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5955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8 大小:10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8页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7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 Word版.docx

高中语文写作对点讲义17Word版

写作对点讲义(17)

第一讲 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品读 佳作]

(·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看天光云影,能测阴晴雨雪,但难逾目力所及;打开电视,可知全球天气,却少了静观云卷云舒的乐趣。

漫步林间,常看草长莺飞、枝叶枯荣,但未必能细说花鸟之名、树木之性;轻点鼠标,可知生物的纲目属种、迁徙演化,却无法嗅到花果清香、丛林气息。

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

要求:

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心近,自然来

你是否沉浸在电视网络上获取全球天气的便利中,却早已遗忘庭前静观云卷云舒的坦然乐趣?

你是否醉心于轻点鼠标即知万千生物的进化历程、纲目属种,却不曾细嗅蔷薇的暗香浮动?

你是否偏安于水泥森林的一隅,满足于隔着厚厚的玻璃远远地观望着自然,却未曾想过挣脱这高科技的牢笼,与天地同呼吸、共起舞?

我们的心啊,不知不觉中已经远离了自然。

当自然仅仅化成屏幕上的数字幻影,它便抽离了我们的心,留下的是干涸、是机械、是缺少感知自然美的生命。

若想真正徜徉于自然之中,唯有将一颗心放逐自然,让它流转于乡野田园、茂密森林、高山溪涧、邈远天际。

心贴近了自然,自然才会款款走来。

荷尔德林说:

“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可谓精妙。

人本是集山川日月之精华而成万物之灵长,有什么理由脱离自然这生命之泉的源头呢?

于是,屠格涅夫潜入深邃的广阔森林,与林中生灵的脉搏一起跳动,他所感知到的,不仅有生机勃发的四时美景,更有天人合一的舒畅——这才是真正的感知自然。

其著作《猎人笔记》,不知要比当下数字化了的“自然美景”鲜活百倍,纵使所见所感难逾目之所及又有何妨?

所谓心近,自然的真谛便会随风而来,滋养你心,而自然无穷无尽的魅力,正在于此。

心之近,亦需身之到也。

我们运用现代科技观天象识地理探究万物奥妙无可非议,然而这些科技越是入侵着生活,我们切身回归自然的实践与精力越少,也越难深入体会感知自然的全貌。

当今时代,提倡与自然之间的心近,更是倡导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台湾学者所著的《田园之秋》其妙也正在于此。

脱离了自然的人,疏远了自然的人,身体逃离了自然的人,终有一天会走入过分掠夺自然的怪圈,从而被自然的愤怒吞噬。

心近,自然来。

心贴近了自然,自然方会用它的怀抱拥抱你。

迎接你,让你受到精神的洗礼、灵魂的救赎。

唯有这样,方可让目之所及,变成心之所及;自然之美,化成人心之美。

佳作品评 这篇文章审题准,立意新。

本考生抓住“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这关键的一句来写作文章,可见审题立意的功夫做得很到位。

整篇文章先以三句追问发轫,从辩证的角度思考“间接感知与直接感知”,从而自然水到渠成地得出“心贴近了自然,自然才会款款走来”的结论,其“感知自然”核心词得到了彰显。

主体段,考生雄辩地分析了“自然于人的重要性”,以及“人如何贴近自然”,最后再次印证观点,切题紧凑。

其次,文章的举例有延伸,比如列举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考生先援引荷尔德林的诗句,后又对《猎人笔记》进行现实的对照,显示出考生开阔的视野。

其三,文章结构清晰,逻辑表达严密,采用逐层深入的写法,对论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其不足之处是个别语句较为笼统,比如“让目之所及,变成心之所及;自然之美,化成人心之美”等,虽文字漂亮,但表意不明,有待清晰。

不过瑕不掩瑜,本文是考场不可多得的高分作文。

感悟 写法]

一、新材料作文特点及分类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是给出一则材料(一首小诗、或一则寓言、或名人名言、或时事新闻等),不指定标题或话题,要求考生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新材料作文根据所给材料内容大致上可分为感悟类材料作文、叙事类材料作文、寓言类材料作文和哲理类材料作文四大类。

1.感悟类材料作文

该类作文的材料包括现实生活中人的思想、认识、行为、做法和社会上的某种思潮、现象等。

要求考生针对材料表明自己的态度,表达对生活的感悟,阐述观点看法。

2.叙事类材料作文

该类作文的材料包括新闻时事、故事等,材料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

其特点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

3.寓意类材料作文

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一般具有讽刺或训诫的性质。

它具有三个特点:

(1)隐喻性 借用虚构的故事情境,而不直接说明道理。

(2)多义性 因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对于同一个事物,往往见仁见智。

(3)哲理性 寓言在于讽喻、劝诫、启迪人们,寄予深刻道理。

4.哲理类材料作文

该类作文的材料指阐述道理的材料,包括名言警句、经典论断、哲理诗等等。

二、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与要求

1.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

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2.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有 4点要求

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

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审题立意的 6方法

1.抓关键句法

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料中心的作用。

所以,有些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

在材料中,关键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材料中人物的评议性语句自然是关键句,但千万不可忽视命题者的提示性语言,它们往往才是真正的关键句。

年的广东卷作文材料就可采用这种方法,在《心近,自然来》例文中,小作者就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从不同的途径去感知自然,自然似乎很‘近’,又似乎很‘远’”来审题。

2014年湖南作文题同此题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看以下题目。

【典例】 材料 2014年湖南卷作文: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率领村民发愤图强,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乡村。

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他深有感触地说: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分析 “心在哪里,风景就在哪里”无疑是材料中的关键句,或者说是考生行文的中心。

而该句中的关键词则是“心”与“风景”。

“心”可以是材料中的“为他人所不为之心”“持之以恒之心”“坚定顽强之心”“改天换地之心”,也可以是诸如“追梦之心”“创美之心”。

“风景”既可以是自然的风景,也可以是他人命运的改变,还可以是社会面貌的改变。

2.概括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

①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②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③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典例】 材料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分析 三步概括中心:

(1)什么人?

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

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

道理: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经验创造奇迹;变通创造奇迹;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典例】 材料 兔子站在山涧的边缘,望着对面草地上的绿草,垂涎三尺。

但山涧有几十米宽,除非长着翅膀的鸟才能到对岸。

兔子心想,自己长着翅膀就好了,那样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飞到对面的草地上美餐一顿……忽然一股巨大的旋风刮过来,兔子被刮上天空,它只觉得天旋地转,一会儿它轻轻地落在了地上。

自己竟然“飞”过了山涧!

黄牛、山羊、野猪等动物见山涧对面飞过来一个东西,惊呆了:

这个会飞的东西竟是兔子!

从此,兔子成了动物界的体育明星。

黄牛、山羊、野猪先后请兔子到自己的领地,给同类作报告。

兔子常伴着阵阵掌声登上讲台,慷慨陈词,讲自己飞跃山涧的实践与体会,在一片赞赏和喝彩声中,兔子觉得自己真的成了一只会飞的兔子了。

一天,它站在山涧边上,为大家再次表演飞跃山涧的绝技,只见它用足力气,猛地向对面跃去。

可是,它只“飞”出几米便坠到山涧里去了。

分析 本题可用由果推因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兔子为什么会坠入山涧,原因就是没有认清自己仅仅是只兔子,根本不会飞翔,故考生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①正确认识自己,在鲜花与掌声中不要迷失自我;②正确看待鲜花与掌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③生活中的“偶然”未必就是“必然”,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偶然”。

4.揣摩倾向法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情感,审题时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言信息,体会命题者的感情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典例】 材料 狼与羊在长达千年的争斗之后,终于握手言和了,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

为了促进信任,两方交换了“人质”,羊交出了牧羊犬,而狼则献出了狼崽。

仪式进行得十分隆重,并且有公证人大象出席。

转眼间,小狼已经长大,它们个个嗜血成性,咬死了许多羊羔,并叼着跑回了森林之中。

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分析 本材料有明显的感情倾向句,即“而作为抵押物的牧羊犬因相信了狼的花言巧语,在睡梦中遭到狼的袭击,被狼撕扯成碎片,变成了冤魂”。

在这句话中,“花言巧语”和“冤魂”两词明显地表达了对狼的批判和对羊及牧羊犬的同情,所以考生必须在坚持材料对二者的感情倾向的基础上立意。

然而许多考生却忽视了这个感情倾向,提出了“兵不厌诈”“要善于动脑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等观点,对狼大加赞赏。

这样褒贬不分的作文只能被判为四类文,即跑题作文。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典例】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

“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

“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典例】 材料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现至今仍有不少反对者。

英国物理学家霍金说,他至今每周仍能收到两三封信,这些信旨在证明爱因斯坦的理论是错误的。

(2)有人告诉爱因斯坦,有一本名叫“反对爱因斯坦的100位科学家”的书。

爱因斯坦回答:

“为什么要100位?

