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5412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157.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 3.docx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3

《儒林外史》名著阅读-3

一、名著阅读题

1.阅读名著选段并结合相关情节,回答问题。

内中一个少年幕客蘧景玉说道:

“老先生这件事倒合了一件故事。

数年前有一位老先生点了四川学差,在何景明先生寓处吃酒,景明先生醉后大声道:

‘四川如苏轼的文章,是该考六等的了。

’这位老先生记在心里,到后典了三年学差回来,再会见何老先生,说:

‘学生在四川三年,到处细查,并不见苏轼来考,想是临场规避了。

’”说罢将袖子掩了口笑。

又道:

“不知这荀玫是贵老师怎么样向老先生说的?

”范学道是个老实人,也不晓得他说的是笑话,只愁着眉道:

“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

(节选自《儒林外史》)

鲁迅评价《儒林外史》没有用贬义词,却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精神世界。

请你抓住意蕴丰富的情节或细节,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态度。

2.选出《儒林外史》中与下列句子对应的人物。

(1)附庸风雅、精神空虚的望族子弟。

(_____)

(2)为人慷慨、品行高尚的贤人。

(_____)

A.虞育德B.杜慎卿C.牛浦郎D.严贡生

3.(赏析笔法)结合《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这条回目,再根据“严监生积劳成疾,临终前一直摇晃两个手指,最后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这样的情节,请说说严监生“终正寝”讽刺了什么。

4.请根据阅读积累,在下面表格的横线处填写相应的作品或人物。

作品

人物

文段

《朝花夕拾》

(1)

(1)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

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

《西游记》

(2)

(2)与行者相到晚,见行者棒重,却又解数周密,料斗他不过,即便取出芭蕉扇,幌一幌,一扇阴风,把行者扇得无影无形,莫想收留得住。

《儒林外史》

(3)

(3)心里懊恼道:

“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想一想,更疼得狠了,连忙问中讨了个膏药贴着。

《(4)》

祥子

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

“坐上吧,瞧着给!

”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

(1)___________

(2)___________(3)___________(4)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讽刺小说。

书中的______(填人名),被吹捧为能作“天地间之至文”竟连北宋大文学家苏轼都不知道,而就是这样一个无知之徒,一旦中举,立刻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集名利于一身。

小说将讽刺的锋芒寄寓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_______成为作者揭露和讽刺的中心对象。

6.填空。

(他)看着号板,又是一头撞将去。

这回不死了,放声大哭起来,众人劝着不住。

金有余道:

“你看,这不是疯了吗?

好好到贡院来耍,你家又不是死了人,为甚么这号啕痛哭是的?

”(他)也听不见,只管扶着号板哭个不住。

一号哭过,又哭到二号、三号,满地打滚,哭了又哭,哭的众人心里都凄惨起来。

金有余见不是事,同行主人一左一右架着他的膀子。

他哪里肯起来,哭了一阵又是一阵,直哭到口里吐出鲜血来。

语段选自《__________》,其中“他”是指__________(人物名),语段主要叙写了“他”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概述情节)。

7.学妹小语也即将开启《儒林外史》的阅读之旅,请结合你在《儒林外史》阅读过程中的心得,就此书的阅读方法,向她提几点建议。

(适当联系作品内容或特点)

8.阅读下面文段答题。

周学道虽然赶他出去,却也把卷子取来看看。

那童生叫做魏好古,文字也还清通。

学道道:

“把他低低的进了学罢。

”因取过笔来,在卷子尾上点了一点,做个记认。

又取过卷子来看,看罢,不觉叹息道:

“这样文字,连我看一两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后,才晓得是天地间之至文,真乃一字一珠!

可见世上糊涂试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

”忙取笔细细圈点,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取过来,填了第二十名。

以上文字出自古典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作者是__________,文中周学道名叫__________,横线处略去的人物名字是________。

本书还塑造了一个临死时因为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的吝啬鬼形象,这一人物是_________。

9.名著阅读

(1)《儒林外史》中以作者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2)《儒林外史》第三回回目是“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真才”指的是__________(人名),“胡屠户行凶”指的是____________(事件)。

10.学习了《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我们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对文人的毒害之深,作者以悲愤和辛酸的笔触写出了他们在人格意识方面的扭曲与堕落。

请再举一例进行说明。

11.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那掌舵的道:

“想是刚才船板上几片云片糕。

那是老爷剩下不要的,小的大胆就吃了。

”A道:

“吃了好贱的云片糕!

