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88272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33.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docx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程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我公司对本工程质量管理高度重视,力争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有针对性的质量保证措施及创优措施,实实在在的做好质量管理工作,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建设精品工程。

1.质量要求、目标与质量管理计划

质量要求:

符合水环境综合治理、黑臭水体治理、海绵城市等技术规范及其他有关规范合格标准等现行质量验收标准,并通过省市级住建部相关考核。

质量目标:

过程控制,质量受控。

强化设计质量、设计深度和设计意图落实管理,加强施工过程监控,落实创优规划措施,严格按照设计、现行的有关规范、标准、规程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的质量验收标准。

工程质量达到国家现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合格”标准。

质量管理计划:

根据H市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文件要求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并结合本工程具体情况,施工质量全面满足招标文件和图纸要求,达到业主和《H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的水系综合整治相关要求,打造“H魅力水城,生态宜居家园”,把该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

2.设计质量控制

2.1.设计质量管理体系

完整的质量保证体系是获得优秀勘测设计科研成果的前提条件,我院于目前已全面通过GB/T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GB/T18001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在一个新的水平上建立起对勘察、设计、咨询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一整套质量、进度、后续服务管理措施。

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3-1、图1.3-2。

 

图1.3-1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一

 

图1.3-2设计质量保证体系框图二

2.2.设计质量保证措施

2.2.1.设计策划

在进行策划时应组织确定:

(1)工程设计阶段,如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

(2)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3)工程设计任务的工作分工;

(4)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对本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邀请顾问专家进行专项讨论,集思广益,确定最佳设计方案,防止出现质量问题。

(接下页)

图1.3-3设计管理工作流程图

2.2.2.组织和技术接口

项目负责人确定设计部门与外部有关各单位的相互接收和传送的资料、信息(包括图纸、文件、电报、电传、电话、信函等),所有信息应形成文件予以传递。

工程对外的联系、接洽工作由项目负责人或受其委托的人员进行。

(1)设计输入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确定本工程设计输入,并将工程设计输入形成文件。

工程设计输入一般包括:

1)工程概况;

2)设计任务;

3)必须的基础资料;

4)工程设计所需的资源和工程质量目标等。

投标单位规定设计输入的形式为设计工作大纲,由院技术委员会负责设计大纲的批准,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

(2)设计输出

设计输出必须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并以能够对照设计输入要求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来表达。

设计输出应满足设计输入要求,能为采购、服务以及生产操作提供适当的信息。

一般情况下,设计输出包括:

设计文件目录、设计说明、计算书、设计图、施工说明。

考虑到设计输出对后续各阶段工作的重要影响,投标单位规定必须由有资格的人员对设计输出文件进行验证。

(3)设计评审

在适宜的阶段,应对设计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1)评价设计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2)识别任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投标单位规定工程设计评审采用会签验证和会议评审两种方式进行。

设计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记录应予保存,项目负责人为本记录的归口管理人。

(4)设计验证

投标单位规定在设计的各适当阶段均必须开展设计验证活动,设计验证以对设计文件进行校核、审查、核定。

校审人员应按成品审核制度对设计产品进行认真的验证,以确保设计输出满足该阶段设计阶段输入的要求。

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应予以记录。

(5)设计确定

投标单位的设计确认分为三种形式:

1)当顾客在合同中规定要进行设计审查时,设计审查即为设计确认的方式之一;

2)政府部门规定的初步设计审查等为设计确认的第二种方式;

3)政府职能部门开展的施工图审查和顾客组织的施工图会审(设计交底)活动为第三种设计确认方式。

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的措施应予以记录。

(6)设计更改的控制

投标单位规定所有的设计更改在实施之前,均应经项目负责人加以确定,并形成文件。

适当时,应对设计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应包括对已交付产品及其组成部分影响的评价。

同样设计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2.3.内部审查制度

为把投标单位的质量方针在该项目设计及建设中真正贯彻落实,建立内部审查制度,对本工程涉及到的重点、关键的技术问题,不仅要发挥项目组、专业科室的集体智慧,还应充分利用投标单位一批资深老专家的宝贵经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设计出一流的方案,使技术质量更有保证。

2.3.1.内部审查活动的策划

(1)在管理者代表的指导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内部活动的总体策划,策划的内容包括内审的具体时间、内审重点、内审小组的划分、内审小组组长和组员的人选、内审文件和资料的准备等,内审员应与受审核项目无关。

