套录音设备,以实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操作员通话的录音、保存,具有查询1系统在中心配置10

和回放功能。

4)基站配置

系统在基站配置2台收发信机及相应的天馈系统,另外还配置了2台收发信机控制单元,可实现在操作终端界面上对收发信机的工作参数更改、监控其状态参数等功能。

5)VHF手持台

为适应码头作业人员与船舶人员作业通信联络,配置3部VHF手持台(防护等级IP66)。

6)VHF电台设备设置在综合业务楼与港区集群对讲调度通信系统同机房布置,共用机柜。

机房控制台应为VHF控制预留1个坐席位置。

机房所在建筑物楼顶设有天线塔一座。

VHF天线架设在综合业务楼顶的天线塔上。

在无遮挡条件下,安装高度为40米(暂定)。

室外天线设施应能承受各个风向风速55m/s的风。

10.6.2频率

采用156.000~174.000MHz水上频段,其中1个值班守听信道(暂为CH16,据当地情况确定。

),另2个为双工通话信道。

10.6.3技术要求

1)系统要求

(1)VHF海岸电台设备的建设性质为新建岸台设备配置。

系统技术性能及特性应全面符合现行最新GMDSS及ITU-R国际标准和国内相关标准。

本系统为常规固定岸台甚高频通信系统。

VHF通信业务主要包括港口船舶调度通信、引航作业通信等。

(2)信道机应选用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的专业级设备。

用先进的信号数字化处理技术,实现整机处理过程的数字化;应采用灵活而完善的软件设计,设备运行高度稳定;应采用当前优化的驱动软件系统的应用模式,响应迅速并利于未来设备的升级;功能独立的模块化设计,并以微处理器为核心部件;整体性能良好、结构合理;功率放大器采用智能控制技术,使功率放大器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可以实现长期工作的可靠性。

本系统选用的信道机设备应能支持工作频率等主要参数通过软件编程设置以及状态监测、故障报警等功能。

信道机单元系统共设置2台全双工信道机,输出功率5~50W可调。

(3)VHF岸台在其覆盖水域内,能在CH16全时值守船舶遇险和安全通信。

(4)具有不少于2条陆地电话线的接口,并具有DTMF拨号以及有线/无线转接功能,有线用户电话能够用话音控制VHF岸台单工/双工信道收发信机的PTT开关,配有与PCM设备的接口。

在通信控制中心能遥控VHF岸台各收发信机进行遇险电话通信。

(5)具有录音和监听功能,可以录制所有VHF收发信机的来去话音信号。

(6)可在工作频道上播发航行安全信息。

(7)可监控VHF岸台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故障报警。

(8)可计算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