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3090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立论在COMPLEXITY 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docx

立论在COMPLEXITY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

立论在“COMPLEXITYSCIENCE”建筑学平台上

黄 绳

  摘 要 詹克斯的新作《跃迁宇宙建筑学》让建筑学跻身于“深科学”(ComplexityScience又被称为“复杂科学”),把许多科学新术语作为建筑创作的理论基础,从自然规律、科学发展、时代特征思考这种意识不无道理.文章由此立论并阐述.

  关键词 建筑学;时空;突变;/跃迁;时代

  中图法分类号 TU-0

THEORYBASEDONTHEARCHITECTURALLEVEL

OFCOMPLEXITYSCIENCE

HuangSheng

(Dept.ofCiv.Eng.,ShandongUniv.ofTech.Jinan250061)

ABSTRACT InhisrecentbooktheArchitectureoftheJumpingUniverse,JancksclassifiedarchitectureasoneComplexityScience(alsocalledScience-Complexity).Fromthepointofnaturallaw,sciencedevelopmentandcontemporaryfeature,thisconceptisquitereasonable.WhenmanynewSciencetermsaretakenasthetheoriticalbasisofarchitecturalindition.Thisartictewillmakeapointandexpoundbasedonwhatbasbeenstatedabove.

KEYWORDS Architecture;Space-time;Abruptchange;/Jumping;Epoch

0 引言

  一代建筑师世界观的形成、发展及在建筑创作中的表露,都是建立在客观世界基础之上的.时代决定着建筑师的创作意识,也界定了建筑文化的发展.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的时代现状与水平,以及前沿科学的发展趋势导引着建筑创作基点、创作思维、创作概念、审美观点、创作目标……潜移默化地在代代人中升级演变,信息时代往往是超乎常规地发展.信息学、电脑网络技术、物理学、非线性、混沌学理论被国际上知名建筑理论家和建筑师拿到建筑学领域派上用场,发展而来的建筑学新观念如:

“不要特色”、“不要历史”、“规划消失”、“中心消失”成为对未来的预测[1].新生事物的生命力是强大的,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对未来时代不断创立新的概念,并影响着建筑理论的形成,进而对建筑活动产生广泛的指导意义,促进建筑文化的进步甚至发生时代性飞跃.英国建筑评论家詹克斯本世纪末的惊世之作《跃迁宇宙建筑学》(TheArchitectureoftheJumpingUniverse)作了一次横断世界前沿科学成果的交织论述,把许多科学成果新术语引作建筑创作的理论基础,让建筑学跻身于“深科学”,一时难以让人理解.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建立在“深科学”平台上的学习思考是必要的.

1 广义建筑学概念

  建筑是什么?

建筑学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随着时代的进步其释意越发深邃.联想18万年前北京山顶洞人穴居山崖到20世纪仍广为采用的窟穴建筑形式变迁;思考公元前9000年约旦河流域绿洲定居点耶利哥村落遗址的建筑文明;品味中国商代甲骨文象形字对建筑的描绘所反映的内涵;回朔20世纪把建筑作为人的智慧与其环境为满足物质、精神、审美意识追求的百年巨变苍桑,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一种物化的历史,作为时代、社会特征的载体,再次验证着希腊人最初对建筑的定义:

大的技术,包罗万象的综合性科学艺术.在刚刚结束的20届国际建筑师大会上,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肯尼斯.弗莱普顿教授在大会主旨报告中说:

“建筑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建造好的、对一个供人们占有和使用的空间的围合.尽管也有例外情况,有时材料不全是用来围合空间的,或者其功能主要是标志性的.”用中国古代老子的话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这一哲理名言为西方建筑界推崇.美籍华人张一调教授研究后定义建筑为:

“人的生活以及时间中的经验的空间表现.”[2]强调了人与建筑的有机结合,强调了无形的时间在构成生命的连续和作为组织空间主要因素的意义. 广义称建筑可为“人类创造的聚居环境. 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包括加工自然材料形成的)空间.这一空间是自然、地域、社会、文化、技术、经济、艺术、人类生活方式等作用在一起的一个超出三维系统建筑学的开放领域”.[3]80年代吴良镛先生提出了广义建筑学概念并加以论述成著,其意“在于更大的范围和更高的层次上提供一个理论骨架,以进一步认识建筑学科的重要性和科学性,揭示它的内容广泛性和错综复杂性.”[4]今天,广义建筑学概念已写进了国际建协第20次大会《北京宪章》,提供了一个涵盖广泛的建筑学理论基础,导引人们面对21世纪将至的前所未有的时代“大转折”思考建筑学的未来.《跃迁宇宙建筑学》正是这一时代中超脱常规理念思维惯性的前沿学说.