(2)每次内审的策划结果应形成文件,并以内审计划的形式发布。

内审计划必须报管理者批准后才能予以实施。

(3)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将内审计划发送给受审核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内审计划的调整需经管理者代表批准。

2.3.2.审查范围和内容

(1)根据有关要求,设计内部审查范围为本工程项目各设计阶段的设计报告及工程技术专题报告。

(2)设计审查的主要内容是评价设计是否满足业主委托规定的技术和质量特性要求,检查设计是否还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方案,避免今后类似错误的发生。

2.3.3.实施内审活动

(1)内审方法一般是以工作现场审核的方式进行。

现场审核结合内审清单,通过询问、观察、检查证据进行,并记录客观证据。

(2)根据现场审核发现的客观证据,内审组组长组织本组内审员整理审核记录,填写不合格项记录、编制项目内审报告,并在现场审核后3日内将不合格项记录和项目审核反馈给受审核的项目负责人。

2.3.4.不合格项记录的处置

(1)受审核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对内审组提出的不合格项进行确认,并在不合格项记录表中填写不合格项产生的原因和拟采取的纠正措施。

受审核的项目负责人应在接到不合格项记录和项目审核报告后3日内将已经填写的不合格项产生原因和纠正措施的不合格项记录表原件,反馈质量管理办公室,本部门保留一份复印件。

(2)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每次内审提出的所有不合格项记录,编制项目内部审核总结报告,并将该报告发送给有关部门、项目组和相关人员。

2.3.5.纠正措施效果跟踪和内审记录归档

项目负责人负责跟踪并记录本项目所制定纠正措施的实施结果和实施效果评价记录,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督促项目负责人按计划实施纠正措施,质量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编目、保存内审记录。

3.质量保证体系

3.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本工程将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招标文件》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按照“统筹策划、全员参与、分级管理、职责分明、样板引路、全程受控”的原则建立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实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保证各项工作开展有计划、有依据、有标准、有措施、有检查、有分析和有改进。

3.2.质量管理方法

工程施工中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重点对5M1E(人、机、料、法、环、测)进行质量预控管理,运用PDCA(即计划-行动-检查-改进)质量循环管理方法,以“管理预控、过程监控、目标总控、成品终控”为原则,建立一个横到边、纵到底的质量控制网络,对工程质量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各工序施工质量,以过程精品创精品工程,达到工程质量合格。

3.3.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见图1.3-4。

 

图1.3-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4.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4.1.组织保证措施

(1)按照质量管理组织机构配齐、配强本项目质量管理人员。

(2)制定质量管理机构及人员的质量职责,做到职责明确,工作内容清楚,责任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形成质量工作人人肩上有责任的工作氛围。

(3)全面按照投标文件中确定的具有丰富的类似项目工程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和技术、管理人员投入本工程,以保证施工顺序进行和质量得到保证。

(4)建立健全各种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及制定质量标准及操作工艺,并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贯彻落实。

(5)确定本项目质量攻关项目,组建相应质量QC小组,保证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4.2.思想教育保证措施

(1)在参战职工中,广泛开展质量教育,使广大职工深刻认识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责任重于泰山;人人监督,把好质量关,严禁违章作业,预防发生质量事故,质量就是市场,不断建造精品工程,才能赢得市场。

(2)深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使参战员工更深刻认识人、机、料、法、环五大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从而围绕五大因素研究并实施不断提高工程质量的措施和方法。

(3)组织职工学习本项目的质量要求和在投标文件中对质量做出的承诺以及公司有关质量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统一参战员工的思想并明确创优规划目标和措施。

(4)总包项目部每周召开生产例会,总包项目总负责人把质量讲评放在例会的重要议事议程上,指出各个工区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

并形成会议纪要,以便在召开下周例会时逐项检查执行情况。

对执行好的施工队伍进行口头表彰,对执行不力者要提出警告,并限期整改。

4.3.技术管理保证措施

(1)建立并实行总包项目部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负责制,同时建立技术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使施工程序和方法符合施工技术管理制度的要求,以此确保工程质量。

(2)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运用统筹法、网络计划技术等现代管理方法在周密调查研究取得可靠数据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并报项目公司或监理工程师批准。

在严格按网络计划组织实施的同时,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调整,使整个施工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认真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分区单项工程由各工区总工程师牵头,在本项目投标文件的基础上,根据深化的现场调查,提出施工技术方案,提交总包项目部总工程师,由总包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优化,最后确定方案,并报业主及监理单位评审,经业主和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组织专家论证。

