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毒主题班会.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64840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禁毒主题班会.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禁毒主题班会.doc

《禁毒主题班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禁毒主题班会.doc(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禁毒主题班会.doc

 毒品,NO!

                       --禁毒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标:

   1、借助本次活动,了解毒品知识.

   2、深刻认识、理解毒品、性病等社会问题对个自身乃至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3、学习一些预防和抵制的措施和方法,从生理和心理上建立和巩固对毒品等恶习的防线,珍惜生命,远离毒品,完善人格,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

 二、活动设想

     课前组织学生利用网络媒体,广泛搜集相关信息,进行提炼、整理,分门类别形成卡片样式。

课上,采取一人主持,人人参与,合作探究形式。

全过程可分为四大板块:

1。

认识—-毒品真面目,

2.构建——自身防毒墙,

3。

警戒——毒品潜侵袭;

进行逐个展示。

课后,组织学生设计专题宣传班级报刊,写倡议书张贴在宣传栏内。

 三、活动过程:

    

(一)、认识—-毒品真面目

      主持人:

几斤烟土可使一个民族沦为亡国奴,真可谓触目惊心,悚人毛发。

它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人们竟会被它所支配,驱使左右,乃至俯首称臣。

下面我们就一睹它的容貌。

      〖活动〗:

采取由一个小组所有成员根据图片或实例逐一进行解说.

      1。

展示:

鸦片、海洛因、罂粟、冰毒等毒品的图片,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并兼有某小组人员进行介绍;如:

毒品种类的介绍:

     

(1)鸦片  

      俗称“阿片”“大烟”“烟土”“阿芙蓉”等。

它是一种棕色的粘稠液体,属于初级毒品,主要含有鸦片生物碱,已知的有25种以上,其中最主要的是吗啡、可待因等。

     

(2)吗啡  

      是从鸦片中经过提炼出来的主要生物碱,呈白色结晶粉状,闻上去有点酸味。

过量吸食吗啡后会出现昏迷、瞳孔极度缩小、呼吸受到抑制,甚至出现呼吸麻痹、停止而死亡。

     (3)海洛因 

      英文名Heroin,是鸦片经特殊化学处理后所的的产物,属于合成类麻醉品。

毒品市场上的海洛因有多种形状,是带有白色、米色、褐色、黑色等色泽的粉末、粒状或凝聚状物品,俗称“白粉"。

     (4)大麻   是种草本植物,通常被制成大麻烟吸食或用做麻醉剂注射,有毒性。

     (5)可卡因  英文名Cocaine,是一种无味白色薄片状的结晶体。

服用方式是鼻吸,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高度毒性,让人产生兴奋感.及视听触等幻觉。

      2.介绍毒性危害.

      主持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从自然属性讲,严格管理下合理使用,具有临床治疗价值,那就是药品;从社会属性讲,如果非正常需要而强迫性觅求,是这类物质失去了药品的本性,这类物质就成了毒品.下面请第四小组借助自做的多媒体课件为大家讲述这一杀手的危害性。

   

(二)构建——自身防毒墙

      主持人:

据国家禁毒委员会统计,目前我国的吸毒者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全部吸毒者的85.1%.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复杂多样,

      那么,如何筑起理智的长城,防护住我们纯真的心灵?

      1。

我们是毒品的主要目标,大家说说为什么青少年成为毒品的主要受害者?

(各小组自由发言,表演短剧《校园一角别阴暗》)

       2。

预防——社会共同的行动,如何构建严密的防护墙?

(各小组献计献策-—力主可行)

    (三)、警戒-—毒品潜侵袭

      主持人:

生活在艳阳下的我们,盛开在灿烂的花季里,青春是绚丽而宝贵的,珍惜它,把它投入到火热的学习、生活和国家建设之中去,那生命会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活动〗:

班长组织:

1。

全体同学进行以“拒绝毒品,永葆绿色健康”为主题的宣誓签字活动.2.国旗下庄严的宣誓。

3.“理想、人生与追求的唱响"诗文朗诵。

4。

铭记:

生活格言.

    (四)、结束语——主持人

      禁毒是我们这一代青年的责任,鲜艳美丽的花季利怎能有罂粟的盛开?