2 时空尺度

图1 时空尺度

  “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运动着的物质”(马克思语),建筑学的对象是人和有寿命的地球自然界,建筑作为人类生栖的物质社会构成部分,自身具有时空性.建筑设计的尺度则应以时间和空间为前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认为,空间和时间是物质运动基本属性的反映.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二者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时间和空间构成了四维连续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物理过程都存在于这个四维时空连续区内,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图1).正是人类活动(相当大一部分决定于建筑活动)改变着地球自然界的自行定律.“人类已成为自然界‘共同的建筑师’,(“Co-architect”)且拥有损害或治愈、破坏或保护星球的能力,如果我们忽视自然界中人类实际具有像风和潮汐般的力量,我们将意识不到它使地球失去平衡的危险何等之大(阿尔.戈尔《EarthintheBalance》)”[5].时空尺度作为研究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以不同的数量级尺度探索数百万年到数年间的自然界变异,以制定人类的生存战略.传统的建筑学研究几何空间的范围,尺度的参照物是人,这是需要的却又是狭义的一切为了人的观念.当把建筑置入地球这一有限生命的时空世界思考问题,追求可持续发展时,则要面对一个大量常规理论难有圆满答案的非线性规律的自然界.近20年来关于系统的自组织、有序、混沌等理论成果相继突破,并有待深入实际探索应用.“在建筑本体设计中,我们使用一般尺度概念进行创作,在高层次、结合环境系统进行建筑设计,使用时空尺度可望得到混沌这一可能具有根本意义的积极概念带给的突破性发展”.[3]“建筑师现在不再维系于希腊空间而是自由地进入到爱因斯坦空间”[6],建筑大师赖特半个世纪前就吹响了这一进军号.

3 建筑创作原则的发展

  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提出的建筑应表现出坚固、实用和美观.这是在古代生产力水平上形成的建筑设计观念.工业革命后的20世纪,人类建筑史历经了巨变时代,世纪之初沙里文以他的名言“形式追随功能”为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确立为最重要的设计原则;20世纪中期人们开始抱怨现代主义过于理性,千篇一律而缺乏人情味.年逾古稀的现代主义巨匠美国建筑师赖特在1965年一次演讲中说:

“我们城市的中心和土地已被库房式的盒子所填塞——一个唯利是图企业的十足象征”[7].“形式追随功能”也不断成为众矢之的.赖特说:

“‘形式追随功能’是一个用滥了的口号,只有我们说或写‘形式和功能合一’时才有意义”[7].进而生态学观点也指出那是“由来已久的谎言”,“形式谁也不随从,形式是与所有的进化过程结合在一起的.”[8]同时把设计结合自然倡导为从生态环境建筑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世纪之末,在建筑设计徘徊之际,詹克斯把他的宇宙观建立在这个时代,数百年延续发展而来的一些建筑原则在工业化后时代已不再是人们评判建筑的标准,而属于这个时代及其未来的特征正在演变为事物的焦点.反映于建筑与环境、建筑系统、建筑本体、建筑与技术、建筑与科学、建筑与社会、建筑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将承受信息时代人们思维发展变化的检验.优秀的建筑无不是靠超凡脱俗而被推举到榜首的.上海浦东世界“1”号建筑环球金融中心(2001年竣工,将成为世界最高的建筑)以简捷流畅的形体线条及中国传统庭院建筑“月亮门”独具匠心的采用而赢得赞誉.其结构设计的突破更是鲜为人知,英国工程师雷.克兰也因此被评为推动21世纪发展的世界著名科学家(图2).另一项由普列茨克奖获得者皮亚诺建筑师近期为新卡莱多尼亚坎喀人设计的特吉堡文化中心(图3),同样完美地在隐喻当地传统茅舍与就地取材、空气调节、节能多方面取得成功.人们惊叹它的概念介乎于建筑与人类学之间,让人造物与大自然对话,让祖先的建构技术与高科技对话,加之它地处太平洋孤岛远离尘市,因而赢得现代人“圣像”般地推崇.

