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2200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5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3页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docx

第一章人类学方法

《人类学方法论》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田野工作:

 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2.参与观察:

研究者生活于研究对象中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交往来了解调查对象的文化形貌及其内部深层次的理由。

为达到真正的参与观察,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同生活、同劳作,学习他们的语言,参与他们的仪式,走访他们的家庭。

透过参与观察,研究者得以观察研究者对象是否“言为心声”。

3。

跨文化比较:

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

4.HRAF(人类关系区域档案):

他从1930年起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并于是193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成立了一个跨文化研究机构,在人类学家默多克的领导下,先后收集了800多个不同时期人类社会有关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民族志资料,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地区,进行项目分类,并制成档案,于1949年建立了“人类关系区域档案”(HRAF)

5.主位研究:

即站在被调查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

6。

客位研究:

即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7.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调查方法:

是一套快速收集村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农户意愿,并评估其发展途径的田野调查工具。

它的宗旨是要通过外来者的协调作用,鼓励唤醒当地社会的参与意识,把发言权、分析权、决策权交给当地人,促使他们加深对自身、社区及环境条件的理解,与发展工作者一道制定出合适的行动计划并付诸于实施。

8.“深描",就是从极简单的动作或话语着手,追寻它所隐含的无限社会内容,提示其多层内涵,进而展示文化符号意义结构的复杂社会基础和含义。

9.实验民族志把人类学研究者的田野工作过程作为民族志实验的中心内容和描述的重要对象,并同时强调给予被研究者自己解说机会的重要性;注重对文化的阐释;珍视民族志的文学性,注重修辞、讲究文本的想象力和艺术性;采用“对话"与“多声道”的撰写取向技法。

马库斯、费彻尔总结了西方民族志实验的历史,他们把这些实验文本分为三类:

心理动力学实验文本、现实主义实验文本和现代主义实验文本

二、填空题

三、选择题

四、应用题

五、简答题

1.人类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田野调查、非正式访谈、背景分析、跨文化比较、主客位研究、文化残存法、PRA调查法 

2。

田野调查的技术有哪些?

参与观察、个别访谈、调查座谈会、问卷调查、文献文物收集法、概率抽样、谱系调查、定点跟踪调查

3。

简要评述人类关系区域档案。

   优点是为文化人类学的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打下了基础,缺点是社会现象太复杂,技术上所遇到的困难太多。

4。

田野资料整理的原则有哪些?

取舍原则、关系原则、妥善保存原则

5。

简述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

 1。

自发、业余2训练、专业 3反思

6。

简述民族志发展史上的三座丰碑。

 马林诺斯基《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拉比诺的《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詹姆斯和乔治合编的《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

六、论述题

1。

人类学田野作业中“文献”的意义何在?

  帮助我们了解社会文化背景、作为参考、帮助写提纲

2.人类学家在研究自己民族和他民族时各有什么优缺点?

3。

论述民族志的研究过程.1资料整理概述2归类3技巧4话语分析与叙事分析  5思考与小结

第一章 人类学方法

第一节什么是人类学

第二节人类学的领域

第三节 人类学学科观

第四节人类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人类学研究方法

 一、田野调查法

 人类学的理论是建立在大量的民族志材料的基础之上。

人类学材料,主要不是来自现成书本,也不是取自官方的文件,也不像某些自然科学学科得于实验。

它的基本来源只有一个田野工作。

田野工作是人类学家获取资料的最基本的途径,是民族志构架的源泉。

基辛说:

“田野工作是对一社区及其生活方式从事长期的研究,从许多方面而言,田野工作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经验,是人类学家收集资料和建立通则的主要依据。

"田野工作被看作是“现代人类学的基石"、“人类学家的成年礼”。

所谓田野工作,是经过专门训练的人类学者亲自进入某一社区,通过直接观察、访谈、居住体验等参与方式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的过程.