(3)做好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组织图纸会审,认真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资料,切实领会设计意图,查找是否有差、错、漏现象,及时会同设计部门和监理单位解决发现的问题。

邀请设计单位派人到工地现场进行交接和技术交底,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对设计图纸进行研究与现场核对工作,要求全体施工技术人员全面了解设计意图,做到心中有数。

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图纸会审后,由工区项目部总工程师、工程管理部长、技术人员、作业人员逐级进行书面及口头技术交底,确保作业人员掌握各项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质量标准。

4.4.施工保证措施

(1)施工准备阶段

总包项目部、工区项目部、作业队,根据本投标文件制定的质量目标和各项保证措施,分层次制订全部或单项工程的创优规划和更为详细的创优保证措施,为工程创优明确方法、途径和标准。

本项目开工所必须的各种条件,包括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配备和组织、施工场地布置、施工图纸准备。

(2)施工实施阶段

控制源头,把住材料采购关。

按照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要求,以物资采购、供应商提供产品、产品标识和追溯性、不合格产品控制、纠正和预防以及质量记录等六个环节进行控制,各种材料到达工地必须在监理的监督下进行验收,并按规范进行试验。

搞好技术交底,坚持按章操作,每道工序开始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交清设计要求、规范要求、质量要求和操作工艺标准、作业人员严格按照技术交底要求和标准施作。

分项工程开工前,由工区项目部的总工程师,根据专项方案、技术交底及现行的国家规范、标准,组织施工队伍进行样板分项(工序样板、分项工程样板、样板墙、样板间、样板段等)施工,样板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专项工程的施工。

同时施工队伍在样板施工中也接受了技术标准、质量标准的培训,做到统一操作程序,统一施工做法,统一质量验收标准。

大力推广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四新”技术,提高工程质量。

4.5.冬、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冬、雨季施工前,总包项目部总工程师主持制定冬、雨季施工方案,并报业主、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

由各工区项目部总工程师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学习、培训,再由技术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保证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施工质量满足设计和相应的规范要求。

4.5.1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1)在冬期施工前,要指定专人负责搜集、整理当地气象资料。

以防气温急剧下降,遭受寒流和霜冻的袭击。

(2)入冬前,提前组织有关机具、外加剂和保温供暖设备、材料的进场。

要注意做好地面排水工作,做到排水畅通,对临时设施、供水管道的保温等维护工作,保证冬季施工正常运行。

(3)冬期的焊接,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焊接时,应在背风的场地进行。

或者采取相应的防雪挡风措施。

焊后的接头,严禁立即碰到冰雪。

(4)冬期浇筑的混凝土,详细记录气温、混凝土浇灌及测温记录等,在受冻前,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控制在设计、相关规范要求范围内,否则应事先采取防冻保温措施。

严格控制混凝土拆除保温和拆模时间,当温度为-5℃~-8℃时,拆模板时间不少于48小时;当温度为-8℃~-12℃时,拆模板时间不少于72小时。

(5)在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宜使用无氯盐类防冻剂,对抗冻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气剂或引水减少剂。

掺用抗冻剂、引气剂或引气减少剂的混凝土的施工,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的规定。

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须清洁、不得含有冰雪等冻结物及易冻裂的矿物质。

在掺有钾、钠离子防冻剂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4.5.2.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1)雨期施工的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的分期完成,重要的或特殊的土方工程,应尽量避开雨期施工。

(2)雨施期间项目部加强与气象台联系,将旬报、日报信息做好、做细,根据气象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做好施工安排,减少暴雨、雷击等恶性天气对施工的影响。

(3)基坑做好四周挡水堰和坑底排水的准备工作,确保雨后地面雨水不流入基坑,雨后基坑内积水短时间内迅速排出,基坑常设三台水泵,另备用两台,以确保基坑的排水需要。

(4)回填方施工中,取土、铺填、压实等各道工序应连续进行。

雨期应及时压完已填土层或将表面压光,并用雨具遮盖好或是坑内有水时,应及时把水排除,再进行工作。

(5)混凝土浇筑前应根据结构情况和现场实际多考虑几道施工缝的留设位置,以备临时使用。

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应考虑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可能增加的水分。

混凝土浇筑前,要了解近两天的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大雨,并备足塑料布。

当浇筑过程中遇到大雨,必要时应振实已浇混凝土后停止浇筑,已浇筑部分用塑料布覆盖。

(6)怕雨、怕潮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在室内、或设立坚实基础堆放在较高处,用蓬布严密封盖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