  建筑师或许还难以理解数学化的抽象思维如何能取代形象构思.我们也的确还没有足够的经验和理论参数,为超出常规三维坐标的开放系统范畴进行非线性序参量动态数学建模设计提供支持.但是,“协同学中的序参量概念和伺服原理可以应用到倘未完全数学化的和很可能从来还没有数学化的科学中”[9].如果把设计求得与自然界的和谐作为创作的准则,那么这种和谐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由宏观的、概念的、定性直觉认识向微观的准确定量分析进步.协同学可望从若干子系统的性质构造出整个系统历经质变的情况,能够在揭示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组成的聚居环境复杂系统关联发展的内在秘密中,找到数学求解模型.这将是获取优化设计的捷径.

        

图2 上海浦东的世界“1”号楼与“月亮门”    图3 特吉堡文化中心

  或许有人怀疑创作原则讨论的意义以及是否步入歧途?

事实说明,“科学的建筑”是随20世纪人类有负自然环境的缺撼及“不科学的建筑”发展危及生态而承受报复后被动地觉悟到需要“寻找下一个世纪的‘识路地图’”[10].“面向不确定的未来,向学习化社会迈进”[4]成为世纪之交的呼声.的确,我们正在做的工作未必都是准确的.例如,我国新制定的《1996-2010年建筑技术政策》中明确写进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可生态学观念引入建筑学却融入了更多的自然主义观念,认为“没有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物;有不可知的事物和虽属自然但和‘事物的状态’不一致的那些行动”、“人是自然的产物”[8],并详尽阐述了人对大自然的依存关系,批判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甚至指出“我们现在的城市格局是奴役和强迫环境的产物”[8].当然,人们还很难认同这种论调,但关于建筑设计原则论坛的开辟是十分有益的.世界建筑师更多的呼声正从“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念转向人类与自然生态相协调发展的生态主义观念.与之同时,我国当前一场称得上“运动”的“城市广场”(水泥广场+“几何园子”)辟建却正走向反面——15世纪欧洲贵族的艾斯特庄园、凡尔赛宫、维康官邸的模式——“一个人工栽培的自然,野生的东西被排除在外的.的确,只有那些相信自己与自然分隔开的人需要这样的花园”[8],而非中国式被黑格尔称作“绘画”的园林.既找不到园、囿、圃、庭园的生态保持;更难试比乾隆时期“三山五园”再造山河;与中国传统的洒脱、奔放的大自然写意建筑创作风格相比已彻底的“洋化”了.深思过后认定,还是要讨论创作的原则.联想美.肯尼斯.弗莱普顿在国际建协20届大会主旨报告中论述“地景形式与挽救策略”中倡导的:

“更为有效的是通过立法来禁绝今后使用大面积的柏油地面”[11],感觉全国城市大兴土木,辟建城市“水泥广场”的热情和“辟建广场生态保持”的误识,用城市规划术语比喻:

人家进入到详细规划阶段做文章,而我们的一些总体规划战略仍未调整好原则.激进、混乱、急功近利、大起大哄,还有更多的规划与建筑创作中的抄袭、模仿、滥用“舶来品”,使建筑学理论建设变得愈加迫切.

4 《跃迁宇宙建筑学》(TheArchitectureoftheJumpingUniverse)

  詹克斯使用混沌、跃迁、突变、非线性、自组织(应当还有熵)等等一些在建筑学中找不到“祖宗基因”的新词儿为纲,谱出了一首“跃迁宇宙建筑学”幻想曲,预示着一种胚胎的孕育,潜在着突破性的时代意义.对于形象思维惯了的建筑师来说,接近这些“深科学”尚须花番功夫.这里决非仅停留在“混沌”形象的模仿,“跃迁”架式的建构,“突变”动态的艺术表现,而是需要认识其科学的内涵、探索科学的方法、建设科学的理论.

