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34826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docx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分类模拟1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将企业工伤事故分为20类,其中不包括______。

A.交通伤害

B.机械伤害

C.起重伤害

D.冒顶片帮

答案:

A

2.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______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A.危险

B.危险源

C.危险度

D.重大危险源

答案:

B

3.下列选项中,______是工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A.容易发生事故的人员

B.发生事故次数多的人

C.事故频发倾向者的存在

D.非均分布

答案:

C

4.2002年颁布的______,是全面规范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部综合性大法。

A.《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答案:

C

5.风险来自于生产、经营过程之中,只要生产、经营活动在进行,风险就客观存在。

因而,要按照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建立涵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现了安全规章制度建设的______原则。

A.主要负责人负责

B.安全第一

C.系统性

D.规范化和标准化

答案:

C

6.生产经营单位保护从业人员安全与健康的重要手段是______。

A.安全生产管理

B.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

C.建立安全生产体系

D.健全安全生产法规

答案:

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应满足______要求。

A.矿山、建筑施工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可以配备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B.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不应由本单位负责

C.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配备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D.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只需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答案:

D

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内容是______。

A.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B.各职能部门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C.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

D.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安全分析会议

答案:

D

9.隐患排查治理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的是单位的______。

A.主要负责人

B.安全管理负责人

C.技术管理负责人

D.设备管理负责人

答案:

A

10.某物业公司组织工人进入下水道和化粪池进行疏通作业时,由于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导致多人中毒死亡。

此类场所最常见的,可导致人员中毒的有害物质是______。

A.硫化氢

B.一氧化碳

C.放射性物质

D.二氧化碳

答案:

A

11.在高速运转的机械飞轮外部安装防护罩,属于______的安全技术措施。

A.限制能量

B.隔离

C.故障设计

D.设置薄弱环节

答案:

B

12.关于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的表述有误的是______。

A.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器具的种类

B.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C.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

D.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

答案:

A

13.2006年3月,财政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了《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费用提取与使用管理办法》(财建[2006]180号),规定从______起,我国境内所有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全面建立生产安全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A.2006年4月1日

B.2007年5月1日

C.2007年4月1日

D.2006年5月1日

答案:

D

14.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的监督检查中,生产经营单位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配发无安全标志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逾期未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可以并处______的罚款。

A.5万元以下

B.3万元以下

C.4万元以下

D.2万元以下

答案:

A

15.下列对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描述错误的是______。

A.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50万元

B.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

C.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

D.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

答案:

A

16.安全生产检查中常见的一种检查方法是______。

A.安全检查表法

B.仪器检查法

C.现场观察法

D.常规检查

答案:

D

17.储蓄储存了原油后因呼吸阀损坏而发生事故,则该事故的危险源是______。

A.储罐

B.呼吸阀

C.原油

D.截止阀

答案:

B

18.以下不属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人员职责的是______。

A.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方针与政策

B.依法处理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C.对安全生产严重违法行为作出刑事处罚

D.正确处理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答案:

C

19.按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397号),由煤矿安全监察机构颁发的证件是煤炭生产企业______。

A.采矿许可证

B.生产许可证

C.安全生产许可证

D.营业执照

答案:

C

20.某作业场所存在下列职业危害因素,其中属于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的是______。

A.工件撞击产生的噪声

B.工厂产生的废水、废渣和废气

C.凿岩电钻产生的振动

D.电焊产生的电弧光

答案:

B

21.从结果推论原因的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______。

A.归纳推理评价法

B.危险指数评价法

C.演绎推理评价法

D.系统危险性评价法

答案:

C

22.安全预评价是以______作为研究对象。

A.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B.拟建建设项目

C.建设项目的设施

D.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答案:

B

23.根据______的原则,严谨、明确地作出安全评价结论。

A.公正、公平

B.客观、真实、完整

C.主观、公正

D.客观、公正、真实

答案:

D

24.适用于有可供参考先例、有以往经验可以借鉴的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方法是______。

A.概率分析方法

B.系统安全分析方法

C.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D.直观经验分析方法

答案:

D

25.鉴于事故的不确定性和突发性,预警机制必须以______为重要原则。

A.高效率

B.及时性

C.全面性

D.引导性

答案:

A

26.采用逻辑推理的方法,由事故推论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或由最基本的危险、有害因素推论事故的评价法是______。

A.危险指数评价法

B.危险性分级安全评价方法

C.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D.事故致因因素安全评价方法

答案:

D

27.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中,______比较简单,评价结果一般以表格形式表示。

A.危险指数方法

B.安全检查表方法

C.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答案:

C

28.必须由一个多方面的、专业的、熟练的人员组成的小组来完成的安全评价方法是______。

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

B.安全检查表方法

C.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

D.预先危险分析方法

答案:

C

29.有关安全评价师管理要求的表述,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安全评价师需按有关规定参加安全评价师继续教育保持资格

B.安全评价师不得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机构从事安全评价

C.取得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履行从业登记、取得从业登记合格证后,方可从事安全评价工作

D.取得安全评价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在履行从业登记、取得从业登记编号后,方可从事安全评价工作

答案:

C

30.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______应当对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A.设计单位

B.建设单位

C.施工单位

D.监理单位

答案:

B

31.1993年6月,第80届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预防重大工业事故公约》将“重大事故”定义为______。

A.不论长期地或临时地加工、生产、处理、搬运、使用或储存数量超过临界量的一种或多种危险物质,或多类危险物质的设施(不包括核设施、军事设施以及设施现场之外的非管道的运输)

B.在重大危害设施内的一项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突发性的事故

C.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

D.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应急预案,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答案:

B

32.下列不属于安全验收评价主要内容的是______。

A.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

B.符合性评价和危险危害程度的评价

C.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D.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的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答案:

D

33.事故预警的目标是______。

A.针对各种事故征兆的监测、识别、诊断与评价,及时报警,并根据预警分析的结果对事故征兆的不良趋势进行矫正、预防与控制

B.建立的预警系统能够灵敏快速地进行信息搜集、传递、处理、识别和发布,这一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都必须建立在“快速”的基础上

C.通过对生产活动和安全管理进行监测与评价,警示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危害程度

D.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信息复杂多变,事故预警不仅要求快速搜集和处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要对复杂多变的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答案:

C

34.不属于安全生产预警特点的是______。

A.快速性

B.完备性

C.公开性

D.预测性

答案:

D

35.不属于构建安全生产预警的原则的是______原则。

A.预测性原则

B.及时性原则

C.高效性原则

D.引导性原则

答案:

A

36.企业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是______。

A.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工程)

B.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制订企业规划和建立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C.针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质量水平提高过程中的不当、错误、失误现象进行预警

D.收集有关人的活动信息,进行识别与选择,对人的行为活动进行评价与分析,对人的不良行为进行预警

答案:

B

37.事故应急救援的总目标是______。

A.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B.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C.通过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的后果,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等

D.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答案:

C

38.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______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

A.省级

B.市级

C.县级

D.设区级

答案:

C

39.2006年1月8日,国务院发布了______,明确了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分级分类和预案框架体系,规定了国务院应对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等内容,是指导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

A.《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B.《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

C.《国家处置铁路行车事故应急预案》

D.《国家处置民用航空器飞行事故应急预案》

答案:

A

40.应急管理______阶段的工作涵盖了其工作的全过程。

A.预防

B.响应

C.准备

D.恢复

答案:

C

41.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针对具体的事故类别、危险源和应急保障而制定的计划或方案属于______。

A.综合应急预案

B.专项应急预案

C.现场处置方案

D.基本应急预案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