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3643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0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docx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

【金版教程】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5讲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教案人民版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

单元宏观概览

 

内容

农业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

手工业

古代中国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铸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

在自然经济时代,官营、家庭和私营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有特殊地位

商业

古代中国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城市、“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不断发展。

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经济政策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推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错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机遇

主旨

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第15讲 古代中国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 

课时名片

课标要求:

(1)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2)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考纲明示: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手工业的发展。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1.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1)刀耕火种:

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的基本耕作形式。

2.土地制度

(2)土地兼并:

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导致土地兼并的根源,土地兼并使大量农民破产,成为社会动荡的重要原因。

3.赋役制度

(1)征收赋税是古代国家剥削农业生产者,为政府的财政支出提供物质保障的主要手段。

(2)徭役是古代王朝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

(3)中国古代农民的赋税和徭役负担比较沉重,使劳动者被迫离开土地,影响生产。

4.水利兴修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1.古代手工业的基本形态

(1)家庭手工业: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2)田庄手工业:

田庄中经营的自给自足的手工业形式。

(3)官营手工业:

由官府垄断办理的如煮盐、铸钱等手工业方式。

(4)私营手工业:

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1.铁犁牛耕的使用有何意义?

试答 

提示:

是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土地私有制发展。

2.你知道中国传统步犁基本定型的标志是什么吗?

试答 

提示:

曲辕犁的出现。

3.“自给自足”中的“足”就是“富足”吗?

试答 

提示:

否。

“自给自足”中的“足”并非富足,而是指只能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纳赋税,但是很少进行商品交换。

事实上,封建制度下的农民生活非常艰苦。

4.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有什么?

试答 

提示:

(1)主观:

自耕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抵抗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加之封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2)客观:

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水旱灾害等。

5.试分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耕农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试答 

提示:

三者是不同的经济概念,但三者又有交集,都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自然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物质生产的自给自足,和商品经济相对立;小农经济的最本质属性是家庭经营,经营规模小。

自耕农经济又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还包括以租种地主土地为主的佃农。

6.在我国古代社会中,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吗?

试答 

提示:

否。

明朝中后期开始,民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

7.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都面向市场吗?

试答 

提示:

否。

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不入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

2.古代手工业的成就

8.资本主义萌芽就是封建手工作坊的进一步发展吗?

试答 

提示:

否。

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手工作坊除了在技术、组织、规模与分工方面不同外,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封建手工作坊内部是封建的师徒关系,而资本主义萌芽是以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代替封建剥削关系。

9.民间手工业经营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试答 

提示: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具有封闭性,对市场商品的需求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占据最有利可图的行业,加之其规模大、技术精,对民营手工业产生了冲击。

(3)政策限制——重农抑商,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下,封建政府往往对之征收重税。

(4)社会动荡——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10.明末清初资本主义萌芽的历史地位怎样?

试答 

提示:

(1)是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事物,代表了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总趋势,但它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中,稀疏而又微弱。

(2)由于受到封建制度的束缚,发展非常缓慢,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11.古代中国手工业发达,但未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原因有什么?

试答 

提示:

(1)中国古代手工业与农业一样是以自给自足为目的,规模小,社会需求不大,缺乏革新工具的动力和社会基础。

这是根本原因。

(2)代表当时手工业最高水平的官营手工业局限于为帝王贵族服务,技术的发明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使行业间相互隔绝,新技术难以推广。

(3)官营手工业对工匠的束缚和压迫,使工匠缺乏改进技术的积极性;而私营手工业的小规模经营和世代严守技术秘密,使生产技术难以交流提高。

(4)统治者往往对民营手工业的发展加以限制,阻碍了生产的发展,不利于新技术的研制与发明。

 

(1)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支撑着古代中国的社会生产和生活。

(2)农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水利的兴修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中国古代赋役沉重,土地兼并严重,阻碍农业发展。

(4)中国古代素以手工业发达著称,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在冶炼、纺织、制瓷等手工业部门中取得突出成就,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

(5)中国古代各种手工业经营形式相结合:

官营手工业发达,产品精美;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明朝中期后,民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其商品化程度由低到高依次是官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

(6)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始终是农业经济的附属存在,明清时期虽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受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中国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微考点1 

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

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

——《墨子》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反映小农经济的男耕女织和自给自足的特征。

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

……①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

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于是②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

——晁错《论贵粟疏》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①表明了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表明农民生活的艰辛。

三 

《耕织图》是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作品得到了历代帝王的推崇和嘉许,该图为康熙令人重新绘制的作品。

思考3 史料三中《耕织图》及注释文字反映出小农经济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自南宋到清依然推崇牛耕技术,说明农业技术没有突破性进展。