  詹克斯把“跃迁”一词用进时代建筑学理论中,蓄涵它所具有的量子理论特性.用它描述自然界及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中的非线性跳跃式变化规律,究竞是“深科学”的时代意义映射还是艺术家而非科学家身份的建筑师在影视动画中寻找到的“画感”?

[12]“尽管物理学已专门化和多样化,但无论是在基本粒子领域、宇宙学领域还是在人们‘日常’生活所涉及的领域,流行的题目都是‘统一’”[13].“各个学科中关于空间、时间和功能结构形成的基本概念表现出惊人的相似”[14].比萨斜塔自由落体试验用原子下落获得相同结果[15]的事实惊人地验证着普适的规律.“循序”是一种发展规律,“跃迁”同样是一种非常规的现实.面对信息时代“突变”的世界,有着两千年封建社会历史根基的我们,在传统建筑文脉的保护性继承与发扬的同时,十分有必要审视许多模糊的头脑概念,从诸如“披檐戴帽”的僵死信条中摆脱出来,“唯恐断了香火”的思想也该换换脑筋了.人都能被克隆了,何必去恪守某种建筑的形式,或坚持遗传某种传统基因呢?

倘若担心“文脉断裂”、“文明断带”,那又何尝不将其视作是对历史文明的保护与防止“赝品”的复出呢?

贝聿铭为卢浮宫扩建设计的推理是:

想象不出有任何固体的扩建部分能够和已经被岁月的长河磨损得淡漠无光的旧皇宫浑为一体,而一座看不见的结构(扩建工程在地下)和晶莹剔透的玻璃金字塔(地下建筑入口)却可反映周围那座建筑物褐色的石头,对旧皇宫沉重的存在表示尊敬和仰慕.这一构思的飞跃最终激活了法国人的守旧情绪,产生了由抵制到接受金字塔的跃迁.皮亚诺在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设计中“离经叛道”,把大厦的各种管道和机械暴露在建筑物外,开辟了建筑创作的又一先河,引起广泛争论并最终靠它和其它成果而赢得普列茨克奖,形成了观念的跃迁.

  詹克斯的宇宙建筑观强调自然、生态是其必然.生态学是有机体和环境关系的科学,是将科学和艺术综合成一体,把人和环境联系起来研究的科学.由于人类肆意对待大自然和科技进步速度加快而导致了生态危机,当人们意识到建筑活动造成的负效应时,便掀起了绿色建筑运动.绿色技术诞生于狭义的污染控制技术,继而被广义地理解为生态技术.绿色建筑是此概念下一项十分积极的回归自然倡议,同时又融入了高技术的降耗、节能,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材料的战略.把建筑设计视为不仅仅是形体、艺术的范畴,更是一种自然环境生态的保持与维系,有助于提高人类对大自然演进规律的把握以界定对聚居环境再造的理性准轨.“毕竟人类的历史与大自然的寿命相比只是极短的一瞬,还不足以有能力和经验去‘挑战’和‘支配’自然,或许这种扭转自然规律的观念是不该建立的,或许该把这种‘战胜’理解成为生存而战胜生态危机”[16].

  詹克斯使用了分形的自似性类比建筑的形态变化,无疑是在寻找探索自然界建筑规律的数学语言.分维几何作为一种描述分析物质世界结构的不规则性的新型数学,同样可以在建筑领域找到响应.伽利略说过,自然界的语言是数学.它的标志是三角形、圆形和其他几何图形.人类的建筑不正是它们的仿形与映射吗?

分形的未来意义或许在于“人机象棋对奕”大战式的时刻等待建筑师们走近.美国物理学家惠勒这样说:

“明天不熟悉分形的人,将不能认为是科学上的文化人”.“科学建筑”面对的“复杂现象”需要包含计算机分形应用技术在内的基础科学理论.这也正是“ComplexityScience”建筑学的自身意义.

