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75247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8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1页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1页
亲,该文档总共7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docx

化工企业应急预案

 

XXXX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规范XXXX公司安全经营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迅速、有序、有效地控制和处置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事故伤害降到最低,维护本公司和社会的安全稳定,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以人为本”的安全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的导则要求,特修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行政规章、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第13号)(2014.12.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第6号)(2009.5.1)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12.7)

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主席令第69号)(2007.11.1)

5.《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总局令第88号)(2016.7.1)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试行)(安监总厅应急【2009】73号,2000年4月29日)

13.《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名录》(安监总管三[2011]95号)

14.《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学品安全措施和应急处置原则》(安监总厅管三[2011]142号)

16.《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

1.2.2技术标准、规范

1.GB50016-20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3.GB12158-2006《防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4.GB50140-200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5.GB6441-1986《企业职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6.GB2894-2008《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7.GB/T20000.4-2003《标准化工作指南第4部分:

标准中涉及安全的内容》

8.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

9.GB50031-1991《乙炔站设计规范》

1.2.3直接衔接的上级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所属范围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火灾、爆炸、泄漏、车辆伤害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

针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经风险评估得出的事件发展趋势报告,根据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发展趋势和公司实际情况,应对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两级:

I级、II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级事故:

a)一次受伤1人;

b)一次中毒1人;

c)可能造成财产损失1万元以下;

d)公司现有应急救援设施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事件。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I级事故:

a)一次受伤1人以上;

b)一次中毒1人以上;

c)可能造成财产损失1万元以上;

d)需要紧急转移人员;

e)公司现有救援力量无法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外部救援。

1.4应急预案体系

由于本公司规模较小,储存的危险化学品主要为、依然被毒害品、腐蚀品,考虑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应急处置的需要,本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应急预案体系图如下: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

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体系图

1.5工作原则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最大限度地减少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努力减少未遂事件的发生,常抓不懈,防患未然。

增强忧患意识,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应急救援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保护人员安全优先。

2事故风险描述

2.1公司基本概况

2.1.1基本情况

XXXX公司公司地处,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注册资金万元人民币。

次氯酸钠、氢氧化钠、液氨、氮气、纯净水,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属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液氨属有毒性易燃液体;企业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和“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的工作理念,强化规范标准落实,努力实现的安全、清洁、环保型企业。

2.1.2厂址、周边环境及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位于中段,整个厂区平面布置生产区和办公区有明显分区,其中办公区布置在厂区的西北。

整个厂区的重要目标场所为:

罐区。

2.2危险化学品的危险有害特性

XXXX公司年产最终产品以及中间产物,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进行辩识,该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危险化学品为:

氮[压缩的或液化的]、乙炔、乙腈、电石、次氯酸钠溶液[含有效氯>5%]、氢氧化钠。

危险化学品特性如下:

1、2-甲基吡啶

2、氮[压缩的或液化的]

标识

中文名:

氮[压缩的或液化的]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

172

英文名:

nitrogen,compressed

UN编号:

1066

分子式:

N2

分子量:

28.01

CAS号:

7727-37-9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味压缩或气体。

熔点(℃)

-209.8

相对密度(水=1)

0.81

相对密度(空气=1)

0.97

沸点(℃)

-195.6

饱和蒸气压(kPa)

1026.42/-173℃

溶解性

微溶于水、乙醇。

临界温度(℃)

-147

毒性及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

毒性

LD50:

LC50:

健康危害

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使吸入气氧分压下降,引起缺氧窒息。

吸入氮气浓度不太高时,患者最初感胸闷、气短、疲软无力;继而有烦躁不安、极度兴奋、乱跑、叫喊、神情恍惚、步态不稳,称之为“氮酩酊”,可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

吸入高浓度,患者可迅速昏迷、因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死亡。

潜水员深替时,可发生氮的麻醉作用;若从高压环境下过快转入常压环境,体内会形成氮气气泡,压迫神经、血管或造成徽血管阻塞,发生“减压病”。

急救方法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皮肤、眼睛与液体接触发生冻伤时,用大量水冲洗,就医治疗。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不燃

燃烧分解物

氮气

闪点(℃)

/

爆炸上限(v%)