你晓的我这里头是些甚么东西?

”掌舵的道:

“云片糕无过是些瓜仁、核桃、洋糖、粉面做成的了,有甚么东西?

”A发怒道:

“放你的狗屁!

我因素日有个晕病,费了几百两银子合了这一料药,是省里张老爷在上党做官带了来的人参,周老爷在四川做官带了来的黄连!

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说的好容易,是云片糕!

方才这几片,不要说值几十两银子,‘半夜里不见了枪头子——攮到贼肚里’!

只是我将来再发了晕病,却拿甚么药来医?

你这奴才,害我不浅!

(1)这段文字选自《①_________》,作者是②______,文段中的A是________。

(2)结合整本书相关情节,分析A的人物形象。

_________________

12.阅读名著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忽一日,臧三爷走来,立着说道:

“你晓得有个新闻?

县里王公坏了,昨晚摘了印,新官押着他就要出衙门,县里人都说他是个混账官,不肯借房子给他住,在那里急的要死。

”(A)道:

“而今怎样了?

”臧寥斋道:

“他昨晚还赖在衙门里,明日再不出,就要讨没脸面。

那个借屋与他住?

只好搬在孤老院!

”(A)道:

“这话果然么?

”叫小厮叫王胡子来,向王胡子道:

“你快到县前向工房说,叫他进去禀王老爷,说王老爷没有住处,请来我家花园里住。

他要房子甚急,你去!

”王胡子连忙去了。

臧寥斋道:

“你从前会也不肯会他,今日为甚么自己借房子与他住?

况且他这事有拖累,将来百姓要闹他,不要把你花园都拆了!

”(A)道:

“先君有大功德在于乡里,人人知道。

就是我家藏了强盗,也是没有人来拆我家的房子。

这个,老哥放心。

至于这王公,他既知道仰慕我,就是一点造化了。

我前日若去拜他,便是奉承本县知县,而今他官已坏了,又没有房子住,我就该照应他。

他听见这话,一定就来,你在我这里候他来,同他谈谈。

(1)选文出自(朝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鲁迅曾称赞该书是“秉持公心,;文中的人物“A”是____________。

(2)从选文来看,人物“A”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13.下面是《儒林外史》中“周进哭贡院”的两幅连环画,请给两幅画配上相关的文字。

14.《儒林外史》的作者是(_____)。

此书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采用(_____)手法“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15.爱迪生说:

“强者能同命运的风暴抗争。

”请你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位,结合作品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A.武松(《水浒传》)B.沈琼枝(《儒林外史》C.方鸿渐(《围城》)

16.读后感的标题往往会体现作品的特点或主旨。

为以下三部讽刺小说的读后感标题选择对应的作品。

(1)瑰丽而沉重的想象之国——读(________)有感

(2)一段迷失在中西文化中的人生——读(________)有感

(3)牢笼治士,古今同哀——读(________)有感

A.《儒林外史》B.《围城》C.《镜花缘》

17.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保尔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最终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B.在和表哥约翰•里德发生冲突后,简•爱被舅舅关进了阴森恐怖的红房子里。

C.晁盖人称“托塔天王”,他仗义疏财,喜欢结识天下好汉,曾与“赤发鬼”刘唐结义。

D.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迟迟不肯断气的人是《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

18.下列关于名著《儒林外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是吴敬梓,它是我国清代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

B.小说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

C.整本书开首以王充“视功名如粪土”为引子“敷陈大义”,塑造了一个高人的形象。

D.《儒林外史》的讽刺手法很有特点,它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耐人寻味的细节中,通过夸张的描写,鞭挞丑恶,揭露虚伪。

19.班级举办以某部名著为专题的手抄报制作活动。

下面是该手抄报的版块标题:

①百折不挠,终得正果;②带你认识团队的力量;③妖魔鬼怪猜猜看;④一部富于想象力的“童心之作”,下列语句也适合作为该手抄报版块标题的一项是()