  混沌在建筑设计中的“神圣”意义远远尚未被建筑师发现.爱因斯坦在给玻恩的信中写道:

“你信仰掷骰子的上帝,我却信仰完备的定律和秩序”.[17]如果承认宇宙万物的规律正是:

混沌秩序.“混沌让位于秩序,秩序又产生新形式的混沌”.[17]那么也就理应认识到詹克斯把混沌理论用于建筑学之目的.20世纪末的建筑学在城市规划中仍推崇整齐划一的模式与布局的图案效果(尽管视点的限制,实际中是难以领略到其整体构图美的.)以及象征王权一统的中轴线对称.如果具备观察河床激流中卵石分布的感知并认定那是自然的混沌格局的话,就该顿悟到“图案规划”背离自然界风、热、光环境和小气候自行规律的可能性.如果熟悉音乐厅堂所形成的声重叠、声振荡、声延迟、声缺陷来自规则、对称与图案的形式空间的话,取而代之的圆满创作正是柏林音乐厅不连续奇异形空间生成“声混沌”[18]动态平衡所形成的丰满、平衡、和谐效果.

  “自然界充满了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一定的外部因素作用下由无序自动走向有序,或者由有序走向更高级的有序之规律成为最为核心的研究内容.人聚环境的创造同样有必然的协同规律可探循,‘最终走向人与自然的融合……在混沌中创造整体的协调美,这是建筑学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向’(吴良镛《迎接新世纪——论人居环境学的发展》)”[19].

  随着第三世界城市建筑的突起发展,发达国家建筑界无不惊呼“突变”.“突变”是研究自然界各种形态结构和经济活动的突然变化现象的理论,“城市爆炸”、“变态”也都是由突变演绎而出的.1996年世界建筑师大会曾把贝鲁特、柏林、上海浦东视作变态的典型.突变作为一种普遍的基因改变大都是有害的,因为它必然面临某些危机.把握规律、整体规划、同步发展、力求完善同样可能化险为夷.联合国人口基金1996年度报告指出:

“日益城市化有改善人类生活的潜力或加剧人类苦难的潜力.”一件事物两个矛盾着的侧面给予我们的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三年过后的上海浦东正在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典范、20世纪末世界建筑技术展示的“窗口”和国际金融大都市;而德国的柏林也成为欧洲建筑师的“麦加”.时代的精神、意志、幻想、科学、技术与社会义务全都统一在柏林再建之中, 成为世界建筑运动的焦点.“突变”创造了“一个竞赛的城市”,这是将在21世纪诞生的新柏林自诩.

5 时代建筑学

图4 时代审美与时代建筑

  西方社会把“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学以及所有被归属在结构主义范畴的人文学科均在不同程度上介入到城市与建筑设计中”.[20]概括于广义建筑学概念下看,建筑学属于它的时代.“实在的建筑与城市是一个地区文明史的缩写,从中可以看到政治、经济、社会的历史变化,城镇的兴衰,技术的演进,文化的高潮与低潮,城市的骄傲与创伤等等”.[4]1997年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的一幅漫画:

“从50到90年代着装的变化,2000年如何变化?

”十分夸张地刺激着我们回眸时代文化的变迁,思考包括建筑文明在内是如何由“拒绝”、“忍受”、“认可”到“时兴”一步步走过它的历程,无论是时装还是建筑都证明着存在决定意识, 审美意识对建筑的发展不无影响.如同“时装”名词的定义,建筑同样有“时代建筑”特征(图4).