幸福的生活绝不能被毒品的破坏。

请谨记:

每年的6月26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

和“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Yestolife,notodrugs)的口号。

我就为大家朗诵这首诗作为这次活动的结束吧。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班禁毒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主题: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活动目标:

1、对常见毒品的认识,增强青少年学生的禁毒意识,普及青少年禁毒知识,提高青少年自觉抵御毒品的能力;

2、毒品对身心的危害、吸毒对社会的危害,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

3、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4、珍惜生命,远离毒品,教育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教育他们要勇于面对人生可能会遇到的升学、就业、婚恋、家庭等方面的挫折和不幸,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解决,切勿靠吸食毒品来逃避现实。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 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准备工作:

开展班会前让全体的同学观看了学校组织的有关预防毒品专题教育的vcd,并让学生自己去查找资料,特别是班干部们要准备好发言稿,要求每位同学要写好观后感,在班会上每个同学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结合观后感进行简短的几分钟发言。

实施过程:

一、班主任发言 :

首先由班主任组织开场,说明本节课的主要目的以及主要的实施流程。

提出了本次班会的目的和要求,以便班会课进行的有序、有节奏。

二、班长主持并发言:

今天我们在蓝天白云下成长,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我们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我们的生命是灿烂的。

但却有一个生命幽灵时时刻刻地徘徊在我们的身边。

 它令许多人痛不欲生,它令许多人丢掉了宝贵的生命, 它令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它令人们谈之色变,它已成为全人类最严重的公害,它,就是毒品。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有些地方,贩毒、恐怖、黑社会三位一体,已构成破坏国家稳定的因素。

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片篇文章。

有一种娇艳的花,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罂粟花; 但它却跟另外一个罪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毒品。

三、播放禁毒宣传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吸毒在全世界日趋泛滥,毒品走私日益严重。

毒品的泛滥直接危害人民的身心健康,并给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巨大威胁.日趋严重的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灾难,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摆脱毒品之害。

由贩毒、吸毒诱发的盗窃、抢劫、诈骗和各种恶性暴力犯罪严重危害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治安秩序.

看完宣传片,想必大家对毒品有了新的了解,请同学们来谈一谈自己对毒品的了解。

(请同学们谈)看来,同学们对毒品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刻,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更全面的了解一下毒品。

四、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五、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①摧毁人的消化功能;②摧毁人的神经系统;③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④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对于人体来说,最重要的是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人吸毒成瘾后,毒品能直接改变大脑内部分化学物质结构,摧毁这三大系统。

青年人吸毒后面黄肌瘦,双眼呆滞,精神颓废,如同废人,人性泯灭.吸毒过量还会导致死亡,静脉注射极易感染艾滋病。

目前在国外吸毒者中,静脉注射毒品者,艾滋病感染率非常高。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导致堕落、犯罪,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吸毒者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毒品价格的昂贵,一个吸毒者每天吸食毒品的费用就需要数百元甚至上千元,即使百万家产也会很快吸光。

钱用完后,吸毒者在毒瘾的驱赶下千方百计“搞"钱。

二是长期吸毒的人思想、性格已发生了变化,冷漠、自私、狂躁冲动,甚至丧失人性,无视他人利益和国家法规,又加上毒瘾的作用,只要能把钱弄到手,什么违法犯罪的事情都会去做,其中一些吸毒者由于长期吸毒、熟悉毒品的流通渠道、于是在供自己吸食外,还转手向新的吸毒者提供毒品,从中牟利,充作自用的毒资.近几年来我国由吸毒引起的家庭生活悲剧不断发生,触目惊心。

六、我国取得的一些禁毒成果:

从1990年起,中国每年在“6月26”国际禁毒日前后均集中开展大规模的禁毒宣传活动。

全国各地特别是毒品危害严重的地区,公安、宣传和教育部门积极行动,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电影、图书、挂图以及禁毒知识竞赛、有奖问答、巡回演出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了面向广大人民群众的经常性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全民的防毒拒毒意识。

1991年中国公安部门和海关工侦破8395起毒品犯罪案件,缴获1959公斤海洛因、2026公斤的鸦片和其它毒品。

1992年,全国工侦破毒品案件14000多起,缴获各类毒品8700公斤。

自1997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势浩大的禁毒专项斗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七、毒品的成瘾性: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1。

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

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

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毒品的渗透是导致吸毒蔓延的客观原因,不健康心理是驱使吸毒的主观原因。

据介绍,大多数吸毒者第一次吸毒的毒源是“朋友”,一半左右的人首次吸毒是对毒品“并不了解"。

 让我们来拆开毒贩引诱人们吸毒的招数。

(1)吸一两次毒品不会上瘾.       

