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70284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docx

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

2019年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组织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免疫预防工作,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群体免疫密度常年维持在90%以上,其中应免畜禽免疫密度达到100%,免疫畜禽群体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85%以上;羊痘、猪链球菌病、狂犬病等疫病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牲畜规范佩戴免疫标识,猪、牛、羊耳标配戴率100%;免疫记录、免疫档案与标识相符,使用免疫疫苗合理,免疫操作规范,免疫进度和监测周报按时上报,在规定的时间段完成规定的任务。

二、实施内容

(一)高致病性禽流感

对家禽实施强制免疫。

根据农业部有关调整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种毒通知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原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调整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三价灭活疫苗(Re-6株+Re-7株+Re-8株),原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灭活疫苗(Re-6株)调整为重组禽流感病毒H5亚型二价灭活疫苗(Re-6株+Re-8株)。

鉴于新的种毒疫苗在3月底前才能通过农业部批准签发,之前疫苗仍可使用。

防疫员要结合实际,统筹做好禽流感的免疫工作。

1、对新补栏种鸡、蛋鸡以及已过免疫保护期(一般4个月左右)的种(蛋)鸡全部使用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Re-6株+Re-7株+Re-8株)三价苗免疫,对首次免疫的种(蛋)鸡在3~4周后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2、对商品代肉鸡在7~14日龄时,推荐用重组禽流感H5N1亚型(Re-6株+Re-7株+Re-8株)三价苗免疫一次。

饲养周期超过70日龄的,参照蛋鸡免疫程序免疫。

3、对种(蛋)鸭、种(蛋)鹅,用H5N1亚型(Re-6株+Re-8株)禽流感二价灭活苗免疫,对新生雏鸭或雏鹅14~21日龄时初免,间隔3~4周,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以后每隔4~6个月加强免疫一次。

4、对商品肉鸭(鹅),7~10日龄时用H5N1亚型(Re-6株+Re-8株)禽流感二价灭活苗进行免疫,肉鸭免疫一次即可,肉鹅须间隔3-4周,再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5、对所有散养禽进行一次集中免疫,鸡用H5N1亚型(Re-6株+Re-7株+Re-8株)三价苗免疫,其它禽参照相关种禽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

6、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家禽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免疫抗体效价(HI)试验≥24判定为合格;

(3)免疫禽群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达85%以上。

(二)牲畜口蹄疫

对猪进行O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牛、羊进行O型和亚洲I型口蹄疫强制免疫;对奶牛和种公牛进行A型口蹄疫强制免疫,或直接使用O型-A型-亚洲I型三价灭活疫苗进行强制免疫。

1、猪使用O型口蹄疫灭活类苗、合成肽疫苗,对新生仔猪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保护期(一般4个月左右)的猪进行免疫,新生仔猪一般在28-35日龄时首次免疫,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2、对新生羔羊、犊牛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保护期(一般4个月左右)的羊、牛,使用O型-亚洲I型口蹄疫二价灭活疫苗进行免疫,对新生羔羊在28~35日龄、新生犊牛在90日龄左右进行初免,间隔1个月后进行一次强化免疫。

3、对所有散养猪、牛、羊用相应疫苗进行一次集中免疫。

4、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畜群平均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猪免疫28天后,其它畜21天后,进行免疫效果监测,牛、羊亚洲I型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牛、羊、猪的O型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猪合成肽疫苗VP1结构蛋白ELISA抗体效价≥25判定为合格;A型液相阻断ELISA的抗体效价≥26判定为合格;

(3)所有应免家畜免疫抗体合格率≥85%判定合格。

(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商品猪、种母猪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弱毒疫苗进行强制免疫,种公猪使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苗进行强制免疫。

1、新生仔猪断奶前后使用弱毒苗初免,4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

2、种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猪,以后每次配种前使用弱毒苗加强免疫1次。

3、种公猪使用灭活苗进行免疫,断奶后初免,初免1个月后加强免疫一次,以后每间隔4-6个月免疫1次。

4、散养猪进行一次集中免疫。

5、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猪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活疫苗免疫28天后,用猪蓝耳病抗体间接ELISA方法检测,抗体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3)所有应免猪群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85%判定为合格。

(四)猪瘟

对猪实施猪瘟强制免疫。

1、新生仔猪以及虽已免疫但已过免疫保护期的猪使用猪瘟活疫苗进行免疫,对新生仔猪在25~35日龄时初免,60~70日龄加强免疫1次。

2、所有散养猪进行1次集中免疫。

3、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猪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猪免疫后21天,用猪瘟抗体阻断ELISA方法检测,抗体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3)所有应免猪群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85%判定为合格。