5.主要工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5.1.土方开挖施工

(1)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使主体工程的基础开挖均保证在旱地施工。

在开挖区周围布设截水沟,采取集水坑抽水等临时排水措施,阻止外来水流进入场地,并有效排除积水;开挖面随时做成一定坡度,设临时坑槽、排水沟等排除地面积水,确保边坡稳定。

边坡遇地下水渗流时,根据情况采取疏导保护措施,再进行边坡修整和加固。

(2)基坑开挖期间,监理人认为有必要时,应对基坑及其周围受降低水位影响的地区进行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观测,并将观测点布置、观测仪器设置和定期观测记录提交监理工程师。

(3)开挖过程中随时校核测量平面位置、水平标高、控制桩号、水准点等,随时纠偏,并按图纸要求检查开挖边坡的坡度和平整度。

(4)雨季开挖制定相应的雨季施工方案,合理布置开挖区排水设施,防止雨水冲刷、侵蚀边坡和地基。

遇大雨停止施工,待雨停后排干积水,再继续施工。

5.2.土方填筑施工

(1)填土前应将基坑底的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由现场负责人专项检查。

(2)填筑土料的种类、含水量、土块大小、超径颗粒等均须符合设计规定。

不合格填筑料不得运入填筑面。

填筑料在装卸时,避免分离,不允许从高坡向下卸料,严防架空填筑。

(3)根据填筑料土质情况,进行与实际施工条件相仿的现场碾压试验,以取得最优碾压施工参数指导碾压施工。

(4)填筑施工严格按碾压试验确定的松铺厚度、土料含水量、碾压机具、碾压遍数等参数进行控制。

(5)质量控制与检查要贯穿整个填筑过程,回填土分层铺摊,确保每层都检查填筑料、检测含水量变化、铺层厚度、碾压遍数、层间结合、压实后的干密度、以及边坡尺寸等。

5.3.管道埋设及检查井施工

(1)管道沟槽开挖前,按照设计图纸对沟槽的位置进行现场放样,确保沟槽位置准确,对地下设施进行详细踏勘,在地下设施迁改或有效保护后方可施工。

(2)沟槽开挖应避免扰动槽底天然地基,在基底设计标高以上预留20cm,用人工清理,保证槽壁平整、边坡坡度符合规定。

开挖过程中,对土质情况、地下水位等的变化经常检查。

(3)管沟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整平,并清除沟底杂物,如遇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重锤夯实,换填灰土、填筑碎石、排水、降低水位等方法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要求后及时施工基础以封闭基坑。

(4)管道埋设过程中严格控制铺管方向、坡度及接头连接质量,安装后的管节进行复测,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同步进行隐蔽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5)检查井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排水管检查井内的流槽,宜与井壁同时砌筑,管与井壁衔接处严密,检查井砌筑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安装顶板、井圈、盖好井盖。

5.4.顶管施工

(1)所有顶管设备必须经过维修保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入施工现场,在进入工作坑安装时必须进行单机和整机联动调试,在顶进中必须贯彻例行保养制度。

(2)起始掘进段顶管,应选择施工条件较好、技术风险较小,顶程较短的地段进行,同时做必要的现场技术数据的测试和分析工作,以便了解地下实际土质,适应施工环境,掌握顶管设备运转规律,合理组织操作人员,通过起始掘进段的顶进小结,进一步调整各项施工技术参数,优化下一步顶管施工工艺。

(3)根据地面沉降监察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土压力控制值、出土量与顶进速度,若发现沉降超标,立即停止顶进,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后才能重新顶进,确保地下管线与地面建筑物安然无恙。

5.5.钢筋施工

(1)钢筋进场后严格检查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进行复试并在监理监督下见证取样,做好见证记录,检验合格后分类堆放,且做好标识。

(2)钢筋半成品做标识,分批分类堆放,防止用错。

钢筋堆放场地浇筑混凝土整平,并高于自然地面,钢筋堆放于专用架槽上,覆盖材料(彩色条雨布或搭棚),确保不受雨水淋侵、浸泡侵蚀。

(3)在钢筋加工制作前,先检查该批钢筋的标识,验证复检是否合格。

制作严格按照料表尺寸,按规范操作,从事钢筋焊接生产的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接进行之前进行试焊检查,合格后进行大面焊接。

