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49579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6 大小:45.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6页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6页
亲,该文档总共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4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docx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部

 

“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2014年度课题申报指南

 

二○一三年四月

项目1:

LTE及LTE-Advanced研发和产业化

项目说明:

“十二五”期间,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三)本项目将实现LTE产业化及规模应用,并开展LTE-Advanced关键技术、标准化及整体产业链的研发和产业化。

2014年该项目重点加强LTE终端芯片、仪器仪表等薄弱环节,并注重以基站设备带动关键器件研发,继续强化产业测试验证平台作用。

为此,2014年课题分为四类:

终端芯片及终端、基站设备及其关键器件、仪器仪表、测试验证平台。

1)终端芯片及终端研发(课题1-1、1-2、1-3):

支持基带/射频/AP一体化终端芯片、五模手机、CMOS工艺的终端射频前端一体化芯片;

2)基站设备及其关键器件研发(课题1-4、1-5、1-6和1-12):

采用基带专用芯片的小型化基站、基站有源阵列天线、基于SiP射频技术的基站射频单元、支持应急通信的基站设备研发。

3)仪器仪表研发(课题1-7到1-11,以及1-13):

重点满足多模多频、TD-LTE-Advanced两方面的产业需求,设置了相应协议、无线资源管理、射频一致性仪表,综合测试仪表、协议一致性TTCN测试集,以及信号源及无线信号分析仪。

4)测试验证平台(课题1-14到1-16):

设置TD-LTE国际化测试验证平台、TD-LTE无线频率评估及测试系统开发、语音方案规模验证。

为推动TD-LTE产业链整体发展,加强该项目下各课题间的统筹衔接,课题组织实施将在实施管理办公室与总体组的组织指导下,依托TD-LTE工作组开展:

1、入围的课题承担单位应加入TD-LTE工作组,在工作组的统筹协调下,积极参与TD-LTE研发与产业化工作;TD-LTE工作组应向实施管理办公室与总体组及时报告TD-LTE设备研发进展情况。

2、标准研究与检测单位通过承担测试平台类课题,依据TD-LTE工作组制定的相关设备规范、测试方法,对设备研发类课题的任务执行情况进行阶段检查和成果交付后的第三方测试;运营商通过承担规模试验课题,并结合网络建设和招标采购情况,检验设备开发课题的产业化进展。

为体现公正性,运营商、标准研究与检测单位不得以联合单位的身份参与设备研发类课题团队(不包括测试仪表、试验平台和应急系统课题),应依托TD-LTE工作组,通过发挥运营商的市场导向作用、标准研究单位的联调测试作用,组织协调好产业链各环节研发课题的衔接。

3、设备研发课题承担单位依据课题合同要求,并结合TD-LTE工作组的整体工作安排,开展课题研发工作。

4、申报书中应明确给出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衔接方案。

如芯片与终端;测试仪表与被测设备;天线、关键器件与基站整机等。

相关要求,将在合同签订时进一步落实。

课题1-1:

TD-LTE/TD-SCDMA/GSM多模多频智能终端单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

TD-LTE/TD-SCDMA/GSM多模智能手机是TD-LTE成功商用的最重要的形态。

由于现有TD-LTE终端用的芯片工艺水平低、集成度低,使用个数多,功耗和成本难以达到商用要求。

因此低功耗低成本单晶圆终端芯片是TD-LTE产业链最重要的环节,它涉及的技术多,难度大,需要加大投入,满足TD-LTE多模智能终端单芯片商用要求。

研究目标:

解决28nm混合电路工艺的物理实现技术,开发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TD-SCDMA/GSM的单晶圆芯片,实现基带、射频和应用处理器单芯片,满足3GPPR9相关规范,提供智能手机低成本低功耗解决方案。

考核指标:

完成面向商用的支持TD-LTE/TD-SCDMA/GSM的多模终端单晶圆芯片,提供1000片商用多模单芯片给终端厂家,用于TD-LTE规模商用。

所提供芯片应能够满足3GPPR5、R6、R7、R8、R9和国内标准要求。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完成TD-LTE/TD-SCDMA/GSM的多模终端单晶圆芯片,鼓励实现TD-LTE/TD-SCDMA/GSM/LTEFDD/WCDMA五模终端单晶圆芯片。

