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532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docx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含答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知识点复习汇总

第一单元 从小学创造

一、填空题1、法国作家法朗士说过:

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

2、英国摄影师麦布里奇他花了10年时间,终于在1881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电影放映机。

3、好奇心是创造有动力,提出问题是向创造迈出的第一步。

4、算术能不能从左往右算,是我国著名的速算家史丰收上小学二年级时提出的疑问。

5、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

例如:

牛顿——苹果落地——万有引力;爱迪生——烛光中的生活——电灯;莱特兄弟——飞翔的梦想——飞行器……

6、有幻想、做白日梦是创造的开始,幻想有时还会成为科学探索的动力和基础,幻想并不是空想,昨天的幻想是今天的现实,今天的幻想是明天的希望。

7、创造并非高不可攀,也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平凡的生活中到处蕴藏着创造的机遇。

8、陶行知说: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9、依·尼查叶夫说:

世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发现了世人没见过的新物质和已知物质的新性质。

10、想到就好,成功的梦想靠行动去实现。

11、爱迪生是世界上伟大的发明大王,他一生自己单独或组织进行的发明有近2000项,为寻找一种合适的灯丝材料,他失败了1600多次,为提高灯泡的寿命,他又实验了6000多种植物纤维,使灯泡的寿命提高到1200小时,在研制蓄电池的过程中,他实验了2500次仍未成功。

爱迪生之所以成功,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勤奋。

爱迪生的故事告诉我们,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看不到失败的价值。

12、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到成功的桂冠。

二、连一连

鲁班            美国发明家                                毕昇             米老鼠

摩尔根          英国生物学家                              坦莫尼尔       纸尿片

李四光          锯                                             胡克              纸

爱迪生          美国生物学家与遗传学家              玛丽安娜      缝纫机

达尔文          中国地质学家                               迪斯尼          活字印刷术

                                                                  蔡伦                显微镜

三、问答题

1、怎样培养我们的想象力?

(1)要多提“假如……,将会……”的问题,尽可能寻找不同的答案。

(2)要多读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3)充满幻想。

(4)做白日梦。

2、为什么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答:

因为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的,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3、有人认为,创造成功了,是快乐的;也有人认为,创造没有成功,也是快乐的。

你的看法是什么?

答:

创造成功了,固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但创造没有成功,也经历了创造的过程,并在创造的过程中付出了努力,看到了失败的价值,离成功更近了一步。

4、“没有一千次的失败,就没有第一千零一次的成功。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答:

创造之路是坎坷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四、辨析

1、小明和几个同学组成了小发明兴趣小组,商量好了制作一辆陆海空三栖战车可是制作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战车不能飞上天空。

小明说:

“我们别做下去了,这样的战车是发明不出来的。

 答:

小明的说法不对。

因为创造之路是坎坷崎岖的,充满着荆棘和峭壁,只有能经受住失败考验的人,才能摘取成功的桂冠。

2、小亮说:

“现在是信息爆炸时代,一些科学知识早都被科学家们研究过了,根本不需要我们小学生再来研究。

”答:

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科学是无止境的,创造发明也是无止境的,如果我们都不去创造、去研究,社会发展就会停止不前。

3、小亮的理想是要当个伟大的发明家,小伟说:

“你别傻想了,伟大的发明家都是天才,那些伟大的发明是我们做不了的。

”答:

小伟说的不对。

因为创造发明并不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一,也不是大科学家、发明家的专利,创造是大自然赋于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4、小明想发明一种护手的螺丝刀,经过一次次的改过,终于发明了方便护手螺丝刀。

答:

小明做的对,因为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失去战胜失败的勇气,只要善于动脑,能经受住失败的考验,就能争取成功的桂冠。

五、读材料,写感想。

1、牛顿靠在树上休息,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不断研究,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

答:

好奇心是创造的动力,想象力是每个渴望创造的人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成功的梦想要靠行动去实现。

2、霍金国患“渐冻症”,被禁锢在轮椅上达40年之久,但他身残志坚,超越了相对论等理论而迈入了创造宇宙“几何之舞。

”答:

成功的道路是坎坷崎岖的,需要坚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勤奋,特别是霍金爷爷那种身残志坚的精神,更是值得我们学习。

第二单元   让田野告诉你

 一、填空题:

 1、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工业、农业。

 2、要是遇上旱灾、水灾、虫灾等自然灾害,农民伯伯要进行抗旱、除虫,想尽办法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储藏时还要注意防虫、防潮。

 3、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为我们提供粮食、工业原料,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

 4、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栽培的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和林木;饲养的动物包括家禽和家畜,以及养殖或捕捞的水产品。

人们平时所说的农业,既包括种植业,也包括林业、牧业和渔业。

5、一日三餐,我们离不开食物。

农民在播下种了的同时,也播下了希望,在收获果实的同时,也收获着快乐。

6、从一粒米,到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食物,各种用品,无一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智慧。

感谢农民,为我们带来可口的食物;感谢工人,为我们带来漂亮的衣衫。

7、逐渐消失的农具有纺车,逐渐消失的行业有打铁、补锅、舂米等。

8、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工具不断改进,生产方式不断进步。

传统的工业、农业正在走向现代化。

 9、现代化的水产养殖被称为“水上放牧”。

10、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

 11、袁隆平被称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12、种庄稼不仅辛苦,也是一门学问。

二、问答 1、写出米粒的由来。

 答:

松土——育苗——插秧——管理(喷药、施肥……)——收割——储藏。

 2、生产出陶瓷用品的工序包括哪些?

 答:

包括:

和瓷泥——制胚——烘干——上釉——烧窖——质检。

 3、什么是农业生产?

答:

农业生产就是人们从事的栽培农作物和饲养动物的生产活动。

4、结合日常生活实际,举例说明“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业”这个道理。

 答: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农业为我们提供粮食和工业原料。

 5、“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劳动是非常辛苦的。

那为什么还说“种瓜得瓜,种瓜得乐”呢?

 答:

劳动虽然辛苦,但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收获的不仅有果实,同时收获的还有在劳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所以说种瓜得瓜,种瓜得乐。

 6、刀耕火种亩产只有50千克,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亩产可达800千克。

对于这样的对比,你想说什么?

 答: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

 7、写出三句你收集到的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汗珠换;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粮食打进仓,莫忘灾与荒。

 8、写出三句种庄稼的谚语。

答: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清明热得早,早稻一定好;天上鲤鱼斑,明日晒谷不用翻;早晨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三、辨析

 1、小丽的家庭比较富裕,经常把吃剩的饭菜扔掉。

有些同学认为她的做法很不好,小丽却说:

“我家有钱,根本不在乎这点儿,有什么不好?

” 答:

小丽做的不对。

国为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包含着农民伯伯的辛劳和汗水,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粒粮食,不浪费每一粒粮食。

 2、小红和小兰在路过菜市场时,小红看到妈妈在卖菜。

她怕小兰发现她的妈妈,于是拉着小兰就从妈妈身边跑了过去。

答:

小红做的不对。

因为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食物、各种用品,无一不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我们应该尊重他们,小红的妈妈是他们中的一员,应该获得我们的尊重,小红应拉着小兰主动上前跟妈妈打招呼。

四、读材料,写感想。

 1、咱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地膜玉米让我家富了起来。

老贺掌握了种植地膜玉米的要领后,玉米亩产量由300千克增加到600千克。

 答: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大大提高了各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

 2、周恩来勤俭节约的故事,妇孺皆知,成为美谈。

有一次开会,会议从早上开到中午还没结束,周总理留大家吃午饭,餐桌上是一大盆肉丸豆腐炖白菜,四周摆几小碟咸菜和烧饼。

周总理同大家同桌就餐,吃同样的饭菜。

 答:

周总理注重节俭,崇尚节约,爱惜粮食,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3、我们的未来,在希望的田野上。

人们在明媚的阳光下生活,生活在人们的劳动中为样。

 答:

人们通过劳动,从土地中获得了粮食和工业原料,劳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世界。

 4、“生物治虫”是用来治理包括玉米螟在内的一种农业新技术,但有的农民担心这种方法不管用,因此,在有些地方,玉米螟防治始终是个“老大难”问题。

 答: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工农业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越来越多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了工农业生产中,我们要相信科学技术,自觉运用到工农业生产中。

