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6728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5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docx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

教材古诗文知识梳理部分

必修二 《氓》《孔雀东南飞》《兰亭集序》《赤壁赋》《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1.匪来贸丝     “匪”通“非”,不是

2.于嗟鸠兮“于”通“吁”,叹词

3.犹可说也“说”通“脱”,脱身

4.隰则有泮“泮”通“畔”,边岸

二、古今异义

1.至于顿丘

古义:

到。

今义:

表示达到某种程度或另提一事。

2.秋以为期

古义: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3.三岁食贫

古义:

多年。

今义:

指年龄。

三、一词多义

1.将

 

2.靡

   

3.载

 

4.言

 

四、重要实词

1.抱布贸丝         交换,买或卖

2.来即我谋就

3.匪我愆期拖延

4.体无咎言灾祸

5.以我贿迁财物

6.无与士耽沉溺

7.女也不爽过错

8.总角之宴快乐

9.言笑晏晏快乐的样子

10.信誓旦旦诚恳的样子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夙兴夜寐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2.三岁食贫形容词作名词,贫苦的生活

3.其黄而陨形容词作动词,变黄

4.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数词作动词,不专心,有二心

5.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数词作动词,反复无常,感情不专一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判断句)

译文:

他不是来换丝,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的。

2.秋以为期。

(宾语前置句)

译文:

把秋天作为婚期。

七、名句填空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2.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3.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4.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八、课内文化常识

1.《诗经》: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共305篇。

先秦称其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分“风”“雅”“颂”三大类。

“风”有15国风,大都是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乐歌;“颂”分周颂、鲁颂、商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

《诗经》中的诗歌形式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特点。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按音乐的不同对《诗经》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赋”是直陈其事,描述一件事情的经过。

“比”是打比方,用一个事物比喻另一个事物。

“兴”是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外一个事物。

2.总角:

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丫髻,叫总角,后来代指少年时代。

孔雀东南飞

一、通假字

1.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娶妻

2.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女子梳妆用的镜匣

3.蒲苇纫如丝“纫”通“韧”,坚韧

4.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嘱咐

5.摧藏马悲哀“藏”通“脏”,脏腑

二、古今异义

1.守节情不移

古义:

忠于职守,遵守法度。

今义:

指妇女不改变节操。

2.妾不堪驱使

古义:

使唤。

今义:

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动。

3.共事二三年

古义:

在一起过日子。

今义:

在一起工作。

4.汝岂得自由

古义:

自作主张。

今义:

不受拘束和限制。

5.可怜体无比

古义:

可爱。

今义:

①值得怜悯;②怜悯;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一提。

6.勿复重纷纭

古义:

麻烦。

今义:

多而杂乱。

7.本自无教训

古义:

教养。

今义:

从错误或失败中取得的知识。

8.感君区区怀

古义:

真情挚意。

今义:

形容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

9.自可断来信

古义:

媒人。

今义:

寄来的书信。

10.承籍有宦官

古义:

官宦,做官的人。

今义:

太监。

11.处分适兄意

古义:

处理。

今义:

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

12.便利此月内

古义:

吉利。

今义:

使用或行动起来不感觉困难。

13.明日来迎汝

古义:

第二天。

今义:

今天的下一天。

14.蹑履相逢迎

古义:

迎接。

今义:

说话和做事故意迎合别人的心意(含贬义)。

15.生人作死别

古义:

活着的人。

今义:

陌生的人。

16.叶叶相交通

古义:

交错相通。

今义:

运输事业的总称。

三、一词多义

1.相

2.见

3.故

4.会

5.适

6.为

7.何

8.且

四、重要实词

1.徒留无所施      白白地

2.堂上启阿母告诉

3.何乃太区区愚拙

4.便言多令才美好

5.阿母谢媒人婉言谢绝

6.否泰如天地好运气

7.渠会永无缘他

8.逆以煎我怀料想

9.于今无会因机会

10.幸可广问讯希望

11.赍钱三百万赠送

12.多谢后世人告诉

13.昼夜勤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14.便可白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15.我有亲父兄偏义复词,哥哥

16.其日牛马嘶偏义复词,马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孔雀东南飞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2.黄泉共为友名词作状语,在黄泉下

3.昼夜勤作息名词作状语,从白天到黑夜

4.中道还兄门名词作状语,在半中间

5.手巾掩口啼名词作状语,用手巾

6.朝成绣夹裙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7.卿当日胜贵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8.自名秦罗敷名词作动词,取名

9.谢家事夫婿名词作动词,侍奉

10.何敢助妇语名词作动词,说话

11.千万不复全形容词作动词,保全

12.又非君所详形容词作动词,详知

13.逆以煎我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像受

煎熬一样

14.足以荣汝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荣耀

15.便利此月内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最吉利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为仲卿母所遣。

(被动句)

译文:

被焦仲卿的母亲赶回娘家。

2.亦自缢于庭树。

(状语后置句)

译文:

也自己吊死在庭院中的树上。

3.徘徊庭树下。

(省略句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在)庭院的树下徘徊了好久。

4.渐见愁煎迫。

(被动句)

译文:

渐渐地被忧愁煎熬压迫。

5.何言复来还!

