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21953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 32页.docx

优质文档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word范文模板3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

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

  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天柱山位于安徽,风景迷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欢迎阅读!

  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1】

  各位游客:

  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观光!

天柱山景区因为你们的到来而倍添光彩!

  先让我来介绍下天柱山的大致概况吧!

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因其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而得名。

  天柱山过去还有潜山、皖山、万岁山称。

  据说,称万岁山是因汉武帝南巡时,亲临皖山设台祭岳,敕封皖山为“南岳”,在祭岳时,人群高呼万岁,所以将此山称为万岁山。

  隋唐以后,南岳改为衡山,天柱山被列为国内五大镇山之“中镇”。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着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

“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

  清晏皖公山,绝称人意......”车过旌驾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三祖寺景区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个文化精品景区。

  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摩崖石刻群。

  (进入其南大门野人寨上行不远就到达三祖寺。

  这是天柱山最著名的景点。

  相传,寺始建于南朝,现仅存藏经楼、偏房数间和屹立于寺前的觉寂塔。

  三祖寺西,有大石累累的山谷,谷侧陡岩直立,谷中流水潺潺,松竹遮天蔽日,称之为“山谷流泉”。

  山谷门有一石洞,石洞前有一巨石状如卧牛,称“石牛古洞”。

  相传,北宋人黄庭坚曾坐此石上读书,并自号“山谷道人”。

  在这里的一块巨石上刻有黄庭坚的诗和同时代大画家李公麟所绘的黄庭坚坐于石牛上的画像安徽天柱山导游词安徽天柱山导游词。

  这件珍贵的古代诗画刻石,现仍清晰可见。

  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就出发吧。

  很快我们就到野人寨景区了!

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

  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

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

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

  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

  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

  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

  他自号“刘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

  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

  后人为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现在我给大家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可以随意拍照,请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那我们一个小时后见吧!

  一个小时的时间过的可真快啊,不知道大家玩的开心与否!

好吧,现在我们继续我们的游程吧!

  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了。

  抬眼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被绿树翠竹包围着。

  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觉寂塔就建在凤冠上,东西两侧逶迤的山岗呈环围合抱之势,恰如凤翼护卫着庄严佛地。

  常言道:

“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

  三祖寺的建筑群,沿着凤形山的山势自下而上依次架造。

  从山门一直通向祖师殿,全都处在一道中轴线上。

  烧香礼佛,应从山门进入。

  三祖寺的山门,也叫三门殿安徽天柱山导游词导游。

  正门名“般若门”,即“智慧之门”;东边门名“解脱门”,意为摆脱烦恼业障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也称“自由之门”;西边门名“精进门”,意指在去染滤净的修行过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称“勤修之门”。

  门楣上,悬挂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乾元禅寺”匾额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

  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穿过山门殿,步上“通天阶”。

  三祖寺因山势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级台阶。

  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数一数,“通天阶”高差15米。

  天柱山风景区导游词【2】

  游客朋友们: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天柱山旅游。

  我是xx旅行社导游,大家叫我x导好了,为我们开车的是xx旅游公司x师傅,请大家记住车牌号码。

  我和x师傅尽力为大家做好服务。

  祝大家在潜山期间开开心心!

  (简述当日游程安排)

  我们旅游车行进在105国道。

  从县城进入天柱山的这一段称为天柱大道。

  大家请看前方,矗立着一座高大的门楼建筑,这就是天柱山标志性大门。

  大门高米,主门跨度米,(主要用材料建成,主要建筑特色)立柱上都雕刻着盘龙纹饰。

  门头上的“古南岳天柱山”几个大字是已故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题写的,这是朴老生前最后一幅墨宝。

  这座标志性建筑总投资近300万元,1999年竣工。

  天柱山为什么又称古南岳呢?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五岳之封始于三皇伏羲之前的无怀氏,距今已五千余年,那时天柱山已被封为南岳,名列五岳第二位。

  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刘彻南巡登临天柱山,筑坛祭岳。

  同行的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汉武帝这次南巡活动:

“登礼潜之天柱山,号曰南岳。

”到公元589年,隋文帝为开拓南疆,改封湖南衡山为南岳,从此天柱山以“古南岳”之名传之后世。

  因被皇帝加封,在民间,天柱山又被称为万岁山,简称万山。

  大家都知道安徽省简称“皖”,皖有怎样的来历呢?