(1)支持TD-LTE/TD-SCDMA/GSM多模;

(2)TD-LTE支持Band38/39/40/41,TD-SCDMA支持Band34/39;GSM支持Band2/3/8;(3)下行支持2×2MIMO、4×2MIMO、单/双流波束赋形解调;(4)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5)发射误差矢量幅度(EVM)小于2.5%;(6)具有多媒体应用处理器,支持1080P格式的显示,支持Android等开源智能操作系统;(7)支持WIFI、蓝牙、GPS、FM等芯片接口;(8)采用28nm及以下半导体工艺;(9)终端单晶圆芯片的性能、稳定性、成本和功耗指标能达到市场商用要求;(10)构建自主的移动终端安全芯片体系架构,开展相应关键技术的研发;(11)申请发明专利20项。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

2,其中地方财政资金不低于中央财政资金的1/3。

本课题拟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个团队。

终端芯片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2:

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多频智能终端研发

课题说明:

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的智能手机对推动TD-LTE国际化有促进作用,但其涉及的技术多,难度大,互操作复杂,需要加大投入。

研究目标:

基于国产面向商用的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单待基带芯片,研发支持面向商用多频段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单待智能手机终端。

考核指标:

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的多模多频智能手机,基于重大专项三支持的芯片成果,满足面向商用的要求,达到以下技术指标:

(1)至少支持TD-LTE/LTEFDD/TD-SCDMA(TD-HSPA)/WCDMA(HSPA+)/GSM(GPRS/EDGE)多种模式;

(2)下行支持2×2MIMO、4×2MIMO方式,支持TM2、TM3、TM7、TM8等天线接收方式;上行支持单天线发送;

(3)支持LTE终端类型Category3及以上,协议版本至少支持3GPPR9协议;支持WCDMA制式中的HSPA+、TD-SCDMA制式中的TD-HSPA,协议版本至少支持3GPPR9协议;GSM/GPRS/EDGE协议版本至少支持3GPPR8协议以及R9版本中CSFB相关的协议要求;

(4)至少支持如下频段:

TD-LTE:

B38/39/40/41;LTEFDD:

Band1/3/7/17/4/20;TD-SCDMA:

Band34/39;WCDMA:

Band1/2/5;GSM/GPRS/EDGE:

Band2/3/5/8;

(5)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实现TD-LTE/LTEFDD和WCDMA/TD-SCDMA/GSM之间的互操作;

(6)可升级支持基于IMS的VoiceoverLTE和SR-VCC;

(7)终端应全面提供对IPv6的支持,具体要求包含:

各模式支持IPv4,IPv6,IPv4v6PDN/PDPType;应能实现IPv6头压缩功能;

(8)功耗达到商用终端要求;

(9)申请发明专利10项以上;

(10)市场出货量5万部以上。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1。

本课题拟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个团队。

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3:

基于CMOS工艺的TD-LTE终端射频前端一体化芯片研发

课题说明:

研制集成射频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天线频段收发开关的TD-LTE终端射频芯片,最大限度发挥CMOS工艺高集成度、低成本和高性能的优势,形成低成本TD-LTE射频单芯片终端解决方案。

研究目标:

开发基于CMOS工艺实现的TD-LTE射频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天线频段收发开关,与TD-SCDMA/GSM多模多频段射频电路集成,实现TD-LTE终端射频一体化芯片。

考核指标:

研制出符合3GPPR9及国内相关规范要求的TD-LTE终端射频芯片:

(1)研制出基于CMOS工艺的终端射频收发信机、功率放大器、天线频段收发开关,形成高集成度的TD-LTE终端射频一体化芯片,并与基带芯片实现协同;