第三单元 走进信息时代

一、填空 1、从古代的烽火台、驿站到今天的传真、电子邮件和网络,通讯的发展令人惊喜。

现在,人们可以凭借信息高速公路,随心所欲地漫游世界。

信息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

 2、通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今天,凭借现代信息技术,我们足不出户就能与世界对话。

通讯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3、2004年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手机用户发出的短信息约100亿条。

4、古时候,人们靠烽火、邮驿等方式传递信息。

近代开始用轮船、火车、汽车、飞机来运输邮件,随着电报、电话的普及,尤其是微波通讯、卫星转播、电脑网络等的飞速发展,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5、一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道出了唐朝诗人杜甫对信息传递难的深切感受。

 6、邮件的种类有平信、挂号信、航空信、特快专递。

邮驿是我国古代传递信息的主要方式。

 7、寄信是常用的通讯方法之一,以其简便、安全、费用低等特点,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现在,人们仍然在用这种方式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意。

寄信时要使用国家统一监制的信封,并按规定格式书写。

 8、私拆他人信件或私自撕剪他人信封上的邮票都是违法行为。

 9、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电话开始走进千家万户,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最为普通的一种通讯方式。

目前,我国平均4个人就拥有一部电话机。

 10、电视、电脑、网络、广播、报刊等各种传媒是人们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多彩多姿的传媒世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欢乐。

 11、信息高速公路是更具威力的信息网络,它将真正成为地球的“神经网络”。

 12、信息世界五彩缤纷,令人眼花缭乱。

只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我们就能充分享受到信息带来的方便和乐趣。

 13、我们在网络世界中自由遨游、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要遵守网络规则,还要提高警惕,免受伤害。

 14、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合理运用,就能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15、写出抗日战争时传递信息方式的一种:

消息树。

 16、现代通讯家族中的成员主要有:

电话、手机、传真、报纸、电脑、电视机等

二、简答

 1、把信件的传递过程简要地写在下面。

答:

写信——投机——分拣——运输——送达。

 2、我们怎样才能做到健康上网?

答:

我们在网络世界中自由遨游、享受网络带来的方便的同时,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要遵守网络规则,还要提高警惕,免受伤害。

 3、现代通讯有哪些好处?

答:

(1)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用于阅读、旅游、健身等休闲活动。

(2)人们可以在家中通过电话终端查找和使用自己所需要的资料,还可以欣赏自己感兴趣的艺术作品。

(3)如果发生自然灾害,信息的迅速传递,使人们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救助。

 4、小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做些什么?

 答:

(1)在网上查资料。

(2)在网上找自己喜欢的音乐和感兴趣的艺术作品。

(3)可以向作文网站投稿。

(4)可以设计自己的网页等。

 5、有人认为上网利大于憋,也有人认为上网憋大于利,根据你的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

两者均有:

按照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上网,如查阅资料,了解各种有益的信息,以及朋友之间友好交流,共同进步,这种上网方式利大于弊。

反之,如果不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如只顾上网打游戏,好玩,那就弊大于利了。

 6、我们在信息世界中,你认为怎样才能安全、有效地利用各种媒体,获得丰富的信息?

怎样才能避免掉进“网络陷井”?

答:

(1)学会选择,适度节制。

(2)要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3)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4)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5)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6)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7)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7、举例说明电话对你有什么影响?

答:

奶奶在南方,我家在北方,隔的好远啊,去一趟要坐火车,还要坐轮船,真不容易!

按上电话了,一拨就通,想奶奶的时候通过电话就可以听到奶奶的声音,再远也不成问题了。

三、辨析

 1、小刚是个集邮爱好者,看见未开封的信上有好邮票,就会偷偷地撕下来。

邮递员给妈妈送来一封信。

这是谁给妈妈写的信呢?

