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511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 中图版25.docx

高中地理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28份中图版25

第四章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寒潮

(一)教材第90页学习指南

1.寒潮是冬半年强冷空气入侵造成的。

2.寒潮带来降温、大风、雨雪或冰冻天气。

大雪、冰冻等使交通堵塞,电信、电力中断;大风造成海上翻船事故;寒潮对农业易造成作物冻害。

3.发布准确的信息和警报,作好应对措施。

(二)教材第90页探索思考

1.从文字叙述和图示看,寒潮源于西西伯利亚,途经准噶尔盆地的西部山地缺口侵入北疆,然后向南疆地区蔓延。

2.寒潮天气会出现大风、降温和雨雪、冰雹等天气。

3.寒潮天气带来的灾害主要是:

风灾、雪灾、冻灾以及由风灾引起的火灾。

(三)教材第92~93页案例研究

从寒潮的现象上找“功”与“过”。

大风、剧烈降温、暴雪造成的破坏是其“过”;但同时也有“功”:

大风是资源、剧烈降温能冻死害虫、“瑞雪兆丰年”。

(四)教材第93页复习题

1.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有三个源地:

①新地岛以西的寒冷洋面,②新地岛以东的寒冷洋面,③冰岛以南的洋面。

源自①②的寒潮较多,源自③的很少。

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尤以秋末冬初、冬末春初造成的危害更大。

2.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差异很大,强冷空气长途跋涉,到了南方后强度明显减弱,一路上气团会发生变性,气温逐渐升高,因而南方地区难以达到规定的寒潮标准,但对农作物的危害还是很大的。

因此,各地的标准不一样。

3.干旱、洪涝、台风、冰雹等都属于气象灾害。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的危害极大。

据此回答1~2题。

1.寒潮对农业的危害主要是(  )

A.风害   B.沙尘暴   C.雨雪   D.冻害

解析:

寒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冻害对农作物的影响最大。

答案:

D

2.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发生在(  )

A.夏季和秋季B.冬季和秋季

C.冬季和春季D.秋季和初春

解析:

寒潮是我国冬半年常出现的气象灾害,就对农作物影响而言,危害最大的季节应在秋末和初春,因为隆冬季节我国北方很少有农作物生长,所以寒潮造成的损失很小。

答案:

D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北冰洋和西伯利亚北部。

从形成过程看,寒潮是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减弱→再增强的过程。

回答3~5题。

3.寒潮爆发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增大的气压梯度B.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

C.单一广阔的陆地表面D.广阔的高纬度洋面

解析:

上述A、B选项都有利于冷空气的活动,但一般寒潮的爆发更与环流形势的变化有联系,有利的大气环流形势更有利于寒潮的爆发。

而C、D选项只是有利于冷空气的聚集,不一定是爆发寒潮。

答案:

B

4.寒潮爆发会造成(  )

A.洪涝灾害B.低温、大风、暴雪天气

C.南方沙尘暴天气D.水土严重流失

解析:

寒潮是冬季爆发的快速南下的强冷空气,所以A选项不正确;如果冷空气前缘的暖气团比较干燥,往往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北方会出现沙尘天气,南方则不会出现。

水土流失与气温高低无关。

答案:

B

5.关于我国寒潮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南侵 ②冷锋迅速南下 ③气旋过境 ④反气旋过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

冬季强冷空气迅速南侵造成的剧烈降温是我国寒潮的直接成因,同时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相遇形成冷锋;往往带来大风、降温、雨雪天气;北方部分地区因空气干燥而出现沙尘暴天气。

答案:

A

2016年2月17日中国广播网消息:

受全国降温天气影响,2月17日起新疆局部地区将出现持续降温天气,新疆气象台发布寒潮预警。

据此回答6~7题。

6.此次寒潮对新疆北部的主要危害是(  )

①危害人及牲畜 ②危害冬小麦 ③电信、电力中断 ④交通受阻 ⑤海水翻船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③④

解析:

新疆北部地区无冬小麦,不临海,无海上翻船事故。

答案:

D

7.预防寒潮的首要工作是(  )

A.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

B.随时做好防寒准备

C.海上的船只在寒潮来临时及时回港

D.为牲畜提前准备饲料

解析:

只有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信息和警报,人们才能采取一些具体措施,减轻或避免寒潮带来的危害。

答案:

A

8.下图为某气象灾害路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种气象灾害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其源地是图中的__________洋,路径A称为______________。

(2)此时,位于我国以北的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是________________,当其最强大时,受其控制,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象灾害是由____________锋南下造成的,主要带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天气。