田野工作可以粗略地划分出以下几种研究角度:

(一)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指研究者生活于研究对象中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密切交往来了解调查对象的文化形貌及其内部深层次的理由。

为达到真正的参与观察,研究者要与研究对象同生活、同劳作,学习他们的语言,参与他们的仪式,走访他们的家庭.透过参与观察,研究者得以观察研究者对象是否“言为心声"。

 

(二)访谈

1.正式访谈

  正式访谈是使用事先设计好的有意义的问卷,安排一定时间,按一定的计划程序来收集各种资料的访谈。

正试访谈前,人类学家必须先对调查地的文化有总体性的认识或接触的经验。

一般情况下,正式访谈最好是调查者在当地居住了一段时间后,与当地人已经比较熟悉且关系融洽时再进行为好。

正式访谈的优点是事先准备的问题都是经过筛选和实验的一套标准化的问题,答案比较规范,可以进行比较和评价,缺点是多数正式访谈的问题是经过严格控制的,被访者自由发挥的余地太小.

2.非正式访谈

是指一般性的谈话和问答,即不规定访谈的问题,也未限定回答方式,更拘泥访谈地点的谈话。

让被访问者的语言随着自己的思路发展,不受任何约束。

此种访谈的优点是被访者所谈的都是他们认为重要的材料,缺点是这些谈话并非答复标准化的问题,难以将各种回答进行比较和评价。

访谈技巧:

(1)应该让报道人明白你的来意,并征得他的同意。

   

(2)访谈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计划,同时保持一定的灵活性.

  (3)访谈问题应该简单而准确,使报道人容易理解和回答。

 (4)访谈问题可以先简后难,从简单的描述性问题入手,然后深入到解释性问题。

 (5)访谈中尽可能鼓励并使用报道人自己的概念、术语或分类。

 (6)在访谈尤其是深度访谈的过程中,访谈者应尽可能少提示,同时在访谈过程中向受访者表达自己的兴趣,鼓励受访者在一个没有限制的环境里,针对访谈主题尽可能谈论自己的意见.

(7)在访谈中少说多倾听.

 (8)注意访谈时间,一次访谈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导致报道人产生厌倦情绪。

(9)访谈中语言、表情和态度都应处处表示出对报道人的尊重和关注,同时,注意访谈场合,尊重和遵守某些文化禁忌。

   (三)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指从一个研究母体中科学地筛选出一部分样本,将这部分样本视为整个研究母体的缩影。

 1.随机抽样

  2.分层抽样

 3.主观抽样

 二、背景分析法

  背景分析法,也称社区关系研究法。

田野调查的直接成果就是产生民族志报告,但是人类学家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记录和描述自己所研究社区的文化现象,还要在民族志报告中用背景构架来解释这些文化现象的来龙去脉。

人类学家在解释某一独特群体的行为时,往往会把该行为与更广阔的背景联系起来,如马林诺斯基在特罗布里恩德岛研究“库拉”交换制度时,把它与社会制度、巫术仪式、风俗信仰联系起来考察.

三、跨文化比较法

跨文化比较研究是人类学方法论的重心。

跨文化比较研究,也称交叉文化研究、泛文化研究或比较文化研究等,指的是从世界各地不同的民族志报告中抽样,把抽样的资料作统计分析,藉以说明或验证假说,探究人类行为的共同性及文化差异性,并从中发现某种规律或通则。

  从进化论开始,人类学者以手头的民族学资料,广泛地使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和发展他们的理论.1871年摩尔根的《人类家庭的血亲和姻亲制度》是第一部用比较方法研究亲属制度的专著。

他不仅对易洛魁人、塞内卡人有关的习俗、宗教、政府、物质文化以及不同的亲属制度有所了解,而且旅行至堪萨斯、内布拉斯加、密苏里等州,北抵哈孙海湾,对70多个部落群体作了具体研究。

第二位学者是泰勒,他是首先试图建立起社会文化进化理论的方法论的。

他于1889年在一篇题为《研究社会制度的一种方法》里边,应用统计方法就已经收集到世界350个不同群体的资料,以其文化特质作为统计分析的变项去观察其重复出现的、可以决定社会制度里边的某些关系如亲属关系和婚姻模式来说明文化进化遵循着由母系向父系发展重建各该群体社会行为的趋向.