/

引燃温度(℃)

/

爆炸下限(v%)

/

危险特性

不燃,但在日光曝晒下,或搬运时猛烈摔甩,或者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建规火险分级

稳定性

稳定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禁忌物

―――

储运条件

与泄漏处理

储运条件: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

防止阳光直射。

验收时应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先发用。

搬运时应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损坏。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法

不燃,切断气源。

用雾状水保持火场中容器冷却,可用雾状水喷淋加速液态蒸发,但不可使水枪射至液氮。

乙腈

中文名:

乙腈;甲基氰

英文名:

acetonitrile;methylcyanide

分子式:

C2H3N

分子量:

41.06

UN号:

1648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

2622

CAS号:

75-05-8

外观与性状: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溶解性:

与水混溶,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

-45

临界温度/℃:

274.7

相对密度(水=1):

0.79(15℃)

沸点/℃:

81.6

临界压力/MPa:

4.83

相对密度(空气=1):

1.42

最小引燃能量/mJ:

饱和蒸汽压/kPa:

13.33(27℃)

燃烧热/(kJ·mol-1):

-1264.0

燃烧性:

易燃

闪点/℃:

12.8(CC);6(OC)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引燃温度/℃:

524

爆炸极限/%:

3.0~16.0

稳定性:

稳定

爆炸物质级别、组别:

禁配物:

酸类、碱类、强氧化剂、强还原剂、碱金属、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燃烧时有火焰。

与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过氯酸盐等反应剧烈。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容器突然发出异常声音或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撤离。

灭火剂:

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

低毒

急性毒性:

LD502460mg/kg(大鼠经口)LC507551ppm(大鼠吸入,8h)

乙腈急性中毒发病较氢氰酸慢,可有数小时潜伏期。

主要症状为衰弱、无力、面色灰白、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胸闷、胸痛;严重者呼吸及循环系统紊乱,呼吸浅、慢而不规则,血压下降,脉搏细而慢,体温下降,阵发性抽搐,昏迷。

可有尿频、蛋白尿等。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5%硫代硫酸钠溶液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勿用口对口)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就医。

食入:

如患者神志清醒,催吐。

洗胃。

就医。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毒物时,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

穿隔绝式防毒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油手套。

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毒、防静电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作业时使用的所有设备应接地。

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

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收。

使用洁净的无火花工具收集吸收材料。

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抗溶性泡沫覆盖,减少蒸发。

喷水雾能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限制性空间内的易燃性。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喷雾状水驱散蒸气、稀释液体泄漏物。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

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5、电石

标识

中文名:

碳化钙;电石

英文名:

calciumcarbide;acetylenogen

分子式:

CaC2

分子量:

64.10

UN编号:

1402

CASNo.75—20—7

危险化学品目录序号:

2107

外观与特性:

无色晶体,工业品为灰黑色块状,断面为紫色或灰色。

熔点(℃)

2300℃

沸点(℃)

无资料

相对密度(水=1)

2.22

相对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汽压(k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溶解性: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

损害皮肤,引起皮肤瘙痒、炎症“鸟眼”样溃疡、黑皮病。

皮肤灼伤

表现为创面长期不愈及慢性溃疡症。

接触工人汗少、牙釉质损害、龋齿

发病率增高。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引燃温度无资料

聚合危害:

不聚合

闪点(℃):

无资料

稳定性:

稳定

爆炸极限(V%):

无资料

最小点火能(mJ):

无资料

最大爆炸压力(MPa):

无资料

危险特性

干燥时不燃,遇水或湿气能迅速产生高度易燃的乙炔气体,在空气中

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产生爆炸性灾害。

与酸类物质能发生剧烈反应

燃烧产物:

乙炔、CO、CO2

禁忌物:

水、醇类、酸类

灭火方式

禁止用水或泡沫灭火。

二氧化碳也无效。

须用干燥石墨粉或其它干粉(如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泄漏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小量泄露:

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露:

用塑料布,帆布覆盖,减少飞散。

与有关技术部门联系,确定清除方法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作业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化学防护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它: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内温度内。