小农经济的特点

(1)自给自足性:

产品主要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交纳赋税。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密结合,男耕女织。

(3)脆弱性:

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及简单落后的小生产模式等特点。

(4)落后性:

生产工具简单、生产技术长期不变。

微考点2 

一 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之事也。

——[战国]荀况《荀子·王制》

思考1 史料一反映出官营手工业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由官府控制。

二 明万历年间,仅苏州丝织业中受雇于私营机房的织工就有数千人,是官局的两三倍。

清初在苏州复置官局,设机800张,织工2330名。

至康熙六年(1667年)缺机170张,机匠补充困难,而同一时期苏州民机不少于3400张。

“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

思考2 史料二反映出民营手工业的什么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明中期后,民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三 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①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

思考3 史料三反映出家庭手工业有何特点?

试答 

史料解读:

①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官营、民营、家庭手工业的特点

地位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与市场

的关系

地位

官营手

工业

政府直

接经营、

集中的

大作坊

军用品和

官府贵族

生活用品

不在市

场流通

至明代中期占据主导地位,代表我国古代手工业发展的最高水平

民营手

工业

民间私

人经营

民间消

费的产品

在市场

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导地位

家庭手

工业

以家庭为

单位,自

主经营 

供自己消

费和交纳

赋税的产

品   

剩余部

分出售

作为农户的副业

 

综合点1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1.历史地位:

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世界农业起源中心之一。

2.生产组织形式:

从集体耕作后来发展到个体农耕,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动力。

3.土地制度:

从井田制到封建土地制。

地主土地所有制是古代中国土地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4.农业产业结构:

种植业和家畜饲养业相结合,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5.农耕技术的发展:

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

借用牛力耕田,不断改良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重视水利的兴修,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也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针对训练]

1.[2016·吉林长春模拟]《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

“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菔殖於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

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  )

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

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D.农业生产结构完备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整理史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对有效信息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解读的能力。

自给自足是自然经济的基本特征。

而A、C、D三项不符合题意,A项精耕细作是指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而C、D两项在自然经济中无法体现。

2.[2015·桂林模拟]《荀子·王制》:

“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

”《农书·粪田之宜》:

“用粪犹用药也。

”《吕氏春秋·上农》:

“时至而作,竭时而止。

”《齐民要术》:

“麦黄种麻,麻黄种麦。

”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节气安排生产

B.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C.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D.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答案 C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为宝”“犹用药也”“竭时而止”等,分析可知,四则材料体现了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答案为C。

综合点2 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ZONGHEDIAN

[要点整合]

要点提纲

史实阐释

1

历史悠久,

源远流长

早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持续不断地发展

续表

要点提纲

史实阐释

2

手工业技

术先进

中国古代手工业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很早就远销亚非欧国家。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

多种经营模

式长期共存

主要有家庭手工业、官营手工业和民营手工业三种形式。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统治地位,民营手工业到明中叶以后才逐渐超过官营手工业并占据主导地位

4

经济重心

南移与手

工业分布

相应变化

随着经济重心的转移,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

在中国古代丝织业地区分布的变化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5

发展历

程曲折

①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手工业发展受农业生产的制约

②明中叶后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但“重农抑商”政策制约了手工业的发展,始终没有进入工场手工业时代

[针对训练]

3.[2016·晋城调研]中国经济网2013年7月26日:

“在法国人眼中,中国文明的象征是动态的变化的,两千年前是丝绸,一千年前是瓷器,五百年前是茶叶。

”信息不能表明(  )

A.中国自然经济长期未能突破

B.东西方贸易交流不断

C.古代中国手工业水平世界领先

D.古代中国对外贸易居于入超地位

答案 D

解析 直至近代初期西方向中国大规模走私输入鸦片之前,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多居于出超地位,故选D项。

4.[2015·辽师大附中检测]《三府督护州县官吏》(《大唐六典》卷30)关于州士曹司士参军职掌条有云:

“凡州界内有出铜铁处,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

若铸得铜及白,官为市取,如欲折充课役,亦听之。

”此史料反映出唐朝时(  )

A.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B.民营矿业可私自铸币以补充市场需求

C.市场上铸币金属的增多导致税制紊乱

D.私营矿业中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答案 A

解析 由“官未采者,听百姓私采”可知政府在官矿优先的前提下允许公私兼营。

1中国传统农业是以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为主要经营形式的。

即使是大地主田产,绝大多数都不直接经营,采取分散租佃的方式,收取地租;耕作形式也是小农类型的田圃农业。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

作者认为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

因为:

(1)自耕农是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

(2)大地主的田产,也是通过分散租佃的形式,采取家庭型的个体小生产。

2官方以法令来保护手工业技术的世代传习。

有时,为了技术的世代传习,官府还要干涉某些手工业者家属的婚姻,使民间技术的传习成为顽固的传统。

从元稹《织女词》:

“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

”可见一斑。

一直到不久以前,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第一卷

你的解读:

 

参考提示:

本段材料主要描述了白寿彝对手工业中技术传播问题的论述。

他认为中国古代出现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是有原因的:

(1)官府的立法保护及对手工业者的干涉。

(2)手工业市场狭小,手工业劳动者为防止技术竞争而采取自卫措施。

手工业世代传习的特点对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①手工业成品往往因此保证了工艺水平,但行业之间相互隔绝,使新技术难以推广。

②因技术传承的封闭性,往往导致失传,最终妨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真题典例

1.[2015·课标全国卷Ⅰ]《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

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

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因果倒置;农业收益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2.[2015·课标全国卷Ⅱ]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解析 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人口南迁给南方地区带去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故选C项。

A、D两项与题意无关。

B项不是推动南方经济发展的因素。

3.[2015·天津高考]“其制两柄上弯,高可三尺……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这段话描述的农具是(  )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耕作方式。

依据材料“两柄上弯……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可知该农具为播种工具耧车,故B正确;A、D反映的是犁耕,C为灌溉工具,均不符合题意。

4.[2015·江苏高考]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

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

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淮北农耕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稻垄泻泉声”“水阔人间熟稻天”到清代“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沟洫之制,水陆失宜”的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破坏和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这折射出政府的不作为,由此判断B项正确。

A、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5.[2015·福建高考]《景德镇陶录》记:

“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

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

”《江西通志》载:

“景德镇……水土宜陶。

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

”材料反映了(  )

A.唐时瓷都景德镇已驰名天下

B.陶玉身份为官营手工业者

C.该产品工艺精美畅销海内外

D.陶玉追求产品的知名度

答案 D

解析 材料显示陶玉将其所载瓷器称为“假玉器”,上贡给朝廷,“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这反映出陶玉注重提高产品的知名度,故D项正确。

由“景德镇……宋景德中始置镇,因名”可知唐朝时尚未有景德镇之名,故A项错误。

B、C两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可排除。

师说高考

考频

本部分为高频考点。

①农业及土地制度5年24考

②手工业的发展5年16考

考过

①古代农业的特征

②精耕细作的内涵及原因

③庄园经济的概况

④古代农业的地位

⑤农业与非农业税的比较认识

⑥经济重心的南移

⑦官营手工业的特点

⑧私营手工业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⑨古代手工业的成就——纺织、冶铁、制瓷

考向

①古代农业发展状况与三农问题

②古代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及历史地位消长

③冶金、纺织、制瓷的发展状况

仿真练习

1.[2016·南通调研]战国《吕氏春秋·任地》载:

“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  )

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

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

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

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 B

解析 A项表述正确,但不能全面表现材料主旨,应排除;材料中“上田弃亩(垄),下田弃圳(沟)”“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等信息说明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

2.[2015·滨州一模]有学者指出:

“小农经济一锄、一镰(或者再加上一犁)、一个主要劳力再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

”该观点意在强调小农经济(  )

A.具有落后性B.具有再生性

C.具有脆弱性D.具有稳定性

答案 B

解析 材料前一部分强调小农经济生产组织简单,进而在此基础上强调此种生产方式容易重建即具有再生性,故B项正确;小农经济具有落后性、脆弱性,但材料未强调小农经济的这些方面,故排除A、C两项;小农经济抗风险能力低,是脆弱的,故D项错误。

3.[2015·禹州一模]宋哲宗元祐元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

“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借贷赒(同‘周’)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

”这段材料说明(  )

A.租佃经营开始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弛

C.佃户的政治、经济地位有了很大提高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关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在宋朝,当年没有收获之际,地主会采取借贷给佃户等安抚措施,不然佃户来年会转投别家,这说明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动,故B项正确;A、D两项错在“开始”二字,故排除;材料中没有谈到佃户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提高的问题,故C项错误。

4.[2015·湛江调研]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  )

A.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

B.生产人员众多,效率低下

C.生产技术先进,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中“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分工相当精细,从“其底部刻有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的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掌控,故A项正确;题干中没有体现出效率低下的信息,故B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主要满足皇室和官府的需要,其产品不在市场上流通,故C项错误;官营手工业不计成本,其生产成本较高,故D项错误。

5.[2016·长春调研]《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道:

“(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

答案 A

解析 从题干欧洲器皿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使中国瓷器也包括欧洲风格,故A项正确;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在题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题干意思是说中国瓷器有了欧洲风格,而不是欧洲采用中国制瓷技术,故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案例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