 美国历史特殊论派博厄斯发表了被称为连续性区域跨文化比较,即对北美印第安群体连续性区域内进行神话学的比较研究之后指出早期进化论倡导者的文化比较研究有三个缺点:

1.文化类似或相同的程度与意义,不易评量;2.只从旅行游记或传教士的报告中抽出背景不同、首尾不贯的许多事来填入自己的计划系统内,不免有错误的危险;3.若欲充分明了文化的特征,不能不注意熟考其

实在的背景.

 功能学派兴起后,尽管学者们仍喜欢用生物学的观念去看待文化现象,但是他们在强调田野工作重要性的同时重视比较方法在研究社会制度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是可取的。

布朗认为,比较的方法是惟一使我们可以找出人类社会的一般、根本性特质的归纳法。

布朗在其所著《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比较法,他甚至把社会人类学称之为比较社会学。

在这本书中,他认为比较方法有新、旧之分。

旧的比较方法就是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表面相似的现象排列在一起,以为这就是比较方法的应用;而且旧的比较方法从不同的文化中抽取孤立的元素来进行比较,充其量只能提出问题,并不能解决问题.新的比较方法的重点是比较各种文化、各种社会现象的差异点。

它的比较包括两方面,即“共时性的比较和历时性的比较”。

前者是研究特定时期的文化的本质与功能,后者研究文化变迁的规律性。

而且新的比较方法应就各个文化体系的全部来作比较。

他说这种方法可以这样定义,即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证实,一个具体现象或事件只是一般规律的例证,在研究一堆现象时我们的目的是发现存在于那群现象中的普遍规律.因此,布朗在田野工作中侧重社会制度的系统性观察;从亲属制度与婚姻法则的知识入手;对社会制度本身,由比较建立分类,由分析去了解内容。

  在解答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上,人类学家们又把比较研究法拓

展到国民性的探讨上来。

他们在分析每一个社会、每一种文化的人

格特征及其特定民族的文化、制度、思想方式等的影响时,着力用

比较的方法去研究人格和社会的心理之间的相互作用。

美国人类学

家本尼迪克特和米德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兹以本尼迪克特的《菊与

刀》加以分析。

《菊与刀》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专著。

二战期间,

本尼迪克特服务于美国政府的战时情报机关,主持对日、德等国民

性的“遥远文化研究",美军当局要求她运用人类学思想方法去处理

现代社会问题.当年她只能采取文件和访问的方式,用文学、电影

大众传播甚或与战俘或被驱逐者等交谈的方式对日本民族性作出全

面的考察和分析。

她正是运用跨文化比较法站在美国的立场去观察

对比、理解日本人,通过对不同背景的逻辑分析来确定其文化模式。

1940—1950年间,在探求人类文化之所以变异的理论研究上,以

美国学者为主的学者们,针对功能学派经常以分析一个社会的功能

论推展到全人类的社会这一缺失,起而提倡把人类学的理论用统计

的方式求之于许多不同的社会文化情况,发展跨文化比较研究,更

有效地运用统计分析试图取得更具科学性的说服力。

在这里,我们

不得不提及美国人类学家默多克。

他深信跨文化比较法对于人类行

为的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他终生致力于发现、研究和比

较世界文明的成长信息。

他从1930年起从事跨文化比较研究,并于

是1937年在美国耶鲁大学人类学系成立了一个跨文化研究机构,在

人类学家默多克的领导下,先后收集了800多个不同时期人类社会

有关地理、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民族志资料,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地