皖又有什么意思呢?

“皖”在古书上与“睆”通用,是明亮而美好的意思。

  我们天柱山地区自古以来山青水秀好风光,这样美丽的地方,周天子封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名称叫“皖国”。

  治理皖国的是一位伯爵大夫,他施以仁政,很有政绩,后人为纪念他,尊称他为皖公,在天柱山建了皖公庙。

  天柱山也随之称为皖公山,又叫皖山,流经天柱山下的大河称为皖水,皖水注入长江的下一段叫做皖江。

  自周朝至今,“皖”的历史已有近3000年。

  安徽省以“皖”这样一个既具有悠久历史、又含有美好寓意的字眼作为省份简称。

  我们登上天柱山后,可以一睹浑然天成、惟妙惟肖的“皖公神像”——他可是安徽的“老祖宗”哟!

  我们潜山县名也来源于天柱山。

  因为天柱山主峰周围有40多座群峰环拱簇拥着,主峰潜伏隐藏着让人不得轻易相见,因此,天柱山又叫作“潜山”。

  潜山县隶属于安庆市,57万人口,面积1686平方公里,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县。

  县境西北部是大别山余脉,多高山峻岭,幽壑深涧,自然环境险恶造就了自然风光绮丽。

  天柱山主峰海拔1488米,雄伟峭拔如“擎天一柱”。

  天柱风光,雄奇灵秀,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

  自然风光迤逦,人文景观丰富,主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保护区面积333平方公里。

  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92年列为国家森林公园,201X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区和全国文明森林公园。

  201X年在最受网友推崇的“中华十大名山”评选活动中,天柱山名列“中华十大名山”第六位。

  县境内还有比天柱峰更高的金紫山,海拔1539米,是大别山第三高峰。

  山高水长、景美境幽是潜山县生态环境的写照。

  这里的水质和空气质量都是一流的,游客朋友们,到了潜山,就到了绿色植物库,进了天然大氧吧!

  潜山无处不是风景,无处不是文化。

  这里出土的古生物化石名震世界,已被考证为“古脊椎动物化石的宝地,亚洲哺乳类的发源地”,也是古人类的起源地之一。

  人类祖先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有一年高考就有两道试题考到了潜山县历史文化——一是被称为“长诗之圣”的我国汉乐府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大家都熟诵这首千古绝唱,但有着东方“罗米欧与朱丽叶”之誉的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诞生地在潜山县却鲜为人知;另一道题是新石器时代的“薛家岗文化遗址”,这个著名的遗址就在潜山县王河镇,距离县城不足10公里,是国务院批准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出土的两千多件珍贵文物,包含着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代表着独树一帜的文化类型,被中科院命名为“薛家岗文化”。

  大家试想一下,一张全国高考的试卷就有两道题的内容与潜山相关,这不能不让大家惊叹潜山的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影响之大。

  历代名人雅士、达官显贵钟情天柱山水,李白、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大家都曾游历天柱,饱览胜境,唱怀咏诵,刻石勒名,留下了许多传世诗文和人文景观。

  天柱灵气也孕育了一代代的潜山人,自古这里人才辈出。

  东汉大魔术家、中国炼丹术创始人左慈,三国时著名数学家、天文学家王蕃,晚唐著名诗人曹松,宋代宰相、文学家王珪……在近现代,有“徽班领袖”、“京剧鼻祖”程长庚,有通俗文学大师张恨水,还有当代的“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戏新秀韩再芬。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地灵人杰吧!