小芳很好奇,撕开信封就看了起来。

 答:

这两个同学做的不对。

因为私拆他人信件或私自撕剪他人信封上邮票都是违法行为。

 2、小勇说:

“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纸和笔都要淘态。

网上的电子书制作得很好看,我看书都看电子书。

”小丽说:

“即使无纸化办公,人们也离不开纸和笔。

我觉得互联网并不会将传统的书本和杂志变成古董。

”答:

小丽说的对。

虽然现在提倡无纸化办公,但很多时候我们都离不开纸和笔,因为纸和笔有时候用起来更方便。

 3、现代通讯发展迅速,网络覆盖全球,十分便捷,有人认为它可以取代邮政。

  答:

这种说法不对。

网络不会取代邮政,因为网络不能邮寄包裹等具体的实物。

 4、晚上8点多了,小亮还有一大堆作业没完成。

最喜欢的电视节目就要开始了,他忍不住拿起了电视遥控器。

 答:

小亮的这种做法不对,要先完成作业,对电视、电脑等要学会选择,适度节制。

四、读材料,写感想

 1、2005年秋天,农民小孙在网上发现利用废弃防空洞材料种植金针菇的消息。

他觉得这条信息可以致富,马上租下800米防空洞,种植8万袋金针菇,当年获利4万元。

答:

现代通讯在给人们传递信息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财富。

 2、如今,手机已成为百姓最平常不过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是世界手机第一大国。

到2004年7月,全国手机用户数已超过3.7亿,手机普及率为23.7%。

 答:

通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手机的普及,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

第四单元 人类文明的足迹

一、填空 1、在人类文明的历史画卷里,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用汗水和智慧创造了无数辉的业绩,一个个科学伟人、文学巨匠留下了不朽的发明创造和壮丽的诗篇……

 2、人类生生不息,前赴后继,从未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不断创造出新的辉煌。

 3、人类早期辉煌和文明的见证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其中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离现在约4700年,高146.59米,由230万块巨石构成,每块达2.5吨,是由10万人花了30年的时间才建成的。

人们怕时间,时间却怕金字塔。

 4、世界古代七大建筑奇迹是:

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阿尔忒弥斯神像,宙斯神像,摩索拉斯陵墓,罗德岛太阳像巨像。

 5、四大文明古国是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这些古老国度的劳动人民用勤劳和智慧的双手奠定了人类文明大厦的基础。

 6、古巴比伦的文字是楔形文字,古埃及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古代中国的文字是甲骨文。

古埃及在农业方面主要播种大麦、小麦和亚麻等,并驯养成群的牛羊。

 7、文明古国的人们创造了文字,开始了农业、手工业生产,能用金属制造先进的生产工具。

 8、古埃及的医学成就为外科手术,古代中国的医学成就为中医中药,古代印度有了医学专科学校和专职医生。

9、古人还取得了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成就。

公历是古埃及人创造的,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全年定为365天;星期是由古巴比伦人划分的;古代中国采用了十进位制的算法,0到9这10个数字是由古印度人发明的。

10、18世纪中叶(1782年),英国机械师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把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

蒸汽机在当时成为用于一切动力机械的万能原动机。

11、蒸汽机出现后,纺织品、煤碳、钢铁产量等成倍成十倍地增长,同时带动纺纱机,纺纱效率大大提高,人力、畜力、水力被蒸汽机代替。

12、美国人富尔敦用蒸汽机作为动力,制造出了第一艘汽船。

英国人斯蒂芬逊利用蒸汽做动力推动了火车。

斯蒂芬逊发明的火车的鸣叫,召唤了一个铁路时代的到来。

13、1814年斯蒂芬逊研制出第一辆火车但仍有不少毛病1830年平均时速达到了29千米。

14、隆隆的轮船和飞驰的火车将全球连成一体。

15、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完成了磁场产生电的实验。

不久,人们见识了“电”的威力。

16、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人们称他是把电的福音传播到人间的“天使”。

17、1900年的巴黎,人们惊讶于宫殿所放射出的光芒。

18、发电机的发明,使电力得以广泛应用。

电力掀起了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

19、2000多年前,中国人发明了指南针;1867年,德国人奥古斯特·奥托发明了内燃机;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1903年,美国工程师莱特兄弟造出了第一架飞机。

20、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三十多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对“地心说”提出了挑战,创立了“太阳中心说”。

21、在人类文明的土壤中,盛开着许多用智慧和情感浇灌的花朵——不仅有科学技术,还有文学、绘画、雕塑、音乐……。

22、《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出自中古时期的阿拉伯,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这部故事集不仅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还对世界各国文学产了巨大的影响。

莎士比亚、塞万提斯等许多著名作家都从中汲取了营养。

23、《农夫与蛇》、《狼和小羊》、《龟兔塞跑》等都出自《伊索语言》,作者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寓言作家,我国著名学者、语言大师钱仲书非常喜欢读这部书。