(2)支持1.4至20MHz可变带宽;(3)下行支持2×2MIMO;(4)支持无线信道跨频段切换,方便组网频点选择;(5)支持64QAM、16QAM、QPSK和BPSK调制方式;(6)发射误差矢量幅度(EVM)小于2.5%;(7)接收灵敏度达到-97dBm;(8)与TD-SCDMA/GSM多模多频段射频电路集成;(9)至少支持如下频段:

TD-LTE支持Band38/39/40/41,TD-SCDMA支持Band34/39,GSM支持Band2/3/8;(10)功耗性能面向商用;(11)申请发明专利5项以上。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

1。

本课题拟采用前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个团队。

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4:

TD-LTE/TD-SCDMA基带专用芯片及小型化基站研发

课题说明:

小型化基站是解决未来移动宽带容量,实现基站基带专用芯片,开发安全、功耗低、体积小、成本低的小型化基站设备十分迫切。

研究目标:

研制TD-LTE/TD-SCDMA(/GSM可选)基带芯片化、安全、低能耗的小型化基站。

考核指标:

开发20套TD-LTE/TD-SCDMA小型化基站样机,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1)研制TD-LTE/TD-SCDMA小型化基站基带芯片;

(2)支持R9协议,同时具备软件升级到R10、R11的能力;

(3)体积小于5L,功耗小于100瓦;

(4)频点优先支持2.6GHz;

(5)研制支持IPsec等安全通道机制,研制低成本完善的设备安全及认证解决方案,保护运营商网络安全;

(6)支持2天线,4天线(AAS);

(7)开发可支持新一代无线通信高稳同步要求的多模时钟盒,时钟应可支持GPS/北斗/IEEE1588V2等上级时钟源;

(8)申请发明专利15项。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1。

本课题拟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个团队。

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5:

面向商用的LTE基站有源阵列天线设备研发

课题说明:

突破小型化射频收发单元与宽带天线辐射单元设计的瓶颈,实现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的LTE有源阵列天线,满足产品的低成本商用部署需求。

此外,针对TD-LTE与TD-SCDMA共站共天线的应用场合,需要研制TD-LTE/TD-SCDMA多频段可独立电调的天线。

研究目标:

研究LTE有源阵列天线解决方案,提升LTE有源阵列天线的集成度和可靠性,完成支持多模多频段的面向商用LTE有源阵列天线设备开发。

研究TD-SCDMA/TD-LTE共天馈应用的独立电调技术解决方案,实现FA频段和D频段的独立下倾角调整,实现F频段、A频段和D频段的独立下倾角调整,并开发相应样机进行测试和验证。

考核指标:

(1)研发10套面向商用的LTE基站有源阵列天线设备,满足3GPPTR37.840规范要求,完成室外覆盖测试验证,并提交相关测试报告。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工作频段:

1.8GHz-2.6GHz

●最大信号带宽:

100MHz

●支持4X4MIMO(>4个垂直单列)

●输出功率:

4x20W

●有源天线增益:

18.5dBi(垂直单列,多阵元合成,0度方向)

●天线垂直倾角调整范围:

2°-14°

●天线第一上旁瓣抑制>17dB

●天线垂直波束宽度4.5°-9°

●天线水平(广播,及垂直单列)波束宽度65°±5°

●支持垂直波束分裂,可实现垂直小区分裂与合并以及虚拟垂直分区

●天线尺寸(长x宽x厚):

与现有无源天线相当(参考尺寸1400x320x300mm)

●重量:

<40Kg

(2)研制FA频段和D频段的独立电调天线以及F频段、A频段和D频段的独立电调天线,提供样机各10套,并完成相关的样机测试。

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满足已有TD-LTE智能天线阵列的天线指标要求,各频段间隔离度达到30dB以上;支持基于AISG接口的RET远端电调能力,便于从基站网管侧或OMC-R进行独立的倾角控制;

●支持基于AISG接口的RAE信息管理模块技术,便于对天线进行远端信息管理及权值管理,并可根据不同下倾角提供最优广播权值的查询及使用功能;

●独立电调天线的下倾角独立调整范围不低于:

2—12度;

●支持集束接头,以便于工程安装实施;

(3)申请发明专利10项。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1。

本课题拟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3个团队。

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6:

基于SiPRF技术的TD-LTE/TD-LTE-Advanced/TD-SCDMA基站射频单元的研发

课题说明:

当前的基站射频单元由于技术和工艺的限制,大部分只支持单制式、单频段或部分频段,导致网络演进和升级过程中的大量重复投资。

本课题拟衔接专项二的SiPRF(即射频前端一体化封装)研发成果,结合高集成数字处理芯片和先进的DPD算法进行创新开发,实现全频段、超带宽和多制式的TD-LTE/TD-LTE-A/TD-SCDMA基站射频单元。

研究目标:

利用专项二的SiPRF封装技术,实现超宽带、全频段、多制式的TD-LTE/TD-LTE-A/TD-SCDMA移动基站射频设备,支持网络灵活部署和未来演进。

考核指标:

(1)根据基站射频设备整机指标要求,经实验评估,向专项二提供需要进行SiP封装的关键器件定型型号和元器件清单,确定SiP封装模块的外部接口要求和电气特性,单模块应至少支持一路射频通道接收功能、一路射频通道发送功能和一路预失真放大器反馈通道功能,形成相关的SiPRF模块设计需求报告;承接专项二的SiP封装模块,经实测验证,向专项二提供持续改进建议,形成相关的SiPRF模块测试验证报告。

(2)基于专项二的SiPRF模块,开发10套超宽带、全频段、多制式的基站射频设备原型样机,整机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

●覆盖700MHz-2.7GHz的全频段,支持2.6GHz以下3GPP的所有频段;

●实现75MHz至150MHz的超宽带(即带宽至少达75MHz,视器件和封装情况,可尝试更高宽带),支持无线网络演进;

●支持TD-LTE/TD-LTE-A/TD-SCDMA制式,并可扩展支持WCDMA/LTEFDD/LTE-Advanced等多制式;

●满足3GPP定义的相关射频指标要求;

●最大同时支持8个载波;

●支持多天线技术(2T4R,4T8R,8T8R),灵活选择不同的多天线方式;

●支持与TD-LTE/TD-LTE-A/TD-SCDMA制式的基站数字基带单元相连。

(3)申请发明专利6项。

(4)提交评估和测试报告。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1:

1。

本课题拟采用事前立项事后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个团队。

企业牵头承担,要求与专项二相关课题衔接。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课题1-7:

TD-LTE-Advanced多模多频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

课题说明:

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FDD/LTE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多频终端是终端发展的方向。

能够对此多模多频终端进行协议一致性测试的系统是多模终端研发和认证的必备测试验证平台。

研究目标:

研制基于TTCN的TD-LTE-Advanced多模多频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至少支持TD-LTE-Advanced协议、TD-LTE协议、LTE-FDD-Advanced协议、LTEFDD协议、TD-SCDMA协议、WCDMA协议和GSM协议(共7种制式)的多小区环境模拟及终端的协议一致性测试,并能够进行产业化,满足多模商用终端的测试需求。

考核指标:

(1)提供两套TD-LTE-Advanced终端协议一致性测试仪表,仪表支持TD-LTE-A/LTE-FDD-Advanced/TD-LTE/LTEFDD/TD-SCDMA/WCDMA/GSM的多小区模拟;

(2)仪表支持36.101规定的全部LTE频段和系统带宽配置,并至少支持如下频段:

TD-SCDMA:

Band34/39;WCDMA:

Band1/2/5/8;GSM/GPRS/EDGE:

Band2/3/5/8。

仪表支持带内和带外载波聚合、eICIC、MDT等功能。

仪表支持3GPPE-UTRATDD/FDDR10及以上协议版本,支持TD-SCDMA/WCDMA/GSMR9及以上协议版本等;

(3)仪表支持相关制式下小区重选、切换、重建立、重定向、随机接入、测量上报等空口信令流程,支持TD-LTE/FDDLTE和WCDMA/TD-SCDMA/GSM之间的互操作,支持数据业务在TD-LTE和TD-SCDMA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TD-LTE和GSM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和重选,在LTEFDD和WCDMA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TD-LTE和FDDLTE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以及话音业务由TD-LTE向WCDMA、TD-SCDMA和GSM的CSFallback,由LTEFDD向WCDMA的CSFallback回落,支持SRVCC和VoLTE;

