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6779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7.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docx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一、教学内容

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

厘米和米;

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通过例1让学生自己实践,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明白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例2是认识1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会用厘米来量长度。

例3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米的表象,接着通过用不同的工具量1米长的绳子,让学通过活动,自己去发现米和厘米的关系。

让学生认识线段。

我记得以前是先讲直线,再引出线段:

“在直线上点两个点,这两点间的一段叫做线段。

”而现在的教材是用三个直观图直接形象描述出线段的两个特征:

直、有两个端点,象这样的就是线段。

我想是因为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

接下来,教材说明线段是可以量出长度的,并让学生量一量线段的长度,学生已经具备了测量纸条长度的能力,测量线段的长度就迎刃而解了,当然学生量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鼓励学生采用多种量法。

最后让学生画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教学建议

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如:

硬币、别针、三角形、正方体等等,来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第二方面,用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也就是教材右上图,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测量标准测量数学课本的宽度和文具盒的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可能相同。

这又让学生产生疑问,难道他们一样长吗?

让学生在这样疑问和矛盾相碰撞下进行交流、讨论,最后得出结论:

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同一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相同,用同一测量标准度量不同长度,得到的测量标准数不同。

所以,在测量、比较长度时,必须使用同一测量标准。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

1.两位数加两位数

一、主题图

教材是这么安排的,先提供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境引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知道数学问题的提出是有现实意义的,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由小精灵提出“哪两个班合乘一辆车?

”使学生处于问题情境中,显然学生就会仔细观察图,找出解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如车上写着每辆车准乘70人,每个班的人数都是已知的。

接着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

”让学生列出每两个班人数相加的算式,自然就引出例题所需要的计算题。

不进位加

例1:

36+30=

(1)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一年级下册已经学过,这儿的重点是通过口算引出笔算。

(2)体现算法多样化:

小女孩用口算解决问题。

小精灵提出还可以用笔算。

(3)列竖式时,借助小棒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使学生学会竖式中的对位。

(4)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5)最后通过讨论,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例2:

35+34=

(1)这是一般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

(2)编排与例1一致。

(3)最后由小精灵提出问题“你是从哪位加起的?

还可以怎样加?

”就是鼓励学生采取多种计算策略。

进位加

例3:

36+35=

这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整个编排方式与前面一致。

但教学时重点要结合小棒操作,帮助学生理解如何进位,以及十位如何相加。

让学生理解6根单根的和5根单根的合起来是11根,可以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只剩1根单根的,3捆加3捆再加1捆就是7捆。

再从图过渡到算式,也就是个位上6加5得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所以36+35=7。

同时使学生体会在进位加法中从个位加起的必要性。

l笔算加法法则的总结

在学生经过了例1、例2、例3的学习后,教材不是直接给出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现成的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自行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但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正确计算,建议在学生自主探索后,给出计算法则,以便学困生能依样画葫芦。

2.两位数减两位数

l主题图

(1)教材结合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用统计表的方式给出各申办城市的得票情况,使学生看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素材。

(2)接着让学生根据统计表说说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不退位减:

老师再从中选出例1、例2所需的问题,先是选出例1的问题,让学生从统计表中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

接着让学生采用多种算法:

口算、笔算。

列竖式时,借助形象数位表,与竖式相对应。

因为不退位,学生观察直观图就可以理解。

计算时,把分步演算的过程放在虚框里,展示整个动态的计算过程。

最后让学生说一说:

列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

让学生明白列竖式时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

退位减

例2、例3的退位减分为两个层次,先是例2(一般的退位减)。

(1)教学时借助小棒操作,用表格形式把小棒操作的每一个步骤与竖式计算的每一步对应起来,使学生获得退位计算的形象支持。

(2)重点是掌握如何退位,退位过程中十位数与个位数怎样变化。

(3)老师提出问题:

从十位减起方便吗?

