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42042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5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docx

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

《角的度量和画法》教学建议

信息窗2——挖掘机

该信息窗呈现的是一副工地上挖掘机繁忙的作业景象。

观看的小朋友看到正在隆隆作业的机器,兴奋地交谈起来。

借此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讨论“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的问题,引入对角的知识的系统学习。

通过本信息窗的学习,学生认识量角器,会度量角的大小,会利用量角器画角,掌握周角、平角及角的分类。

教学时,可以用谈话的方式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见过的施工现场,或利用多媒体创设现实的施工场面,让学生借助讨论挖掘机在工作时是什么样子,从中提出有关角的问题,展开对新知识的学习。

“合作探索”中,共有两个红点问题和一个小电脑标示的问题。

第一个红点是通过比较角的大小,体会统一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的必要性,认识量角器,学习角的度量。

第二个红点部分是借助活动角,认识各种不同的角,从而引出对平角和周角的学习,及角的大小之间的关系。

小电脑标示的问题是学习角的画法。

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

“铲斗臂形成的角有多大?

”教材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教学。

一是展示了学生不同的量角方法,引出量角器;二是观察量角器,认识量角器的组成;三是展示了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教学时,可按以下步骤组织教学。

1.量角引出量角器。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比较,也可以小组合作比较出铲斗臂所形成角的大小,集体交流时只要学生的方法合理,教师都要给予肯定。

通过量角,产生要统一计量单位和度量工具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学习新内容的欲望,引出量角器。

2.认识量角器。

教师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说一说对量角器的认识,借助学生的认知基础介绍量角器的有关知识和使用方法。

可以借助课件演示,让学生清楚认识量角器,知道180度的由来,形成10角大小的表象,让学生清楚地观察到量角器上有两排刻度,分别是从左到右的O度到180度,从右到左的O度到180度,即内圈刻度和外圈刻度。

3.测量角的大小。

这里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测量的方法:

中心与角的顶点重合,O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另一条边在量角器上所对准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在读刻度时,教师要进行必要指导,在什么情况下读里圈刻度,什么情况下读外圈刻度,切实突破难点。

小电脑标示的问题是:

“你会画一个400的角吗?

”教材呈现的是借助认识量角器,了解画角的步骤。

教学时,先让学生按已有的经验和认识,画出一个400的角,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画角的方法,并和同学交流;然后着重讨论怎样用量角器画指定的度数的角,初步总结出用量角器画角的方法:

先画一条射线,接着把量角器的中心与射线端点重合,O刻线和射线重合,对准制定的度数画一个点,然后从射线的端点起,通过所画的点再画出一条射线。

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是:

“铲斗臂在工作中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

”教材呈现了学生用活动角研究铲斗臂在工作中形成的角,借助活动角引出平角和周角。

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先制作活动角,再引导学生摆弄活动角。

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一起借助活动角,慢慢转动活动角的一边,依次引导学生认识锐角、直角、钝角。

当转到两条边在一条直线时,教师适时提问:

“这还是一个角吗?

”有的同学可能说是角,有的可能说不是。

交流中,引导学生复习角的概念,从而发现这也是一个角,因为它具备角的特点,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只不过是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

像这样,两条边在一条直线上的角,叫作平角。

教师板书平角的表示方法。

继续转动角的一边,当转到两条边重合时形成的角,是周角。

教师板书周角的表示方法。

这里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平角、周角与直线、射线的不同,加深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学习角的大小关系时,先让学生自己尝试量一量各角的度数,然后组织学生交流量的结果和各自的发现:

锐角小于90°,直角是90°,钝角大于90°而小于180°,平角是180°,周角是360°,1周角=2平角=4直角。

然后,把这些角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

“自主练习”第1题是读出角的度数。

学生独立试读,交流时说清读的方法。

第2题是量角的度数。

可以结合量角让学生交流操作步骤,进一步明确量角的方法并熟悉相应的操作。

第3题是一道应用角的度量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的练习题。

练习时,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独立测量角的度数,交流测量的方法后,再进行比较,重点巩固学生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及角的两边都是射线,让学生明确:

角的大小只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和开口方向无关。

第4题是巩固角的表示方法的连线题,学生独立完成。

第5题是利用活动角,进一步巩固认识钝角、直角、锐角、平角、周角。

可以同桌合作练习。

第6题是在图中找角的题目,引导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角。

第7题是找一找、量一量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对角的认识。

第8题是说说分针和时针所成的角是什么角。

练习时可以让学生交流钟面上时针和分针各组成了什么角,并依据角的分类说明判断的理由,使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发展判断、推理的能力。

第9题是画角的练习。

组织学生独立画,标出度数,再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第10题是量三角板上三个角的度数,让学生初步感知三个角相加的和是180度。

第11题是用三角板画角的练习,巩固角的画法。

第12题是折一折、画一画的练习,在活动中加深对角的认识。

第13题是分别以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为角的顶点画角的练习,让学生初步体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

第※14题是拓展练习。

(1)初步让学生感知相交的两条直线对角相等,图

(2)是灵活运用平角是180度的知识解决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