A.鬼狐花妖亦深情B.读书人的命运悲歌

C.英雄绰号背后的玄机D.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20.下列关于《儒林外史》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儒林外史》是一部长篇章回体古典小说。

小说人物纷杂,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以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故事,构成一个个短篇的连环,组成一幅宏大的人物群像。

鲁迅说: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B.《儒林外史》中三名真儒贤士是杜少卿、王德和王仁。

C.《儒林外史》中的“二严”指的是严贡生和严监生,两人是亲兄弟。

D.《儒林外史》第一回中,时知县听了翟买办回复王冕因病拒绝来赴约的说辞之后,有一段精彩的心理活动:

知县心里想道:

“……老师既把这个人托我,我若不把他就叫了来见老师,也惹得老师笑我做事疲软……我就便带了他来见老师,却不是办事勤敏?

”又想道:

“一个堂堂县令,屈尊去拜一个乡民,惹得衙役们笑话。

”想到:

“……况且屈尊敬贤,将来志书上少不得称赞一篇。

这是万古千年不朽的勾当,有甚么做不得!

”当下定了主意。

知县三次心理活动的真正意图是为利、为权、为名,这段自然真实的心理描写逼真地刻画了一个灵魂深处被权势、名利所腐蚀的虚伪官吏形象。

21.下列对有关名著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

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

志气轩昂,胸襟秀丽。

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水浒传》中这段文字描写的是押司宋江的形象。

B.《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长篇讽刺小说,贯穿全书的主题是反对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对人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C.《简·爱》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不美、矮小,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D.托塔李天王、哪吒太子、四大金刚等众神合力擒住牛魔王,迫使铁扇公主将芭蕉扇借给孙悟空。

悟空先用宝扇搧息火焰山大火,后又连搧四十九扇,断绝了火根。

最后师徒四人带着芭蕉扇成功翻越了火焰山。

22.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海洋三部曲”之一,主人公尼摩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功能强大的潜水艇“鹦鹉螺号”,探索奇幻美妙的海底世界,显示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主人公保尔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历经四次死里逃生,最后一次是在骑兵部队的战斗中,头部受了重伤。

C.《儒林外史》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一部杰出的讽刺作品,书中的匡超人本性纯良,在认识了潘三之后,一步一步地走向堕落,变成一个毫无廉耻,虚伪透顶的人。

D.《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爱情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了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23.下面回目分别出自《西游记》《水浒传》《儒林外史》三部名著,全都出自于同一部名著的一项是()

①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②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③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④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⑤杨雄醉骂潘巧云石秀智杀裴如海

⑥张管营因妾弟丧身范节级为表兄医脸

⑦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⑧娄公子捐金赎朋友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A.①④⑥B.②④⑤C.③⑦⑧D.②⑤⑥

24.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在《朝花夕拾》的《琐记》中回忆了离家去南京求学的经历,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的种种弊端以及求知的艰难。

B.《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向太阳》《北方》是《艾青诗选》中的四篇佳作。

C.《红星照耀中国》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

D.《儒林外史》中匡超人因与范进同病相怜就让范进中举了。

25.《儒林外史》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儒林群丑图。

儒林众生丑相毕现,下列关于人物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严贡生以掌舵人吃了自己昂贵的药为由,讹船家的船钱。

B.匡超人恬不知耻自夸,误用“先儒”,酿成笑话。

C.王冕贪慕他人之功名,冒名顶替,招摇撞骗。

D.王惠被任命为南昌知府,南赣道台,后投降宁王叛军。

26.下列对有关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到了美女蛇的故事、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以及长妈妈的名字的来历,揭示了儿童广泛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

B.《父亲的病》回忆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形,描述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塑造了陈莲河道貌岸然、贪婪而又谨小谨微的形象。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但实际上是对以保尔为代表的这一代人成长经历的形象诠释。

D.《儒林外史》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每一个章回,人物事件各异,但每个人物的登场与退场,每个故事的开始、转折和结束都有着内在的联系——通过“功名富贵”这个逻辑联系紧密。

27.下列对有关名著相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讲述主人公保尔与苦难生活抗争,投身革命事业,奋斗不息,最终成为忠诚的革命战士的成长历程。

谢廖沙是保尔革命的引路人,他遇事沉着冷静,有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组织能力。

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面临着痛苦的选择,他因容忍不了自己右眼失明而与冬妮娅分手。