(2)给你免费尝试。

等你上瘾后,再出高价出售毒品给你。

(3)吸毒治病.实际情况是,吸毒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其大脑、血液循环、呼吸系统功能,还会降低其免疫能力和生殖力,甚至导致死亡。

(4)吸毒可以炫耀财富,现在有钱人都吸毒.

(5)利用女青年爱美之心,编造“吸毒可以减肥”的谎话。

实际情况是,吸毒不仅损害面容和身体,还摧残人的意志。

因此要告诫青少年:

绝不要有“第一次”.

(6)在一些人遭受升学、就业、婚恋等挫折时,伸出“援助”之手,用毒品“帮助解脱”。

八、防毒的几种办法

在上网进一步认识毒品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

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毒品已成现今困扰社会生活最大的祸患,多少人因毒品买卖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工作的能力,出卖了自己的良心,背弃了家人与朋友,甚至失去了活在世上的意义,更为严重的是有人就因这小小的药丸献上了年轻且无价的生命!

1、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牢记”四知道”:

知道什么是毒品;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防范意识,培养文明健康的兴趣爱好,,不盲目追求享受,不以好奇心为由侥幸去尝试,不受不良诱惑的影响。

3、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

4、不结交有吸毒、贩毒行为的人。

如发现亲朋好友有吸、贩毒行为的人,一要劝阻,二要远离,三要报告公安机关。

5、养成良好的行为,杜绝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不涉足青少年不宜进入的场所,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

6、使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坚决不再吸第二次。

九、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一)、认真学习禁毒知识.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

掌握禁毒知识对我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是我们抵制毒品的基础。

毒品的危害是极基严重的,它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吞噬人们的肉体和灵魂,直接毁灭我们美好的生活。

 

(二)、树立防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面对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和伪装,我们要学会鉴别,学会保护自己,防止被人引诱吸毒.结交朋友要慎重,平时生活要有规律,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活动。

(三)、从我做起,抵制毒品,做到不抽烟,不吸食毒品。

不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

吸食毒品就意味着自己正走上绝路,从事毒品违法犯罪活动更是死路一条。

(四)、主动同毒品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的斗争。

发现有吸食毒品的人员和制造、贩卖毒品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被犯罪分子利用。

   同学们:

我们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的希望,我们一定要珍惜青春,努力学习,积极要求进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担负起历史和时代的重任。

让我们行动起来,抵制毒品,参与禁毒!

十、班主任小结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珍惜生命,要正确地认识毒品,远离毒品。

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求刺激,赶时髦。

时刻记住,一旦惹上毒品,必将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社会。

毒品这东西一碰都不能碰。

远离毒品永不沾毒。

发现毒犯要检举揭发,与之斗争。

“远离毒品,关爱未来、健康生活”是我们在6月26日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禁毒日”里所要宣扬的,“国际禁毒日"其主题是“远离毒品,珍惜生命".我们绝对不能让毒品进入社会,不能让毒品进入家庭,不能让毒品制造惨案”永远追求健康美好的人生。

让每颗星星都闪发光彩,让每颗心灵为禁毒呐喊,这是本次班会课最突出的亮点.

十一、作业

1、课后学生搜集身边的有关毒品危害人类的案例。

 

 

 

 

 

 

远离毒品   关爱未来

禁毒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1、让学生了解常见毒品的种类。

2、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

3、理解毒品为什么会有成瘾性

4、青少年懂得如何学会自我保护,抵制毒品的诱惑

活动方式:

通过案例分析,联系自己周围的耳闻目睹的人和事。

学生分组辩论。

老师小结归纳.