如果我真的错了,只要有一位能证明我错了就可以了。

分析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要学会“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

“同中求异”就是将几则材料放在一起,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点,然后着眼于差异之处,立意作文。

“异中求同”就是从几则材料中去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然后据此立意作文。

综合上面两则材料,考生可以从“质疑的精神”“面对错误的批评”“自信”等角度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往往是几种方法综合使用的。

阅读下面的作文题目,完成后面的问题。

1.(·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收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

________。

(2)本题可采用辩证分析的方法,对材料进行分析,那么这则材料包含一个什么样的辩证关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立哪些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悟类材料作文

(2)“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女儿举报父亲在传统观念中会被认为是不孝,但如今是法治社会,面对法律、规则,我们应该怎样处理:

是情大于法,还是法高于情?

另一方面,《孟子》提出“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可见,女儿举报父亲违法,正是古人所提倡的孝道的表现。

(3)①赞扬小陈不顾亲情,勇于监督的敬畏规则、尊重生命的精神。

②批评老陈漠视生命不听劝告的行为。

③对交警严格执法,应点赞;但将举报发在微博上,侵犯别人隐私也有不妥之处。

(4)略

2.(2013·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大豆是蛋白质含量极其丰富而又十分廉价的食物。

可它的境遇曾一度尴尬,煮熟的大豆难以引起人们的食欲,并且会使肠胃胀气。

人们需要更好的大豆食用方式,后来,用盐卤点制豆浆而发明了豆腐。

豆腐的诞生彻底改变了大豆的命运。

豆腐让人体对大豆蛋白的吸收和利用,变得更加容易;豆腐柔软变通的个性给擅长烹饪的中国人留有极大的创造空间,豆腐也因此被制作出品类繁多的菜肴,以适应不同地区人们的口味和喜好。

所有这些,让普通的大豆得到了升华。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

________。

(2)本题可采用由物及人法进行审题立意,你认为本则材料的寓意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立哪些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寓意类材料作文

(2)借大豆的升华喻人生。

第一段文字主要说大豆优缺点并存,导致“境遇一度尴尬”,可联想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第二段文字突出写大豆的升华,可联想到人改变自我,成就人生。

(3)①变通带来新生;②以圆融的态度面对生活;③历经磨炼,成就人生;④要勇于创新。

(4)略

3.(·重庆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刚上车的小男孩请公交司机等一等他妈妈,过了一分钟,孩子妈妈还没到,车上乘客开始埋怨,说母子俩耽误了大家时间。

这时,那位腿有残疾的母亲一瘸一拐地上了车,所有人都沉默了。

要求:

①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审题的切入点很多,可从人物入手,可从关键词入手,也可从情节入手。

请认真审题,根据材料你可以确立哪些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感悟类材料作文

(2)①因为无知,所以伤害;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只有体察到别人的难处,才能更宽容地看待世界、对待他人。

②学会等待,学会为他人着想。

这世界一味追求效率,人们都加快了脚步,可是我们是否该慢下来,等等身边的人?

③心怀悲悯,传达善意。

④规则与温情:

依托于规则,温情才更动人;涌动着温情,规则才更彰显力量。

(3)略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六岁的孩子,放学回家后,拿起刀子切苹果。

只见他让苹果横躺下,刀子放在中间。

刚要切,爸爸赶忙喊道:

“切错了!

”话音刚落,苹果已被切开。

儿子拿起一半给爸爸看,喊道:

“爸爸快看,好漂亮的一颗五角星!

”只见苹果的横断面上,果核的轮廓呈现规则的五角星外形。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根据以上内容,判断上述材料作文的类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题可采用由果溯因法审题立意,你认为材料的因和果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认真审题,你能根据材料确立哪些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思考本题的最佳立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叙事类材料作文

(2)材料中的小孩切苹果,切出五角星图案是果,不按常规而横切苹果是因。

(3)①勇于创新;②勇于尝试;③打开另外一片天地;④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⑤打破常规,与时俱进。

(4)略

第二讲 新材料作文的 5种拟题方法

品读 佳作]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

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

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

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

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

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墨守规则,亦为大道

孔子所言,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此乃是阅尽世事千万,才达到的境界。

在规则框架内,亦是自由随心。

事实上,墨守规则,亦为人所遵循的大道。

独木桥上的打破常规,看似合作共赢,实则后患无穷。

倘所有选手都做如是选择,皆成功渡过,要如何评定最终胜负结果?

这样的比赛,又何以称之为竞技?

规则,不可或缺。

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正是格外强调了这种规则意识。

人民依照所立契约,将权力赋予政府。

一旦政府违背契约,人民便有权更换乃至暴力推翻它。

规则,是世界运行的准则。

文有定法,律有常规。

规则构成世界。

在自然界,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遵循四时更替的规则;大江东去,星汉西流,亦遵循物理的规则;在人类社会,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亦遵循社会发展规则。

生活中的有形法律与无形道德亦是支撑社会运行的规则。

规则让万物并行不悖,井然有序,格外安然。

而规则一旦被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