使学生认识到在进位加、退位减中从个位加减比较方便。

接着是例3(被减数个位是0的退位减)

因为和例是同类内容,所以教学时已脱离了小棒图的形象支持,抽象程度更高了。

重点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掌握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算几减几。

笔算减法的法则总结

最后让学生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归纳笔算减法的计算法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问题解决

例4

例4的问题解决,教材设计了一个全校卫生评比的情景,给出了部分年级在卫生评比中所得红旗的情况,但每个班所得红旗数没有出全,下面一部分被树挡住了,只能通过一一对应看出各列之间的相差数,其他的信息通过学生的对话给出。

接着教材利用两名学生的对话,自然引出“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问题。

在这儿,二

(2)班的红旗数量不能直观数出,必须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求出。

(要强调分析数量关系,这是这节课的重点)

3.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顺序和方法已经在前面学过,在这儿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列竖式计算。

◎由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

例1:

用统计表呈现数据,直接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例2:

通过对话给出信息,提出问题,引出算式。

在教学连减时,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既可以用连续减去两个减数,也可以先计算后面两个减数相加的和,再用被减数减去两个减数相加的和。

例3:

通过上下车的实际情景引出计算问题。

加减法估算

例4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买东西这样一个估算情境说明估算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用估算还是精确计算是根据计算的精确度需要而定的。

(2)在进行估算时,其策略是可以多样化的。

(例如,可以两步都用估算;也可一步用估算,一步用精确计算。

(3)重要的不是估算结果与精确结果相差多少,而是要让学生解释估算的过程。

二、教学建议

1、正确理解与创新性使用主题情境图。

如:

笔算加法部分安排了一个二年级学生要乘车去参观博物馆的情景图。

在教学时,先由小精灵从主题图中提出“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的实际问题,老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将现实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哪两个班的人数相加,和不超过70人?

”这样就让学生通过交流、总结出以上三个方案,老师再根据教学目标把它们整理成方案一和方案二是属于不进位加,方案三是属于进位加。

又如:

笔算减法中安排了北京申奥成功后得票多少的情况,在教学中,我又是这样处理的:

让学生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我再根据教学目标有选择地把问题板书(例1、例2的问题)。

这样的处理既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又完成了教学任务。

2、借助直观、操作,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如:

进位加这部分,学生对进位不容易理解,就借助小棒图让学生理解,6根单根和5根单根和起来是11根,可以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就只剩1根单根,而整捆的就变成了7捆,也就是7个十。

所以个位上6加5的11,向十位进1,个位写1,十位计算时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的1个十是7个十,十位写7。

又如:

退位减这部分,学生不容易理解怎样退位,所以也借助小棒图,让学生理解6根不够减8根,就把1捆拆开,变成16根减8根,当然这里学生可以允许学生有多种算法,培养学生开放性,最后再通过学生讨论、比较选出最好的方法,也就是算法优化。

主要让学生明白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1当十,再减。

3、灵活采取计算策略,体现算法多样化。

如:

不进位加这部分,老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

36+30,你是怎样算的?

当学生思考后进行交流。

可以有以下几种情况:

生1:

30+30=60,60+6=66

生2:

摆小棒的方法,小摆36根,再摆30根,数一数一共66根。

生3:

用估算,30+40等于70,30+36肯定小于70。

生4:

用列竖式的方法,个位与个位对齐,十位与十位对齐。

4、重视加减笔算法则的归纳,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概括能力。

如:

在学生学习了笔算方法以后,老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结论,而是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总结出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笔算减法部分也一样。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

在认识角之前先呈现了一个校园的情景图,先让学生感性、直观地看到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做操同学伸开的双臂、足球门、足球场的边界、小旗、花工的剪刀、教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钟楼的时针与分针,这些物体上都有角。

教材中用红色标出了其中一些角。

(注意:

孩子原有的生活经验,他们认为尖尖的是角,要让孩子从尖尖的是角转化为一个顶点,两条直的边组成的数学中的角,这一点让学生在指角时去体验逐步抽象出角)

认识一般的角

例1(认识角)