教学过程:

开场白:

毒品是人类的公害。

它不仅危害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身健康,而且严重威胁着社会稳定,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毒品曾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如今毒品问题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它与恐怖主义、艾滋病并称为当今世界三大公害。

一、毒品的种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辅助材料:

1、鸦片:

鸦片取自罂粟花落之后结出的果,割开罂粟果,从中流出的白色浆液在空气中氧化分干,就是鸦片,鸦片中有20种生物碱,其中吗啡的含量约10%,长期吸食会使人消瘦,体质下降,免疫力下降,感染各种疾病。

2、吗啡:

是从鸦片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白色针状结晶。

它对呼吸中枢

有叫强的抑制作用,用量过大可致呼吸缓慢,甚至出现呼吸中枢麻痹,

这通常是吗啡中毒死亡的直接原因。

吗啡比鸦片更易上瘾。

3、海洛因:

俗称白粉,是吗啡和其它化学物品混合加热合成的。

极易上瘾,长期吸食或注射海洛因,会使人身体消瘦,瞳孔缩小,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病毒性肝炎,肺脓肿及艾滋病,极难戒除。

4、冰毒:

学名是去氧麻黄碱或甲基安非他明。

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它是无臭、带苦味的半透明晶体.吸食冰毒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强的刺激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大脑机能损坏。

吸食者常发生精神分裂而自杀、自残。

5、摇头丸:

学名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属安非他明类兴奋剂的一种,具有强烈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有很强的精神依赖性,长期服用,会严重损害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偏瘫,也很容易使吸食者的行为失控而发生以外。

6、可卡因:

化学名为苯甲基芽子碱,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小剂量的可卡因能导致心律减缓:

剂量增大后则心律增快,呼吸急促,可出现呕吐、震颤、痉挛、惊厥等现象:

如果大计量。

则可导致死亡。

二、毒品的危害(学生自己讨论,老师归纳小结)

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艾滋病”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庭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

三、毒品的成瘾性(老师先介绍两篇案例)

毒品的成瘾性是对毒品产生强烈的渴求欲望,并反复的使用毒品,以取得快感,或避免出现痛苦,使吸毒者处在一种特殊的精神和病态状况,可分为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两种。

精神依赖性:

也称心理依赖,这是毒品对中枢神经系统作用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神经效应,毒品使用者处于一种追求使用毒品的强烈欲念下有一种渴求,这种欲念强迫吸毒者不顾一切去寻求毒品,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身体依赖性:

又叫生理依赖性,这是中枢神经系统对长期使用成瘾性毒品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状态,这时候身体必须在足量毒品维持下,才能保持正常状态,一旦停止使用毒品后,生理功能就会发生紊乱,出现一系列严重反应,称戒断症状,以海洛因为例,其戒断症状表现为打呵欠,流泪、流涕,皮肤起鸡皮疙瘩,出汗,瞳孔散大,肌肉、骨、关节疼痛、寒战,体温高,生理上焦虑、烦躁不安,严重者嚎叫、撞墙,在地上打滚,甚至出现自杀行为。

四、吸毒者为什么以青少年为多:

1、青少年多单纯无知,有强烈的好奇心,且从众心理强,一人吸烟大家跟着吸,一人吸毒大家跟着试。

2、成长过程中会遇到挫折,逆反心理强,精神空虚更经不起诱惑,在毒品中求刺激。

3、盲目追求时髦,把吸毒视为时尚。

4、自我防卫能力弱,对毒畈的引诱逼迫无力拒绝。

5、轻信偏言,以为毒品可以提高成绩、治疗疾病……

五、防毒的几种办法

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吸毒会上瘾的,害人害己别害我.

2、金蝉脱壳法--情况若不许可.或者受到威逼利诱,可以借口婉转拒绝:

“我,我肚子痛,我要去厕所。

"然后溜之大吉.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建议,例如相约一起游泳、看球赛等,借以转换话题:

“这些东西有什么好吸的,我有两张票,不如一起去看电影。

4、秘密报案法——如果实在无法脱身,趁人不注意时,偷偷告诉你依赖的人,或者拨打110,警察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助。

5、及时告知家长法——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不许你告诉家人老师,否则就要对你或家人下手时,一定不要被他们威吓住,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六、学生讨论

七、班长代表全体学生发出倡议。

八、班主任小结

 

