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420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docx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下册

 

小学经典诵读校本教材(下册)

 

 

 

前言

一、《经典诵读》课程开发的背景及重要性。

我校为农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在文明礼貌、语文素养、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十分欠缺,迫切需要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素质,而经典诗文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文学史上最具有生命力的瑰宝。

千百年间,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我们民族约定俗成的教科书。

开展诵读经典诗文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吸收经典的文化知识,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发扬传统美德,懂得如何做人,加强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具体为:

1、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3、提升语文水平,经过诵读积累,使全体小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整个语文素养上一个新台阶。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数学、科学、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的素养。

5、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善良的心理品质和高尚的道德修养。

6、为弘扬传统文化作出努力。

《论语》

(1)子曰: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

“人如果不讲信誉,那怎么可以呢?

【赏析】在《论语》中,“信”有两层含义:

一是受人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从孔子的这句话中,我们可以充分看出他对“信”的重视。

人生活在群体中,与人相处,得到别人的信任十分重要。

(2)子曰:

“由

(1),诲女

(2),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释】

(1)由:

姓仲名由,字子路。

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长期追随孔子。

(2)女:

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

“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

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评析】

本章里孔子说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

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

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3)子曰: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

“君子明白道理、坚持道义,而小人只知道做对自己有好处的事。

【赏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是孔子从道德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的一个标准。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

君子懂得并能做到坚持道义,而小人恰恰相反.

(4)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

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

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赏析】孔子的这句话是儒家修身养性的座右铭,更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记取的至理名厂言。

“见贤思齐”的意思是,好的榜样会对自己产生有利的影响,看到比自己强的人就应努力赶上。

“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要善于从不好的人或事情中吸取教训,努力提高自身修养。

(5)子贡问曰:

“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

“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

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②敏:

敏捷、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

“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

”孔子说:

“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为耻,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评析】

本章里,孔子在回答子贡提问时讲到“不耻下问”的问题。

这是孔子治学一贯应用的方法。

“敏而好学”,就是勤敏而兴趣浓厚地发愤学习。

“不耻下问”,就是不仅听老师、长辈的教导,向老师、长辈求教,而且还求教于一般看来不如自己知识多的一切人,而不以这样做为可耻。

孔子“不耻下问”的表现:

一是就近学习自己的学生们,即边教边学,这在《论语》书中有多处记载。

二是学于百姓,在他看来,群众中可以学的东西很多,这同样可从《论语》书中找到许多根据。

他提倡的“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满江红》

原文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注释】

怒发冲冠:

形容愤怒至极。

潇潇:

形容雨势急骤。

长啸:

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之举。

等闲:

轻易,随便。

靖康耻: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虏走徽、钦二帝。

贺兰山:

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

天阙:

宫殿前的楼观。

译文

我怒发冲冠,独自登高凭栏,阵阵风雨刚刚停歇。

我抬头远望天空一片高远壮阔。

我禁不住仰天长啸,一片报国之心充满心怀。

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尘土,八千里经过多少风云人生。

好男儿,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靖康年间的奇耻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却。

作为国家臣子的愤恨,何时才能泯灭!

我要驾上战车,踏破贺兰山口。

我满怀壮志,发誓喝敌人的鲜血,吃敌人的肉。

待我重新收复旧日山河,再带着捷报向国家报告胜利的消息。

登高凭栏望中原,愤怒得、头发竖起上冲冠,急雨骤停天色晚。

抬起头,仰望长空深深叹,壮怀汹涌如浪翻。

已到而立年,光复的夙愿未实现,南征北战八千里,云遮尘卷月色暗。

切不可、贪图逸乐求安闲,若等到、满头的黑发全变白,一事无成空悲叹。

靖康那一年,中原全沦陷;奇耻大辱未洗雪,仁人志士、咬牙切齿紧扼腕。

誓师驾战车,踏平贺兰山。

壮士们,饿时把敌人的肉割来吃,渴时将敌人的血倒来喝,高奏着凯歌谈笑还。

到那时。

再从头、安排中原的好河山,让它旧貌换新颜,向皇宫、频频去把捷报传。

回乡偶书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注解】

近来:

