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6455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28.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docx

住建部最新绿色施工技术指标及评价指南

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

技术指标及实施与评价指南

2019年1月

第一章 总则

1、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施科技示范”)技术指标及实施与评价指南(以下简称“指标及指南”)适用于建筑工程“绿施科技示范”得申报、立项评审、过程实施评价与验收以及相关资料得整理。

市政、铁路、交通、水利等土木工程与工业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2、“绿施科技示范”量化考核指标应遵循因地制宜得原则,结合工程所在地域得气候、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等特点,以及工程自身特点进行制定并应进行细化与分解,原则上应满足“指标及指南”中得量化指标要求(见表1).且量化考核指标必须用具体、明确得数值表达。

3、“指标及指南”得评价内容(表4~表9)中仅为“绿施科技示范”应当满足得要求.凡未在“指标及指南"中规定得绿色施工内容,必须满足国家现行得绿色施工相关标准规范要求,并按此实施及考核评价.

4。

“绿施科技示范”评价包含“绿施科技示范”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等七大要素。

5.“指标及指南”得评价内容表2就是对“绿施科技示范"管理体系得要求;表3就是对项目得整体技术创新及科技示范内容进行评价;表10就是对“绿施科技示范”得最终社会、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价,适用于项目验收时评价,项目自评价可参考;表11就是量化技术指标计算方法,统一按此表计算比对.

6.过程中应优先选用住建部《绿色施工推广应用技术公告》(以下简称“技术公告”)中所列技术。

所选用得技术未列入“技术公告”中得推广应用技术、“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地方住房与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得推广项目等先进适用技术,且未形成专利(国家发明)、工法(省部级以上)得,应通过有关部门组织技术评价(鉴定)并提供成果评价(鉴定)报告。

第二章量化考核指标

表1:

量化指标值

序号

类别

项目

目标控制点

控制指标

环境保护

场界空气质量指数

PM2、5

不超过当地气象部门公布数据值。

PM10

不超过当地气象部门公布数据值.

噪声控制

昼间噪声

昼间监测≤70dB

夜间噪声

夜间监测≤55dB。

建筑垃圾控制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

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不高于300吨/万㎡;预制装配式建筑固体废弃物排放量不高于200吨/万㎡。

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

分类收集

分类收集率达到100%。

合规处理

100%送专业回收单位处理。

污废水控制

检测排放

污废水经检测合格后有组织排放。

烟气控制

油烟净化处理

工地食堂油烟100%经油烟净化处理后排放。

车辆及设备尾气

进出场车辆、设备废气达到年检合格标准。

焊烟排放

集中焊接应有焊烟净化装置。

资源保护

文物古迹、古树、地下水、管线、土壤

施工范围内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地下管线、地下水、土壤按相关规定保护达到100%。

2

材料与材料资源利用

节材控制

建筑实体材料损耗率

结构、机电、装饰装修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非实体材料(模板除外)可重复使用率

可重复使用率不低于70%。

模板周转次数

模板周转次数不低于6次。

材料资源利用

建筑垃圾回收利用率

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率不低于50%。

3

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控制

能源消耗

能源消耗比定额用量节省不低于10% 。

材料运输

距现场500公里以内建筑材料采购量占比不低于70% (指采购地)。

4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节水控制

施工用水

用水量节省不低于定额用水量得10% 。

水资源利用

非传统水源利用

湿润区非传统水源回收再利用率占总用水量不低于30%;半湿润区非传统水源回收再利用率占总用水量不低于20%。

5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节地控制

施工用地

临建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6

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

职业健康安全

个人防护器具配备

危险作业环境个人防护器具配备率100%;

对身体有毒有害得材料及工艺使用前应进行检测与监测,并采取有效得控制措施;

对身体有毒有害得粉尘作业采取有效控制。

人力资源节约

总用工量

总用工量节约率不低于定额用工量得3%。

第三章 评价内容及实施与评价指南

表2:

“绿施科技示范”管理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1

组织管理

(1)应建立健全满足“绿施科技示范”实施与推广要求得工作机制。

(1)“绿施科技示范”实施与推广得组织管理体系应有企业相关管理部门、项目部共同参与;

(2)相关制度与管理办法应对本指标中评价内容全覆盖,并包括对分包得管理。

2

策划管理

(1)应编制《绿色施工方案》与《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及推广计划》;

(2)应针对工程特点,对主要示范内容进行策划。

(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绿色施工策划与实施内容;

(2)《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及推广计划》中必须包括得内容见附件1;

(3)针对各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措施应结合工程特点及地域特点,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与措施,有效得完成各项控制指标;

(4)方案必须按规定完成审批。

3

实施管理

(1)实施过程中,对各项量化指标应按阶段进行分解;

(2)应保留完整得过程资料。

(3)对各阶段完成情况应进行评价;

(4)针对各量化指标所采取得优化方案、技术应用与创新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对指标完成效果、主要示范内容完成情况等应进行评价.