(4)测试规范支持协议标准:

36.523-1和34123-1中所有R8\R9\R10协议测试用例,以2015年最新标准为准;2014年底支持LTE相关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2015年底前支持TD-LTE-Advanced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所有测试例的80%以上与两家不同终端芯片平台调试通过,并通过GCF或其他国际组织验证认可;

(5)仪表支持ZUC算法;

(6)支持LTE多模多频及LTE-AdvancedTTCN测试集的开发工作;

(7)申请发明专利2项以上。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2:

1。

本课题拟采用前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个团队。

测试仪表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鼓励牵头申报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申报,鼓励高校与科研单位以外协的方式参与课题研究,外协经费建议在企业自筹经费中落实。

课题1-8:

TD-LTE-Advanced多模多频终端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

课题说明:

TD-LTE-Advanced/TD-LTE/LTE-AdvancedFDD/LTEFDD/TD-SCDMA/WCDMA/GSM多模多频终端是终端的发展方向。

能够对此多模多频终端进行无线资源管理一致性进行测试的系统是多模终端研发及认证的必备测试验证平台。

研究目标:

进行TD-LTE-Advanced多模多频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测试仪表开发,支持TD-LTE-Advanced/TD-LTE/LTE-FDD-Advanced/LTEFDD/TD-SCDMA/WCDMA/GSM制式多小区环境模拟及相应的终端RRM一致性测试,确保终端与系统设备的互通,以及在多小区环境下的行为正确。

考核指标:

(1)提供两套TD-LTE-Advanced多模多频终端无线资源管理(RRM)一致性测试仪表,仪表支持TD-LTE-Advanced/TD-LTE/LTE-FDD-Advanced/LTEFDD/TD-SCDMA/WCDMA/GSM多小区模拟功能;

(2)仪表支持36.101协议规定的全部LTE频段和系统带宽配置,并至少支持如下频段:

TD-SCDMA:

Band34/39;WCDMA:

Band1/2/5/8;GSM/GPRS/EDGE:

Band2/3/5/8。

仪表支持带内和带外载波聚合、eICIC等功能。

仪表支持3GPPE-UTRATDD/FDDR10及以上协议版本,支持TD-SCDMA/WCDMA/GSMR9及以上协议版本等,支持业内主要应用技术标准;

(3)仪表支持相关制式下小区重选、切换、重建立、重定向性能、随机接入性能、传输时间精度、时间提前量精度、无线链路监控能力、测量上报过程、测量精度等终端RRM一致性测试,实现TD-LTE/FDDLTE/WCDMA/TD-SCDMA/GSM之间的互操作,支持数据业务在TD-LTE和TD-SCDMA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TD-LTE和GSM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和重选,在LTEFDD和WCDMA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在TD-LTE和LTEFDD网络间的RRC重定向、切换和重选,以及话音业务由TD-LTE向WCDMA、TD-SCDMA和GSM的CSFallback,由LTEFDD向WCDMA的CSFallback回落,支持SRVCC和VoLTE;

(4)测试规范支持协议标准:

36.521-3、34.121-1和34.122中涉及LTE的所有R8\R9\R10RRM测试用例,2015年最新标准为准。

2014年底支持LTE相关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2015年底支持LTE-Advanced相关系统内及系统间测试例,全部测试例的80%以上与两家终端芯片调试通过,并通过GCF或其他国际组织验证认可;

(5)支持LTE多模多频及LTE-AdvancedTTCN测试集的开发工作;

(6)申请发明专利2项。

实施期限: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

经费预算:

中央财政投入与其他来源经费比例为3:

1。

本课题拟采用前补助的中央财政支持方式。

申报方式:

公开择优,拟支持不超过2个团队。

测试仪表企业牵头承担。

如联合申报,联合单位(不包括牵头单位)数量不超过2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