亲近的。

人事:

任何事物。

【译文】

离别家乡已很长时间了,回家后才知道家乡的人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只有门前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依然像往日那样漾着清波。

浣溪沙

原文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释】

漠漠:

像轻清寒一样的冷漠。

  

清寒:

阴天,有些冷。

晓阴:

早晨天阴着。

无赖:

词人厌恶之语。

穷秋:

秋天走到了尽头。

淡烟流水:

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幽:

意境悠远。

自在:

自由自在。

丝雨:

细雨。

宝帘:

缀着珠宝的帘子。

闲挂:

很随意地挂着。

【译文】

在春寒料峭的天气里独自登上小楼,早上的天阴着好象是在深秋。

屋内画屏上轻烟淡淡,流水潺潺。

天上自由自在飘飞的花瓣轻得好象夜里的美梦,天空中飘洒的雨丝细得好象心中的忧愁。

走回室内,随意用小银钩把帘子挂起。

 

秋夕

唐杜牧

原文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着牵织牛女星。

【注释】

秋夕:

指七夕,农历七月七日。

银烛:

白色的蜡烛。

画屏:

饰有彩绘的屏风。

轻罗小扇:

用一种很薄的丝织品做成的小扇子。

流萤:

萤火虫。

天阶:

皇宫中的石阶。

【译文】

烛光月色冷淡地映照画屏,轻举罗扇追赶飞舞的流萤。

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

过零丁洋

原文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译文】

靠自己的刻苦努力,精通了一种经书,终于取得功名,开始了动荡艰辛的政治生涯;从率领义军抗击元兵以来,经过了整整四年的困苦岁月。

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敌人的侵略下支离破碎,就像狂风吹卷着柳絮零落飘散;自己的身世遭遇也动荡不安,就像暴雨打击下的浮萍颠簸浮沉。

想到前兵败江西,从惶恐滩头撤离的情景,那险恶的激流、严峻的形势,至今还让人惶恐心惊;想到去年五岭坡全军覆没,身陷敌手,如今在浩瀚的零丁洋中,只能悲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注释】

零丁洋:

在今广东省中山县南,珠江口内,一作“伶仃洋”。

文天祥:

字宋瑞,号文山,南宋著名抗元英雄。

  遭逢:

遭遇。

起一经,通过一种经书的考试得以做官。

文天祥以明经考取进士。

  寥落:

稀疏。

一作“落落”,指抗元战斗疏疏落落,未能取得胜利。

四周星:

指四年。

北斗星斗柄所指方向旋转一周,为时一年。

风飘絮:

一作“风抛絮”,狂风吹散柳絮。

  沉浮:

一作“飘摇”,又作“凄凉”。

雨打萍:

急雨敲打水上的浮萍。

  惶恐滩:

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十八滩之一,最险。

文天祥的军队被打败后,曾从这一带撤退到福建汀州。

  叹零丁:

悲叹自己的孤单和危苦。

汗青:

史书、史册。

古代用竹简记事,先烤竹出汗,蒸发出水分,以便书写,故名“汗青”。

古人生在世,谁没有一死呢?

为国捐躯,死得其所,留下这颗赤诚之心光照青史吧!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注释】

金缕衣:

缀有金线的衣服,比喻荣华富贵。

惜取:

珍惜。

堪:

可以,能够。

直须:

尽管。

直:

直接,爽快。

莫待:

不要等到。

译文

不要爱惜用金钱织成的华丽衣裳,而应爱惜少年时光。

就像那盛开的鲜花,要及时采摘。

如果采摘不及,春残花落之时,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译文】

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零零的城池遥望着玉门关。

身经百战,黄沙穿破了铁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乡。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都:

国都长安。

人面:

一个姑娘的脸。

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

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译文】

去年今日,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分外的艳丽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旧,笑对着这和煦春风!