(5)项目实施应满足国家现行得绿色施工相关标准规范得要求。

(1)量化指标应根据本指标得要求,并结合项目所处得地域特点、项目特点、项目承担单位得相关要求进行制定并按阶段进行分解;

(2)过程资料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并应有施工项目CO2排放量得统计分析报告;

(3)对创新技术及主要示范技术有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与传统技术相比,减排降耗得贡献、技术行业中所处水平、推广前景、技术得成熟度、推广得障碍等);

(4)评价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

(5)项目实施应满足国家现行得绿色施工相关标准规范得要求;

(6)项目应通过省级以上(含省级)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得立项.

表3:

技术应用、创新与科技示范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1

主要示范内容

(1)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中应包含对主要示范内容得策划。

(2)主要示范内容必须具有针对性,符合工程特点,并具有良好得示范作用。

可以就是“技术公告”中得推广应用技术、“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地方住房与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发布得推广项目等先进适用技术或自主创新技术,也可以就是先进得量化技术指标;

(3)主要示范内容应在实施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总结、完善,形成单项或成套技术,以便于推广应用。

(4)对主要示范技术应有评价报告(内容包括与传统技术相比,减排降耗得贡献、技术行业中所处水平、推广前景、技术得成熟度、推广得障碍等).

2

技术应用

(1)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中应包含绿色施工技术应用计划与实施方案。

绿色施工技术得采用应符合地域与工程特点;

(2)积极推广应用业内成熟得新技术、新成果,实现与提高绿色施工得各项指标;

(3)应对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并应对技术应用效果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内容包括与传统技术相比,减排降耗得贡献等)。

自主创新技术

(1)应结合工程特点,立项开展有关绿色施工方面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得开发与推广应用得研究。

不断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得新技术、新施工工艺、工法。

并由此替代传统工艺,提高各项量化指标。

(2)自主创新技术应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总结形成工法、专利或论文等成果;或经有关部门对成果得先进性进行评价;

(3)应对技术成果得先进性(总体技术水平等所处得地位)、创新性(形成得新技术、取得得新成果得创新程度:

有明显突破或创新、有一定突破或创新、突破与创新不明显)、可推广性(具有良好得示范与带动作用,具有推广应用前景,在同类工程建设中具有指导性与参考价值)、对节材、节能、节水、节地、人力资源节约、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环境保护得贡献价值进行分析比对(通过技术改进,使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效果以及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4)对创新技术及主要示范技术有自我评价报告(内容包括技术指标、施工要点、与传统技术相比对减排降耗以及提高职业健康安全水平得贡献、技术在行业中所处水平、推广前景、技术得成熟度、推广得障碍等)。

表4:

环境保护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场界空气质量监控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并应按阶段进行分解;

(2)安装空气质量监测设备,按照规范要求、规定布点监测,自动采集数据,记录当地气象部门公布得日空气质量得相关数据,实时与施工现场得空气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

(3)对目标值及实际值应按本指标要求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尤其对超标原因及纠正措施进行分析;

(4)针对量化考核指标,所采取得措施应结合工程特点及地域特点,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5)应制定监测超标后得应急预案;

(6)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噪声控制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

(2)应按工程场界内噪声污染源合理布设噪声监测点,设定检测时段及频次进行检测并采集记录数据.数据应完整、真实、便于查找。

(3)对目标值及实际值应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尤其对超标原因要进行分析并据此优化现场噪声控制措施;

(4)应制定监测超标后得应急预案;

(5)针对量化考核指标,噪声监测手段及所采取得降噪措施先进适宜,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6)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3

建筑垃圾控制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并应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三个阶段进行分解;

(2)建筑废弃物排放源识别及统计应全面。

对于固体废弃物排放量应按地基基础、主体结构、装饰装修与机电安装三阶段分类进行统计计算,统计时必须标明废弃物排放源.并应包含分包单位固体废弃物排放量统计数据;

(3)应针对工程实际,分析每一主要排放源,制定具有针对性得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提高建筑垃圾减量化水平;

(4)对目标值及实际值应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据此优化现场减量化措施;

(5)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4

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

(2)对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充分识别并分类收集,并交由有资质单位合规处理。

应建立处理记录统计台账,出场记录完整、数据真实、可追溯;

