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480031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docx

写作指导环境描写

写作指导:

环境描写

1.连串式描写,展开故事的情节

  在文章中,同一景物多次使用,递进描写,不仅可以使情节显得更加真实、更加引人,还能自然地展开情节。

在一篇题以《关心》为题的作文中就三次出现了景物描写。

开头是这样描写的:

  “细雨绵绵,如同那扯为断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绵的雨丝,没有尽头。

”中间接着说:

  “放眼望去,那一片片的竹林在雨中显得更加娇美了,那一簇簇的绿叶,经过雨水的洗刷之后,更加绿了,更加亮了。

  结尾的时候,作者再次写到了景物:

  “我呆呆地伫立雨中,望着父女俩消失在茫茫的雨雾中。

心中忽然静静地淌过一阵热流。

”“雨依然飘洒,不过,雨丝却成了母亲的双手,在轻抚着奔跑的我。

  同样写雨,却用了三段情感不同的文字,情节自然。

用这种方法写出来的文章,脉络分明,极富情感。

  2.情景式描写,揭示人物的情感

  把内心的“情”,自然地渗透到外物之中,这就是“情积于内而发之于景”。

在写作中,真正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才会情景合一、水乳交融,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就是这个道理。

  一位学生在《茵草坪上的故事》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作者不直接写内心滋生的思念之情,只说:

“一场雨之后那一遍茵草地更绿了,那一株株的绿草一下子似乎长子一大截,让这片小小的草地变成了一张厚厚的绒毯,我感到,那正在滋生的不是小草,而是自己无法阻止的思念。

  这样的句子含蓄有情,与一般的景物描写就有了不同。

  3.对比式描写,衬出深刻的主题

  “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

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的草地上,普鲁士士兵正在操练。

”(《最后一课》)

  4.梦幻式描写,反映人物的期待

  比如长城专题中,作者想象中的长城

  好的景物描写能为我们的文章“锦上添花”。

  一、运用通感的方法,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

  简单地说,就是你在描写环境的时候,不要单纯地用眼睛去看,人有五感:

形、声、色、味、触。

那么相应的,你在环境描写的时候也可以用到这种方法来使你的环境描写给予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来做一个比较,以沙漠的环境为例:

  戈壁滩时而静悄悄,静得让人窒息,偶尔一股旋风卷起一柱黄沙悠悠升空,更有一股莫名的静寂气氛。

时而狂风大作,飞砂走石,那气势似要把整个自然界消灭在它的淫威之下,令人畏惧而又无奈。

走进戈壁滩,犹如进入原始荒野,满目苍凉,毫无生气。

然而,那麻黄草为了寻找水源,把根深深扎进粗砂砾石里。

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枝叶非常窄小、枯黄,但它高仰起头颅,怒视着荒原,看不出丝毫的妥协和乞求施舍。

  二、“四觉缀修辞”

  就是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写景,结合恰到好处的修辞,景物描写语言自然也就细腻生动了。

  视觉+比喻、拟人

  例1:

初夏的骄阳下,放眼望去,田野一片金黄,和风卷起层层麦浪,饱胀的麦穗随风得意地摇摆着。

一些庄稼地里已经有农民在提前收割了。

  触觉、听觉+夸张

  例2:

清晨凉风飚,阴冷厚重的雾帐吞噬了一切——包括你转身离去的背影,你正从我的心上走远。

竹林中的露珠正啪啪地滴落,一声声,一粒粒,敲碎了我的心。

  例3:

骄阳似火,连空气仿佛都呈黏稠状,知了也只剩下懒散的尾音。

坐在三轮车上,我任天气控制我的心情,内心一片烦躁。

  三、“景物加情感”

  ——就是在环境描写的同时,别忘了要有自己对景物或环境氛围的主观感受,也就是心理描写。

如上面的例2和例3。

如果是文章中的人物,也要写出景物或环境对人物的作用。

  例如:

天上飘着茂密的雪粒,父亲站在操场上耐心的等待着儿子放学。

一阵寒风袭来,他不禁浑身哆嗦个不停。

  四、“实写加虚写”

  一光有对实景的描绘,有时候也是达不到一定的艺术效果的。

所谓虚景就是想像梦幻之景物

  例如《春》中的句子:

  ①闭了眼,树上仿佛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④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些景物描写都是虚实结合,给人无限遐想。

  景物描写一定要与文章的人物、事件有密切的关系,烘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这样的景物描写必不可少。

否则,写出来就是多余的。

  注意事项:

  目的明确——为表达中心思想服务;

  具体生动——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抓住特征——写出独具特色的景物。

  一、任何的环境描写都是有规律可寻的,也就是遵循着写作者的视角来慢慢推进。

一段好的环境描写,比如描写黄昏窗外的景色,不可能一会写东,一会写西。

杂乱无章的描写次序对于你的文字实际上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你的环境描写必须要有自己的顺序。

或者由远到近、或者由近到远。

或者由主要景物写到次要景物。

尽量避免无差别无

  次序的环境描写。

  二、明确你此次环境描写的作用

  所以在写作之前,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主线和支线。

明确了这个之后,要知道你的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为了交代地点,还是为了渲染环境,是为了烘托人物的情感,还是为了反映人物的品质。

如果都不是,那么,你的环境描写是没有意义的。

  四、环境描写误区

  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往往交叉进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但如果运用不当,就容易步入以下三大误区:

  1、环境描写不真实、不典型。

在作文中尤其是社会环境描写若不典型,就会削弱文章的感染力。

恩格斯说过: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

”因此,环境描写要真实,要典型,才能“创造”人,才能是一个有血有肉有骨有感情的人。

  2、环境描写详略不当,喧宾夺主。

要知道环境描写是写作的一种辅助手法,描写得过多、过滥,势必“意外伤害”主题。

茅盾曾批评过某些青年作者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法:

“有些作品,开头写了几百字的‘外景’,而后写到室内的人物,展开故事;这一段‘外景’与室内发生的故事不相关联。

因此,‘外景’的描写成为赘瘤。

  3、人物的思想感情没有渗透到环境描写之中。

描写环境的目的是刻画人物,通过描写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而不要把描写当成一贴膏药硬往文章中贴,或当成一种装饰品,去从形式上美化文章。

只有在描写中融进真情实感,敞开肺腑于直陈,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凡是读过鲁迅先生作品的人都会有这种感觉,鲁迅先生笔下的社会环境描写可谓炉火纯青。

但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在那些笔锋犀利的作品的字里行间包含着的那满腔激情,真正体现出一个爱国主义文艺战士的襟怀。

  写景的位置:

  1、在开头写景,渲染某种气氛、交待故事背景,为情节的发展作铺垫。

  2、在文中写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在文末写景,升华主题、使作品具有无限的思考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