墨色的梅《墨梅》

王冕(元)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画中洗砚池边的梅树,花开朵朵,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

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美好,只要留下充满乾坤的清香之气。

【注释】

墨梅:

水墨画的梅

洗砚池: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

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注释】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2.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

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3.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

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4.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思潮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平静。

5.伤心——令人伤心的是,形容词作动词。

  

6.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指秦汉故都遗址。

  

7.宫阙——宫殿。

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8.兴:

指政权的统治稳固。

【译文】

群峰众峦像是在这里汇聚,大浪巨涛像是在这里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

遥望古都长安,思绪此起彼伏。

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

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注释】

题:

写。

临安:

南宋的京城,即今浙江省杭州市。

       

邸(dǐ):

官府,官邸,旅店,客栈。

这里指旅店。

  

休:

暂停、停止、罢休。

  

暖风:

这里不仅指自然界和煦的春风,还指由歌舞所带来的令人痴迷的“暖风”——暗指南宋朝廷的靡靡之风。

  

熏:

以气味或烟气烤制物品。

  

游人:

既指一般游客,更是特指那些忘了国难,苟且偷安,寻欢作乐的南宋统治阶级。

  

直:

简直。

  

汴(biàn)州:

即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北宋京城。

【译文】

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

游客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

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

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南宋)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将晓:

天将要亮。

篱门:

竹子或树枝编的门。

三万里河:

指黄河。

“三万里”形容它的长,是虚指。

五千仞岳:

指西岳华山。

“五千仞”形容它的高。

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胡尘:

指侵略者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和金的统治。

胡:

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民族的泛称。

王师:

指宋王朝的军队。

仞:

古代计算长度的一种单位,八尺为一仞(一作七尺)。

岳:

指北方泰、恒、嵩、华诸山,一说指东岳泰山和西岳华

山。

摩天:

碰到天。

遗民:

指在金占领区生活的汉族人民。

泪尽:

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南望:

遥望南方。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大海,五千仞华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已无泪,盼望官军收失地又一年。

 

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书:

书写,题诗。

  湖阴先生:

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

时的邻居。

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

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茅檐:

这里指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无苔:

没有青苔。

  成畦(qí):

成垄成行。

畦:

田园中分成的小区。

  护田:

将:

携带。

绿:

指水色。

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

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排闼(tà):

推门闯入。

闼:

宫中小门。

据《汉书·樊哙传》记载,汉高祖刘邦病卧禁中,下令不准群臣进见,但樊哙排闼直入,闯进刘邦卧室。

  送青来:

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护卫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推开门,送来青翠的山色。

不论 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①,无限风光尽②被占③。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④?

【译文】

不管是平平的地面还是在高高山峰,所有鲜花盛开的的地方,都被蜜蜂们占领。

它们采尽花蜜酿成蜂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

为谁酿造那些醇香的蜂蜜呢?

  

【注释】  

①:

山峰。

②:

在诗中为都的意思。

③:

在诗中为占其所有的意思。

④:

在诗中为醇香的蜂蜜。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诗】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昔日到处是烟雾笼罩的寺庙,如今亭台楼阁都沧桑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注释】

郭:

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山郭:

靠山的城墙。

南朝:

东晋后在建康(今南京)建都的宋、齐、梁、陈四朝合称南朝。

当时的统治者都好佛,修建了大量的寺院。

四百八十寺:

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

“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

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

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

钓鱼。

纶:

钓鱼用的丝线。

  

莓:

一种小草。

  

苔:

苔藓植物。

  

映:

遮映  

借问:

向人打听。

  

鱼惊:

鱼儿受到惊吓。

应:

回应,答应。

楼台:

指寺庙中。

【译文】

一个蓬头稚面的小孩在学钓鱼,斜身坐在野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子。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  害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大概数字。

 

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出塞:

是唐代诗人写边塞生活的诗经常用的题目。

塞(sài):

边关,边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运用互文修辞,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但使:

只要。

龙城飞将:

“龙城”:

地名,是古代匈奴圣地。

汉朝大将军卫青曾奇袭击龙城,最后与匈奴作战七战七胜。

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汉之飞将军”李广。

“龙城飞将”并不指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

  

胡马:

指胡人的战马。

胡,古人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呼。

阴山:

山名,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境内,汉时匈奴时常从这里开始南下骚扰侵占中原地区,也是卫青坟冢的模样。

不教:

不叫,不让。

教,让。

 

度:

越过。

【译文】

在漫长的边防线上,战争一直没有停止过,可是去边防线打仗的战士还没有回来。

要是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卫青今天还依然健在,绝不会让敌人的军队翻过阴山。

  

【韵译】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董大:

指董庭兰,是当时有名的音乐家。

在其兄弟中排名第一,故称“董大”。

黄云:

天上的乌云,在阳光下,乌云是暗黄色,所以叫黄云。

曛:

昏暗。

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莫愁:

请不要忧愁。

 

知己:

知心的朋友。

谁人:

哪个人。

识:

认识.君:

你,这里指董大。

翮:

羽毛。

  

【译文】  

天空万里乌云,遮天蔽日,昏昏暗暗,北风吹来,大雪纷飞。

不要担心往后不会遇到知己,天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元日:

农历正月初一。

  一岁除:

一年过去了。

  屠苏:

屠苏酒。

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

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曈曈:

光辉灿烂。

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总把新桃换旧符:

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译文】

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

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

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

《论语》

(1)子曰: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质:

朴实、自然,没有修饰的。

文:

文采,经过修饰的,与“质”相对。

野:

粗鄙,低俗。

史:

原本是掌管文书的官职,多闻习事,言辞华丽,因此,古人认为这样的人在诚实上不足。

这里指虚伪、浮夸。

彬彬:

犹班班,物物相杂处而又很合适的样子。

【翻译】孔子说:

“一个人,质朴多于文采就会粗鄙,文采多于质朴就会虚伪。

质朴和文采互相协调好,才能是君子。

【赏析】孔子说了一个君子的人格模式,就是要“文质彬彬”,

是有道理的。

也是成语“文质彬彬”的出处。

(2)子曰:

“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注释】生:

生活。

罔:

不直。

【翻译】孔子说:

“一个人,生活在世上必须要正直,不正直的人也能生活,那是侥幸的生活。

【赏析】这是儒家(其实,也并非只儒家,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人,不管你是什么家的思想,都会这样要求自己的)的道德规范,强调一个人活在世上要“直”,即正直、坦率,反对虚伪、

奸诈。

(3)子曰: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

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人家不了解,我却不怨恨,是君子的风格。

这是讲个人修养问题。

(4)、子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复习旧的知识,能够从中有新的体会或发现。

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5)、子曰:

“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

不肯读书,就会有疑惑。

这里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也是讲学习方法的。

(6)子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

“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

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

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

枯藤:

枯萎的枝蔓。

昏鸦:

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昏:

黄昏。

人家:

农家。

此句写出了诗人对温馨的家庭的渴望。

古道:

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或年代久远的驿道。

西风:

寒冷、萧瑟的秋风。

瘦马:

瘦骨如柴的马。

断肠人:

形容伤心悲痛到极点的人,此指漂泊天涯、极度悲伤、流落他乡的旅人,因为思乡而愁肠寸断。

  

天涯:

天边,非常远的地方。

 

晏殊《浣溪沙》原文·翻译·赏析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

词牌名。

分上下两阙,各三句,共计四十二言。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天气、亭台和去年一样。

无可奈何花落去:

意为春光无法挽留,一切该逝击的都留不住。

似曾相识:

好像曾经认识。

【古诗今译】

傍晚时分,听着小曲独自饮酒,怅然排遣着心中的愁绪。

去年的时节,去年的天气、去年的亭台依然如故,不知何故,如今却要感时伤怀,心中无端浮生起岁月年华易逝难留的淡淡哀愁,面对西下的夕阳发出几时才能回来的感叹。

看着繁花落尽,看着屋檐下似曾相识的归燕,伤春叹老之情才下了眉头,骤然又袭上心头。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落花飘零的小路上,怎么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失落、惆怅、孤独与寂寞。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浪淘沙:

唐教坊曲名。

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