远离火种,热源。

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

室内地面要高于室外自然地面,以防雨水浸入。

应与卤素(氟,氯,溴)、潮湿物品、易燃,易爆,可燃物等应分开存放。

专仓专储。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要充分通风,并保持干燥。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禁止撞击和震荡。

雨天不宜运输。

2.3危险、有害因素的辩识

1、危险有害物质分析

依据《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公司所经营的上表罗列的均属于危险化学品。

2、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因原料和生产工艺决定,建设项目生产所固有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较为突出。

其中较为突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是建设项目在生产和储存、装卸过程中危害性较为突出的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窒息、灼烫、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另外还存在可造成噪声振动、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和粉尘危害等危险有害因素。

序号

事故类别

诱发原因

事故后果

1

火灾、爆炸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涉及的乙炔、2-甲基吡啶属于甲类火灾危险性、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强烈反应。

造成人员、设备、财产的损失。

2

中毒和窒息

该项目储存的多种物质等属毒性物质,无论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都会对健康造成危害,如果发生以上情况超过人的接受限值,将会导致中毒事故的发生。

造成人员伤亡

其他可能造成危险有害因素的还有以下几种:

1)机械伤害

该项目生产过程有泵等,其转动外露部分有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机械伤害的危害方式:

机械伤害主要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

机械伤害原因分析:

1、机械因素:

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置有缺陷,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

2、操作者本身因素:

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防护用品;过度疲劳等。

3、环境因素:

照明度不够或光线刺眼,工作场地设备布置不合理,噪声影响等。

4、管理因素:

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密,安全制度、法规不健全等。

5、意外伤害。

2)电气伤害

1、触电的危害:

触电是指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导致电流流经人体而引起的局部受伤或死亡现象。

人体触电后,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引起内部器官麻痹,肌肉痉挛,心室颤动,呼吸停止。

触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大,危险越大。

触电事故是供、用电过程中多发事故,触电对人体的伤害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2、触电原因分析

造成人员触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人员的违章带电作业,直接触及带电体;违章操作电气开关而导致直接触电;因管理使用不当,设备老化,绝缘降低而漏电,致使触电;检修人员不按电气安全工作规定,对停电后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设备不挂临时地线,对高压电缆、电力变压器、电容开关柜及大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停电检修前不进行充分放电而造成感应电压、剩余电压触电。

主要原因是人为的违章作业和误操作,作业环境条件不良,设备有缺陷,操作技术不熟练,安全防范措施和用品有缺陷或缺乏等。

3)车辆伤害

厂内机动车辆是指企业厂区范围内行驶及作业的机动车辆。

厂内车辆伤害:

厂内各类运输车辆如车辆本身缺陷,或制动、音响、灯光等失效,道路状况不符合规定要求或误操作等原因,导致车辆对周边人员的伤害事故。

该项目中厂区运输以汽车运输为主,台车、叉车运输为辅,因此存在车辆伤害,其原因有以下方面:

1、违章驾车;2、疏忽大意;3、车况不良;4、道路环境;5、管理因素等。

4)高处坠落与物体打击

操作平台如因防护栏杆缺失、防护不良或无防护,人员违章登高作业未防护等,均可能发生作业人员高空坠落事故。

当人员从高处作业点下方通过时,可能会受到来自高处的落物的打击伤害。

在高处作业点下方有通行道路时,将增加发生此类事故的几率。

5)腐蚀危害

该装置大部分环境存在腐蚀性环境。

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由于物料介质有一定的腐蚀性,可造成这些场所建筑物和设备腐蚀,会对钢铁等设备有较强的腐蚀作用,影响使用寿命。

6)噪声、振动危害

生产过程中的噪声主要来自冰机、各种泵、风机、离心机等设备,在这些设备存在的厂房或场所长期工作的人员,噪声对人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会使人的听力下降,严重者可造成噪声性耳聋,并可能引起神经衰弱、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

噪声作业环境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信息交流,容易诱发事故,而且振动会造成设备、管道金属材料的疲劳,缩短使用寿命,易因疲劳损坏引发其它事故。

7)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除上述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外,还有许多其它危险危害,例如:

各种高大建(构)物或装置设备、高空作业平台上有发生高空坠落危险;水池缺少防护,造成人员坠入,可能造成淹溺。

2.4重大危险源辨识

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损害的化学品。

判定场所和设施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所依据的标准是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当单元内存在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上述标准规定的临界量,该单元即被定为重大危险源。

该项目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根据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见下表。

表3-1危险物质数量及临界量一览表

序号

物质名称

数量

临界量

1

电石

30t

100t

2

乙炔

428.4kg

1t

3

乙腈

430.4t

1000t

4

2-甲基吡啶

248.88t

5000t

5

1.312

10t

q1/Q1+q2/Q2+…+qn/Qn

=30/100+428.4×10-3/1+430.4/1000+248.88/5000+1.312/10

=1.34>1

因此该公司构成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

根据公司的规模、人员等的特点,公司成立了应急救援小组,其具体组成及职责如下:

组长(总指挥):

成员:

地点:

公司办公室

 

3.2主要职责

指挥部主要职责:

①发生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救援命令;

②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

③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预案工作经验和教训。

指挥部人员分工

总指挥:

组织指挥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分析事故状况,向各救援部门发出指令。

根据现场情况向有关部门报警(消防:

119、救护:

120、治安:

110),并向上级主管汇报及通知相邻单位。

应急抢险组:

按照各分预案对事故进行应急处理;对发生事故周边危险距离内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进行及时疏散及清理;负责抢救现场受伤人员离开危险场所。

技术处置组:

对出现问题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等紧急处理,防止其蔓延和进一步发展。

警戒疏散组:

疏散公司车辆和无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

后勤保障组:

负责提供救援所需的物资;负责运送伤员,担负事故抢险的任务;协助救援组救治受伤人员,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治疗。

3.3各方应急力量应事先熟悉救援职责

各救援人员应该事先了解和熟悉应急救援的过程以及发生事故时的危险化学品的理化性质及应急措施,并牢记自己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的职责,能够在准备充分的情况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充分发挥救援能力。

4预警与信息报告

4.1危险源预警

通过对公司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排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公司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有火灾和触电、运输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等,对其实行严格的监测监控。

4.1.3预警措施

1.有火灾危险的场所,严禁烟火,加强通风,并设置醒目的安全标志;电气线路定期检修、更换,避免发生短路;加强安全检查,防止人为破坏;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2.对设备、线路采用与电压相符、与作业环境和运行条件相适应的绝缘等级,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状态。

3.日常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保养监督工作,确保性能安全良好。

4.制订日常点检表,专人巡检,作好点检记录。

5.及时对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上的缺陷等隐患进行排查治理,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6.做好交接班记录。

7、公司给有关人员和岗位配备了对讲机、固定电话、24小时值守电话,以备应急通讯。

8、报警预警措施

(1)可燃和有毒气体报警。

(2)超温报警。

(3)超压报警。

(4)紧急停车报警

(5)电气超负荷报警

4.1.4预警方式

达到预警条件时,由现场作业人员大声呼喊或以其它方式向其余工作人员发出预警信号,并在安全区域内通过手机等通讯工具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进行报告。

4.1.5预警分级

针对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经风险评估得出的事件发展趋势报告,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趋势,应对事件预警级别分为两级:

I级、II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级事故:

a)一次受伤1人;

b)一次中毒1人;

c)可能造成财产损失1万以下;

d)公司现有应急救援设施可以进行有效控制的事件。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为II级事故:

a)一次受伤1人以上或死亡1人;

b)一次中毒1人以上或死亡1人;

c)可能造成财产损失1万以上;

d)需要紧急转移人员;

e)公司现有救援力量无法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有效控制,需要外部救援。

4.2信息报告与处置

4.2.1信息接收与通报

当发生事故时,发现事故的现场工作人员应立即向应急救援小组组长(秦保伟)报告。

事故信息的报告与通知应做好以下几点,便于应急救援队伍了解事故发展的情况,及时准确的对事故进行指导和救援,事故信息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的时间、救援的地点(事故发生地)、事故发生的性质等事故的基本情况;

2、事故现场情况;

3、事故发生的经过和采取的救援情况;

4、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的的人员、财产损失;

5、已经采取的措施;

6、其它应当报告的情况。

火灾报警电话:

119

医疗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