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494147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5.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docx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参考模板

用药差错和用药差错报告

写在课前的话

用药差错(Medicationerror,ME)是指在医务人员、患者或消费者用药的过程中,任何可能导致用药不当或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以避免的事件。

用药差错事件涉及医疗实践、卫生保健产品、工作流程及系统.包括:

处方;医嘱传达;产品标签,预包装及命名;混合;配药;发药;给药;教育;监测及使用。

本课件详细介绍了用药差错报告的目的,原则和内容,旨在为临床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相关术语

用药差错(Medicationerror,ME)是指在医务人员、患者或消费者用药的过程中,任何可能导致用药不当或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可以避免的事件。

与药物不良反应不同,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品本身的属性,在很大程度上往往是不可避免的。

而用药差错实际上是可以避免的事件。

用药差错事件涉及医疗实践、卫生保健产品、工作流程及系统.包括:

处方;医嘱传达;产品标签,预包装及命名;混合;配药;发药;给药;教育;监测及使用。

差错隐患是指潜在的用药差错(Nearmisses),具体是指在处方、配药或准备用药的过程中,在实际给药之前,由其他医务人员或患者查出并纠正的错误。

用药差错(M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有哪些区别?

二、用药差错(M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区别

用药差错(ME)和药物不良反应(ADR)之间的区别如下。

从危害程度上来说他们俩的危害程度都是可以很轻,也可以非常严重,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从隐匿程度来说,不良反应的隐匿程度跟用药差错相比相对比较低。

很多不良反应说明书上,或有文件报道,当患者出现异常状况根据说明书的信息或文献报导,可以大致判断与药物的相关性,用药差错隐匿程度相对较高,这与文化差异或医院环境设施有关系,发生差错的当事人往往不愿意承认发生错误。

从发生频率上来说那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高,特别是一般常见的不良反应。

如消化道的,皮肤较为常见。

用药差错发生频率如在制度较严格,工作流程,人员分配较合理的机构里发生频率低,但这与医院环境相关的,但到底应该低到什么程度,不同医疗机构发生频率有什么差别,实际还是不清楚,这种数据,也非常难以得到。

责任关联方面,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本身的自然属性,与医务人员关联不大,而用药差错是一个可以避免的不良事件,与某些个人的责任关系就会较密切。

跟文化的关系,不良反应与医院里面用药安全文化没有太大关系,而用药差错与医院用药安全文化关联性就非常高,医院要想建立一个好的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用药安全文化,用药差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也不是某个环节问题,而是整个用药系统的问题。

我们要形成整个医院文化氛围。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是有制度保障的,我们国家有药品不良反报告和管理应办法,而用药差错目前他的报告是没有制度保障的。

药品不良反应ADR整个系统建立较早,报告系统相对完善,而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在我国家尚未建立,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有差错报告系统。

2009年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提出的患者安全目标里提出了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的规定,这其中包括用药差错事件。

2009年患者安全目标具体规定如下: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三、用药安全理念

戴维德U先生提到,旧的用药安全理念认为医疗工作者被认为是完美的;只有当人们做错事时才会有坏的结果;人或机构出现失败是不好的;责备和惩罚足以促使人更谨慎;只要我们更加努力地工作,事情就会变好。

而新的用药安全理念认为在一个复杂的系统里,错误的风险是其固有的;风险总是在不断地出现;不是所有的危险都是可预知的;人总是容易犯错误的,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去避免错误;系统也是容易犯错误的;更重视改变系统而不是改变个人。

用药差错(ME)会发生在哪些环节?

四、用药差错发生的环节

用药差错实际上在开处方到调配处方到用药整个过程当中都可能会发生。

开具处方这个环节占用药差错的39%,其中48%可以避免。

转录处方占用药差错的12%,其中33%可以避免。

调配处方占用药差错的11%,其中34%可以避免。

给药占用药差错的38%,其中仅有2%可以避免。

可以看到越早越上流的环节,可以避免的差错越多。

五、用药差错的种类

包括处方差错;给药时间差错;剂量差错;药品制备差错;给药技术差错;监测差错;依从性差错。

处方差错是指执业医师或其他合法的处方者在开处方时药物选择错误(根据适应证、禁忌证、已知过敏反应、现有的药物治疗及其它因素),错误的剂量,错误的剂型,错误的给药量,错误的给药途径,错误的浓度,错误的给药速率,或指导用药错误,难于辨认的处方或医嘱单等导致用药差错,累及患者。