热爱生命 远离毒品

禁毒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落实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

把有关毒品知识,毒品的危害、预防吸毒的方法传授给青少年。

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保证我们下一代不受毒品的侵袭。

二、活动形式:

1、让学生查阅、准备有关资料,班会时上讲台演讲。

2、老师通过提供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加深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认识。

课时计划:

一课时

三、活动过程:

(一)让做好准备的2-3名学生上台演讲;

(二)老师提供更详实的图片、文字资料,进一步对学生进行禁毒预防教育。

1、要求及意义:

1997年国家禁毒委与国家教委联合发文,规定各大、中、小学校都要开设禁毒知识教育,这是因为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毒品侵袭的重点对象,各大、中、小学校是青少年最集中的场所。

各大、中、小学校抓好了对学生的禁毒知识教育,就能保证我们下一代不受毒品的侵袭.

2、当今现状:

在吸毒者中,由于无知、好奇、被他人引诱而吸毒的青少年的比例最高。

青少年正处在生理、心理发育时期,好奇心重,判别是非能力不强,抵制毒品侵害的心理防线薄弱,加之对毒品的危害性和吸毒的违法性缺乏认识,最容易受到毒品的侵袭.我国吸毒者中,80%以上是青少年.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珍惜生命,远离毒品的教育是禁毒预防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小知识]

禁毒教育的“五个一工程":

即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建立一所禁毒教育基地;各大中小学校每年都要集中开展一次禁毒教育活动;各地都要组织一批禁毒宣传理论研究成果;创作一批禁毒文艺活动;培养一批青年禁毒志愿者。

(三)主要诱因

根据调查,导致吸毒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好奇心驱使:

 

在调查报告中占第一位的原因就是“体会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尝新鲜”。

这种“试一试”的念头往往就是走吸毒不归路的开端。

(2)逆反心理:

有人为吸毒者作戒毒榜样,导致吸毒后戒不了;有的被激将而吸毒,特别是个性极强的人往往被自信心所蒙蔽。

(3)被欺骗、引诱:

不少吸毒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欺骗吸毒,几次后找到了欣快感而无法自拔。

不少毒贩为扩大毒网,经常利用青年学生的无知多方引诱。

(4) 环境影响:

 多见于家庭亲友,所谓近墨者黑。

(5) 负面生活事件影响:

对于感情脆弱、意志薄弱的人更容易发生。

夫妻感情不和、失恋、父母离异、事业受挫、失业待业等引起的苦闷、情绪低落,以毒麻醉,解脱苦恼。

(6) 医源性成瘾:

 由于国家对于麻醉品控制较多,现在医源性阿片类药物成瘾已不多见。

(四)四大危害性

1、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

嗜睡、感觉迟钝、运动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戒断反应:

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和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的重要原因。

精神障碍与变态:

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感染性疾病:

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对家庭的危害:

家庭中一旦出现吸毒者,家便不成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坏了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吸毒者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同时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机体都会带来极大的损害.

3、吸毒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多种原因可以造成吸毒者死亡率高于一般人群,归纳如下;

吸毒过量死亡,过量吸毒致死亡多见于年龄较轻者。

吸毒者的自杀率远远高于一般人群,有资料表明,吸毒者自杀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10-15倍.

吸毒者参与犯罪死于非命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

 ;

吸毒者易于死于各种吸毒引起的并发症,毒品可对中枢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等造成直接损伤引起死亡。

吸毒者患病后不积极求治易发生死亡。

吸毒者常死于各种意外事件,毒品可影响吸毒者的精神活动,使吸毒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注意能力下降和操作能力下降。

4、吸毒者的人格和心理变异

通过研究发现,毒品使吸毒成瘾者的人格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严重的影响其思维、行为和情绪,对于吸毒的意志力、注意力、记忆力、耐受力、持久力等都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对毒品的依赖性使吸毒者丧失了效率、兴趣、责任感、羞耻感等,产生情绪不稳定、疑心重、敌对感强、偏执、惊恐的现象。

也有少数吸毒者有精神抑郁、自卑感、无能感、性心理和性行为异常、喜好刺激、逃避现实、自恋等病态心理特征。

因此吸毒者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精神系统出现了障碍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