区,进行项目分类,并制成档案,于1949年建立了¡°人类关系区

域档案¡±(HRAF)。

人类学区域档案库,实际上是世界民族志的资

料中心。

默多克认为,尽管多种文化互不相同,但存在一些相同的

发展模式,从世界许许多多的¡°样本民族¡±所具有的文化特质中通

过比较分析,从中可发现不同族体从简单到复杂的文化特质,而族

体之间的变迁则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

默多克《世界文化大纲》就

世界6大地区(非洲、环地中海、东亚、太平洋岛屿、北美和南美)

的群体分人类为88类617小类的文化资料输入了由电脑控制的HRAF

系统之中。

截止1994年,HRAF共存储约4.5百万张微缩胶片,预计

今后每年递增2500张胶片。

现在一个计算机终端便有一千多个社会

的人类学资料可用,从而使大规模的统计比较成为现实。

研究者可

以通过这一系统取得所需的专题资料以便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不

少有价值的研究是借助于这一档案库储存的资料完成。

如默多克本

人利用该档案资料对亲属制度的研究,比特丽斯·怀廷利用该档案资

料对巫术的研究.默多克是现代研究亲属称谓制度的先驱。

其名著

《社会结构》(1949)就是运用上述档案资料对250个社会群体的

家庭和亲属组织进行量化分析写成的。

他提出夏威夷式、爱斯基摩

式、易洛魁式、奥马哈式、克劳式、苏丹式等6种亲属称谓图式已

为众多的研究者采用。

美国女人类学家比特丽斯¡¤惠廷认为,在一

个社会里假如法律或权威对行为制裁的力量较强,则巫术出现的可

能性较小,反之,如行为规范或制裁的力量不强,则巫术出现的可

能性就大,因为巫术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使人不敢超越行为规范的一

种方式.1950年,她用50个社会的民族志材料来证明其假说。

结果

发现,符合她上述假说的社会占了总数的84%。

她的研究表明,在

一个无集权的社会中,巫术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控制手段.现在¡°人

类关系区域档案¡±是人类学家进行大规模的跨文化比较研究的一个

巨大的资料库,同时也为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所利用。

如社会

对于¡°人类关系区域档案¡±的方法,优点是为文化人类学的定性分

析向定量分析发展打下了基础,缺点是社会现象太复杂,技术上所

遇到的困难太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过多年实践,研究者利用

HRAF档案库应十分重视与原型不一致的文化社会标本的文化特质的

特殊背景所塑造的行为模式,否则,就很可能曲解具体文化的社会

含义。

比如考古学资料已经证明,过去人们认为采集狩猎的生活

特点主要是平均主义的、流动性的和小规模的,但现在我们从澳大

利亚、亚非等地农业集群的史前生活了解到,当时人们过着大规模

的、半固定的生活方式,有基本的等级制度,一部人支配其他劳动、

产品再分配和扩张居住地。

至于狩猎社会的复杂性,在美国加利福

尼亚州丘马什人中得到颇为充分的发展。

这个社会包含了绘制本民

族群体杰出的从事工艺美术的人员.换言之,利用这批资料进行跨

文化比较时,要特别注意某一文化特质的时代属性,同一社会性质

,即处在同一社会发展阶段上的族体才能展开比较。

如果掌握的资

料不能令人满意时或者案例不多的情况下就不宜勉强进行。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处在同一历史阶段的族体与

世界范围内其他族体对某一事物的看法和做法,因而有些人类学家

认为这是唯一能够找出人类社会一般性根本特质的归纳法.对于

HRAF的方法,优点是为人类学的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发展打下了

基础,但这种方法存在着两大缺点:

一是用于比较的资料,并非来

自人类学者自己的田野工作,调查资料的品质问题便是一个受到质

疑的问题;二是默多克重蹈了古典人类学将各要素与社会整体分离

并忽视要素间的脉络关系。

因此,默多克的统计学的跨文化研究法

虽然看起来气势宏大,但始终没有发展为人类学的基本方法,因为

社会现象太复杂了,技术上所遇到的困难太多。

在进行跨文化比较

研究时必须注意三点:

一是比较时要注意时代性,即同

一社会性质或同处于同一社会发展阶段上群体,才可以进行比较;

二是如果所掌握的资料不宜或不能进行比较,则不可勉强从事;三

是比较中的参照系应当具备“全局性",切入点还得是以深入的个案

研究为基础,若仅以一个简单的事例概括人类群体的某一行为具有

普遍性,或某一时段的东西视为适合过去、现在与未来,将是非科

学的。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志资料丰富多彩,成文的史料方志

之类数以千计,与上引HRAF档案库不同的倒是未经精心整理分散

于各省、市、自治区研究与教学单位而已。

以亲属制度为例,距今

20年前有位名为李松生的学者研究鄂温克式亲属制与摩尔根列举的

类型不同,可以设想,如果我国从事原始社会史的民族学家与民族

语言学家通力合作,按专题注意收集、分类资料,深入比较研究,

我们深信他们能够创建出的亲属称谓图式也许在摩尔根和默多克之

上.

四、主客位研究法

    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类学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派克将语言学中的音素(phonemic)分

析法和语音(phonetic)分析法引入人类学领域,产生了主位

(emic)和客位(etic)研究方法.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本事物的

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者等外来人员对该事物的看法、分

类和解释。

也有人将主位研究法称为“自观研究法",即站在被调查

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客位研究法也

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

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对同一事物,两者看法可能截然不同.如印度南部喀拉拉帮一个

部落的牛群,雄性死亡率总是高于雌性。

当地人认为“公牛生来体弱

”,调查者发现是因为公牛出生不久,即不许停留在母牛旁吃奶所

致,实际上成为当地在不许杀牛禁忌下淘汰雄性保证雌性存活率

五、文化残存法

  停留于现存文化中的那些旧的文化现象,在人类学上称为survival。

这一专称在国内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如遗俗、遗留、残余、长存、

残存、历史遗留物、文化历史残余等,我们称之为“文化残存”。

 

Survival是借自生物学的术语,是泰勒于1887年把它应用于人类社

会文化的研究上。

泰勒认为,残存是“仪式、习俗、观点等等,它们

被习惯势力从它们所属的社会阶段带入到一新的阶段,于是成为这

个新文化由之进化而来的较古老文化的证据.”这样,通过分析研究

这些残存物,就可以追溯发展的历史。

举一个大家熟知的例子来说

明,摩尔根生活在印第易洛魁人中间,发现他们的亲属制度同他们

的实际家庭关系相矛盾.他用表格询问法对包括中国、日本、印度、

西伯利亚、外蒙古、澳洲、非洲、美洲、太平洋群岛等地作了广泛

的调查了解,发现了亲属称谓制度与婚姻家庭形态之间存在着一种

规律性的关系,即构成了亲属制度的称谓是家庭形态的记录,而且

六、PRA调查方法(参见李小云编:

《参与式发展概论:

理论·方法·工具》,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周大鸣编:

《人类学导论》,昆明:

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62-72页。

(一)概述

   Participatory RuralAppraisal( PRA,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是一套快速收集村庄资源状况、发展现状、农户意愿,并评估其发展途径的田野调查工具。

参与式农村评估这个名词是在1985年的可肯国际会议上以快速评估的7种形式之一而出现的。

它的宗旨是要通过外来者的协调作用,鼓励唤醒当地社会的参与意识,把发言权、分析权、决策权交给当地人,促使他们加深对自身、社区及环境条件的理解,与发展工作者一道制定出合适的行动计划并付诸于实施。

PRA的应用起始于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学者1988年分别在肯尼亚和印度的农村实践工作。

其后,印度的许多政府和非政府人员都开始接受PRA的有关培训。

同时,国际间的相互学习和传播对于PRA的普及与发展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坐落在伦敦的环境

 7.替代问卷调查

罗伯特·詹伯斯曾在其论著《关注谁的现实?