如患者上感病毒感染,医生处方抗菌药,这是错误选择。

患者本身是血小板减少患者,处方用药却为相对较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说明书血小板减少症对该药物是禁忌症。

哮喘的患者,用非甾体抗炎药诱发哮喘等均属于此类错误。

遗漏差错是指在按计划给予患者下一个剂量之前,遗漏此次给药剂量。

给药时间差错是指根据给药方案,没有在事先预定好的给药间隔给药。

如8小时吃一次的药,没有按照8小时一次给。

剂量差错是指在根据处方剂量给药时,给予患者过低或过高的剂量,或重复给药。

例如:

给予患者的药物剂量之外,又多给一次或多次药。

药品制备差错是指给药前,没有正确的制备药品。

如一些儿童用药需制成粉末,但如药本来是跨控释制剂,磨碎了就属于药品制备差错。

给药技术差错是指给药程序或技术不正确,例如:

错误的给药途径/部位或给药速率。

监测差错是指没有对处方给药方案的合理性进行审核,没有及时检查到其中的问题,或没有运用正确的临床或实验室指标对药物治疗的反应进行评估。

我们在用药过程中应对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监测。

如患者可能因为药物导致肝功能受损,就应该定期监测肝功能,如没有这样作,就属于监测差错。

依从性差错是指患者没有依照处方进行用药。

六、用药差错分级

差错分级是根据美国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的分级方法,用药差错按患者机体受损害程度而分为9级(A—I),其中A级无损害,B~H级有损害,I级死亡。

A级差错:

环境或事件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

B级差错:

差错未累及患者。

C级差错:

未使患者受损。

D级差错:

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

E级差错:

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治疗或干预。

F级差错:

造成患者短暂损害,需要住院或延长住院时问。

G级差错:

造成患者永久损害。

H级差错:

引起危及生命的事件,如过敏性休克、心律不齐。

I级差错:

造成患者死亡。

环境或事件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属于()

A.A级差错

B.B级差错

C.C级差错

D.D级差错

正确答案:

A

解析:

A级差错:

环境或事件有可能造成差错的发生。

B级差错:

差错未累及患者。

C级差错:

未使患者受损。

D级差错:

未使患者受损,但需进行监测。

七、报告用药差错的原因

图1

图1所示为一个叫瑞士奶酪模型。

这个模型最早由航空领域提出来,用来防范航空风险。

黄色有洞的地方是一块一块黄色的奶酪。

每一款奶酪上面都有些洞,用药风险从奶酪洞里穿过,恰好每一块奶酪洞都没有挡住用药差错,最后就会造成一些不良后果。

这个模型也代表我们非常复杂的医疗系统,任何系统不会是完美的,可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漏洞,如果这些漏洞恰好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节点都吻合到一起,就会导致用药差错不可避免的发生。

通过报告用药差错和差错隐患,即使发现用药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及时加以纠正和改进,以避免类似的错误再次发生,保证用药安全。

八、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的特点

一个好的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应该有三个特点。

第一,信任。

让报告者能充分的信任这个系统。

第二,保密。

要对报告者的信息进行保密。

第三,简单明了,如果系统过于复杂,可能会出现不愿意报的情况。

1、信任

用药差错报告系统必须赢得报告者的信任,并且证明该系统可以消除报告者的顾虑。

这个系统需要一种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报告人应感到有安全的保障,不必担心发生差错后被不公平的评判或处罚。

2、保密

系统必须对报告者的身份、差错涉及的人员以及事件的地点保密,以保护报告者的利益,避免受到不当的困扰。

3、简单明了

接到报告的人必须注意报告的格式和长度;对事件的叙述性描述应当把重点放在事件的细节,应当简要而真实,不非难,不责备。

此外差错报告系统还有一个特点是反馈。

对报告者来说,最大的回馈是他们所报告的事件引起了有效的行动,加强了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系统必须对报告做出积极、快速、有效的反馈,应让报告者知道,他们的报告提醒了更多的医务人员,正被用于改善制度和流程。