图5 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

  如今,世界正由工业化后时代向一个新的时代——美国未来学家称其为“情感和激变时代”迈进(表1).人们的工作、生活将出现在新的关系模式并必然对建筑创作意识构成决定性影响.“突变”、“非线性”、 “跃迁”、 “熵”一类概念将不再生疏, 而会成为时代的特征“符号”.建筑作为时代文化的载体会敏锐地先于事物的内涵发掘率先在建筑形式上广告于世,常招致“明白人”的片面指责. 然而既然是股“潮流”也就难以阻止. 迎接时代,詹克斯跨世纪的建筑学当属:

复杂、混沌、跃迁、突变、有机和多元,进而推出了新的建筑时代术语:

波动、折曲、叠合、自组、生态、多价、拼贴、激进等并“捕捉”到不少形象的实例.自然,评论总是多视点的.比尔波古根海姆博物馆的混沌形态(图5)被认为“是一种不加批判的表达方式,可以算作艺术,但是难以称为建筑”[11].赞扬者们却说它给人一种诗一般的动感激励而被誉为后工业、后各种主义的充满野性与激情的面向21世纪的首座伟大建筑提前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是它所处的时代社会科技文化象征的心理解析.人类凭借感觉认识世界的历史将由高科技掺入更多的无形的前沿科学成果成分,或许这正是詹克斯博引“深科学”理论成果的原因.“跃迁宇宙建筑学”旨在用宇宙的规律观念界定当代建筑师面对时代文明应建设的理论基础.出现于世纪之末的建筑创作动态呼应着詹氏学说.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离奇古怪的被人们称为“呼吸着其他星球空气的东西”和“从月球上跑来的”建筑出现?

传统的和谐、统一风格常被代之以突变的破碎和错综复杂的神秘,不再强调完美,横七竖八,歪歪扭扭甚至摇摇晃晃的新作成为时尚(图6).他们呼唤:

质疑、破译、翻新、探险……好一派“情感与激变的社会”前卫姿态,融入了超乎传统意念与形体的深奥.人们难以揣摩将会有多少奇异的建筑继续爆出冷门,无论惰性意识从何种角度去褒贬它们,属于时代的文明难以扭转. 如果能正视詹克斯“深科学”的意义, 那么《跃迁宇宙建筑学》会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21世纪这一抽象概念面前,欲把握建筑学发展之脉络需要持以“潮流——时代建筑”的发展眼光,更多地凭借“ComplexityScience”建筑学理论平台去学习、体验时代文明,审视未来将至的建筑学.

表1 现代与未来时代的对比

 

工业化后社会

情感与激变的社会

时间

时间成为商品

瞬息万变

家庭

近郊、核心家庭、上班族

不固定、跨国界、多住处,住所办公合一

教育

文凭、民主化公共教育

电子教育,终生教育

保健

控制自然、机构保健

控制与创造自然本身、远程监控

财富

大笔收入、财产

个人决定经济保障、信息获取、使用

成功

专业、职业技能、富裕

养活自己、塑造自我

能量

电力、核能

通过能量转换由核、超导、纳米、新材料发电

老板

董事总经理、专业经理

执行小组、机构投资者

退休

漫长阶段

不固定、高度个人化

企业资产

不动产、信息、货币

知识、声誉

战争武器

毒品、核、计算机化

生物、恐怖主义、卫星、控制人的思想

科学

相对论、分子、不断扩展的宇宙

夸克、非线性、“混沌”,生物学

  

(a)不来梅音乐厅——变幻的音符  (b)来世的教会,获奖方案——明快而神秘

   

(c)雨林中的研究基地——旨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努力 (d)重庆观景楼——走出“钢筋砼森林”

图6 为21世纪初叶作出的建筑概念设计

作者简介:

男,教授.1949年生,1977年毕业于中南工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

环境建筑学.

作者单位:

山东工业大学土木工程系 济南 250061

参考文献

1 张钦楠.跨世纪将有什么建筑学.世界建筑,1996,1:

82

2 张一调.道家思想与建筑.建筑师,1989,33:

206

3 黄 绳.建筑设计学.济南:

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16~219

4 吴良镛.广义建筑学.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9.56~216

5 EdwardGunts.BlueprintforGreenFoture.Architecture,1993,6:

47

6 赖特.有机建筑.Architect'sJournal,1936,8,见:

项秉仁.赖特.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87~193

7 乐民成.赖特在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建筑展览会上的演说.世界建筑导报,1985,01:

76~77

8 麦克哈格IL.设计结合自然.芮经纬译.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178~279

9 郭治安.协同学入门.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78~193

10 吴良镛.世纪之交展望建筑学的未来——国际建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