保尔离开肃清反革命工作岗位,被调到铁路工厂去担任共青团书记。

C.《朝花夕拾》中记载“我”儿时要去看五猖会,在兴高采烈之际,被父亲命令要背书过关才能去,这样的落差给作者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回忆。

D.《儒林外史》中的牛浦郎是一个心胸狭隘、皮厚心狠、喜欢骗人、心狠狡诈的无德的典型。

他私自撬开老和尚的锁,偷看牛布衣留下的诗集,并改名冒充牛布衣与董瑛相会。

他还跟潘三一起假刻公章,帮别人考试。

28.填空。

(1)《西游记》中有很多“偷”的故事:

孙悟空偷蟠桃、盗御酒、窃金丹,偷走________的避水金睛兽;青牛精偷了_______的金刚琢;________偷了东来佛祖的金钹、人种袋。

(2)在《儒林外史》中,以作者________为原型塑造的正面人物是________,他不热衷功名,反对八股科举,不愿做官,被视为“自古及今难得的一个奇人”。

(3)近十个月的行程中,________(人名)船长带领“客人们”探访海底亚特兰蒂斯废墟,打捞西班牙沉船的财宝,目睹珊瑚王国的葬礼,与大蜘蛛、鲨鱼、章鱼搏斗……我们感叹________(国家名)作家儒勒·凡尔纳的想象力,为我们创造出一个神奇的海底世界。

29.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人生南北多歧路。

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

功名富贵无凭据。

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这一首词,也是个老生常谈。

不过说人生富贵功名,是身外之物;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至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自古及今,那一个是看得破的?

虽然如此说,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品格卓异出群)的人。

……

以上文字选自《儒林外史》的第一回开头部分,这里说的“元朝末年也曾出了一个嵚崎磊落的人”,请在横线处写出此人姓名。

请结合具体事例,说说你对他的认识。

30.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后面问题。

落后点进一个童生来,面黄肌瘦,花白胡须,头上戴一顶破毡帽。

广东虽是地气温暖,这时已是十二月上旬,那童生还穿着麻布直裰,冻得乞乞缩缩,接了卷子下去归号。

A看在心里,封门进去。

出来放头牌的时节坐在上面,只见那穿麻布的童生上来交卷。

那衣服因是朽烂了,在号里又扯破了几块。

A看看自己身上,绯(fēi)袍金带,何等辉煌!

因翻一翻点名册,问那童生道:

“你就是B?

”B跪下道:

“童生就是。

”学道道:

“你今年多少年纪了?

”B道:

“童生册上,写的是三十岁,童生实年五十四岁。

”学道道:

“你考过多少回数了?

”B道:

“童生二十岁应考,到今考过二十余次。

”学道道:

“如何总不进学?

”B道:

“总因童生文字荒谬,所以各位大老爷不曾赏取。

”A道:

“这也未必尽然。

你且出去,卷子待本道细细看。

”B磕头下去了。

(1)选文中划横线的A、B之处所代表的人物分别是谁?

(2)赏析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选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在前文中已有伏笔,请你说说大致内容。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名著阅读题

1.参考示例:

选文中没有直接评价范进,而是通过他听不懂笑话这个情节来讽刺他没有真才实学(不学无术)。

范进的“愁着眉”不知道该怎么向恩师交代,则又通过神态细节讽刺了人物的趋炎附势和迂腐怯懦。

【详解】

解析:

参考示例:

选文中没有直接评价范进,而是通过他听不懂笑话这个情节来讽刺他没有真才实学(不学无术)。

范进的“愁着眉”不知道该怎么向恩师交代,则又通过神态细节讽刺了人物的趋炎附势和迂腐怯懦。

【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情感态度。

从文中“范学道……愁着眉道:

‘苏轼既文章不好,查不着也罢了’”可以看出,范进应该是没有真才实学的,竟然对苏轼也不清楚,不知晓;从“这荀玫是老师要提拔的人,查不着不好意思的”可以看出,对提拔他的老师的吩咐,他倒是甚为上心,表现了他趋炎附势的媚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儒林学子的讽刺厌恶之情。

2.