(1)从剪刀、吸管、水龙头等实物中抽象出角的一般模型,包括锐角、钝角、直角,体现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2)直接用图形描述角的概念,并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类似于线段概念的引出),使学生通过直观、形象的观察初步感知什么是角以及角有什么特征。

(3)通过操作活动进一步认识角。

通过制作活动角、用纸折出大小不同的角,使学生再一次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并直观地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

例2(画角)

教材中给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画角方法(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画的时候,可以比较开放,并不要求其中一条边是水平的。

认识直角

例3(认识直角)

编排与角的认识一致,也是从国旗、椅子等实物抽象出直角的一般模型,再用纸折出一个直角来。

要让学生理解直角是一种特殊的角。

例4(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1)教材上利用学生手头最容易找到的直角、锐角、钝角(书本、红领巾)让学生用三角板比较,要让学生自己说说应该怎样比较(顶点和一条边重合,看另一条边)。

这也是为以后正式学习锐角和钝角做准备的。

(2)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再找一些东西来判断一下。

例6画直角

教材上给出画的过程。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直角,再通过交流讨论,掌握画直角的方法。

学生画直角的两条边不一定是水平的和竖直的。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2.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三、教学建议

1、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在本单元,只是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初步认识角和直角,不作严格定义。

2、结合生活实例认识角和直角。

(1)从知识的引入来说:

教材从校园生活情景中引出角和直角。

从实物中分别抽象出角和直角。

使学生经历从生活实际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学会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周围的世界。

(2)从知识的应用来说:

学生认识了角和直角以后,教材让学生说说周围哪儿有角和直角,此外,还安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存在以及应用。

3、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教材用纸折角,做活动角,用三角板比角,画角等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

一、编排上的变化。

1、除法与乘法分开编排。

2、不再区分被乘数、乘数。

3、一个含义用两个算式表示。

4、5的乘法口诀提前。

本单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熟记2~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熟练口算有关乘法算式。

3.使学生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

主题图

(1)展示了游乐园一角的情境,其中包含了四个相同加数相加的例子:

大转盘每个吊厢里坐4人,过山车每个车斗里坐2人,小火车每节车厢坐3人,每个桌子旁有3把椅子。

使学生知道相同数相加在生活中到处存在,为引入乘法做准备。

(2)情景图既可以作为乘法的引入,在学生会列乘法算式后,也可以回过头来让学生用乘法算一算主题图的人数或椅子数。

这样,就能充分利用主题图。

乘法的初步认识

与以前引入乘法不同:

义务教材中区分被乘数、乘数的不同含义,对于每个加法算式,只能改写成一个乘法算式;修订以后,利用方阵排列用两个加法算式同时引出两个乘法算式。

本册教学的思想与修订教材一致,但不再出现方阵排列的例子,乘法的意义并没有改变,仍然是指若干个相同数相加的一种简便算法,但不同的是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一个乘法算式可以用两个加法算式表示。

例1(引出乘法算式)

(1)由学生用小棒摆图形的活动情景图引入,让学生说一说每个小朋友摆出了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引导学生列出加法算式。

(2)让学生把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单独列在黑板上,并重点看其中一个算式。

教材直接说明像这样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然后让学生观察有几个3,实现从加法到乘法的转换(因为做加法时,对有几个相同加数并不关心,而列乘法算式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然后直接给出两种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认识乘号。

使学生通过看乘法算式,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几个几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知道乘号两边的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

(3)最后让学生模仿着列出其他两个乘法算式,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乘法算式中的得数都是由加法得来。

(例2、3同样)

由上,引入乘法的过程:

一般加法算式——特殊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例2

实物图、加法算式、乘法算式对照出现,帮助学生认识乘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进一步理解两个因数在加法算式中分别表示什么,体会乘法的意义。

例3

通过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比较,使学生体会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在这儿只出现一个乘法算式,使学生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时,可以任意使用其中的一个。

2.2~6的乘法口诀

变化:

把5的乘法口诀放到最前面,因为学生对五个五个数更熟悉。

5的乘法口诀

例1

(1)通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并问学生是怎么数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突出五个五个数的方法,由于学生有一五一十数的经验,容易理解乘法口诀的归纳规律。

(2)结合数小棒,出现连续加5,由图抽象到加法算式,进一步抽象化。

通过乘法的含义,为下面乘法算式的积提供答案。

(3)从一开始就把两个可用同一口诀计算的乘法口诀与乘法口诀并列排放,不用专门安排例题教学这一知识点。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有专门的例题教学“一句乘法口诀可以计算两个乘法算式”。

(4)前两个乘法口诀教材直接给出,让学生通过观察这两个口诀与前两个乘法算式的关系,总结归纳乘法口诀的规律,通过讨论交流,自己探索出编乘法口诀的方法,并编出剩下的口诀。

2、3、4的乘法口诀

例2、例3(2、3的乘法口诀)

(1)由于2、3的乘法口诀比较简单,教材没有让学生进行操作,也没有把连续加和乘法对照出现,而是通过观察形象的情景图,直接写出乘法算式和口诀。

(2)在设计情境时,两题的情境是连续的,使学生感受到在一个连续的故事情境中学习知识。

(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进行教学。

例4(4的乘法口诀)(我觉得这部分内容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再汇报,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铺导。

编排方式与5的口诀一致。

学生已经有了编口诀的经验,在这儿可以更放手地让学生自己编。

“一一得一”

让学生通过“一二得二”、“一三得三”、“一四得四”、“一五得五”来类推。

例5(乘加、乘减)

(1)目的:

一是为了使学生在忘记口诀时,通过联想相邻口诀来计算得数,如4×4可以通过4×3+4得到;二是增加一些练习的形式,以免学生觉得枯燥。

(2)通过狗熊掰棒子这样一个富有童话气息的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学生会觉得有兴趣。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讲述故事的情景。

(3)计算时,教材重点体现算法多样化:

连加、乘加、乘减。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发现解决这个问题有多种方法,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的思想。

(4)计算顺序在这儿不用提到,只要让学生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可。

例6(用乘法解决问题)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情境,大象搬木头图,小精灵直接引出数学问题。

让学生根据问题去寻找信息,再根据乘法的含义列式计算,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P59“做一做”

(1)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小猴、小鹿、天鹅、小花、树)。

(2)重点是培养学生根据情境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寻找信息——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

(3)对于同一个问题可能解决的方式有多种,要让学生形成交流各自算法的习惯。

如计算“一共有多少只猴?

”有的同学可能想“一共有4堆猴,每堆2只”,列式是4×2,有的同学可能想“3棵树,每棵上有2只猴,地上有2只”,列式是3×2+2。

总之,我们不要抑制学生的思维,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6的乘法口诀

例7

(1)编排方式与前面基本一致,情景图可以让学生直接观察,也可以用学具把鱼一条一条摆出来。

摆一条,完成一个口诀。

(2)用列表的方式代替连加的形式,渗透函数思想,使学生直接看到积与其中一个因数的关系(在此之前,相同加数的个数是需要数出来的,不能直接看到),便于编制口诀。

(3)所有算式的积和口诀都要学生填出来。

教学时,可以完全让学生通过迁移类推完成任务。

练习十四第3题,开放性很大,使学生通过从身边的事发现、提出用乘法计算的问题,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从数学化的角度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

三、教学建议

1、重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乘法在这儿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经历从相同数相加到乘法的转变过程,体会到出现乘法的必要性,尤其是当相同加数个数很多时,体会到用乘法计算的简便。

乘法意义的教学得注意以下3点:

①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

如:

3+3+3+3。

②知道一个加法算式可以用两个乘法算式表示。

如:

3×4或4×3

③知道一个乘法算式表示两个加法算式。

3×4,可以表示4个3相加(3+3+3+3),也可以表示3个4相加4+4+4。

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而不是机械地记忆口诀。

如:

5的乘法口诀

①组织摆小棒的操作活动。

②计算小棒根数,呈现相应的乘法算式。

③师生合作,共同编制5的乘法口诀。

让学生经历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初步掌握编制口诀的方法。

3.保证一定的训练量,完成熟记2~6乘法口诀的教学目标。

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熟记口诀。

20以内的加减口算以及表内乘法都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脱口而出。

根据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应达到每分钟做8题。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有计划地组织练习,要充分挖掘教科书上练习形式蕴含的丰富内容,灵活使用,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一、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三、具体的教学内容

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例1

(1)本例通过让学生判断下方的三幅恐龙玩具图分别是谁看到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通过观察和空间想像判断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向学生渗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可以借助照相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2)教学时,要让学生实际观察一下,借助直观形象发展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

轴对称

对称包括轴对称(反转)、中心对称、平移对称、旋转对称、镜面对称。

其中反转、平移、旋转是三种比较基本的图形变换,我们将在二年级学习平移和旋转现象。

在这儿,教材按照概念的引入、教学、应用三个层次来编排的。

“对称”概念的引入

通过蜻蜓、树叶、蝴蝶、脸谱等实物图形引出对称的概念,告诉学生,像这些都是对称的,让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物体的特点,并感受对称物体因其匀称、均衡而给人的美感。

(为了不使学生在理解上造成困难,我们在这儿不出现“轴对称”的概念,只说“对称”。

例2(概念的教学)

提供了一个剪衣服的活动过程,并让学生仿照着随便剪一剪。

不同学生剪出了不同形状,通过交流、比较,发现剪的过程中的一致性:

把长方形纸从中间对折,两边就完全重合了。

从而利用“折痕”自然地引出“对称轴”的概念。

知识的应用

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镜面对称

例3

(1)镜面对称就是相对于一个平面形成的对称。

(2)教材结合生活实际提供了两个镜面对称的情境。

其中湖面是以水平面为对称面,照镜子是以竖直平面为对称面。

学生都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易于理解。

(3)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直观图,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直观分析对称的两边图形有什么关系。

四、教学建议

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主探索知识的活动空间和机会。

这是空间和图形的内容所决定的,学生的抽象思维水平还不够高,必须借助于直观的活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在这儿只是初步认识,对于“轴对称”、“镜面对称”以及对称的性质,都没有明确提到,不要拔高要求。

学生在表述时使用的语言可能不规范,不科学,只要大致表示出意思就可以了。

第六单元表内乘法

(二)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与第四单元的编排基本一致,包含的教学内容有:

7的乘法口诀

例1的编排思路与前面6的乘法口诀相同。

只是右边乘法算式中第二个因数要求学生填出来。

练习十六中除了安排一些用口诀计算的题目以外,还安排了一些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巩固7的乘法口诀的题目:

第1、4、10、13、14、15题。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一共安排了三个例题:

例2,通过实际操作说明“倍”的概念;例3,通过操作教学怎样计算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例4,脱离实物操作,借助于形象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例2:

通过学生的操作使学生看到“1个4根”、“2个4根”、“3个4根”的关系。

教材直接用描述性语言说明“倍”的概念:

“3个4根也可以说成4的3倍”。

例3:

让学生摆出2个圆片的4倍,通过操作,使学生建立起“2的4倍”与“4个2”关系的表象,转化为已学的知识,用乘法解决。

例4:

(1)脱离实物操作,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的对话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借助线段图表示图意,帮助学生理解“7的2倍”,线段图本身也有一个逐步抽象的过程,扫地学生的线段图与7个人的形象图相结合,说明这一段线段表示7个人,擦桌椅学生的线段图就脱离了形象支持。

(3)计算时,教材用两种方法解决“2个7”,学生还可以用其他方法计算,如加法。

8的乘法口诀

1.例5的编排与前面一致,只是用数轴代替列表,我不知道老师们有没有发现,2~5的乘法口诀教学的编排顺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调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