(五)小反刍兽疫

对羊实施小反刍兽疫强制免疫。

1、对新生羔羊1月龄以上和本年度未免疫羊使用小反刍兽疫活疫苗进行免疫。

2、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羊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羊免疫后21天,用阻断ELISA方法检测,抗体阳性判定为免疫合格;

(3)所有应免羊群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85%判定为合格。

(六)新城疫

对鸡进行新城疫全面免疫。

1、种鸡、商品蛋鸡:

根据其饲养周期开展相应免疫工作,其中:

1日龄时用弱毒疫苗进行初免,7~14日龄用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免疫,12周龄用弱毒疫苗或灭活苗进行强化免疫,17~18周龄或产蛋前再用灭活苗免疫一次。

开产后根据抗体情况进行免疫。

2、肉鸡:

7~10日龄时,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或灭活苗初免,2周后再用弱毒疫苗强化免疫1次。

3、所有散养鸡集中免疫1次。

4、免疫效果监测及判定标准:

(1)所有应免鸡只免疫密度要求达到100%;

(2)鸡只免疫21天后,用新城疫抗体血凝抑制试验(HI)检测免疫抗体,血凝抑制价≥25判定为合格;

(3)应免鸡群平均抗体合格率≥85%判定为合格。

三、时间安排

此次春防行动从3月3日开始,4月20日前结束。

防疫员在开展春防工作时,要兼顾不同病种不同畜种合理安排免疫时间,具体安排如下:

1、第一阶段:

部署准备阶段。

3月3日-3月10日。

街道兽医站科学制定春季防疫行动方案,同时做好免疫物资储备与发放、技术培训、规模畜禽养殖场(户)重大动物疫病免疫程序的制定或修订和宣传发动工作。

2、第二阶段:

组织实施阶段。

3月11日-4月20日。

各包片防疫员结合实际,开展免疫工作。

对自身具备免疫条件的规模养殖场,要帮助指导其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实施程序免疫;对散养户,要集中组织实施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

3、第三阶段:

自查补免阶段。

4月20日-4月25日前。

对前一阶段行动实施情况开展自查,县动物疫控中心将在4月30前开展免疫抗体监测,对免疫不到位或免疫抗体不合格的及时进行补免。

春防实施阶段,各包片防疫员将每周进展情况报街道兽医站,3月14日为首次报送第一周进展情况,以后每周一下午3:

00前上报一周情况。

四、有关要求

(一)是加强春防行动的组织领导。

街道继续坚持“地方政府负总责,政府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主要负责人”的防疫工作责任制,由村干部带队,包片防疫员具体负责操作,逐村逐户进行防疫,切实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针,不留死角”。

兽医站工作人员要深入防疫基层一线,指导和帮助各村和防疫员做好防疫工作,确保“三到位,三落实”,即春季集中防疫行动时间和工作要求通知到位,免疫程序及免疫措施指导到位,免疫抗体监测服务到位;监督指导养殖场动物防疫负责人和防疫工作人员,落实免疫设备及技术措施,落实动物防疫工作责任制度。

监督小规模及散养畜禽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组织做好集中免疫工作,即统一免疫程序、统一免疫操作、统一标识档案、统一报告制度、统一免疫进程。

(二)是开展免疫抗体监测,确保免疫效果达到要求。

兽医站要严格报照县疾控中心监测方案的相关要求,加强免疫效果监测,并及时送样分析和评估免疫实际效果。

对于散养户要根据其免疫进度,安排抽样监测。

对监测抗体水平不达标的,要立即组织加强免疫;对于自行防疫的规模场,要查看其免疫记录,在合适的时间进行监测,监测抗体水平不达标的,应督促其立即进行加强免疫。

畜牧兽医站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坚持疫情举报核查制度。

一旦发现可疑重大动物疫情,要迅速按程序上报,不得延误,并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要求,迅速开展疫源追溯,在采样送检的同时应采取果断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三)是做好疫苗、耳标等防疫物资监管与规范使用。

做好相关疫苗的供应、储备和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疫苗管理专帐,明确专人管理。

做好耳标发放登记工作。

(四)是开展村级防疫员培训,确保免疫操作到位。

兽医站要加强对村级防疫员和自行免疫养殖场(户)防疫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从事免疫工作。

兽医站必须建立每一个养殖场(户)畜禽免疫档案,要逐步建立和完善电子档案。

养殖场(户)必须有免疫记录,并填写规范。

(五)是开展督查指导,确保完成春防任务。

兽医站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工作督查方案,对春防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实现“力争不发生,确保不流行”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