(4)在我国,该气象灾害多发生在____________季节,倘若在________季节出现强寒潮,农作物最易受冻害。

请简述该气象灾害对西藏和云贵高原影响较小,不易侵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等地的原因。

解析:

此图为寒潮路径图,故图中气象灾害为寒潮。

从图中路径可知,A为西路,寒潮来自寒冷的北冰洋。

寒潮来自冷高压,亚欧大陆上的冷高压是亚洲高压,亚洲高压冬强夏弱,当其最强大时,我国正值冬季,受其控制我国盛行冬季风,我国北方的气候特点是寒冷干燥。

形成寒潮的天气系统为快行冷锋,会带来降温、大风、雨雪、冻害等天气。

联系我国季风风向和所学知识可知寒潮多发季节,联系农作物生长情况,可推出寒潮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季节,结合地形地势、纬度、下垫面因素分析受寒潮影响较小的区域。

答案:

(1)寒潮 北冰 西路

(2)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寒冷干燥

(3)快行冷 降温 大风 雨雪 冻害(任答三项)

(4)冬、春 春、秋 西藏、云贵高原因地势高,寒潮影响较小。

四川盆地有层层山脉阻挡,广东、海南、台湾远离冬季风的源地;此外,强冷空气在南下过程中,沿途受阴山、秦岭、南岭等东西向山脉的层层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加上受南方温暖地面的影响,寒冷程度降低,所以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就很少受寒潮影响。

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

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西伯利亚和北冰洋地区。

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反映寒潮过境后的气压变化曲线的是(  )

A.aB.bC.cD.d

解析:

寒潮是冷锋过境,过境后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答案:

B

10.寒潮若在春秋季爆发,给华北地区造成的天气有(  )

①大风降温天气 ②扬沙、沙暴天气 ③暴雨洪涝天气 ④干旱天气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解析:

寒潮无论冬季还是春秋季爆发都会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而春秋季的华北地区,由于空气干燥,降水很少,又有沙源,往往产生沙尘天气,不可能产生暴雨现象。

干旱是由于降水少,用水量大造成的,不是寒潮产生的。

答案:

A

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1~12题。

11.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

A.a→c→b→dB.b→c→d→a

C.c→b→d→aD.d→a→c→b

解析:

一次强冷空气南下,带来的冷锋位置不断南移,据此可判断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

答案:

C

12.根据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

a图武汉位于冷锋锋后,处于雨区。

b图天津正处于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天气。

c图北京和d图杭州均处于冷锋前,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答案:

B

13.下列灾害具有关联性的是(  )

A.滑坡—台风—暴雨

B.火山喷发—地面沉降—全球气候变暖

C.水土流失—山洪爆发—海啸

D.寒潮—干旱—沙尘暴

解析:

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春季寒潮寒冷干燥易引起干旱,又由于地表疏松,植被稀少,易引起沙尘暴。

A项应为台风—暴雨—滑坡,B、C选项不成立。

答案:

D

14.读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各种气象灾害中分布最为广泛的是________。

(2)我国华南地区虽然纬度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干旱是一个突出的世界性问题。

我国华北地区的旱情以________季最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台风是我国夏半年的主要气象灾害,但它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发生一些有益的影响,其主要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减轻上述各种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多选)(  )

A.修建水库和分洪工程

B.禁止在灾害多发区居住

C.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

D.建立健全保险救灾体系

解析:

(1)题,主要考查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六大地区都有暴雨灾害。

(2)题,我国华南地区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因此,农事安排较早,而一旦北方冷空气较强,也会使得我国华南地区的农作物受到影响。

第(3)题,干旱在我国的影响也较大,但各地出现的时间不同,在华北地区主要出现在春季,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现出在夏季(伏旱)的7、8月份。

第(4)题,在夏秋季节,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常受到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容易形成高温少雨的天气,造成高温和干旱。

而台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降水,同时又可以降低温度,消除夏季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温天气;因此,台风不仅给我国带来灾害,同时还可以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为此,要学会辩证地分析问题。

第(5)题,对于防御气象灾害所采取的措施,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干旱,修建水利工程极为重要;对于台风造成的风暴潮等,可以采取加固沿海大堤等措施。

答案:

(1)暴雨 

(2)冷空气势力强(或春季阴雨多) 农事活动早

(3)春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强,而降水少;春季是农作物播种和生长时期,需水量大

(4)带来丰沛降水,缓解旱情;有助于降温解暑 (5)AC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