(3)针对量化考核指标,所采取得措施应先进适宜,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5

污废水控制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

(2)设置水质监测点,对施工现场排放得污水进行合规检测处理合格后,排入市政管网.对不能排入市政管网得污水按规定处理后,达标排放;必要时可设置废水处理设备,进行合理回用;

(3)对于可能引起水体污染得施工作业,采取措施防止污染,如水上、水下作业、疏浚工程、桥梁工程等;

(4)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定期进行清理。

(5)对污废水应建立处理记录台账,记录资料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6)针对量化考核指标,所采取得措施应先进适宜,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7)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6

烟气控制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

(2)烟气控制措施应先进适宜,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7

资源保护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并具有针对性;

(2)对资源保护分类建立统计台账,记录资料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3)针对量化考核指标,所采取得措施应先进适宜,科学合理,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

(4)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5: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节材控制

(1)节材控制目标应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并应全面覆盖;

(2)应通过设计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手段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进行策划;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提高节材水平;

(3)选择采用周转频次高得模板、脚手架等材料;临时设施推广装配式。

对于施工区临时加工棚、围栏等临时设施与安全防护,推广标准化定型产品,提高可重复使用率;周转料具堆放整齐,做好保养维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4)分类建立材料台账,对节材效果进行全面统计.统计资料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5)针对主要材料,对节材措施(技术、管理、方案优化等)及产生得效果应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并形成报告,据此优化节材措施。

2

材料资源利用

(1)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且应按照主要材料种类设立回收利用目标;

(2)应针对工程特点与地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材料资源利用计划,优化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措施。

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提高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水平;

(3)分类建立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台账,统计台账齐全,计算方法合理、资料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4)对建筑垃圾及回收利用效果应进行分析,(图表分析),据此优化现场建筑垃圾回收利用措施;

(5)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6:

节能与能源利用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1

节能控制

(1)应根据当地气候与自然资源条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节能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并应按阶段与区域进行分解;

(2)应通过设计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手段对节能与能源利用进行策划;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得节能、高效、环保得施工设备与机具;积极推广使用风能、太阳能、空气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减少能源消耗;

(3)应对重点耗能设备应建立设备技术档案,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保养;

(4)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应分区供电计量,大型设备应一机一表;

(5)对施工区、生活区、办公区应分别建立能耗统计台账,数据完整、真实,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并应对可再生能源利用量应进行计量与统计;

(6)应分阶段对能耗得目标值及实际值,以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效果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形成报告,并据此优化节能措施;

(7)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7: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1

节水控制

(1)应根据当地气候与自然资源条件,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节水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并应按阶段与区域进行分解;

(2)应通过设计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手段进行节水策划;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减少水耗;

(3)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应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4)施工用水、生活用水应分别计量,建立台账,数据真实完整、便于查找,数据链符合逻辑、具有可追溯性;

(5)应分阶段、分区域对水耗得目标值及实际值应定期进行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形成报告,并据此优化节水措施,持续改进;

(6)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非传统水源利用

(1)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

(2)应根据当地气候与自然资源条件,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非传统水利用措施,建立可再利用得水收集处理系统,进行非传统用水得收集、利用,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得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应绘制施工现场非传统水收集系统布置图;

(4)用于正式施工得非传统水应采用科学合理得方法进行水质检测,并保留检测报告;

(5)应建立非传统水利用台帐,对非传统水源利用情况进行全面、真实得统计,标明用途.对利用效果应加以对比分析(图表分析),形成报告,并据此优化水资源利用措施,持续改进;

(6)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8:

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1

节地控制

(1)应针对工程特点与地域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节地控制目标;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

(2)施工用地应有审批手续,红线外临时用地办理相关手续;

(3)应通过设计深化、施工方案优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手段制定科学合理得节地与土地资源保护措施。

施工总平布置应分阶段策划,充分利用原有建(构)筑物、道路、管线,材料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办公生活区分开布置;临建设施采用环保可周转材料;临建设施占地在满足施工需要后应尽量增加绿化面积。

并应优先选用《技术公告》中技术,提高用地效率;

(4)应进行基坑开挖及支护方案优化,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状土得扰动;尽量采用原土回填,符合生态环境要求;施工降水期间,对基坑内外得地下水、构筑物实施有效监测,有相应得保护措施与预案;

(5)施工总平布置图应分阶段绘制。

临建设施与绿化面积应按不同施工阶段分别统计计算,测量及记录方法科学合理,数据真实,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

(6)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9:

人力资源节约与职业健康安全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要点

人力资源节约

(1)应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科学合理得人力资源节约目标;控制目标指标符合本指标量化值要求;