九、用药差错报告系统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报告的责任。

系统必须建立机制,辅导新员工关于差错报告流程的知识。

另外,应当通过在所有的职位描述和绩效评估中提出对于报告的明确义务,向全体员工强调报告危害和差错的重要性。

十、用药差错报告内容

药差错报告的内容包括差错情况;问题调查;药品情况以及患者情况。

1、差错情况

对差错进行描述,包括是哪一级差错;事件发生的顺序;所涉及人员;所涉及工作环境。

2、问题调查

包括患者是否已用药;最初的差错由哪类医务人员所致;差错导致了什么后果(例如死亡、损害类型、不良反应);采用了何种干预使患者未发生用药差错;谁发现了差错;差错发生于何时和如何被发现;差错发生在什么场所;差错是否涉及其他工作人员;是否向患者提供了咨询。

3、药品情况

包括药品的通用名与商品名;制药公司;药品剂型;含量或浓度;包装形式与大小。

4、患者情况

患者的情况包括:

年龄、性别、诊断等。

下面通过几个实例来看一下用药差错报告的具体内容。

这是美国ismp用药差错报告系统,首先会有一个提示语,当报告差错时应该包括如下内容:

包括差错发生的时间,患者结果等等。

之后网页上会出现填写差错报告的对话框,要提交报告者信息,之后对差错情况进行描述,差错报告系统没有限定,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填,一些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用自己的话描述更清楚。

如图2所示。

ISMPMedicationErrorsReportingProgram(MERP):

Whenreportingerrors,pleaseincludethefollowing:

Describetheerrororpreventableadversedrugreaction.Whatwentwrong?

Wasthisanactualmedicationerror(reachedthepatient)orareyouexpressingconcernaboutapotentialerrororwritingaboutanerrorthatwasdiscoveredbeforeitreachedthepatient?

Patientoutcome.Typeofpracticesite(hospital,privateoffice,retailpharmacy,drugcompany,long-termcarefacility,etc).Thegenericname(INNorofficialname)ofallproductsinvolved.Thebrandnameofallproductsinvolved.Thedosageform,concentrationorstrength,etc.Howwastheerrordiscovered/intercepted?

Pleasestateyourrecommendationsforerrorprevention.

图2

图3

图3为加拿大ismp差错报告。

差错报告分成一个一个的选项卡,第一是差错描述、差错的情况,第二是差错的结果,第三是药物,第四点是随访情况,第五是患者情况,第六是报告者情况,第七点是相关危险因素。

第一点事件里面描述是怎么发现,而且要填写事件是在用药的哪一个过程当中发现的,是处方过程中,转路过程中,调配药品过程,用药过程,监测过程,还是其他过程发现的。

也包括差错类型,在哪一个科发现的。

图4

图4为填用药的部分。

可疑药品可能不止一种,可能有两种或者更多。

填写内容有药品的名称、计量、给药途径、厂家、批号。

药品的名称或包装或者这个标签是不是容易混,特别容易混的内容它要求最好能提供图片。

图5

图5为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网站上所提供的一个用药差错报告表。

表的上半部分包括差错发生的日期,发现的日期,差错的内容。

差错药品是否发给患者,差错类别,患者伤害的情况,引发差错的因素,发生的场所,相关工作人员,发现差错的人员,差错是如何被发现和避免的。

图6

图6包括患者因素,药品因素,差错发生的过程进行描述,对预防类似差错发生提出的建议,最后还有报告人的信息。

总的来说虽然差错报告表可能不一样,但用药差错报告的内容大同小异。

十一、小结

1、出现用药差错时应考虑系统问题,而不是一味追究个人责任。

2、报告用药差错有助于改进系统,促进用药安全。

3、用药差错报告的原则和内容。

用药差错报告应该是保密的,应该能够反馈。

报告的内容涉及到用药差错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它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根据用药差错报告的内容来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报告用药差错有助于改进系统,促进用药安全

B.出现用药差错时应追究个人责任

C.用药差错报告应该是保密的,应该能够反馈

D.报告的内容涉及到用药差错的整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它相关的因素,有助于根据用药差错报告的内容来预防它的再次发生

正确答案:

B

解析:

出现用药差错时应考虑系统问题,而不是一味追究个人责任。

用药安全,是指依靠医护人员对药物不良反应和用药错误两种类型事件的报告,分析和评价这些事件,制定并执行有效措施,减少和(或)预防其再次发生。

该课件首先详细介绍了用药差错的定义,然后介绍了用药差错的种类,分级,重点介绍了用药差错报告的目的,原则和内容,为临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友情提示:

范文可能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

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感谢您的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