(4)根据设计图纸检查钢号、直径、根数、间距等是否正确,特别是要注意检查负筋位置,绑扎成型完工后,将多余的钢筋,扎丝及垃圾清理干净。

(5)加强对钢筋连接接头的质量检测、检查以及钢筋接头的位置及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6)加强钢筋的定位,尤其柱、墙钢筋节点控制,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7)在冬季低温条件下使用的钢筋,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和检验,在运输和加工过程中注意防止撞击、刻痕。

(8)混凝土浇筑时,不得随意踩踏、搬动、攀爬及割断钢筋,设专人看护钢筋,钢筋有踩弯、移位或脱扣时,及时修整。

木工支模及安装预埋时,不得随意弯曲、拆除钢筋。

5.6.模板施工

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措施主要做好模板材料、模板加工和模板安装的质量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查,避免漏浆、跑模、涨模等现象发生,影响结构外观尺寸及混凝土密实度,模板质量控制见标1.3-1。

表1.3-1模板体系质量控制

序号

项目

保证措施

1

材料控制

模板进场前及模板安装前,由质量工程师进行验收,检查模板的平整度和几何尺寸、接缝情况、加工精度等,对于变形较大的或有破损的坚决不用。

板面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等缺陷,如有擦伤、划痕和烧伤,其深度不得大于0.5mm,宽度不得大于2mm。

拆除的模板应及时保养维修,均匀涂刷隔离剂。

2

操作过程控制

安装前应按序号对准模板的布置图吊装,按墙、柱位线就位,并认真检查其垂直度、标高、及截面尺寸,严格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之内。

并检查模板的杂物、浮浆清理情况、板面修整情况、脱模剂涂刷情况等。

模板在支设前,施工缝处已浇筑的混凝土必须进行剔凿,露出石子,并清理干净

施工时,留置墙、柱、梁的同条件试块,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再予拆模。

洞口模板组装与墙模板的固定牢固,同时模板角模和侧模作企口拼接处理,与墙体模板采用螺栓连接。

浇筑墙梁板砼时,必须认真进行浇灌和振捣,为防止模板内漏振必须采用敲击法检查模板,必须有人看模以防止跑模。

拆模后,及时对模板及缝隙进行彻底清理。

模板经常进行维修清理、校正变形、模更换板配件。

各类模板制作须严格要求,应经质量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模板支设完后先进行自检,其允许偏差必须符合要求,凡不符合要求的应返工调整,合格后方可报验。

5.7.混凝土施工

(1)严格控制原材料(水泥、砂、石子、外加剂等)的质量,进场时先经总包项目部和工区项目部的安质环保部协同驻地监理工程师进行外观检查,外观检查合格后由工区项目部试验室取样进行进一步检测,发现不合格材料坚决清理出场,避免不合格原材料使用到工程实体当中。

(2)现场收料人员要认真填写商品混凝土小票,详细记录每车混凝土进场时间、开始卸料时间、浇完时间,以便分析混凝土在供应过程中质量是否能得到有效保障。

(3)混凝土浇筑前采用混凝土各专业会签单,作为混凝土浇筑前各项质量验收和向混凝土搅拌站传递混凝土浇筑技术指标的凭证。

(4)对到场的混凝土实行每车必测坍落度,试验员负责对当天施工的混凝土坍落度实行抽测,施工员组织人员对每车坍落度测试,负责检查每车的坍落度是否符合商品混凝土小票技术要求,并做好坍落度测试记录。

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必须退回搅拌站,严禁使用。

(5)混凝土碱集料的要求:

商品混凝土厂家所用水泥、砂石、外加剂、掺合料等材料,必须具有法定检测单位出具的《碱含量和集料活性检测报告》,并报送总包项目部工程管理部和监理单位备案,无检测报告的材料,禁止使用。

(6)混凝土浇筑施工连续进行,尽量混凝土浇筑一次完成,当必须间歇时,尽量缩短间歇时间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成,采用振捣器捣实混凝土时,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以将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

(7)混凝土同条件试块在现场制作,在浇筑地点养护,并编号管理。

(8)施工缝处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超过1.2MPa后,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要剔毛,剔除浮动石子,并用水冲洗干净但不得积水,先浇一层与混凝土配比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密实,使新旧混凝土结合紧密。

(9)混凝土浇筑完成将散落在模板上的混凝土清理干净,并按要求进行防污染覆盖和相应的养护措施。

(10)制定有效的混凝土冬季及雨季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