  经过二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天柱山八大景区现已开发、开放六大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有了极大改善,天柱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到天柱山的游客人数逐年递增,现年接待游客量约80万人次。

  天柱山已不再是余秋雨先生笔下《寂寞的天柱山》,旅游经济成为我们潜山县富民兴县的支柱产业。

  导游内容:

野人寨→三祖寺概述(佛道争山)→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祖洞→摩围泉→观音殿→升谷文钱→立化塔→三高亭→宝公洞→觉寂塔→祖师殿

  山谷流泉摩崖石刻→石牛古洞→唐刻→王安石题刻→涪翁亭→石牛→秋兴崖→元刻

  车过旌驾桥,我们就进入了天柱山的南哨——三祖寺景区。

  三祖寺景区是天柱山人文景点最集中、文化品位最高的一个文化精品景区。

  我们将在这里感受到天柱山神秘的宗教文化和帝王文化,观赏到具有历代书法艺术长廊之称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摩崖石刻群。

  野人寨

  汉武帝当年驾临天柱山拜岳,至今还留下许多与拜岳有关的地名和遗迹。

  这一片山体环抱的港湾,就是汉武帝的船队自长江溯潜河而上,在此舍舟登陆之地,称为谷口。

  皇家车撵凤驾穿过谷口的一座桥,后人称为旌驾桥。

  现在这座桥改建成公路桥,仍沿用旌驾桥之名。

  这一片港湾,已被河沙淤塞,现正在规划建设旌驾桥休闲渡假村。

  前面就是野寨中学,是安徽省示范中学,创建于1943年。

  这所中学是为纪念国民政府48军176师抗日阵亡将士而建的,原名“景忠中学”,取“景仰忠烈”之意。

  野寨中学后身就是白鹿岗,汉武帝就在那里设坛祭岳,至今还可辨认祭坛遗址。

  祭岳台也是我县规划恢复中的一处重要人文景观。

  这一带沿河布局的半边街叫野寨街。

  野寨是“野人寨”的简称。

  这样依山傍水、风景如画的地方怎么取名“野人寨”呢?

这里有两个动人的传说:

一说是很早以前,这一带常有野人出没,伤害人畜。

  当时的一位县令决心牺牲自己,解救民众。

  他带上好酒好菜,深入野人洞中,陪野人喝酒,命人用生铁水将洞口凝住,和野人同归于尽。

  其二,说是在南宋末年,本地土豪刘源率十万义兵在天柱山抗元。

  他自号“刘野人”,在谷口扎的第一寨命名“野人寨”。

  刘源抗元前后十八年,最后被内奸出卖壮烈牺牲。

  后人为纪念他,野人寨的名字延用至今。

  三祖寺概述(佛道争山)

  我们现在来到了三祖寺前的广场。

  举目望去,红墙黛瓦的寺院建筑掩映在绿树翠竹之中。

  整个山形宛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凤,觉寂塔就建在凤冠上,东西两侧逶迤的山岗呈环围合抱之势,恰如凤翼护卫着庄严佛地。

  常言道:

“远看山包寺,近看寺包山。

  ”

  三祖寺,全称“三祖山谷乾元禅寺”,是中国禅宗三祖传经布法的场所,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3年,国务院批准公布为全国汉族地区重点开放寺庙。

  追溯三祖寺的历史,要向诸位介绍一下天柱山的宗教文化。

  天柱山灵绝山水加上历代帝王的加封,使之成为仙山宝地。

  《道经》说司命真君居住天柱山,山中有司命洞府。

  天下名山分为36洞天72福地,天柱山列为第十四洞天,第五十七福地。

  因此,历代佛道两教都视天柱山为宝山,争相据为己有。

  在三祖凤形山,就有佛道争山斗法的故事。

  公元505年,梁武帝的国师宝志和尚与江南云游方士白鹤道人都奏请梁武帝,将凤形山赐之于己,建观造刹,传经布道。

  武帝知道他们都有很高的法术,都不得罪,命他们各显灵通,以物为记,得者而居。

  这宝志和尚就是我们民间流传的济公活佛,他是建康(今南京)道林寺的高僧,有名的疯和尚,手持锡杖,他说:

“贫僧以锡杖卓地为记。

  ”白鹤道人手持拂尘,他的拂尘可以化为白鹤,他说:

“贫道以鹤止处为记。

  ”说毕,白鹤道人将手中拂尘抛向空中,顿时化为一只白鹤,振翅飞向凤形山。

  宝志见状,将手中锡杖掷向空中,顿时化为一条银色巨龙,尾随白鹤而去。

  白鹤飞到凤形山上空,正要敛翅落地,忽见身后巨龙飞来,吓得掉头向东飞去,落在白鹿岗上,宝志的锡杖深深卓入凤形山。

  当他收起锡杖,卓土处立刻涌出一股甘泉,这就是位于寺后的卓锡泉,又名“卓锡井”。

  宝志便在凤形山开山建寺,梁武帝赐名为“山谷寺”。

  白鹤道人在白鹿岗上建起白鹤观,宋徽宗赐名“真源万寿宫”。

  唐宋时期,天柱山佛道两教盛极一时,寺观达百余座,房屋3600余间,史称“三千道人八百僧”。

  从宝志和尚开山算起,三祖山谷寺到201X年已历时1500周年。

  山门

  三祖寺的建筑群,沿着凤形山的山势自下而上依次架造。

  从山门一直通向祖师殿,全都处在一道中轴线上。

  烧香礼佛,应从山门进入。

  三祖寺的山门,也叫三门殿。

  正门名“般若门”,即“智慧之门”;东边门名“解脱门”,意为摆脱烦恼业障的束缚而获得自由,也称“自由之门”;西边门名“精进门”,意指在去染滤净的修行过程中,要不懈地努力,也称“勤修之门”。

  门楣上,悬挂着全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乾元禅寺”匾额。

  进了山门,大家看到殿堂两边,站立着5.5米高的“金刚力士”各一尊。

  佛教汉化后,这两尊像按《封神榜》中的“哼”、“哈”二将的形象来塑造的。

  穿过山门殿,步上“通天阶”。

  三祖寺因山势陡峭,一路上去,有360级台阶。

  大家不妨从现在开始数一数,“通天阶”高差15米(60级)。

  天王殿

  迎面就是天王殿,是供奉弥勒佛和四大天王以及韦驮塑像的殿堂,是中国汉族地区佛教寺院的重殿之一。

  天王殿是纯砖无梁结构,尖顶六角,也称“六角无梁殿”。

  殿内两边,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

  他们是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掌管风调雨顺之职,是佛教的护法神。

  殿正中,供奉着弥勒的铜像,是按照五代后梁时的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

  弥勒的背后,是韦驮菩萨铜像,手持金刚杵,注视着每一个行人。

  他是守护释迦牟尼的神将。

  三祖寺的韦驮是金刚杵驻地的,表示不接待,凡游方僧到寺应斟酌而行。

  如果是韦驮合掌捧杵的,则表示接待,凡游方僧到寺皆蒙供养。

  出了天王殿,我们向东面看,大池内有一个大龟,名叫鼋鼍。

  它本是龙王的太子,善于负重,《西游记》里载唐僧四人过河的就是它。

  大雄宝殿

  现在我们来到大雄宝殿,这是一座歇山式殿宇,朱檐红墙,琉璃黄瓦。

  殿门楣上,悬挂着赵朴初题书的“大雄宝殿”匾额。

  大雄宝殿是佛教寺院的主殿、正殿。

  “大雄”为佛的德号,意谓佛有大力,能降四魔。

  这座大殿是在明清两代大雄宝殿旧址上新建的,朱柱红墙,琉璃黄瓦,飞檐翘角,气势巍峨。

  大殿正中,供奉一尊汉白玉释迦牟尼佛像,高达5.5米,两旁是其弟子迦叶和阿难。

  这三尊塑像计重11吨,为安徽省境内寺庙所罕见。

  释迦牟尼塑像前,是释迦太子像。

  大殿两厢,供置十八罗汉塑像。

  在印度是十六罗汉,在中国作十六罗汉传记的庆友为十七罗汉,翻译十六罗汉传记的陈玄奘为十八罗汉。

  他们有的怒目、有的微笑;有的降龙、有的伏虎。

  奇形怪状、栩栩如生。

  大殿后侧,东西分别供奉文殊骑狮、普贤坐象的塑像。

  文殊骑狮,表示智慧威猛;持剑,表示智慧锐利。

  普贤的白象为六牙,原为菩萨所化,威灵。

  他们的道场分别是山西五台山和四川峨眉山。

  他们是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的二位,另两位菩萨是观世音和地藏,他们的道场分别在浙江普陀山和安徽九华山。