》(1996)中,详

细论述过PRA方法较问卷调查的优越性。

他通过许多发展学者的实

践说明PRA在深入分析、鉴别社会经济差异、监测与评价甚至统

计等方面都具有问卷调查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以上所列的领域只是目前发展学者正在实践和应用的范围,相

信一定还有许多工作未被包括进来.PRA的方法也一定会在更多的

领域被不断探索和应用。

  (四)PRA工具

 对于初来乍到的调查者或是调查时间极为有限的调查者,使用

PRA工具能够快速掌握传统调查方法往往需要十多天才能掌握的信

息,而且提供合适的机会,介绍自己以及自己调查的主题,获得当

地人的理解。

目前PRA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8大类:

 访谈类:

具体包括半结构访谈中的个体访谈、主要知情人访谈、

小组访谈、焦点小组访谈、非正式的对话访谈、提纲式访谈、标准

化的自由式回答和封闭式的定量化访谈。

 分析类:

主要包括优劣势—风险分析法(SWOT—斯沃特矩阵分

析法)和问题分析法(问题树/析因分析)。

 排序类:

主要包括简单排序、矩阵排序、富裕程度排序等.

  展示类:

主要包括展示板、壁画/墙画、法兰绒板、断续张贴

画、社区编导的静态影像资料、社区编录的录音磁带、社区编导的

录像资料。

  记录类:

主要包括农民记录本、农民记账本、农户每日活动图

和二手资料收集。

  图示类:

主要包括剖面图、历史演变图、季节历、机构关系图

和活动图。

会议类:

包括召开农民大会和小组会议和集思广益法.

角色扮演与直接观察

第二章田野工作方法

第一节田野工作的历史

第二节调查方法的学习

第三节田野工作的特点

第三节 田野工作的类型

第四节田野工作的方法

第五节田野调查技术

第四节 田野工作的类型

一、主位与客位

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人类学领域中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方法

美国语言学家、人类学家派克将语言学中的音素(phonemic)分

析法和语音(phonetic)分析法引入人类学领域,产生了主位

(emic)和客位(etic)研究方法.主位指被调查者自己对本事物的

看法、分类和解释;客位指调查者等外来人员对该事物的看法、分

类和解释.也有人将主位研究法称为“自观研究法”,即站在被调查

对象的角度,用他们自身的观点去解释他们的文化;客位研究法也

称为“他观研究法”,即站在局外立场,用调查者所持的一般观点去

解释所看到的文化。

 二、宏观和微观

 这是从调查的视野范围上划分出来的两种方法。

宏观和微观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说来,比较大的区域性调查或跨区域调查都是宏观调查,如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彝族地区、傣族地区,怒江、澜沧江走廊地区,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等.日本民族学界常提的“稻作文化

圈"、“照叶林文化”也属这一类型.微观调查,又称微型调查,就是

在一定的地方,在少数人可以直接观察的范围内进行的调查。

微是

指深入到生活实际,而不是泛泛地一般化的叙述,要做到有地点、

有时间、有人、有行为。

这样的微型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的基础,通

过比较不同“型”,就能逐渐形成全面的宏观的认识。

一般以村镇为

单位的社区调查,属于微型调查。

《江村经济》、《云南三村》、

《盘村瑶族》都是微型调查基础上写出来的著作.说得通俗一点,

宏观调查是指“面",微观调查是指“点”。

只有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

对地方文化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

三、社区和个案

 在微观范围内的调查,社区和个案是人类学的两种典型的调查方

法.社区调查是社会学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实地调查。

但社区调查

不是社会学的专利,社区调查方法是从人类学对原始民族调查研究

中产生的。

社区是人类学调查研究中的一个基本单位。

吴文藻先生

   在实际的调查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