(2)应通过深化设计、施工方案优化、技术应用与创新等措施,提高施工效率,实现人力资源节约;

(3)人力资源节约量应按阶段、分工种、分阶段统计汇总,数据真实,并进行科学合理得对比分析,结果应用于持续改进;

(4)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优化方案、技术应用以及指标完成效果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职业健康安全

(1)量化考核指标应满足本指标得要求;

(2)现场应进行重大危险源识别并公示,风险源识别应全面;

(3)针对重大风险源,应制定相关制度措施,保障施工人员得长期职业健康.施工现场应设医务室,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

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与强光、强噪音施工得人员佩戴与其相应得防护器具;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得分部分项工程应进行专家论证;应有针对风险源得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食堂卫生许可证,炊事员有效健康证明、突发疾病、疫情得应急预案、安全标识;

(4)应通过技术进步改善工程施工环境及保障施工人员健康安全;

(5)针对量化指标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指标完成效果得影响等,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表10: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得社会、环境与经济效益

序号

评价内容

实施与评价指南

1

社会效益

(1)质量应达到合格;

(2)应无重伤及以上安全事故;

(3)应无重大环境因素投诉;

(4)工期应满足合同要求;

(5)应开展现场观摩会等活动起到绿色施工科技示范作用。

每一项内容应提供真实有效得证明材料,材料应由监理单位盖章。

2

环境效益

项目得CO2排放量。

(1)施工过程得CO2排放量;

(2)材料运输过程得CO2排放量;

(3)对运输及施工过程中所采取得技术、措施及优化方案对项目得CO2排放量得影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形成报告

3

经济效益

(1)实施绿色施工产生经济效益

项目

成本投入增加费用(万元)

与传统相比节约费用(万元)

小计(万元)

(另附计算公式或计算书)

计算公式应科学合理,数据真实有效,依据充分,并应经财务部门验证。

环境保护

节材

节能

节水

节地

节人工

职业健康

合计

(万元)

(2)设计深化、方案优化、新技术应用产生经济效益

技术应用或优化内容

应用后或优化后节约费用(万元)

(另附计算公式或计算书)

①…

②…

合计(万元)

总计

(万元)

(1)+

(2)

      第四章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量化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表11:

绿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量化技术指标计算方法

序号

类别

项目

目标控制点

控制指标

计算公式

1

环境保护

扬尘控制

PM2、5

PM10

不得高于气象部门公布数据.

P1≤P2   P1为监测值;P2就是当地气象公布值.

每日上、下午进行一次数据采集进行对比。

(注:

当某监测数据超标时应有说明及采取措施)。

噪声控制

昼间噪声

监测值≤70dB;

P1、P2…≤70dB

每日至少一次进行各监测点数据采集P1、P2、…进行对比.P1、P2为不同点监测值。

(注:

当某监测数据超标时应有说明或措施)。

夜间噪声

监测值≤55dB。

P1、P2…≤55dB

有夜间施工时,每夜一次进行各监测点数据采集P1、P2、……进行对比。

(注:

当某监测数据超标时应有说明或措施)。

建筑垃圾控制

排放量

装配式:

排放量≤200吨/每万平方米

非装配式:

排放量≤300吨/每万平方米

∑P≤200t/万㎡(装配式结构)

∑P≤300t/万㎡(现浇砼结构)

P为建筑废弃物;排放量以现场出场排放总重量(t)之与除以总建筑面积(每万平方米)进行动态统计,竣工时计算总量。

(注:

出场应过磅计量并留存记录。

有毒、有害废弃物控制

分类收集

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收集率达到100%

有毒、有害废弃物分类:

废旧电池、墨盒、废旧灯管、废机油柴油、油漆涂料、挥发性化学品等.

(注:

废弃物应分类建立台账,全数检查)

合规处理

有毒、有害废弃物达到100%送专业回收点或回收单位处理

材料进场量-使用量—库存量=废弃量=处理量.

(注:

建立废弃物处理台账,全数检查)

污废水控制

检测排放

污废水100%经检测合格后有组织排放

1、现场应设置沉淀池、化粪池、隔油池,设置率达到100%。

(注:

全数检查)

2、现场每周对排放得污废水进行检测.

(注:

当检测数据超标时应有说明及采取措施)

烟气控制

油烟净化处理

工地食堂油烟100%经油烟净化处理后排放

油烟净化处理设备配置率100%。

(注:

全数检查)

车辆及设备尾气

进出场车辆、设备废气达到年检合格标准.

全数检查合格证。

焊烟排放

集中焊接应有焊烟净化装置。

资源保护

文物古迹、古树、地下水、管线、土壤

施工范围内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地下管线、地下水、土壤按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