  释迦牟尼的塑像背后,是“海岛观音”大型立体浮雕,这是一幅浓缩中国佛教诸佛菩萨的全图。

  请看,正中是观音站在龙背上的塑像。

  她的背后,最上一层,是“三世佛”。

  这是以空间划分的,即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中间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和他两大弟子迦叶、阿难;西天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

  两边是药师佛两大弟子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中间一层,正中一尊是地藏菩萨和他的两大弟子道明和尚、闵长者,两边是观音的两大弟子善财童子和龙女。

  还有四大天王,海鬼夜叉,海中摆渡人等。

  他们普渡众生,脱离苦海。

  现在我们来到法堂。

  按佛教规制,法堂应建在大雄宝殿的后面。

  三祖寺由于山势所阻,就把法堂建在禅堂的位置上。

  法堂是供僧人讲经说法和举行戒行的场所。

  法堂内,供奉着缅甸仰光妙明法师赠送的一尊高40厘米玉石释迦牟尼佛像。

  法堂四壁,悬挂着省内外,海内外许多名家书、画、联,供游人品赏。

  三祖洞

  现在我们来到了“三祖洞”。

  三祖洞内有一方石雕三祖画像。

  他身材板实,肩披袈裟,双手捻珠。

  他那宽阔饱满的前额,慈祥和蔼的双目、微微佝偻的身躯,表明他学识渊博,睿智非凡,且又饱经风霜,历尽艰难。

  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下僧璨这位佛教发展史上的伟大人物。

  僧璨,出生于公元510年,汴州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一说徐州人。

  四十多岁时,他全身疮疾。

  在河南光福寺,他拜谒二祖慧可,说:

“弟子身缠风恙,求和尚为我忏罪。

  ”慧可说:

“把你的罪对我说说,我来为你忏悔。

  ”僧璨想了片刻:

“我实在说不出我的罪过究竟在什么地方。

  ”慧可说:

“我已为你忏过罪了。

  你最好要皈依佛法,出家僧住。

  ”僧璨说:

“今日见到和尚,已知自己是一个僧人了,但还不知何谓佛法。

  ”慧可说:

“是心即是佛,是心即是法,法佛本无二,僧宝也是这个道理。

  ”僧璨彻悟,对慧可说:

“今日始知人的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也不在中间,在于其心,佛法也是如此。

  ”慧可闻言,心中十分器重,当即为他剃发,连说:

“是吾宝也!

”取名僧璨。

  从此以后,僧璨的疮疾渐愈。

  两年后,慧可对僧璨说:

“往昔菩提达摩自竺乾东来,以正法眼藏并信衣密付于我,我今授受于你,你要好好护持,无令断绝。

  ”慧可将衣法交僧璨后,又对僧璨说:

“你受衣法后,宜处深山,不可行化,因有国难。

  ”僧璨说:

“师既已预知,愿师明示。

  ”慧可说:

“不是我能预知,而是达摩祖师的《般若多罗悬记》中的‘心中虽吉外头凶’这句偈语就要应验。

  我校算了一下年代,这场灾难正好应在你的身上。

  你要谨思前辈祖师的诲训,千万不要罹此世难。

  ”果然几年以后,武帝宇文邕灭佛,僧璨遵从师嘱,只身南徙隐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省天柱山风景名胜区),往来于司空山(今安徽省岳西县境)与皖公山之间,居住无常,隐姓埋名,行化山野,前后10余年,竟无人知晓。

  隋文帝开皇十年(590年),才正式驻锡山谷寺,公开传经布法,教化四众。

  他在隐居天柱山期间,常在这座崖下面壁,因此,这座崖被称为“达摩崖”。

  看,这块石上刻有“解缚”两个大字,这就是当年四祖道信求三祖僧璨给他“解缚”的地方。

  隋开皇十二年(592年),13岁的沙弥道信来山谷寺拜谒三祖僧璨,当时僧璨正在洞里参禅。

  道信说:

“求大和尚为我解缚。

  ”三祖问他:

“谁缚你了?