(1)B

(2)A

【详解】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A.虞育德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书中提

解析:

(1)B

(2)A

【详解】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

A.虞育德是《儒林外史》中的经典人物之一,书中提到“纵观虞博士形象,在治国平天下方面无可道者,突出的是隐于朝市,以吸收容纳了庄禅的理学作心理调节,求得人格上的自我完善,精神上的相对超脱,心理上的平宁和谐”,可见虞育德是作者歌颂的对象,属于正面人物,他也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诠释着自己不平凡的观念,是位为人慷慨、品行高尚的贤人;

B.杜慎卿是礼部尚书的孙子,曾考二十七州县诗赋首卷,孤芳自赏,顾影自怜,嫌一般文人太俗,别出心裁追求高雅,却趋于矫情。

他一面说最讨厌人一开口就是纱帽,一面却准备下几千两现银为科举使用。

对为他效力的鲍廷玺一毛不拔,却做空头人情。

总的看,他比那些“雅的这么俗”的俗士来,要高雅一些,但终究还是寻花问柳、放荡无聊的纨绔公子;

C.牛浦郎是《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他原为乡间的一位少年,识些字,也读些书,尤其爱读诗,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当时已经逝世的一位诗人牛布衣的诗集,就动了歪心思,冒充牛布衣,摇身一变成了著名诗人。

他这种行为当然十分无耻,但他自己却洋洋自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D.严贡生是书中作者着重刻画的一个反面典型,他哄喝诈骗,无恶不作。

清朝的科举,纯为以文试士,惟有“优贡”这一个名目,是制度上唯一强调要凭所谓优良的品行来决定应举资格的,作者刻画这个人的丑恶,借他对科举制度的虚伪性给以深刻的揭发。

3.一方面讽刺了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

另一方面看似荒诞不经,讽刺的却是人间真实的世相。

(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终正寝:

原指老死在家里。

也用于幽默或讽刺地说人死去。

严监生是清

解析:

一方面讽刺了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

另一方面看似荒诞不经,讽刺的却是人间真实的世相。

(答出一个要点即可)

【详解】

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终正寝:

原指老死在家里。

也用于幽默或讽刺地说人死去。

严监生是清代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一个人物。

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他用讽刺的手法,描写了封建社会读书人对功名的追求,以及他们的生活状况。

由“赵氏掐掉了一茎灯草,严监生才断气”可见严监生吝啬,由此讽刺了严监生生性吝啬,爱财如命,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4.长妈妈/阿长罗刹女/罗刹/铁扇公主胡屠户骆驼祥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根据选段当中“她”给我讲故事,故事中有书生,还有美女,可知选

解析:

长妈妈/阿长罗刹女/罗刹/铁扇公主胡屠户骆驼祥子

【详解】

本题考查对名著常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1)根据选段当中“她”给我讲故事,故事中有书生,还有美女,可知选段出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文章选自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其中提到的“她”是阿长,也就是长妈妈,是鲁迅的保姆,就是她为鲁迅买来了《山海经》。

(2)根据选段中“行者”“芭蕉扇”等可知,选段出自吴承恩的名著《西游记》,片段描述的是著名的“孙悟空一借芭蕉扇”。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独芭蕉扇可以扇灭。

芭蕉扇是铁扇公主(罗刹女)的宝物。

悟空第一次向铁扇公主借扇,却被铁扇公主一扇子扇到小须弥山灵吉菩萨处,借得定风丹,才抵御住了罗刹女宝扇扇的风。

(3)依据材料中“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而今菩萨计较起来了”“连忙问中讨了个膏药贴着”可知,选段出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心理活动的主体是胡屠户,他做卖肉生意,受剥削阶级影响较深,有很重的市侩习气,他学就了随风转舵、看人下菜的坏习惯,养成了巴结富贵、鄙薄贫困的势利眼。

(4)依据材料中“祥子”“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像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可知,选段出自人民艺术家老舍所著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该书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军阀混战时期人力车夫的悲惨命运。

5.范进科举制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名著常识的能力。

《儒林外史》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全面深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弊端,是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

在《儒林外史》中,科举制成

解析:

范进科举制

【详解】

本题考查把握名著常识的能力。

《儒林外史》清代小说家吴敬梓创作的一部讽刺小说,全面深入揭示封建科举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