《伊索寓言》是一本生活的教科书,为后来欧洲寓言创作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24、在人类灿烂的艺术星空中,雕塑、绘画是其中耀眼的两颗星辰,其中雕塑有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的《维纳斯》,15世纪意大利米开朗琪罗的《大卫》;绘画有12世纪中国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17世纪荷兰哈尔斯的《吉普塞女郎》,15世纪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这幅画是历史上肖像画的典范,19世纪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20世纪中国徐悲鸿的《六骏图》。

25、伟大的文学家雨果说音乐是开启人类智慧宝库的一把钥匙。

著名的音乐作品有二胡演奏《二泉映月》芭蕾舞剧《天鹅湖》、维也纳爱乐乐团演奏《蓝色多瑙河》大合唱《欢乐颂》等。

26、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大会通过了《世界遗产公约》,世界遗产这个概念从此诞生。

它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世界范围的文化与自然遗产,将这些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古迹和自然景观保护起来。

27、世界遗产分为三类:

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

二、连一连

1、巴比伦     甲骨文     2达·芬奇       《六骏图》

  埃及       楔形文字           徐悲鸿         《清明上河图》

  中国       象形文字           哈尔斯         《蒙娜丽莎》

                                              张择端         《吉普塞女郎》

3、《维纳斯》        法国

 《日出·印象》    中国

 《二泉映月》      维也纳

 《蓝色多瑙河》    古希腊

三、简答题1、为什么文明的发源地都在大河流域?

 答:

大河流域土地肥沃,同时便于安全地栖息,避免遭受蛮族的入侵。

2、“文字出现了,人类文明的曙光出现了”,你怎么理解这句话?

答:

自从有了文字的产生,人类历史的记载、沿袭有了更清晰的表达。

3、古代人的伟大发明对后来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作用是对社会科技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如果没有这些发明,世界科技将很落后,也许人们现在还没有使用电,那就没有现在的电视、电话、电脑网络等,那么世界将还是一片漆黑。

4、你知道在我国的世界遗产有哪些吗?

为什么要保护文明遗产?

答:

我国的世界遗产有:

天坛、张家界、泰山等。

文明遗产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保护文明遗产就是对人类文明史的一种认同,对于传承文明、建设现代化先进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要保护文明遗产。

四、辨析:

1、教师说:

“如果同学们从小就养成多问几个为什么的好习惯,像爱迪生那样刻苦钻研,不怕失败,说不定你们就是未来的科学家。

”小军却说:

“不可能。

发明创造那是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到的事,和我们小学生没什么关系。

”答:

小军说的不对。

因为发明创造并不只是那些聪明绝顶的大人物才能做的事,而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本能,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创造的潜力。

2、上课时,老师让同学们说一说小学生能为保护文明遗产做些什么。

小强说:

“保护文明遗产那是文物保护单位的事情,我们小学生只要不去破坏就行,其他人的行为们管不了。

 答:

小强的说法不对,因为文明遗产一旦被破坏,就永远不能恢复原貌,所以我们小学生要好好珍惜,保护好人类的文明遗产,遇到破坏文明遗产的行为,要进行劝阻、制止。

3、肖斌说:

“很我经典著作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以后我们就不用读名著了,从电视、电脑上看多过瘾!

阅读名著多没劲呀,又浪费时间。

答:

肖斌说的不对。

因为从电影、电视上看不到作者细腻的描写手法和采用的修辞手法等。

4、一些游客参观尼罗河文化遗迹时,发现其中的现代化建筑破坏了传统文化;有的人却认为这不是破坏,只是将现在的和原有的放在一起而已民,发展和保护同样重要。

答:

这种说法不对。

因为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智慧的结晶,它直观地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一重要过程,而遗产一旦被破坏,就永远也不能恢复原貌。

第五单元   我们去环球旅行

一、填空:

1、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七大洲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州。

地球上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2、亚洲和欧洲是连在一起的,称为亚欧大陆;亚洲和非洲、北美洲和南美洲原来也是相连的,被人们挖运河分开了。

3、除南极洲外,各大洲都有人类居住;世界上的居民有黄、白、黑三大人种

4、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绕地球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圆的。

这次航行用了将近三年时间。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