”道信回答:

“没有人缚我。

  ”三祖说:

“我已经给你解了缚。

  ”道信闻言大悟。

  从此,在三祖身边侍奉九载。

  601年,三祖传衣法给道信,成为中国禅宗四祖。

  中国佛教禅宗,由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传入。

  达摩居嵩山少林,谓之祖师。

  神光在达摩洞前求师大法,断臂立雪,达摩传之衣法,取名慧可,为禅宗二祖。

  僧璨、道信是禅宗的三祖、四祖,四祖道场在黄梅。

  禅宗五祖弘忍居黄梅东山,教众云集,史称“东山法门”。

  慧能来自广东,密受弘忍衣法南归,为禅宗六祖,开创“顿悟”宗风。

  从此,禅宗兴盛于世,遍布全国,远及海外。

  我们从禅宗发展史上可以看出,僧璨承上启下,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传承禅宗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还创新了禅宗“以心相传,不立文字”的规制,以其毕生心得终成《信心铭》,奠定了中国禅宗的理论基础。

  僧璨在这里开山建寺,传承衣法,著述《信心铭》,因此,三祖寺的地位和影响也非常显著。

  在我们皖西南这一带,天柱山、司空山、黄梅东山,构成了禅宗“金三角”地带。

  三祖寺是最具影响的禅宗圣地,受到历代帝王的封赐,是海内外信众的朝圣之地。

  摩围泉

  “解缚”石往西,有个“摩围泉”,北宋诗人黄庭坚寓居舒州时,最爱饮此泉水,于山谷处筑室读书。

  他不但亲笔为摩围泉勒石题名,而且还以“山谷道人”、“摩围老人”自号。

  后人为纪念他,就在石牛古洞处建造了“涪翁亭”。

  民间有一个关于摩围泉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以前,三祖寺下居住着一对农家夫妇。

  他们祈祷三祖,将摩围泉变成了香醇可口的酒。

  由于酒味香醇,来喝酒的人特别多。

  几年一过,发了财。

  可那个女人还不满足,埋怨泉水只能变酒,不能出糟,他们没有酒糟喂猪。

  最后三祖又将摩围泉的酒水复变成了原来的泉水,并在摩围泉的石壁上留下了一首偈语:

  天高不为高,人心最为高,

  泉水当酒卖,还嫌猪无糟。

  观音殿

  大雄宝殿的西侧,是尊客堂,也叫客堂。

  客堂是接待僧众和宾客的地方,也是禅宗丛林寺院管理组织的四大堂口之一。

  在客堂内,供奉着观世音菩萨塑像。

  现在,我们来到了观音殿。

  殿内供奉一尊千手观音铜像,两边有善财童子和龙女的铜像。

  观音殿内可求签。

  据说三祖寺的签很灵,哪位不妨试一试。

  我们现在经过“朝圣门”。

  “朝圣”就是上塔院朝觐三祖圣像。

  升谷文钱

  左边的这幅“山谷”碑刻是明代嘉靖初年安庆知府胡缵宗的题刻。

  这里有一长方形的小石宕,旁边刻有“升谷文钱”四字。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唐武宗灭佛时,那年冬天下大雪,有一个小沙弥饿倒在这雪窝里。

  他醒过来后,发现自己身边的积雪融化了,石宕里盛满了白米,白米上还有一纹铜钱。

  他将米取回去食用了,刚好是一天的食粮。

  用铜钱买了香在三祖墓前供奉。

  以后天天如此,小沙弥靠了这升谷文钱度过了一个残冬。

  可他嫌这石宕小了,便偷偷地将石宕凿大,以为能得到更多的米和钱。

  第二天,小沙弥到石宕一看,石宕仍缩小到原来那么大。

  从此,这里不再出米和钱了。

  这幅“香嵓”碑刻,是康熙末年安庆知府张楷的题刻,“嵓”是“岩”的异体字。

  这棵古松,叫立鹤松,看它苍劲挺拔,枝叶如盖,形如立鹤。

  据专家考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