(宾语前置句)

译文:

还说什么再回来的话呢!

七、名句填空

1.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2.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

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3.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

4.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

5.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

八、课内文化常识

1.《孔雀东南飞》: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2.乐府双璧:

《孔雀东南飞》《木兰诗》。

3.建安:

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掌握,文学领袖很多都是曹家人物。

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

建安是汉末历史中最精彩的一个时期,曹、刘、孙三足鼎立时的着名战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等。

4.床:

在古代也指一种简易的坐具,小的只能坐一个人。

5.初七:

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这天晚上在院子里陈设瓜果,祈求织女星帮助她们提高刺绣缝纫的技巧。

6.下九:

农历每月的十九日。

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

在汉代,每月十九日是妇女欢聚的日子。

7.青庐:

青布搭成的篷帐,是举行婚礼的地方。

东汉至唐有此风俗。

北方一带,拜堂有在“青庐”中举行的。

一般是在住宅的西南角“吉地”,露天设一帐幕,新郎从特备的毡席上踏入青庐。

8.鸡鸣、黄昏、人定:

古人最初是根据天色的变化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它们的名称是:

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yú)中、日中、日昳(dié)、晡(bū)时、日入、黄昏、人定。

9.伏惟:

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

10.秦罗敷:

古代美女的通名。

“秦”是古诗中美女常用的姓。

11.结发:

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

12.黄泉:

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在迷信中指所谓阴间。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

1.结发夫妻:

旧时指初成年结婚的夫妻,也泛指第一次结婚的夫妻。

2.否极泰来:

坏的到了尽头,好的就来了。

否,坏运气。

泰,好运气。

兰亭集序

一、通假字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二、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

其,代词,指曲水。

次,旁边。

今义:

①第二;②次要的地位。

2.引以为流觞曲水

古义:

把……作为。

今义:

认为。

3.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

自然界的万物。

今义:

物品的种类。

4.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

用来。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

5.俯仰一世

古义:

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

低头抬头,泛指一举一动。

6.或取诸怀抱

古义:

胸怀抱负。

今义:

①抱在怀里;②胸前;③心里存着。

7.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义:

这次集会的诗文。

今义:

文雅;文化或文人。

三、一词多义

1.致

2.修

3.一

4.引

5.次

6.信

7.以

8.之

9.因

四、重要实词

1.其致一也      情趣

2.足以极视听之娱乐趣

3.感慨系之矣附着

4.向之所欣以前,过去

5.喻之于怀明白

6.少长咸集全都

7.终期于尽至、及

8.所以游目骋怀用来……

9.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发生,引起

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本来,当然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形容作名词,贤士,年轻的人,年

长的人

2.映带左右名词作动词,环绕

3.一觞一咏名词作动词,喝一杯酒

4.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流

5.所以游目骋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放纵

6.足以极视听之娱动词作名词,眼睛,耳朵

7.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数词的意动用法,认为……一样

8.齐彭殇为妄作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

相等

9.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产生

10.死生亦大矣形容词作名词,大事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死生亦大矣。

(判断句)

译文:

死生也是一件大事。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定语后置句)

译文:

虽然没有演奏盛大的音乐。

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定语后置句)

译文:

抬头纵观广阔的天地,低头察看繁多的万物。

4.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在会稽郡山阴县的兰亭集会。

5.引以为流觞曲水。

(省略句)

译文:

把(水)引到(亭中)的环形水渠里来,用(它)来作流觞的曲水。

七、名句填空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4.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5.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八、课内文化常识

1.王羲之:

字逸少,东晋人。

善书法,有“书圣”之称。

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

他的《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癸丑:

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50年称“癸丑年”。

干支纪年中有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干和十二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古人以此作为年、月、日、时的序号,叫“干支纪法”。

3.禊事:

古代习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的一种禊祭活动。

4.契:

又称符契。

用木或竹刻成,分成两半,合在一起可为凭验。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

1.天朗气清:

形容天气晴朗,空气清新。

2.惠风和畅:

柔和的风让人感到温暖、舒适。

3.放浪形骸:

行为放纵,不受世俗礼法约束。

4.俯仰之间:

形容时间很短。

赤壁赋

一、通假字

1.举酒属客         “属”通“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3.山川相缪“缪”通“缭”,盘绕

二、古今异义

1.徘徊于斗牛之间

古义:

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今义:

①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②西班牙斗牛是一种人跟牛相斗的娱乐活动。

2.白露横江

古义:

白茫茫的水气。

今义:

二十四节气之一。

3.凌万顷之茫然

古义:

旷远的样子。

今义:

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4.望美人兮天一方

古义:

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今义:

美貌的女子。

三、一词多义

1.属

2.少

3.望

4.如

5.于

6.之

7.乎

8.而

四、重要实词

1.凌万顷之茫然      越过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驾

3.而吾与子之所共适享有

4.水波不兴起

5.纵一苇之所如任凭

6.知不可乎骤得屡次

7.而卒莫消长也到底

8.正襟危坐端正

9.歌窈窕之章吟诵

10.而今安在哉哪里

11.相与枕藉乎舟中枕着、垫着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

3.顺流而东也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

5.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

伴侣;以……为朋友

6.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

舞;使……哭泣

7.哀吾生之须臾动词的为动用法,为……

悲哀

8.不知东方之既白形容词作动词,变白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固一世之雄也。

(判断句)

译文:

本是一位盖世英雄。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判断句)

译文:

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

3.相与枕藉乎舟中。

(状语后置句)

译文:

我与客人们都在船里相互枕着靠着睡在一起。

4.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状语后置句)

译文:

月亮从东山上升起,暂留在斗宿和牛宿之间。

5.何为其然也?

(宾语前置句)

译文:

为什么箫声这样悲凉呢?

6.而今安在哉?

(宾语前置句)

译文:

然而如今在哪里呢?

7.凌万顷之茫然。

(定语后置句)

译文:

越过那茫无边际的江面。

8.客有吹洞箫者。

(定语后置句)

译文:

有位吹洞箫的客人。

9.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被动句)

译文:

这不是曹孟德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

七、名句填空

1.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2.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3.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4.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

“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5.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八、课内文化常识

1.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着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

其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2.望日、既望:

每月农历十五为望日;既望,指过了十五,即农历十六。

3.斗牛:

斗宿和牛宿。

中国有二十八宿之称,其中北方七宿为斗、牛、女、虚、危、室、壁。

斗和牛都在其中。

斗宿,就是北斗七星,大熊星座的七颗最亮的星,勺子状。

牛宿,有星六颗,即摩羯座六星,因其星群组合如牛角而得名。

4.蜉蝣:

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只能活几小时。

古人说它朝生暮死,人们常用它比喻人生短促。

5.美人:

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

6.造物者:

原指天,本课指自然。

7.羽化:

传说成仙的人能飞升,像长了翅膀一样。

九、与课文有关的成语

1.遗世独立:

指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2.不绝如缕:

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3.正襟危坐: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4.如泣如诉:

好像在哭泣,又好像在诉说,形容声音凄切、悲苦。

5.沧海一粟:

大海里的一颗谷粒,形容非常渺小。

6.杯盘狼藉:

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形容宴饮后桌上凌乱的样子。

7.横槊赋诗:

指能文能武的英雄豪迈气概。

8.明月清风:

只与清风、明月为伴。

比喻不随便结交朋友,也比喻清闲无事。

游褒禅山记

一、通假字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

1.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表整数的数词;也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2.于是余有叹焉

古义:

对这件事。

今义:

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古义:

到达……地方。

今义:

表示另提起一事的连词。

5.此所以①学者②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①古义:

……的原因。

今义: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

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三、一词多义

1.道

2.观

3.于

4.其

5.以

6.乃

四、重要实词

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称、叫

2.其文漫灭模糊、磨灭

3.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持、拿

4.有碑仆道倒

5.夫夷以近平坦

6.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山南水北

7.则或咎其欲出者责怪

8.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命名

五、词类活用

指出下列加点字词的活用类型并翻译。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词作动词,命名

3.有泉侧出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词作动词,识其本名

5.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尽头

7.火尚足以明也形容词作动词,照明

8.常在于险远形容词作名词,险峻僻远的

地方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谬

误,弄错

10.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

叫人迷乱的地方

11.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收获、心得

12.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13.则其见愈奇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14.则其至又加少矣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

六、文言句式

判断下列句子的句式类型并翻译。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译文: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弟子在他墓旁建的守墓的房舍。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译文:

这就是读书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慎重采用资料的原因。

3.于人为可讥。

(判断句)

译文:

在别人看来是可以嘲笑的。

4.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舍定居。

5.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状语后置句)

译文:

古人对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进行观察。

6.有碑仆道。

(省略句)

译文:

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

7.有志矣,不随以止也。

(省略句)

译文:

有了志向,不跟随(别人)而中途停止。

七、名句填空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八、课内文化常识

1.王安石:

字介甫,号半山,谥号文,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记:

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主要还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3.阳:

古人在说到地名时,多用“阳”指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用“阴”指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

4.某:

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上冠姓,等到誊写时才把姓名写出。

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的字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